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是北宋词人晏殊所创作的一首词,被选入《宋词三百首》。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晏殊《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全词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蝶恋花①
晏殊
六曲阑干偎碧树②。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③。谁把钿筝移玉柱④?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⑤。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注释
①蝶恋花:唐教坊曲,本名《鹊踏枝》,又名《桃源行》、《望长安》、《凤栖梧》、《转调蝶恋花》等。
②偎:依靠。
③黄金缕:喻柳条。
④钿筝:饰以螺钿之筝。
⑤一霎(shà):极短的时间。
⑥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暗用金昌绪《春怨》诗意:“打起黄莺儿,莫救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译文
庑廊上的栏杆曲折盘转,像是有意无意倚偎在绿树上,春风轻拂,千万条碧绿柔美的柳枝在朝阳的映照下,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泽。
远处,传来了美妙悠扬的筝乐声,是那么的赏心悦耳,逗引得梁上的燕子双双穿过门帘,扑向春天温馨的怀抱。
然而,只几天时间,已是物换景迁:迎风飘扬的柳丝笼罩在漫天飞舞的落絮中;红艳艳的杏花,也经不住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眨眼间便萎谢凋零。
我想在梦中排遣春愁,可浓睡中,却被黄莺的啼叫声惊醒,美丽的梦中幻境,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怀人之作。上阕写惜春之情。开头三句以闲淡之笔写春景:碧树倚靠六曲阑干,正是当时与伊人流连处,轻风细展丝丝柳条,牵动念旧情绪。忽听传来弹筝的音乐,更让人陷入迷茫的状态;双燕穿帘离去,倍感此身之孤独。上阕景语皆情语。下阕写送春之意。前三句仍是景语。四五句写人:浓睡中,被黄莺杂乱的啼叫惊醒,讨厌它破坏了我的好梦。醒后好梦可再也找不到了!全词浑成而隐约地表达出题旨,情入景中,音在弦外,篇终揭题。
这首词抒发了诗人的春愁,全词分为两层,上阙写迎春之情,下阙写送春之意,在画面的连接和时间的跨度上均有较大的跳跃性。
该词上阙主要描写了早春三月之景,有富贵之象,格调清丽,色彩明快。前三句“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曲折的阑干环绕,绿树掩映,在阵阵和煦的春风中,杨柳随风舞动,展尽风姿。从中读者隐约可以看见漫步于其中的主人公,一会儿拍拍阑干,一会儿又依偎在碧树旁,不禁让人疑问,她在做什么,她又在想些什么。该句虽然是对景物的描写,但人物却又暗含其中,无处不在。后两句“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一个“谁”字,便点出只能听到筝乐声,却没有看到弹奏细筝之人。对于谁人弹奏细筝,诗人并没有点明,留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这两句是写主人公的活动,在意念上有倒装,海燕双飞,当孤独的闺中人看到此种景象时,其内心是何等伤感就不言而喻了,面对芳春美景而触动春愁,故弹筝以抒情。这五句主要写阑外杨柳如丝,令人想起别离光景。幽思难遣,故弹筝以寄,谁料双燕穿帘,更显示出闺中独居的寂寞。
该词下阙主要通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抒发了诗人伤春之情。前三句“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与词的上阙前三句一样都是典型的春天景色,但已包含了无限的情思。“游丝”、“落絮”等暮春之景与上片初春景致形成反差,暗寓主人公的情绪变化。此外,“游丝”、“落絮”,就如同流荡在外的游子,并且满眼都是,触发了主人公内心的伤感。后两句“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乱语的黄莺将浓睡中的“我”惊醒,这又让“我”到哪里去寻找那美妙的梦境呢。那么“我”到底有梦到了什么,词中却隐而不露,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这五句由景及情,游丝落絮,春雨中杏花开,令人伤春自怜。情思绵绵,方期梦中一晌贪欢,却被莺语惊醒残梦,怅惘无限。
整首词诗人由写景始,由写人终。写景抓住春天的特指,但有富于变化,在变化中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人先写人物的行动,把细筝移玉柱,但穿帘双燕却勾起了主人公无限的伤感,成为全词感情转折的基点。再写人物的心理,“惊残好梦无寻处”,直接抒发主人公内心的伤感。整首词写景与写人相互交融,通过穿帘的双燕,乱语的“黄莺”、“游丝”、“落絮”“清明雨”,使人物的心理活动步步呈现,达到了情与景的高度统一,但又含而不露,堪称“金碧山水,一片空蒙。”全词在艺术风格上语言明丽,用意婉曲。
- 相关推荐
【晏殊《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全词赏析】相关文章:
《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翻译赏析10-03
晏殊的《蝶恋花》全词及出处赏析07-22
晏殊《蝶恋花》赏析08-31
晏殊《蝶恋花》赏析08-27
晏殊《蝶恋花》赏析11-07
晏殊的《蝶恋花》赏析08-12
赏析晏殊《蝶恋花》10-21
2022晏殊《蝶恋花》赏析07-20
北宋晏殊蝶恋花赏析07-04
晏殊《蝶恋花》赏析[优秀]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