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岑参原文及鉴赏

2024-06-01 岑参

逢入京使岑参原文及鉴赏1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注释:

  龙钟:淋漓沾湿的意思

  入京使:回京的使者

  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

  译文:

  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迷漫;满面龙钟两袖淋漓,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邂逅,修书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鉴赏: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见《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

  (刘逸生)

逢入京使岑参原文及鉴赏2

  目录

  作品简介《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创作的名篇之一。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

  作品原文

  逢入京使

  [唐] (cén shēn)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作品注释

  ⑴入京使:进京的使者。

  ⑵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漫漫:形容路途十分遥远。

  ⑶龙钟:涕泪淋漓的样子。卞和《退怨之歌》:“空山歔欷泪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⑷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作品译文

  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

  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

  创作背景

  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岑参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不免有些感伤,同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安慰家人,报个平安。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也表达了诗人欲建功立业而开阔豪迈、乐观放达的.胸襟。旅途的颠沛流离,思乡的肝肠寸断,在诗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

  “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赶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胸襟,柔情与豪情交织相融,感人至深。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充满了浓郁边塞生活气息,既有生活情趣,又有人情味,清新明快,余味深长,不加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是有这一特色。

  作品点评

  钟惺评此诗:“只是真。”谭元春曰:“人人有此事,从来不曾写出,后人蹈袭不得。所以可久。”(《归》卷十三)

  唐汝询评曰:“叙事真切,自是客中绝唱。”(《解》)

  徐增评曰:“‘马上相逢无纸笔’,此句人人道好,惟在玉关故妙,若在近处则不为妙矣。”(《而庵说唐诗》)

  吴昌棋评:“其情惨矣,乃不报客况而报平安,含蓄有味。”(《删订唐诗解》)

  刘熙载评:“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艺概·诗概》)

  沈德潜评:“人人胸臆中语,却成绝唱。”(《唐诗别裁集》卷十九)

  作者简介

  岑参(公元715—770年),唐江陵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孙。天宝三年进士。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后出任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於成都。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者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有《岑嘉州诗》七卷。

逢入京使岑参原文及鉴赏3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鉴赏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龙钟",形容泪水纵横淋漓貌。此联意为:往东遥望故土田园,只见长路漫漫没有尽头,泪水纵横,已湿透了双袖,可还在不停地喷涌。诗人一路西行已近任所,忽逢东行使者。因之回望来途。"漫漫"二字,可见诗人一路迤逦行来,已历经沧桑,而且一路前行都以报国之志勉励自己,将乡愁压抑在心底。"双?龙钟"可见诗人在不停地拭泪,不愿显出小儿女的`眷恋模样,可是"泪不干"将诗人的所有矜持、掩饰都冲刷得干干净净,只剩下那颗拳拳赤子思乡之心。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凭",即烦、请之意。句意为:马上相逢,没法铺纸写字,只能请你转告我的家人朋友,说我一切平安!好不容易相遇入京之人,本有多少离情别绪需要诉诸笔端,遥寄而去,可是这戎马倥偬之间,哪有闲暇慢慢书写呢?诗人只能托词说笔和纸都不方便,算了算了,你就帮我带个话吧,说是万事平安。中华民族以农立国,民俗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为贵,因此这"平安"二字,包含了几多希冀,几多感慨,又积淀了几多热望。

  • 相关推荐

【逢入京使岑参原文及鉴赏】相关文章:

岑参《逢入京使》唐诗鉴赏09-27

《逢入京使》岑参02-23

逢入京使岑参朗读08-29

岑参《逢入京使》赏析05-28

逢入京使的意思岑参的读音03-16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鉴赏08-23

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赏析08-10

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诗歌鉴赏11-01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翻译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