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田家古诗词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田家古诗词鉴赏1
田家杂兴(其八)
储光羲①
种桑百余树,种黍三十亩。
衣食既有余,时时会亲友。
夏来菰米②饭,秋至菊花酒。
孺人喜逢迎,稚子解趋走。
日暮闲园里,团团荫榆柳。
酩酊乘夜归,凉风吹户牖。
清浅望河汉,低昂看北斗。
数瓮犹未开,明朝能饮否。
注释:
①储光羲,盛唐诗人,其诗以田园山水诗成就最高,诗风比王维更接近陶渊明。
②茭白的果实像米,可以做饭,古人以它为六谷之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写种桑种黍,为下文表现田园生活之乐做铺垫。
B.诗人用“菰米饭”待客,用“菊花酒”饮客,足见其真诚热情,又暗示其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他的妻子懂得阿谀奉承客人,小孩也知道讨好客人,殷勤之余多了些市侩气。
D.“清浅”两句倒装,意思是仰看河汉又清又浅,北斗忽高忽低。
2、你从这首诗看出诗人有何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1、C C.阿谀奉承”、“讨好”、“市会气”错,“孺人喜逢迎,稚子解趋走”表现的是妻子、孩子的喜悦之情以及待客的真诚、热情。“逢迎是“应接”之意。
2、(1)热爱田园生活。家里自种桑黍,自给自足,自得其乐。(2)热情好客。“菰米饭“菊花酒”,正面写主人热情好客;妻子、小孩乐意逢迎、效劳,侧面表现主人热情好客。(3)闲适自得。或闲坐纳凉,或酩酊醉归,或卧看星斗,无不闲逸自得。
田家古诗词鉴赏2
古诗原文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译文翻译
一场微细的春雨百草充满生机,一声隆隆的春雷惊蛰节令来临。
种田人家一年能有几天空闲,田中劳作从惊蛰便开始忙碌起来。
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
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
挨饿辛劳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充满了喜悦。
粮仓中早已没了往日的存粮,但官府的派差却还无尽无休。
看到农民这样,我这不耕者深感惭愧,我所得的俸禄可都出自这些种田百姓。
注释解释
田家:农民。
卉(huì):草的总称。
惊蛰(zhé):二十四节气之一。
耕种(gēng zhòng):泛指种田的事。
场圃(pǔ):春天用来种菜,秋天打场的地方。
景:日光。
晏(yàn):晚。
犊(dú):小牛。
劬(qú):过分劳苦。
膏(gāo)泽:谓贵如油的春雨。
禀(lǐn):储存谷物的屋舍。
宿储(sù chǔ):隔夜之粮。
徭役(yáo yì):古时官府向人民摊派的`无偿劳动。
惭(cán):羞愧。
不耕(gēng)者:做官的人。
禄食(lù shí):俸禄。
闾(lǘ)里:乡里,泛指民间。
创作背景
德宗兴元元年(784年),诗人任滁州刺史期间,看到春耕时节田家辛勤劳苦的场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田园诗。
诗文赏析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扣住诗题“田家”,从春雨春雷写起,点出春耕。 “微雨”二字写春雨,用白描手法,没有细密的描绘“微雨”,而将重点放在“众卉新”三字上,既写出万木逢春雨的欣欣向荣,又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一雷惊蛰始”以民间传说“惊蛰”这天雷鸣,而万虫惊动,来写春耕之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总写农家耕作。“几日闲”更是用反问句式道出了农民劳作的艰辛。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具体写农夫终日忙碌不休的事情。写农忙,既是一年到头,又是从早到晚,可见时间之长;从空间来讲,也是十分广阔的,既有田地、场院、又有菜圃、涧水。另外“俱”字将农夫忙碌无一人轻闲点出,“就理”又写出农夫虽忙,但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这四句是白描手法,语言简明而无雕饰,自然平淡,极炼如不炼。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这二句写出了农民的勤劳朴实。
“仑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在前面铺叙农忙之后,突然转笔写到农夫的无粮与徭役之苦,笔墨虽朴实,但同情之意流注其间,此二句可使读者纵观封建社会农夫被压迫之惨状。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是诗人以观感作结。讲食禄不耕者对衣食父母的农夫们的艰辛劳作而又饥寒的情况惭然生愧。“方惭”二字既是对不劳者的谴责,也是诗人对自己宦游食禄生活的自责。
诗人在此诗中用通俗易懂的诗句描写了田家的劳碌和辛苦,表达了对其的同情,惭愧官吏的不劳而食。笔法朴实自然,不加渲染夸饰。
田家古诗词鉴赏3
原文:
父耕原上田,子锄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译文
爸爸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都6月份了,地里的稻谷还没有抽穗,而官家收税的仓库已经修好了等待征敛。
注释
斸(zhú):一作“锄”,大锄,名词用作动词,挖掘。
子锄山下荒又作:子劚山下荒
禾:禾苗,特指稻苗。
秀:谷物吐穗扬花。
官家:旧时对官吏、尊贵者及有权势者的尊称,又指对皇帝的称呼。
赏析:
一边是辛苦的劳动,一边是无厌的剥削,但更不道破,而寓讽刺于叙事之中,显得更为冷峭有力。
中晚唐为数众多的悯农诗中,短小精悍之作首推李绅《悯农二首》,下来就要算聂夷中《田家》了。乍看去,此诗的内容之平淡、语言之明白、字句之简单,几乎没什么奥妙可言,但它能以最少的文字取得了很大的效果,显得十分耐读,这又决不是偶然的。封建时代农民遭受剥削的主要的形式便是地租。在唐末那样的乱世,封建国家开支甚巨而资用缺乏,必然加重对农民的榨取。此诗的写作目的就在于揭露这样的黑暗现实。如果正面从收租情事落笔,所费笔墨必多而实际效果未必就好。此诗的.写作特点之一就在于抛开这种正面的描写,而只选取收租的题前之景,即农夫辛勤耕作而官家等待收租情况,“官家已仓”句点到为止,修仓干什么,农夫的命运将怎样,一应留待读者去想。作者省却许多气力,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论者往往知道诗歌语言的具体形象之美,不知道亦有概括抽象之妙。“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诗句,就好在用泛写的方式,概括了一般丰年的情事,并不以具体形象见长。此诗前二句也一样,“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并不仅仅是只写一家父子的事件,而是高度概括了千千万万个农民的家庭,所谓“夜半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正是农家普遍的情事;而“原上田”、“山下荒”也并不特指某山某原,而泛指已耕的熟田和待垦的荒地,从耕田写到开荒,简洁有力地刻划出农家一年到头的辛苦,几乎没有空闲可言。十个字具有高度的涵盖力,增加了诗意的典型性。几乎成为封建社会农村生活的一个缩影。
在揭露讽刺的时候,诗人不发议论而重在摆事实,发人深省。“六月禾未秀”一句不单指庄稼未成熟。按正常的情况,四五月麦苗就该扬花(“秀”),“六月”应已收割而“禾未秀”,当是遇到了旱情,暗示着欠收。而按唐时两税法,六月正是应该交纳夏税的时节,所以“官家已修仓。”官家修仓,本身就暗示着对农民劳动成果的窥伺和即将予以剥夺,而这种窥伺出现在“六月禾未秀”之际,更觉意味深长。“禾未秀”而仓“已修”,一“未”一“已”,二字呼应。农家望成的焦灼如焚,官家收租的追不及待,及统治者的不恤民情,种种事实,俱在其中,作者的忧民悯农之心亦跃然纸上。
题前摄景,洗炼概括,融情入事,其中任何一种手法都可以收到言简意长的效果。而此诗恰当地同时运用这三种手法,艺术效果也就更加显著了。
- 相关推荐
【田家古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王维《渭川田家》译文及鉴赏08-24
王维《渭川田家》诗词鉴赏06-25
孟浩然《田家元日》译文鉴赏10-17
古诗词鉴赏05-15
古诗词鉴赏10-30
古诗词鉴赏06-17
《丁寓田家有赠》王维鉴赏08-28
王维《渭川田家》的诗词鉴赏古诗07-23
《清明》的古诗词鉴赏07-26
古诗词鉴赏常用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