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夜归》原文及赏析

2024-02-25 白居易

白居易《夜归》原文及赏析1

  【原文】

  《夜归》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镫辔珑璁。

  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

  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

  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烛红。

  【译文/注释】

  1、诗中的湖指杭州西湖。

  2、珑璁:金、玉撞击声。

  3、放:让,使。

  4、归来:从别处回到原来的地方。

  5、笙歌:(1)合笙之歌,亦谓吹笙唱歌。(2)泛指奏乐唱歌。

  6、画戟:有彩画的戟,唐宋时做官署仪设之用。

  【全文赏析】

  闲字体现了诗人夜归时从容闲适、怡然自得的心境。

  颔联写葱郁的青山万松与明月辉映下的`十里沙堤,是静态之景;颈联写月下楼影移动与江风潮头涌动,是动态之景。

  静景与动景的结合,营造出清幽明净(或淡雅闲散、阔大浑融、平淡清远)的意境。

  ”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这两句是说,青山下一片松林,郁郁葱葱;明月当空,洁白的清光映照在十里沙堤之上。遣词严谨,对仗工整,清新明快,景色迷人。

  【写作背景】

  七律《夜归》当作于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

白居易《夜归》原文及赏析2

  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镫辔珑璁。

  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

  楼角渐移当路影,潮头欲过满江风。

  归来未放笙歌散,画戟门开蜡烛红。

  注释:

  1 、镫(dèng):挂在马鞍两旁供脚登的物件。珑璁(lóng cōng):同“璁珑”,明净的样子。

  2、青山:指万松岭,在杭州东南的'凤凰山上,夹道栽松。

  3、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在西湖东畔。

  4、画戟门:唐时官府门前多列戟,以为仪饰。

  赏析:

  半醉微醺,放马湖边。首联二句十四字,便塑造了一个悠闲自得、骑马闲行的太守形象。而后二联,切合骑马夜归的主题,移步换景,圆转流畅,将湖边夜景囊括诗中:掠过万松成荫的青山,穿过明月当空的沙堤,越过跟着月亮移动的楼影,冲过大潮欲来的阵阵江风。尾联写夜归官府,笙歌未散,蜡烛独红,一股寂寞悄然爬上心头。与“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白居易《宴散》)一样,于繁华之中同蕴冷清孤寂的味道。“楼角”联有新意,片刻光景写入诗中,足见诗人的敏感多情。

  • 相关推荐

【白居易《夜归》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白居易《夜归》古诗09-27

吊白居易原文及赏析03-15

《吊白居易》原文及赏析02-23

吊白居易原文及赏析02-24

吊白居易原文及赏析02-03

白居易《对酒》原文赏析08-03

白居易《卖炭翁》原文赏析12-02

《吊白居易》原文翻译及赏析08-29

白居易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