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语文必背知识点,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必背知识点1
《归去来兮辞》
心为形役,奚惆怅悟已往之不谏舟遥遥以轻飏熹微衡宇僮仆候门樽壶觞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日涉流憩矫首而遐观出岫景翳翳盘桓消忧西畴棹孤舟窈窕以寻壑善万物行休曷不遑遑不可期植杖而耘耔东皋舒啸赋诗奚疑
《滕王阁序》
潦水俨临帝子之长洲上出重霄鹤汀凫渚即冈峦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彭蠡之滨衡阳之浦。
《陈情表》
夙遭闵凶悯臣孤弱零丁孤苦门衰祚薄期功强近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夙婴疾病,常在床蓐逮奉圣朝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陨首具以表闻逋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奉诏奔驰刘病日笃伏惟犹蒙矜育特为尤甚历职郎署不矜名节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陛下报养皇天后土鉴矜悯愚诚庶刘侥幸生当陨首
语文必背知识点2
成语
1.开柙出虎: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2.虎兕出柙: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主管者应负责任。
3.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4.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5.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6.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7.饿殍(piǎo)遍野: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8.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9.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10.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11.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12.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13.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14.义愤填膺(yīnɡ):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15.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16.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17.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18.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19.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20.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古今异义
①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西河:黄河以西。)
②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在这时)
③山东豪俊遂并起(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今指山东省。)三、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此用作名词,指逃亡的军队)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动词)
③履而制六合(统治、控制,动词)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军队,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兵器,名词)
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
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
8.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
9.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
②追亡逐北(败北的军队,动词作名词)
11.度
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
文言虚词
之:
(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而:
(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则:
(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然:
(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以:
(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且:
(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于:
(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其:
(1)用在选择问句中,或许……或说得过去,是……还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师说(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一词多义
(1)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2、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3、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6、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
(2)传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4、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
5、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
(3)其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5、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
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7、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4)于
1、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2、拜送书于庭(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
3、学于余(耻学于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4、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
5、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
6、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5)之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
2、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
6、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
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8、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
10、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11、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2、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
语文必背知识点3
一
1、词语
悼(dào)词肤(fū)浅衷(zhōng)心
嫉(jí)恨诽谤(fěibàng)
诅咒(zǔzhòu)给(jǐ)予答复
诬(wū)蔑
2、成语
豁然开朗:明白,通达。
坚忍不拔:坚持而不动摇。
卓有成效:成绩、效果显著。
繁芜丛杂:繁多杂乱。
不可估量:不可估计。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3、文学常识
1883年3月14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科学共产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因病逝世,3月17日,他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发表了这篇演说辞。
二
一、常见文章体裁
议论文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的种类:事实论据,道理论证
3、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4、论证方法:立论,驳论
5、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引论)(本论)(结论)
议论文论证法:
例证法,对比法,比喻法,引证法,用典法,归纳法,演绎法,引申法,假设法,类比法
记叙文
口诀:把题目演绎为一个故事(情节)
把故事表达成一个思想(情感)
将这种思想蕴涵于描写之中(情境)
谓前状,谓后补,定语必居主宾前
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借景抒情:前是景物,后是抒情
寓情于景:都是景物
情景交融:景物都用修饰
语言艺术:化用成语
用谐音
运用修辞,夸张,对比
概括特点,标新立异
以情动人
三,古诗古文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从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首,汉以前称为《诗》或《诗三百》。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内容:风(民间歌谣)雅(正统音乐)颂(宗庙祭祀音乐)
手法:赋(陈述铺叙的意愿)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兴(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铺垫,《孔雀东南飞》开头)
形式:四言为主,重章反复
诗经(四言叙事),汉乐府(五言叙事)民间文学,汉末魏晋,中国诗歌承前启后
离骚(杂言抒情),汉赋(四六文抒情)文人创作
ps:四六文,骈文的通行别称。骈文全篇以双句为主,注重对偶声律,多以四字、六字相间成句,故又称四六文
意象=物象+情意
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
对偶分工对,宽对
工对:诗词一字一对
宽对:宽放对偶
顶真
前后紧凑,气势顺畅,前后事理有机联系,充分阐明之间的辩证关系)(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我国古代乡情诗歌中的明月短笛
月亮有母性情结,寄托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笛声在诗歌中的作用:衬悲情,引乡情
乡情诗歌常用意象:晨霜,明月,笛声,泪,山,水,风,雪,树,寒江,玉,碧色,落日,暮色,黄昏,酒
思乡怀旧是散文常见的主题,人们常借别具深意的物或富有特色的景来抒发思乡之情
特点:形散神聚
语文学习方法
1、注重日常积累:语文考验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知识累积的话,语文成绩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语文成绩,平时更应该注重诗词好句的积累。
2、学会理解文章: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把结构层级作为记忆线索,形成知识网络,更能方便记忆。
3、学会观察周围:写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之处。所以平时要多观察生活,写作时多做细节描写,才能真正为作文进行润色,让老师能眼前一亮。
语文学习技巧
1、多读书:多读是建立在精读的基础上的。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内涵。反复看课文上的文章,将精彩之处做上标记,写上自己的感受、思考。
2、多练习写作,可以通过写日记的方法:不管是杂文、散文,还是小说,都可以写,写完了要反复修改,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要多思考,学而不思则惘。
3、多注意观察: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素材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语文必背知识点4
【原文欣赏】《活水源记》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木多枫、多松。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其前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有泉焉。
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深不逾尺,而澄彻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华木皆在水底。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其中有石蟹,大如钱。有小鲭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其草多水松、菖蒲。有鸟大如鸲鹆,黑色而赤嘴,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有二嵴令,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何虫也。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深爱之也。
翻译:
灵峰山,山上有金鸡峰。峰上的草大多是竹子,数木大多是枫树、松树。鸟类大多是竹鸡,竹鸡的形状像鸡但比鸡小,身上有花纹色彩,喜欢鸣叫。有座寺庙坐落在山中,四面环山。寺前面的山叫做陶山,是华阳外史(官职名)陶弘景隐居的地方。寺的东南面的山叫做日铸峰,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寺的后面叫做薄崖石,石上有座楼阁叫做松风阁,奎上人(宗奎)住在里面。有泉水。泉水开始始从石头缝里流出来,细细流淌,冬天温暖,夏天冰凉;流成一个小渠,冬夏季节都不干涸。小渠满了之后向西南流去,贴着沙土地前行,水深不到一尺,而且清彻可以照人,俯视泉水薄崖石上的松竹花草都在水底下。所以秘书卿(官职名)白野公经常来游玩,整天坐在水旁,给这泉水起名叫做活水源。
泉水中产石蟹,铜钱大小。也有小鲭鱼,颜色纯黑,生活在石头洞穴里,水鼠经常来吃他们。水里的草大多是水松、菖蒲。这里有种鸟和鸲鹆差不多大,黑毛红嘴,经常在水上鸣叫,叫声和竹鸡差不多但比竹鸡滑润。有两个鹡鸰,经常从竹林中出来,站在石头上洗浴,饮完水后,鸣叫着飞走了。我早春来到这里,当时天气还很寒冷,各类水族动物都隐藏不出来,到现在才全部出现。又有四五条虫子,都如小手指般大小,形状好像半莲子,整天在水面上旋转着前进,太阳照在他们的背上,颜色就像紫水晶,不知是什么虫。
我既喜欢这里泉水的清澈,又喜欢它的源源不断,而且还能使各种动物来依附它,具有君子的品德。奎上人又说:“当遇到旱季时,所出泉水能灌溉好几十亩田地。”那么它的好处又能泽及万物,更应该得到白野公的深切喜爱了。
简介:
《活水源记》是元末明初文学家刘基创作的一篇游记散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活水源周围的山川形势,泉水的源流变化,水里的草木虫鱼,以及游人的`欣赏迷恋,传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与亲近之情。文章清新流畅,读之如临其境。结尾以君子之德为喻,联想自然,寓意深刻,文章虽短小,结构精巧。
背景: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夏,尚被羁管于绍兴的刘基,曾与友人一同游览会稽山水,写下一组游记散文,这篇游记为第二篇。
字词:
活水源:在今浙江省绍兴县会稽山上。
灵峰之山:在绍兴东南会稽山上。山中有灵峰寺,下文“寺居山中”即是。
曰:说。
金鸡之峰:金鸡峰,在会稽山上。
槠(zhū):常绿乔木,叶子长椭圆形,花黄绿色,果实球形。
竹鸡:一种形似鹧鸪而小的鸟,多呈橄榄褐色,生活于竹林中。
寺:指灵峰寺。
陶山:一名陶晏岭,在绍兴东南四十馀里,以南北朝时齐陶弘景曾隐居于此,故名陶山。
华阳外史弘景:即南北朝的陶弘景(456—536),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为齐诸王侍读,后隐居于句容句曲山,自号华阳隐居,以佐萧衍夺齐帝位,建立梁朝,被时人称为山中宰相。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外史,古人常用为别号。
日铸(zhù)之峰:即日铸岭,在陶山以北,相传为春秋时工匠欧冶子铸剑之所。
欧冶子:春秋时期的工匠,曾应越王聘,为铸湛庐、巨阙、胜邪、鱼肠、纯钓五剑,后又与干将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三剑。
薄(bó):迫近,靠近。
松风阁:今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灵泉寺附近。
奎(kuí)上人:当时的一位僧人。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石罅(xià):石缝。
语文必背知识点5
1、亭(tíng)庭(tíng)潭(tán)螺(luó)谙(ān)
2、澜(lán)瑕(xiá)攀(pān)峦(luán)泰(tài)骆(luò)驼(tuó)罗(luó)障(zhàng)兀(wù)绵(mián)
3、浙(zhè)桐(tóng)簇(cù)浓(nóng)臀(tún)稍(shāo)额(é)擦(cā)蜿(wān)蜒(yán)乳(rǔ)据(jù)源(yuán)
5、维(wéi)财(cái)属(shǔ)货(huò)驰(chí)赠(zèng)驶(shǐ)德(dé)惑(huò)码(mǎ)库(kù)捎(shāo)橡(xiàng)拨(bō)
7、尊(zūn)沃(wò)呈(chéng)惫(bèi)堪(kān)善(shàn)款(kuǎn)例(lì)瘦(shòu)杰(jié)喉(hóu)捶(chuí)僵(jiāng)配(pèi)
9、幼(yòu)滩(tān)侦(zhēn)嘲(cháo)啄(zhuó)企(qǐ)愚(yú)蠢(chǔn)返(fǎn)吁(xū)拦(lán)鸥(ōu)帽(mào)彻(chè)
11、蝙(biān)蝠(fú)捕(bǔ)蛾(é)蚊(wén)避(bì)锐(ruì)铛(dāng)蝇(yíng)揭(jiē)碍(ài)荧(yíng)
13、削(xuē)喂(wèi)哨(shào)挺(tǐng)斯(sī)甩(shuǎi)踢(tī)枪(qiāng)防(fáng)鬼(guǐ)汉(hàn)滚(gǔn)毁(huǐ)惯(guàn)
15、牺(xī)牲(shēng)凯(kǎi)征(zhēng)阿(ā)姨(yí)济(jì)贡(gòng)圣(shèng)驻(zhù)罪(zuì)恶(è)健(jiàn)康(kāng)
17、径(jìng)畅(chàng)磕(kē)绊(bàn)瞬(shùn)弧(hú)翔(xiáng)权(quán)缤(bīn)
19、扰(rǎo)欲(yù)屈(qū)茁(zhuó)诊(zhěn)撼(hàn)蹋(tà)限(xiàn)
21、棚(péng)饰(shì)冠(guàn)菊(jú)瞧(qiáo)率(lǜ)觅(mì)耸(sǒng)捣(dǎo)搬(bān)巢(cháo)谐(xié)眠(mián)辛(xīn)
23、蚕(cán)桑(sāng)昼(zhòu)耕(gēng)绩(jì)塞(sāi)鹭(lù)笠(lì)
25、略(lüè)辩(biàn)奉(fèng)违(wéi)磅(bàng)拴(shuān)拖(tuō)释(shì)宣(xuān)萨(sà)妄(wàng)执(zhí)
27、港(gǎng)澈(chè)壶(hú)缸(gāng)罢(bà)苟(gǒu)绣(xiù)挥(huī)徽(huī)聋(lóng)哑(yǎ)
29、昌(chāng)妻(qī)刺(cì)绑(bǎng)扁(biǎn)鹊(què)蔡(cài)睬(cǎi)肠(cháng)胃(wèi)烫(tang)剂(jì)汤(tāng)
31、焰(yàn)驱(qū)袖(xiù)败(bài)罚(fá)佩(pèi)饶(ráo)抗(kàng)押(yā)锁(suǒ)狠(hěn)膝(xī)肝(gān)脏(zāng)
(四年级共400个,一、二、三、四共20xx个)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知识点2
1、古诗——《独坐敬亭山》(唐李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
①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诗意:许多鸟都高飞远去,看不见了,一片白云悠闲的独自飘远。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凝望,彼此都看不够。
2、古诗——《望洞庭》(唐刘禹锡)————表达了诗人热爱和赞美洞庭美景之情。
①诗句: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②诗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3、词——《忆江南》(唐白居易)————表达了诗人赞美和怀念江南美景之情。
①诗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②词意: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4、古诗名句总汇
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③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5、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②对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比喻:
潭面无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古诗异同
同:
1、作者朝代同(都是唐朝诗人写的)
2、景物地点同(都属于江南)
3、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异:
1、体裁形式不同(前两首是诗,后一首是词)
2、诗人情感不同(前一首冷调写景言意,后两首热情颂景抒情。)
3、表现手法不同(第一首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第二首的比喻很巧妙,第三首对比非常强烈。)
7、古诗想象
我独自坐在敬亭山山中,这里的环境一片幽静,突然,吱吱喳喳的几只鸟儿在天空中飞过,越飞越远,直至无影无踪。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俩谁也不会觉得厌烦。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秀丽的敬亭山了。
秋天的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啊,如画的风景我久已熟悉。每当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碧绿的江水清净明澈碧如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知识点3
1、古诗——《乡村四月》(宋翁卷)————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①诗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②诗意: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忙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2.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大人样子劳动的情景,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劳动人民的喜爱。
①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②诗意: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有自己拿手的本事。小孩子哪里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3.词——《渔歌子》(唐张志和)————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
①诗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②诗意::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头戴青斗笠,身披绿蓑衣,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不想回家。
文学常识、要点
1、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望洞庭──唐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3、忆江南──唐白居易
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
4、乡村四月——宋翁卷
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5、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儿童的喜爱。
6、渔歌子——唐张志和
意境优美,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情趣。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学习方法
1、注重日常积累:语文考验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知识累积的话,语文成绩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语文成绩,平时更应该注重诗词好句的积累。
2、学会理解文章: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把结构层级作为记忆线索,形成知识网络,更能方便记忆。
3、学会观察周围:写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之处。所以平时要多观察生活,写作时多做细节描写,才能真正为作文进行润色,让老师能眼前一亮。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学习技巧
1、多读:不仅要读课本,而且要读读本,可能的话,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扩大自己的视野。
2、多背:意思是指,凡是老师要求背诵的课文,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背诵下来。倘若你可以坚持到底,那么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高起来。
3、多练: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捷径之一,不仅要认真完成课后训练,而且要多做相关的字词句的分类训练,以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语文必背知识点6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写洞庭湖秋水高涨之景,突出其辽阔,也激起诗人立志为官报国的情怀。
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用“波撼”衬托洞庭湖的澎湃动荡,写出湖水的浩淼和磅礴气势。
宋范仲淹渔家傲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从视觉上写边塞荒凉萧瑟之景,气势雄浑,在人们眼前展现了一幅充满萧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
唐温庭筠梦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情景结合,用拟人手法写夕晖、流水,暗示思妇失望而凝愁含恨。
唐李贺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以设问句式,昂扬的激情,尽抒投笔从戎、报效国家之情。
唐李贺南园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凌烟阁高挂开国功臣的'画像,睹像抒怀,作者以设问句式,反面衬托投笔从戎的必要性,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激情怀。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既写景又写事,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
唐李贺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燕昭王筑造黄金台来招贤之典,写出将士报效朝廷的决心,也反映了作者舍己报国的志向。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描写禅房环境的幽深。成语“曲径通幽”出自本句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作者身心融进宗教氛围,以余音衬寂静,以禅磬净心灵,抒发隐逸情趣。成语“万籁俱寂”出自本句。
语文必背知识点7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如雪般的梨花淡淡的白,柳条透露出浓郁的春色,飘飘洒洒的柳絮夹带着如雪的梨花,布满了全城。我心绪惆怅,恰如东栏那一株白如雪的梨花,居俗世而自清,将这纷杂的世俗人生,看得多么透彻与清明。
1、前两句是怎样描写春末夏初景物特点的'?请简要分析。
第一句是从颜色的角度来写的,用“淡白”“深青”写梨花和柳叶,写出了梨花已盛开,柳叶已老的特点。
第二句是从形状角度来写的,以柳絮纷飞,梨花满城,表明了春已去,夏将至的时令特点。
两句之间,以“柳絮飞”呼应“柳深青”,以“花满城”呼应“梨花淡白” 简洁传神地写出了春末夏初的景物特点。
2、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诗眼是“惆怅”一词。
柳树已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暗示春已去夏将至。 一、二两句在写景中满蕴了作者对春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伤之情。第三、四句诗人直抒胸臆,
抒发了作者对生命短促的感慨和无奈的思想感情。
语文必背知识点8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三语文提分方法
高考语文的试题考察无非两方面:阅读与写作;阅读又分为现代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语文试题的这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现代文阅读的答题标准多变,考生难以摸透题目分值所对应的采分点,总结到主观题的答题规律,加以灵活应变,总免不了要扣个三五分。相较之下,占考试总分比重三分之二强的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版块则极具竞争力。在短短一年里,只要将时间有效地应用在文言文复习和写作训练上,语文成绩提高二三十分不在话下!下面提供几个提高语文分数的方法,仅供参考。
1.吃透弄熟
各项知识构成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要通过点线面结合,记忆、分析、比较等多管齐下的方式,吃透弄熟课本知识的网络结构和深层含义。
2.抓好重点
考前要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后期复习没有必要每点平均用力,学生要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对复习内容进行衡量,抓住每一个考查范围中的重点知识。
3.回归课本
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大家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整理清楚。
4.看错题本
把纠错本中的错误按基础、文言、阅读、语言运用等分别归类,把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的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5.准备作文
(1)大家可以根据读过的书,看过的精彩文章,有过的独特经历,听过的心动的事,有过的好的构思等所熟悉的内容写自己擅长的文体。在备考的最后阶段,大家要把这些材料集中起来,按道德、亲情、成长等分类,做好素材的储备。
(2)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几个不同话题,做一些用相同材料写不同类型文章的训练,力求在任何文题下都能写出自己的闪光点。
(3)锤炼几篇成功的范文。备考的最后阶段,最好能把一些近几年高考的满分作文从题材、内容、形式、语言等方面,仔细推敲分析,做好迎考的准备。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三语文提分方法之作文能提高多少分
42分的作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起码6分。42分左右是一个坎,48分左右又是一个坎。
42分的话,你可能把字数比较不空虚地凑满了,并且不偏题。而如果你能言之有物,让阅卷老师看出:“这是一篇正儿八经写的扣题的文章”,那就应该可以达到48分左右。而如果你在其中有个把两个比较有特色的句子,阅卷考试应该会给你52分以上。
而最好的提升办法,我认为是背诵优秀的作文段落,只要背死几段好文章,我估计能在所有类型的文章中套用到。这个办法效率极高,你背死了,它就是你的了。而到了那个时候,你会发现你写作文的思路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你应该会自动去背更多好段落。
文言文辨析也可以有的放矢地训练。虽然实词是无限的,但虚词是有限的。之乎者也矣焉哉,每一个都只有几种用法,哪种不会背哪种。打开百科,一目了然。
这是最容易速成的两个项目。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三语文提分方法之各题型如何提高分数
1.应用文阅读,这个考察的就是细心,细心。文中没提到的.千万不要以为是对的。可以多做几道题找找感觉。
2.默写。不要求你全部会背,但是我要你保证每句文言文说上句你都能接下句,而且每个字都要写会。
3.文言文阅读。这个就是你平时的文言文知识积累了,主要是凭语感。多读一读你课本中的文言文。
4.古诗文鉴赏。这个回答问题是有固定格式的。比如说,先翻译句子的意思,再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最后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一般古诗会有注释给你介绍写作背景。贬官了就是内心苦闷,或者乐观。纯写景的诗就是喜爱大自然等等。都是有规律的。
5.现代文阅读。这个就是看你对文章的理解了。我高考是二选一。一般不建议选择记叙文。要选择读起来很枯燥的那个,答题调条理要清晰,123标清楚。
6.语言文字应用。这个是靠积累的,把你自己想象成小学生,思维放开了想就行。
7.选择题,这个方法就是多做题找感觉。如果选择题全对,分数一下子就会上去。
8.作文。靠积累,多读多写。建议去看看作文与考试。这书超级有用。
我就是认真听课,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下课我只读书做积累,不写作业。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高三语文提分方法之提分的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95到105分。
题主作文42,说实话不高,但是105够用。根据我对90分上下徘徊的同学的卷面观察,这阶段提高首要是“把该背的古诗文背了”,保证默写分数必须拿到(应该不用长篇大论其重要性吧)。勤奋的一周就背熟了(如勤奋的本人~),但是!重点不是会背,而是会写。因此背古诗文的终极情况是:当你在慢速默背时,脑海中能正确闪现出诗句的每一个字。这是需要训练的,很简单,但是也很繁琐。
其次,把字给练好。这一步很漫长,但是它不仅能送你突破100分,更能把你送到130、140.字体不要求有书法家气势,但是必须是一笔一划的工整。工整的字是门面,能给你的答案带来气势,有助于你“蒙混过关”“隐形增分”(请自行体会哈)。
还有,勤练拼音、成语、病句、排序这前四道选择题。拼音的话方法主要靠记忆和多读,就是这么没创意。当然我在高三的时候试过把一些死也记不下来的字词写在桌面上,早午晚到教室时各记一次,连续一周,效果不错,至今还能记住。至于成语、病句、排序,就是记忆和练习。
2.第二阶段:从105到115
想当年我也曾在110左右徘徊不前,那些岁月~
好了,到了这一阶段,作文的42显然不大够用了(特别是在语基不够顶尖的情况下),作文分需要提高到47以上。根据我的了解,作文分打到38~45,意味着作文偏题,你没get到重点。因此训练重点在正确审题。这一点高三时老师是绝对绝对重点要讲的,也是绝对绝对经常要练的(所以我的意思是这个东西我其实真的不大想讲)。
至于其他部分,重点在于文言文翻译和阅读题答题。
文言文方面,读熟课本解析,逐句翻译课文,记忆高考必考实词与虚词意义,达到准确翻译句子、文言文词语含义选择题get分的目的。考试不考课本课文,但是!在考题摘取的文言文以及要求翻译的文言文句子中,经常夹杂了一些“你好像认识又不认识”的词语,其实它们大部分来自于课本。逐句翻译课文的重点在于练习文言文句式翻译,当倒装句、判断句与我们白话文语序多次对比后,你的翻译熟练度就会提高,起码一看到某句文言文,能够反应出它的句型应该是什么样的。
阅读题方面,熟悉答题步骤。所谓答题步骤就是答题的一个规范格式,最基础的:分点作答、分层作答。这部分也是高考老师讲课的重重重点。但是!我个人有一点提醒,在背答题步骤之前,先学好语文的基础知识,如: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新闻要素、小说要素这些零零星星的东西,很多人忽略它们,以至于之后背了答题步骤也不知道如何运用。记住,还是要多练。
3.第三阶段:从115到125
作文:目标50分以上。49和50的差别,在于文采和思想的深刻与独特上。文采方面,由于考场作文多为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从个人经验来说,比喻论证,是文章的一大亮点。这东西好用就好用在,当你想阐述一个抽象道理时,你可以用它;当你找不到具体例子时,你可以用它;当你觉得文章句子太死板时,你可以用它。另外,多使用长短句结合句式、排比。思想深刻方面,(其实说实话读读三毛文艺一下有时候也能达到要求了)要是非得说点什么通法,那就只有……扯扯国家和民族、个人与集体、生命的话题,听起来有点扯,但是重点是:表现出你的个人情怀,积极向上的思想,正能量啊正能量。内容上,积累素材。可参考杂志:《格言》、《经典》,书籍《20xx年全国高考优秀作文》,还有网络。
文言文,前面主要是做到准确,当想要再往上提高时,就要做到精确了。什么叫精确,就是你的翻译不但有那个意思,还能结合到文章情境。要做到这个境界,必须靠多做题来感悟。做题的时候,注意对比自己的答案用词和标准答案用词的区别,用你那颗敏感的心灵细细品味个中情境差别。非要扯点方法,那就是,把自己带入到文言文中去,感受情境。
【语文必背知识点】相关文章:
语文必背知识点03-03
语文必修三必背篇目知识点03-04
高二语文必背知识点归纳5篇03-04
必背高二化学知识点03-03
高二必背化学知识点03-04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汇总12-19
高二必背化学知识点整理5篇03-03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背知识点梳理整合03-05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语文必背知识点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