【博古通今】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曾子,名参(shen阴平),字子舆。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人。他是古代“大圣贤”孔子的学生。
据记载,曾子这个人向来是严于律己,言行谨慎,平时很注重个人修养。在《论语.学而篇》中,就曾记载了他进行修养的方法和原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在孔子众多出色的学生中,曾子的人品受到孔子的称赞。他不仅孝敬父母,也是一个称职的父亲。
曾子具有强烈的教育意识,是教育的有心人。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曾记载一个曾子“杀猪教子”的动人故事,一直为世人所传颂。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忙完家务,准备要到街上去买东西。三四岁的小儿子,也要跟着去。母亲怕麻烦不让去,儿子没完没了地纠缠。实在没办法了,灵机一动,便哄他说:“听话,在家里玩。等我回来,我把咱家那口大猪杀了,给你炖肉吃。好吗?”
小儿子一听说要吃炖肉,立刻就止住了哭声,认真地问道:“这是真的吗?”
母亲假装认真地点了点头。小儿子立刻破涕为笑,又到一边玩耍去了。
曾子是一个教子的有心人。刚才母子对话的情景,曾子看见了。曾子知道,妻子这是“哄”孩子,并不是真的要把大肥猪给杀了。当时,本想上前阻止,但来不及了,话已经说出去了,“覆水难收”啊。怎么办呢……
曾子的妻子高高兴兴地从街上回来。一进家门,眼前的情景,使她大吃一惊:只见曾子用绳子牢牢地捆绑住家里的那口大肥猪,身旁还放着一把雪亮的屠刀。大猪拼命挣扎、吼叫,还挺吓人的。怎么?他真的要杀猪?妻子急忙上前阻拦说:
“你这是疯啦!我刚才是叫儿子纠缠得没办法,才那样说的。那是说着玩的,为‘哄’他,你怎么竟然当真起来呢?”
曾子严肃而认真地对妻子说:
“我知道,你是跟儿子说着玩的,实际上并不打算真的要杀猪。可是,你想没想过,小孩子还不大懂事,只会跟着父母的样子去学,去做。今天,你说了话不算数,答应了的事不去做,哄骗了孩子,这实际上就等于是在教孩子讲假话,骗人。做母亲的欺骗儿子,儿子会觉得母亲的话不可信,以后再教育,他也就难以相信你的话了。这样做,怎么能把孩子教育好呢?”
妻子听了,觉得丈夫的话句句在理。她佩服丈夫,言而有信,说话算数,言行一致,以真诚的态度培养孩子诚实的品质。她深深地责备自己,不再阻拦丈夫,终究避免给孩子心灵上造成的不良影响。虽然付出的代价不小,但很值得。
这个故事,几千在中国流传,经久不衰,引人深思。
曾子“杀猪”的举措是一举两得
小孩子不仅在智力方面处于蒙昧状态,在道德方面同样也是处于蒙而无知的状态,是非、善恶、美丑分不清楚,辨别能力很差,容易受外界影响,特别是父母的影响。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成年人,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又是他们心目中最有威望、最值得信赖的人。父母说什么,孩子都笃信不疑;父母做什么,就学什么,毫不走样。
孩子年龄越小,就越是崇拜父母。在他们看来,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最标准的思想和行为规范。在孩子心目中,父亲是最好的父亲,母亲是最好的母亲。如何对待人,如何对待事,都要以父母为榜样。
做父母的,如果不时时刻刻地严格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任何不良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一点点疏忽,都很可能在无意之中,给孩子以不良的影响。而不良的影响一旦发生,由于孩子总是“先入为主”,先获得的“认知”很难再从孩子幼小的心灵中抹去,并且以此为依据排斥其他不同于此的“认知”。因此,中国古人特别重视让孩子接触正面的形象,千万不要用骗人的话欺骗孩子。
曾子在儿子小时候,特别注意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努力做到“谨于言,慎于行”,反映他具有强烈的教育意识。在他看来,在子女教育上“无小事”。在与孩子相处中,在处理有关儿童的问题时,家长的一切言行举止,都要绝对服从儿童的教育。
在孩子面前,家长是“属于”孩子的,一切都要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益,一点儿也不能随意伤害儿童,不能污染、毒害儿童单纯美好的心灵。
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之所以能够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经久不衰,是因为曾子杀猪的举措是“一举两得”:既以实际行动教育了孩子,同时也教育了自己的妻子。
“童蒙养正,作圣之功。”要慎之又慎。
也许有人以为:对于小孩子,何必那么认真?家长许诺的事,小孩子很可能一会儿就忘记了。这是缺乏教育意识的表现。
一般情况下,孩子出于对父母的信任,凡是家长许诺了的事,不会轻易忘掉。在许多情况下,孩子为了赢得家长的许诺,是付出了“代价”的。比如故事中曾子的小儿子,本来特别想跟母亲一起上街,但为了赢得母亲“杀猪给他吃肉”的许诺,放弃了上街的要求,克制住了自己的欲望,他是做出了“牺牲”的。如果家长说话不算数,许诺的事不兑现,孩子就会以为说谎、骗人是允许的,很有可能也跟家长一样,也学着去说谎、骗人。
家长必须明白,如果有一次言而无信,说话不算数,就是用十次的“诚信”,也难以挽回已经丧失的“威信”。要重新树立威信,取得孩子的信任,是要做出巨大的努力。希望孩子诚实,自己首先要诚实。不守信的人,不可能培养出诚实的孩子。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慎而又慎。
十七世纪时,英国教育家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一书中的开头,便开宗明义地说过这样一段话:
“我们幼小时所得的印象,哪怕是极微小,小到几乎觉察不出,都有极大极长久的影响;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样,水性很柔,一点点人力便可以把它引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从根源上这么引导一下,河流就有不同的趋向,最后就流到十分遥远的地方去了。”
洛克的比喻十分贴切、深刻,引人深思。“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小时候的教育在方向上有极为细微的偏差,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中国古人说:“童蒙养正,作圣之功。”就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儿童早期的启蒙教育一定要慎而又慎,不可掉以轻心。
从『曾子杀猪』说说诚实教育这件事
曾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被后人们敬称为“宗圣”,是儒家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有一天,曾子的媳妇要到集市上去,儿子哭闹,吵着一定要跟妈妈去,曾子的妻子就戏哄孩子:“好宝贝,别哭啊,在家等着妈妈,你要是不跟我去,妈妈回家就杀猪给你做肉吃。”孩子一听有肉吃,马上就不闹了。
曾妻回到家里,看到曾子也在家了,曾子问妻子:“孩子跟我说了,说他不跟你去集市,回来你就杀猪给他吃肉,有这回事吗?”
曾妻说:“有啊,那是我哄他说的。”
曾子说:“哦,那好啊,那还费什么话,咱俩这就杀猪吧。”
曾妻一下子急了:“你看,你这人死脑筋,什么事都当真,告诉他杀猪不是为了让他在家老实呆着嘛?猪这么贵一只,你舍得杀吗?我这不就是哄哄他吗?”
曾子说:“你怎么能骗自己的孩子呢?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只会听父母的教训,学父母做人的样子。你今天骗了他,他从此不会再相信你说的话,而且他也会学了你的样子骗你,即使,他不会骗你,那么他也会骗别人。你是宁愿今天杀了这个猪,还是宁愿让自己的孩子变成个无法管教的骗子呢?”
最后,妻子被曾子说服了,两个人最后还是把猪杀了,如约让自己的孩子美餐一顿。
这就是曾子杀猪的故事。
其实,孩子天生是不会说谎的。
孩子出生的时候还不会说话,思想也是一片空白,到了开始萌生自我意识的时候,吃饭,喝水,上厕所,生活当中的一切都是父母教的。
这时候,父母是天然可信的,所以在他们的世界里,语言就是用来传达真实意思的,让喝水水杯就会过来,说苹果在桌子上肯定在桌子上,说要出去玩就一定是要出去了。这时候,他们的思想中,是没有“谎言”这个概念的,整个世界一直沿着“语言是真实的”这个逻辑在运行着,从未出过差错。
然而,他们终究会被骗第一次的,当家长们漫不经心的对孩子们撒谎哄骗他们的时候,其实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仅仅一句谎言这么简单——他们世界运行规律一下子就变了。
虽然没人能记得婴儿时期的事情,但我想,当每个人人生中第一次经历被骗这种事情的时候,他们应该会有两种反应。
第一种是委屈:“明明告诉我给我买果冻吃,为什么就是不给我买呢?为什么说话不算数,委屈。”
第二种是惊诧:“我才知道,原来没有的事情啊也能告诉别人啊,那么下次我也试试,只要说谎对我自己有利就行。”
您看,他的谎话就是这么学会的。
中国人喜欢打孩子,讲究“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听话了就得打,外国人讲的那套不打孩子的理念看上去先进,实际上根本不入中国家长的法眼——打还不听话呢,不打还不反了天了!
但是,您也得会打啊。
孩子丢了两块钱,啪一个耳光过去:“让你丢钱!”,孩子学习成绩下滑了,啪一个耳光过去:“叫你不好好学习!”,孩子摔了个碗,啪一个耳光过去:“让你毛手毛脚!”——90%的家庭是这样管孩子的。
可是,大人们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道理,他们自己也会偶尔丢钱;学习成绩肯定会有客观波动,考不好在所难免;谁都会偶尔不留心摔个碗碟,他们自己也不例外。没见到他们同样的责打自己,但是他们对孩子却从来不手软,也不管是不是孩子真有那么严重的错误,也不管是不是同着外人栽了孩子的脸面。
这样打孩子,与其说是“教育孩子”,倒不如说是“发泄自己的失望的怒气”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说到打孩子,大宅门里的季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集,季先生拿着手中的板子,一字一句的告诉景琦:“记住,一心不可二用。”然后板子才啪啪的朝手心打下去。
您看,打孩子是有其道理和学问的——打孩子,是为了纠正孩子的过错,让其当时明白自己的问题,从而改正;打几下板子也是有定数的,犯什么样的错误就打对应多少下的板子,充满契约精神,根本不是为了发泄怒火而打的。
然而大多数家长没有这样的觉悟,甭管是什么错误,反正惹祸了打是没有错的,正因为家长是这样的思想,孩子学会了把碎碗扫干净处理掉,涂改隐藏试卷不被家长看到,甚至去外面偷两块钱假装这钱没丢,回到家则报喜不报忧,做表面上的乖孩子。
他们可能也不想这样,但是没办法,如果不骗爸爸妈妈的话,一个大耳光就挨上了。
当打骂带来的只有恐惧的时候,孩子为了免于这种恐惧,当然要学会说谎免于失控的暴力。
这样一来,家长不是逼着孩子说瞎话吗?
4
有些家长从不讳言自己会和孩子讲谎话,因为在他们看来,世界上本来就充满了谎言,他长大一点小伙伴们会骗他,再长大社会也会骗他,既然如此,我干吗不让他早早的适应“这个世界是有谎言的呢“?
听起来很正确,但实际上大错特错,因为这位家长忽略了“谎言与谎言也是有差别的”。
生活中确实避免不了谎言,然而谎言分为“必要的谎言”和“不必要的谎言”。必要的谎言往往是客观情况决定,是善意的,而“不必要的谎言”往往是随口胡诌,甚至是会害人的。
举例子,任何人也绝不能直陈对方长得很难看,这是基本礼貌,医生也绝不可能直截了当告诉病人你的病没救了,这甚至是医生的职业操守。这些都是谎言,然而这些谎言是必要的,也是善意的。
可是,明明囊中羞涩,偏偏大吹特吹家境殷实月入十万;明明不喜欢眼前这个女孩子,却为了一己私欲花言巧语哄骗人家;明明拿了钱就去赌博扔进无底洞,却信誓旦旦的告诉人家下星期就能还钱,这些也是谎言,然而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骗”,这种谎言被所有人痛恨着。
是的,谎言无法避免,然而诚实的人并不意味他们句句是真话,只讲有必要的,善意的谎话同样是正直的人。然而孩子分不清哪些谎言有必要哪些没有必要,他们还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在他们小的时候,家长们要教给他们诚实的道理,养成他们诚实做人的习惯,等到他们稍微懂事之后,再告诉他们“有必要”“没必要”的谎言如何区分,让他们学会用“正确的”谎言为人处世,保护自己,并且杜绝“没必要”的,会害人的假话,让他做一个让人信赖的人。
这样才是真正的为了孩子将来好。
中国人喜欢打孩子,讲究“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听话了就得打,外国人讲的那套不打孩子的理念看上去先进,实际上根本不入中国家长的法眼——打还不听话呢,不打还不反了天了!
但是,您也得会打啊。
孩子丢了两块钱,啪一个耳光过去:“让你丢钱!”,孩子学习成绩下滑了,啪一个耳光过去:“叫你不好好学习!”,孩子摔了个碗,啪一个耳光过去:“让你毛手毛脚!”——90%的家庭是这样管孩子的。
可是,大人们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个道理,他们自己也会偶尔丢钱;学习成绩肯定会有客观波动,考不好在所难免;谁都会偶尔不留心摔个碗碟,他们自己也不例外。没见到他们同样的责打自己,但是他们对孩子却从来不手软,也不管是不是孩子真有那么严重的错误,也不管是不是同着外人栽了孩子的脸面。
这样打孩子,与其说是“教育孩子”,倒不如说是“发泄自己的失望的怒气”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说到打孩子,大宅门里的季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集,季先生拿着手中的板子,一字一句的告诉景琦:“记住,一心不可二用。”然后板子才啪啪的朝手心打下去。
您看,打孩子是有其道理和学问的——打孩子,是为了纠正孩子的过错,让其当时明白自己的问题,从而改正;打几下板子也是有定数的,犯什么样的错误就打对应多少下的板子,充满契约精神,根本不是为了发泄怒火而打的。
然而大多数家长没有这样的觉悟,甭管是什么错误,反正惹祸了打是没有错的,正因为家长是这样的思想,孩子学会了把碎碗扫干净处理掉,涂改隐藏试卷不被家长看到,甚至去外面偷两块钱假装这钱没丢,回到家则报喜不报忧,做表面上的乖孩子。
他们可能也不想这样,但是没办法,如果不骗爸爸妈妈的话,一个大耳光就挨上了。
当打骂带来的只有恐惧的时候,孩子为了免于这种恐惧,当然要学会说谎免于失控的暴力。
这样一来,家长不是逼着孩子说瞎话吗?
有些家长从不讳言自己会和孩子讲谎话,因为在他们看来,世界上本来就充满了谎言,他长大一点小伙伴们会骗他,再长大社会也会骗他,既然如此,我干吗不让他早早的适应“这个世界是有谎言的呢“?
听起来很正确,但实际上大错特错,因为这位家长忽略了“谎言与谎言也是有差别的”。
生活中确实避免不了谎言,然而谎言分为“必要的谎言”和“不必要的谎言”。必要的谎言往往是客观情况决定,是善意的,而“不必要的谎言”往往是随口胡诌,甚至是会害人的。
举例子,任何人也绝不能直陈对方长得很难看,这是基本礼貌,医生也绝不可能直截了当告诉病人你的病没救了,这甚至是医生的职业操守。这些都是谎言,然而这些谎言是必要的,也是善意的。
可是,明明囊中羞涩,偏偏大吹特吹家境殷实月入十万;明明不喜欢眼前这个女孩子,却为了一己私欲花言巧语哄骗人家;明明拿了钱就去赌博扔进无底洞,却信誓旦旦的告诉人家下星期就能还钱,这些也是谎言,然而这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骗”,这种谎言被所有人痛恨着。
是的,谎言无法避免,然而诚实的人并不意味他们句句是真话,只讲有必要的,善意的谎话同样是正直的人。然而孩子分不清哪些谎言有必要哪些没有必要,他们还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在他们小的时候,家长们要教给他们诚实的道理,养成他们诚实做人的习惯,等到他们稍微懂事之后,再告诉他们“有必要”“没必要”的谎言如何区分,让他们学会用“正确的”谎言为人处世,保护自己,并且杜绝“没必要”的,会害人的假话,让他做一个让人信赖的人。
这样才是真正的为了孩子将来好。
- 相关推荐
【曾子杀猪的故事阅读】相关文章:
《曾子杀猪》的阅读答案及译文07-01
曾子杀猪教子的寓言故事05-26
曾子杀猪的中国寓言故事(精选6篇)08-14
《曾子杀猪》的寓言故事(通用5篇)06-26
《曾子耘瓜》阅读答案08-25
曾子杀人的寓言故事07-20
《曾子杀彘》文言文阅读答案10-18
曾子辞邑文言文阅读附答案06-25
杀猪经典散文11-05
永远的杀猪饭的经典散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