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二三事

2024-09-12 岑参

  已不记得是怎么进了岑参这个“坑”的了;幼时即能诵他那脍炙人口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初中语文选了他的另一名作《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当时也不曾为之吸引,大抵是还处于喜欢秾艳秋花的朦胧诗和清丽纤巧的长短句的年纪吧。不能欣赏他壮阔浪漫的气质,独到精妙的状景,只是匆匆翻过书页。

  好在年纪渐长,终于开始体味到岑参的奇竣大气,塞外磅礴景象在他笔下熠熠生辉。同时期不乏善写边塞诗者,如王昌龄《从军行》组诗篇篇经典;高适《燕歌行》雄浑璀璨,他本人更是与岑参并称“高岑”;王之涣、王翰等也有佳作传世。在那个佳作辈出的环境下,岑参能够在边塞诗中占据一席之地,可见其必有过人之处。

  事实上,关于岑参的介绍并不多,如他这般大名鼎鼎却连个表字都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情形实属罕见。岑参出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曾祖岑文本、伯祖岑长倩、伯父岑羲都以文墨致位宰相;父岑植,仕至晋州刺史。然十岁左右,父亲去世,家道中落。岑参勤学不辍,天宝三载,登进士第,八载应高仙芝征辟为幕府掌书记。壮志未酬归长安,后应常清征充节度判官,边塞诗多成名于此时。后安史之乱起,东归勤王,杜甫等其荐为右补阙。由于“频上封章,指述权佞”,改任起居舍人。不满一月,贬谪虢州长史。后又任太子中允,虞部、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故人称“岑嘉州”。罢官后,东归不成,作《招北客文》自悼,终客死成都舍。

  虽然岑参以边塞诗成名,但其亦善作山水诗;事实上,岑参今存诗403首(据陈铁民、侯忠义校注本)其中边塞诗不足80首;而山水诗却有80多首(不包括边塞诗中20首左右以写景为主的作品)。从数量上看山水诗比例还更高;从质量而言,岑参的山水诗以清奇见长,意境清新明净,空灵飘逸,不输诸多山水大家。如这首《丘中春卧寄王子》:

  田中开白室,林下闭玄关。

  卷迹人方处,无心云自闲。

  竹深喧暮鸟,花缺露春山。

  胜事那能说,王孙去未还。

  掩去姓名完全可以放在任何一位山水诗人的名下,岑参以其热情爽朗、乐观天真的心驾驭着诗歌这种文体。无论是瑰丽雄奇的边塞诗还是自然淡雅的山水诗都投射这位诗人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心和一派赤子之情。岑参的“好奇”是出了名的,杜甫在《美陂行》中写到“岑参兄弟皆好奇”。诚然,能够拥有发现美的眼睛的岑参对于大千世界是好奇的,这个好奇有别于孩童无知式的好奇,而是一种对于万物运行的细微处,峥嵘造化的奇竣处,心灵生出超越感官的触角去贴合本真大道的感悟。

  《唐之韵 边塞诗人》中说“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的历史都热血沸腾。而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及的高峰。”

  你看王昌龄李颀他们在诗中都对于战争有着一定的反思和怀疑;王江宁说“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李颀说“行人习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甚至还同情起胡人“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而岑参的这种感情就淡得多,反战情绪在他的诗中鲜见。他较之旁人,更有一种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用绮丽的笔调来凸显碛西的冰天雪地,火山热海,歌颂保卫边疆的战争,歌颂将士们不屈不挠,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我猜想,这不仅是源于个人性情,还应当和他的出塞经历有关。

  岑参两次出塞都是在安西,也都恰逢安西最辉煌的时期。先是山地之王高仙芝几乎不败(除了怛罗斯)的完美战绩,后有封常清承高之志稳中取胜的政策;安西除开怛罗斯一役几乎没有什么大败仗,岑参已经习惯了看着大唐雄师横扫四方载誉归来的场景,他赞叹歌颂健儿们爱国精神,激赏“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他满怀豪情,所以他的诗更接近纯粹的“壮词”,绽放着不同他人的感人异彩。

  有趣的是岑参在高仙芝手下时几乎没有为这位上司挥动过妙笔,尽管客观上来说高仙芝骄人的成绩是封常清难以比拟的,但岑参对封常清不吝赞美,而对高仙芝就惜字如金。我印象中只有一首诗在题面上讲到了高仙芝——《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

  这是首送别诗,背景是怛罗斯之战前夕,岑参送刘单赴前线。旨在送别,文中淡淡提及“都护新出师,五月发军装。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扬旗拂昆仑,伐鼓震蒲昌。太白引官军,天威临大荒。西望云似蛇,戎夷知丧亡。浑驱大宛马,系取楼兰王。”就笔锋一转追忆自己在交河时旧情旧景了。

  不知道为何,读这首诗看这个题目我总有一种岑参就像不得不搪塞应付老师的而强行编造日记的小学生(不知道诸位有没有这种小时候被老师强行要求写日记和摘抄的阴影),不情不愿地加上一句“便呈高开府”。诗中也写的隐晦别扭,我说隐晦别扭诗是较之他写给常清的诗“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汉将承恩西破戎,捷书先奏未央宫。天子预开麟阁待,只今谁数贰师功。”(《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而言的。

  感觉这个对比太鲜明刺眼,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我要是高仙芝我也不开心。

  在常清幕中岑判官可活跃了,堪称领导的私生活记录仪,诗歌式战报,放今天他就是常清的朋友圈、推特、微博。诗歌式战报我就不说了,大家随意翻翻就可见岑判官的动人叙事词句;就来粗略讲讲这位“封常清的朋友圈”是如何播报领导私生活的吧。

  为了是问题简单形象,我们就不说内容了,从题目就可以窥见一斑:《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奉陪封大夫宴,得征字,时封公兼鸿胪卿》《陪封大夫宴瀚海亭纳凉》......

  领导的活动中处处可见岑判官的身影,领导设宴有他,登高有他,连纳凉都有他,可谓是上眷盛浓啊......

  仔细给岑判官的边塞诗分分类,会发现送别诗居最多,绘塞外异域风情以及陪各种领导出席各种活动的次之,然后单纯写军容军貌的和思乡数量相仿。

  岑参的长诗气势恢宏,绝句短小精悍。稍加分析就可见岑参性格应当是外向,常常送送同僚王少府李判官裴侍御什么的,上司或朋友中这个使君那个大夫也乐意带他赴宴玩乐,又从侧面印证了他天真浪漫的个性。

  正是由于岑参个人写了传统文献中未记载的边塞异景,诗中也处处流露的好奇惊喜之情,极大地拓宽了诗歌题材的视界,生动地再现了那广袤自然的造化之美,使后人悠然神往。

  有人曾以《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来比较杜环《经行记》中载热海的文字。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岑参

  “其川东头有热海,兹地寒而不冻,故曰热海。”——杜环

  一诗一文相互印证,但不得不说,岑参的诗句更为动人雄奇,热海在美学上的价值确实通过岑参的笔下流出而更具魅力。

  这里就以岑参的《碛中作》作为正文结尾吧:

  走马西来欲到天

  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

  平沙万里绝人烟

  题外话一:

  《安庆客舍》 黄仲则

  遥程无计可停轩

  暮景苍苍野色繁

  破庙半将茅补屋

  秋坟多插纸为幡

  似曾见影人投碛

  略不闻声鸟下原

  今夕定知何处宿

  暝天漠漠对忘言

  当时我初读末句就感觉似曾相识,后来顿悟化自岑参的“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反语讥刺。好笑的时,此诗背景正是仲则随素来对他爱护有加的领导朱筠出差时所作。你说这孩子,外出公务像是游山玩水不甚经心,还抱怨多多,我若是朱筠,估计直接就炒他鱿鱼了。

  题外话二:

  每一个提到《逢入京使》的人都必然论及《稚存归索家书》,两诗描绘相似的场景,家书难作,仅凭归人一语报平安即可。穿越千年的词句在这一刻重逢,诗歌的魅力从未随时光涤荡而淡薄,能够在这类题材上比肩岑参,仲则也足以自傲了。

  题外话三:

  杜环《经行记》在热海一节的后文时这样的“又有碎叶城,天宝七年,北庭节度使王正见薄伐,城壁摧毁,邑居零落。昔交河公主所居止之处,建大云寺,犹存。”

  题外话四:

  《美陂行》中开篇就是“岑参兄弟皆好奇”;岑参有兄岑况,颇有文名,王江宁亦有一首《留别岑参兄弟》。

  岑参的“奇”注定成为他最大的亮点,殷璠论岑参诗说:“参诗语奇体俊,意亦奇造。“(《河岳英灵集》)

  连宋朝人都写“好奇兄弟有岑参”(孔平仲《子瞻子由各有寄题小庵诗却用元韵和呈》)

  “好奇过岑参。”(洪 皓《戏用迈韵呈吴傅朋兼简梁宏父向巨原》) “好奇谁复似岑参。”(廖行之《书怀》)

  题外话五:

  后世有人猜测高仙芝对岑参颇多打压排挤,使其郁郁不得志。我倒是觉得此种推论有失偏颇,两人或许关系并不是十分融洽,但是也不至于打压,更谈不上排挤了。当年安西招募京官,岑参是自愿前往。人是高仙芝选的,路是岑参挑的,怎么看都是你情我愿的组合,如果非要按照某些人所言,那高仙芝可真是有趣,千里迢迢挑选一位京官来作梗;所以相信两人的初衷都是美好的,不知为何最后事与愿违。无论二人是什么原因没能做到如常清和岑参一般亲近,我都相信以这两位的人品心性不至于出现什么挟私报复的行为,或许认知不同,性格不容,但是以私废公,窃以为不是高仙芝所为。

  题外话六:

  其实岑参和刘单关系不错,给刘单写过两首送别诗,看样子其实就可能只和高仙芝关系不太好,偏偏人家又是他上司,虽然不至于穿小鞋,但升官就别想了,可能根本就不给表现机会。好玩的是明显岑参和封常清走的近,难道是高同学吃醋了......(哈哈,有待更多的史料面世来向我们亲自讲述这段过往吧)

【岑参二三事】相关文章:

岑参的二三事04-19

岑参的资料11-23

岑参的简介11-24

岑参研究04-19

岑参走马10-30

岑参的古诗01-26

岑参 《过碛》12-07

高适与岑参11-09

岑参:《山房春事》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