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夜喜雨》古诗赏析

2020-12-05 杜甫

  春天是开始,夏天是成长,秋天是收获,冬天是童话。回望生活,每一个季节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春天,有一位大诗人写了一首诗,通过自己的笔墨表达了自己对春天里春雨的特殊感情,它就是杜甫的《春夜喜雨》。以下是杜甫《春夜喜雨》古诗赏析,欢迎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

  《春夜喜雨》诗一首五言律诗,是杜甫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的春天写的。关于杜甫其人,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从小学到中学毕业,我们学习过杜甫诸如《春望》、《登岳阳楼》、《望岳》等二十首左右的诗歌,假如保证平均两首诗讲一次作者介绍的话,那么就有十次作者介绍。但是,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首诗,我认为还是有必要对他的生平再做一次补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中晚唐诗人,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

  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杜诗风格,基本上是“沉郁顿挫”,语言和篇章结构又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等。

  此诗的诗意并不难懂,也非隐晦生涩,全诗包括题目在内也就四十四个字,却把诗人所表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下面主要结合诗歌解读学得一些理论进行解读这首诗歌。

  首先,是对诗歌章句的解读。我们知道,诗歌是抒情主体内心情感语符化、意象化、韵律化的一种最精美的语言表达形式。它与一般文体有同更有异,属于是情文、象文、韵文、美文的范畴。并且诗歌的语言文本是诗歌物质存在的唯一形式,是诗人思想情感的载体。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里讲到: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里主要强调了诗歌在情感方面的重要性。其中章句读解主要包括对训诂字词、破译典故、解读变异、把握跳跃和品味词采的分析。

  题目是“春夜喜雨”中的“春夜”点明了时间是在春天的夜晚,并且还下着雨,作者或许从雨夜的美梦中惊醒,内心顿生惊喜之感,而致诗兴大发,着笔一挥而就,娓娓道来,写下了这首杜诗中难得的开心一处。

  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独具人情味。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无意讨好,唯求奉献,滋润万物。诗人观雨的情节,真真是体察得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的特征也被诗人听出来了。由此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颈联紧承颔联,诗人亦喜亦忧,亦喜于雨下个不停,忧于雨如昙花一样,推门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融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而江船渔火红艳夺目,又反衬出春夜的广漠幽黑,也从侧面烘托出春雨之繁密。尾联诗人大发奇想,欣慰地想到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锦官城将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春色,花之红艳欲滴、生机盎然正是无声细雨的潜移默化和滋润洗礼的结果。因此,写花实质是烘托春雨的无私奉献之品格。因此,不难看出,杜甫是按这样一条情感思路来构思行文的:即盼雨——听雨——看雨——想雨。

  诗中还给我们留下了一些蕴意无穷的.字眼,这正好迎合了诗歌讲究炼字炼句的原则。如首联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中,“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这里却用“好”赞美雨,已经使人给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间,紧接着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的确,对于“春雨贵如油”的农家人来讲,此乃众人皆盼之雨啊!再如“潜”字拟人化,把春雨那种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描绘得活灵活现,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

  《春夜喜雨》无论在锤字炼句方面,还是在意象的捕捉、细节的描写方面,都体现了诗人体物察情,精细入微的过人之处。

  其次,在诗情方面,因为诗歌不是政治教本、抽象理论,而是一种文学体类、艺术形式。它虽然与理智、功利、道义、伦理甚至宗教情感有相通、相关之处,但却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并因为这些独特性使它成为人类情感中一种特殊的类别——审美情感。

  关于诗歌的情感主题,我认为应该从诗人自身和诗歌文本两方面综合分析,例如本首诗《春夜喜雨》的诗情解读。章前已经对杜甫作了简单的介绍,试想在中国古时的传统观念中,一个读书人倘若不能考取功名、建功立业,是一件多么可耻的事,因为无缘功名而被世人所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怀着满腔的壮志未酬、抑郁愤懑之心,却无法施展后的毁灭,这样的悲剧。杜甫也不例外,他生不逢时,由于一些主观和客观原因的限制,使他一生过得并不顺畅通达,晚年甚至居无定所、漂泊琉璃,最后于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用四字的六个词概括即为:“年少优游,仕途不顺,战乱流离,短暂为官,西南漂泊,江舟长逝。”再联系他写这首诗的背景,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的春天写的。

  在此之前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春夜喜雨》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知时而来的高兴与喜悦,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最后,在我看来,杜甫一生穷困,经历了坎坷流离的苦难后,能够在成都得到暂时的安定生活,当然对周围的事物都怀有一种特殊情感,面对春夜好雨的如期而至,可谓是久旱逢甘雨,给靠天吃饭的下层人是多大的恩惠啊!杜甫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大诗人,在此时此刻,他的心自然而然地与万民连在了一起,为他们而喜,为自己而歌。所以,这是一首表现喜悦的诗歌,但我们知道,杜诗的一贯主题大致是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对统治者的揭露和批判,对亲情的珍惜和对自然的热爱,可以看出,杜诗具有强烈的苦难意识和忧患意识,在这种情况之下,杜甫能够写出像《春夜喜雨》这样具有喜感的诗篇,实在难得。也许就是杜甫最具魅力的一面,不管身处何种境地,但对国家和人民的那一份坚持,那一份挚爱之情,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也是我们在市场经济下,面对道德沦丧和社会种种劣迹现象,留给我们的一本最好的正面教材。

【杜甫《春夜喜雨》古诗赏析】相关文章:

杜甫诗作《春夜喜雨》赏析11-28

春夜喜雨_杜甫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赏析10-15

春夜喜雨原文及赏析07-19

小学古诗《春夜喜雨》教学设计12-16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及赏析11-26

春夜喜雨原文赏析8篇07-02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赏析(6篇)10-17

春夜喜雨原文翻译赏析6篇10-16

改写《春夜喜雨》05-07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赏析 杜甫《石壕吏》文学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