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开发模式1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对职业教育模式下的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引起了更高的重视。本文讨论职业教育背景下,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模式。从生源分析、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授课方式,校企联合等多方面,探讨软件开发人才培养模式,为各职业院校,IT培训机构提供借鉴。
互联网信息时代,对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迅猛增长。信息技术和互联技术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各行各业都迫切需求掌握昀前沿技术的软件开发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探讨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深远的意义。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对象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在当下计算机互联网日益成熟的环境下,职业教育工作必须将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同时考虑学生的就业问题;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上要注重从原来的专业学术向职业技能和就业思维转变,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相应的教学方式,合理的开辟校企联合途经以更好地实现职业教育背景下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模式。本文讨论职业教育环境下,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这里所涉及的职业教育,包含两种类型:一种为 IT培训机构,一种为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师学院等全日制的院校。
一、职业教育的生源分析
生源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生命线,生源的数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昀基本条件,不管是培训机构还是职业院校,其生存与发展与生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对于职业技术院校来说,随着初中毕业生数量变多,普通教育无法实现队伍如此庞大的教育教学,中职院校的生源也随之增多,尤其在 20xx年,我国职普招生比例首次达到
1:1的状态;但受到社会就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就业压力增大、高等院校和普高的扩招等多种原因影响,职业院校的生源较之前有一定数量的减少。与职业院校的生源不同, IT培训机构的生源更为广泛,主要有应届毕业大学生、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士,也有一些中学毕业的学生,但相对来说数量较少,前两者占比较大。
二、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IT培训机构与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具有较大的相似度,因为软件开发主要是为了培养学习者成为具有一定计算机软硬件维护、网络组建、维护管理的高级实用技术型人才。通过学习软件开发的相关课程,熟练掌握计算机相关的多方面知识,比如软件方面的使用和维护、硬件方面的组装和检测、网络方面的一些时下热门、流行的技术特点,掌握网络安全的运维知识并且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包括对一些网络工程方案的设计、网站的组建等;在培养学习者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加强学习者的职业意识,尤其是职业院校方面的'培养,因为学校里的学生不具备这方面的意识和经验,需要格外加强对其岗位要求、职责方面的培养,而 IT培训机构要对应届毕业生做相关岗位要求等相关知识的普及,大学生虽然比中学生具有更多经验,但也对企业中的多种要求了解不足,因此需要加强这当面的教学;对于有工作经验的社会人士做简单介绍即可。
两种教育单位之间的培养目标较为一致,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的实现效果却并不相同;在职业院校中,由于近年来生源较少,一些偏远地区的教学条件不足等原因,致使培养目标不是很理想;而 IT培训机构多为社会性的单位,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设施等较为齐全,相应培养目标较为理想,但 IT培训机构的培训费用一般较高。
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授课方式
首先来说课程设置,由于职业院校属于较为常规的教育单位,除了软件相关的专业课程之外,还有一些文化课程的设置,学习者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还需要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但在课程的安排上还是以相关的专业课程为主,文化课程起到对学生基本素养的教育,作为辅助学科;IT培训机构的课程设置与中职院校的就有所不同,因为培训机构针对某一领域某一科目的培训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对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更多的是注重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深度挖掘,在课程的设置上只做专业课程的安排,不做其他过多的延伸设置。
另外在授课方式上两种教育单位也有较大的区别,IT培训机构对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中的授课方式,基本上都为实训课程,无论是理论讲述还是实践操作都通过多媒体设备,学习者一直都处在计算机、软件的环境内,对于课时的知识可以及时掌握,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更准确地发现一些常规问题,并且在课堂上得到解决,强化学习者的专业技能。中职院校的授课方式更多的是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尤其是一些教学条件不是很理想的学校,将理论与实践课程分开,即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根据课程的安排,在机房进行实践练习,知识衔接不紧密,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很理想;但在一些教学设施完备的学校,授课方式也为全程多媒体教学,使得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职业教育的校企联合
校企合作可以让职业院校学生取得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很快地实现由学生向社会合格人才的转变,帮助职业院校学生顺利就业。在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上,IT培训机构和中职院校的实现形式是一致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使其在企业中做相应的顶岗实习,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者可以更好地将已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学生的动手编程能力、独立完成软件开发工作的能力、系统综合分析能力和面对需求的应变能力等,类似的多方面岗位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和锻炼,这是岗位实践活动之外其他任何教学活动都无法培养的。
五、结语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在当下甚至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相应的学习这方面知识的人也会越来越多;在职业教育环境下,不管是 IT培训机构还是中职院校,对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上都要做出一定的改善与创新,为学习者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教育单位要确保与时俱进,便于为学习者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当下昀热门昀新兴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注重培养学习者的职业道德和相关的版权、软件安全等法律知识,培养出更多的与社会、企业要求相符合的软件开发人才。
软件开发模式2
摘 要 软件开发类课程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要求较高,而传统的授课方式很难让学生仅靠听讲而学会并掌握一门软件或计算机语言的开发方法。翻转课堂采用的是一种课前学习、课上交流的授课方式,不但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可以进一步引导和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软件开发的方法和技巧。本文从转变师生角色、丰富教学资源、设计学习环境等方面软件开发类课程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 软件开发 翻转课堂 培养模式
软件开发类课程,如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等课程,相对于其它计算机类专业课程,需要强调的是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而目前大多数计算机专业在对软件开发类课程进行讲授时,仍然采用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方式,使得学生即使考试成绩很高,但实际项目开发能力很弱。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体验性。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对软件开发类课程进行探索与研究。
1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
在传统的授课模式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主导者”,课堂往往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而学生只需认真听讲,反复记忆,一堂课下来,教师和学生几乎是“零互动”,课后交流更是少之又少。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需要转变师生角色,让教师从课堂的“主导者”转变为课堂的“促进者”,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索、设计、表现的机会,让学生的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丰富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学生如果想在课堂上有更加精彩的“表现”,课前的知识准备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的知识预习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微课视频、知识点导论、PPT、习题等。在准备微课视频时,一定要保证视频内容与教学目标一致,另外视频播放时间不宜过长,要做到短而精,将某一个知识点讲清楚即可,一般视频长度可以控制在10分钟以内。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准备本次课程相关的文档资料,罗列出本次课程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以及相应的重点、难点,让学生有的放矢的去预习,查找资料。同时鼓励学生及时记录整理出预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便于在课堂上理解掌握这些问题。
3设计学习环境,提升学生项目开发理念
软件开发类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围绕一个完整的实际开发项目,还原开发情景,基于软件开发过程,将课程知识点设计融入到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让学生在这种项目模拟的开发场景中提出问题,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在设计项目内容时,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对于基础较弱,动手能力不太强的.学生,要让他们根据项目任务的要求掌握基本的软件开发知识,在项目开发时做到心中有数,条理清晰。而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知识接收较快的学生,除了要求掌握基本的软件开发方法外,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对代码进行优化,从性能上给出学生更好地建议,鼓励学习去完善和探究。
4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学习,强调的是任务驱动,这种教学模式与软件开发类课程强调的强实践性的教学目标极为吻合。基于翻转课堂的软件开发类课程改革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对软件开发过程的体验,从而大大提高软件开发类课程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
1、东北石油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软件开发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2、黑龙江省高教学会教育科研课题:创新创业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探索与研究 16G163;
3、黑龍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4G网络”背景下基于智能手机的高校“移动学习”平台建设研究 GJC1215105;
4、黑龙江省教育规划重大课题:面向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GJ20170004。
软件开发模式3
摘要:计算机语言课程设计是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针对该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鉴敏捷软件开发模式的思路,在教学方法中引入突出团队合作的结队编程实训新模式。实践证明,该编程模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软技能。
关键词:敏捷软件开发;计算机语言课程设计;团队合作
计算机语言课程设计是各大工科院校自动化及相关专业的必修实践环节,一般安排在计算机语言类课程之后开设。学生通过2~3周的编程集训,完成一个小规模的软件设计,体验软件的开发周期,从而获得软件开发综合能力的提高,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编程基础。近年来,企业对本科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毕业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而且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创新和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而且,团队合作能力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因此,高校应根据现代企业和社会的需求进行人才的全面培养。作为计算机语言课程设计的带队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寻求新的编程训练模式。
1计算机语言课程设计的教学现状
目前,我校开设的计算机语言课程设计实践课历时两周,主要训练学生进行Windows程序的开发,编程语言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选。课程设计的题目分为两类:一类由带队教师自己拟定;另一类由学生自己拟定。教师拟定的题目大多结合生活实际,且带有难度系数,最终以题目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题;考虑到有的学生对题目库中的设计题目都不感兴趣,影响编程的积极性,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取向自拟题目,但是要得到教师的许可。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开发程序带来的快乐,计算机综合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计算机语言课程设计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1)每个设计题目均指定单个学生独立完成,学生从查阅资料到完成程序设计的整个实践过程中同学间的交流、合作机会少。(2)带队教师很重视计算机编程能力的培养,但是忽视了社会实践、团队合作之类的软技能[1]培养。分析上述的不足之处,可以看出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团队合作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令学生既能体验最流行的编程模式,同时又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创新探索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在本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改革中引入敏捷软件开发模式[2],给学生创造沟通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在团队互动的实践过程中得到最好的编程锻炼,使得软件开发能力和软技能综合能力得到最大的提升。
2敏捷软件开发模式
2.1敏捷软件开发模式
敏捷软件开发模式[2]是从20xx年2月开始兴起的软件开发模式,属于轻载软件模式。因为它的开发效率高于重载软件开发模式,已成为全球流行的软件开发模式。20xx年12月10日,中国敏捷软件开发联盟正式成立[3],从此,国内的软件界也加入了敏捷软件开发模式的行列。敏捷开发模式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非常重视团队合作。该开发模式有很多子方法[2]:如极限编程(ExtremeProgrammin)、特性驱动开发(FeatureDrivenDevelopmen)、水晶方(CrystalMethodologie)、Scrum方法、动态系统开发(DynamicSystemsDevelopmentMethodolog)等,每个子方法中都内含了团队编程。和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不同,敏捷软件开发的团队成员在每天开始工作前,都要进行一次集体的面对面的讨论与交流[2]。所以,为了保证整个开发过程的顺利进行,团队的每个成员必须要学会主动和他人交流。
2.2敏捷软件开发子模式的选择
在所有敏捷开发的子模式中,开发团队一般为5~6人。如果在计算机语言课程设计中规定5~6名学生组建一个编程团队,那么肯定有些学生会变得不主动。仔细研究敏捷开发的子模式,发现极限编程中的结对编程方法非常适合小规模团队的编程训练。这种编程模式通常由两个学生组成一个编程小组,在同一台计算机前共同完成一个软件的开发。具体分工是:一个学生负责写代码,另一个学生负责检查代码的正确性。在开发过程中,负责输入代码和检查代码的角色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调换。在整个编程过程中,一旦发现语法和运行错误,须及时讨论并调试。在计算机语言课程设计的实践过程中采用结对编程这种敏捷方法,相对于以往的训练方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结对方式既可以提高程序的开发效率、缩短代码的开发周期,又有利于建立起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学习氛围。这也符合现在的以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理念[4]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
3敏捷软件模式在计算机语言课程设计的实践应用
3.1组建团队
在课程设计开始之前,首先要进行团队组建,即结对。敏捷宣言的原则中提到[3]:“最好的架构、需求和设计出于自组织团队”。所以,组建团队时,教师从不强行指定,而是让学生本着自愿结对的原则,这样形成的小团队才是最有潜力的团队。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内,结对的学生将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共同完成软件的前期调研、设计开发、调试和成果答辩汇报等。学生将在所选项目的开发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团队合作学会如何发现问题、共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提高自身的项目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2选题与构思
结对以后,小组成员要通过初步讨论进行选题和方案构思。如果对题目库中的题目不太感兴趣,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拟题目。待题目确定后,继续进行查阅资料、调研,并设计出初步的方案。如果两个人对设计方案意见不一致,需要进一步进行沟通交流。必要时请老师参与讨论,最终的设计方案必须是通过结对的两人讨论一致好方案。在整个选题构思过程中,学生都处于主动地位。
3.3具体实践
这一阶段,结对的学生要根据第二步的设计方案开始编程。按照经典的结对编程流程,两个学生须在同一台计算机前一起编程。由于在本课程设计开设之前学生从没有经过系统的软件开发训练,所以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不能照搬经典的结对编程流程。我们为每个结对组配备两台计算机,结对的双方要合理地利用两台计算机:一台用来显示资料和代码实例;另一台主要用来结对编程实现。这样整个代码的开发仍在一台计算机上完成,负责输入代码的学生要保证代码输入的快速性,负责校验代码的学生要保证代码的正确性。编程中如果遇到了不懂的地方,可以利用另外一台计算机随时进行资料查阅和代码实例的比照。在整个编程实现的过程中,结对编程的两个人要相互信任、互相督促,共同学习编程的技能,这样编程能力弱的学生也能在结对过程中学到编程的方法,共同完成团队的任务。在整个实践阶段,为了掌握学生编程的进度,带队教师将以客户的身份全程参与到每个结对小组的实训中。建议每个小组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必须开会决定当天的任务,并做成计划文档;每天的工作完成后,需将当天的编程结果给带队教师看,教师会根据每天的进展对每个结对小组当天的结果提出反馈的意见和改进的要求。
3.4检查与提交
具体实践完成后,结对小组邀请教师来检查已完成的软件。通常,带队教师先检查代码的正确性,保证程序能顺利运行;然后,从使用者的角度来检查软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发现问题,则再次讨论修改,直到通过教师的认可方可提交代码。
3.5考核
作为一门实践课,成绩考核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光靠最后提交的程序评定成绩,这样就会造成成绩的不公平。采用了敏捷软件的结对开发模式后,由于带队教师全程参与了各个小团队的开发过程,掌握了每个团队成员的平时表现,设计成绩由程序运行情况(40%)、答辩情况(10%)、平时表现(30%)和报告文档(20%)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又分为五个等级,具体评分标准见表1。
4结束语
面对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要求,高校对程序设计之类的实训课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将敏捷软件开发模式应用到计算机语言课程设计的教学中,已在我校自动化12级、13级的学生中进行了两年的实践。从两年的教学效果来看,在新的教学模式要求下,学生学会了相互间的交流、相互间的合作,学会和别人一起分享成功。从小团队的组建到课题的选择,从方案的设计再到实现,均通过结对的两人合作完成,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自主空间。相对于以前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程实践中获得计算编程能力的极速提升,软技能也得到了培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后续专业课的任课教师也反馈:学生经过本教学模式的编程训练,在专业课需要编程的实验环节表现出了很强的程序开发能力和组织能力。
参考文献
[1]袁华,张凌.网络工程设计实践课程能力培养初探[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xx,36(A2):242-245.
[2][美]RobertC.Martin.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3]张志丽.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法比较之敏捷与传统[J].电脑开发与应用,20xx,26(12):32-37.
[4]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CDIO在中国[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xx(3):24-40.
[5]钟扬,刘业政,马向辉.小团队结对编程实践研究和重构[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xx,17(11):160-163.
软件开发模式4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人才供不应求,但人才的供与求之间并不匹配。电子商务行业的特点决定了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人才的能力构成应当是“软件技术+行业背景”的复合型结构,同时也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应当走产教融合之路。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子商务的特点及电子商务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进而分析了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人才的能力构成及培养模式。
[关键词]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人才;能力构成
电子商务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开展的一种新型商业运营模式。它的主要交易方式是利用互联网实现虚拟的货币交易,让买卖双方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网上购物、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商务以蓬勃的状态快速发展,每年的交易额都在呈增长态势,深刻地改变了以往的商业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电子商务离不开交易平台的开发与运维,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培养软件开发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1电子商务行业的特点及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1.1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其特点
联合国国际贸易程序简化工作组对电子商务的定义是:采用电子形式开展商务活动,包括在供应商、客户、政府及其他参与方之间通过任何电子工具共享非结构化商务信息,并管理和完成在商务活动、管理活动和消费活动中的各种交易。从其他角度也可以这样理解: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实现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和商务化的.整个商务过程;电子商务是以商务活动为主体,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化方式为手段,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进行的商务活动交易过程;电子商务是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持续优化的过程。由上可见,电子商务涉及交易平台、平台经营者、站内经营者三方关系。第一,交易平台,通常是电子商务网站,是指在电子商务活动中为交易双方或多方提供交易撮合及相关服务的信息网络系统。第二,平台经营者,是指具有合法工商执照,从事交易平台运营并为交易双方提供服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第三,站内经营者,是指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上从事交易及有关服务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三者密不可分,其中交易平台是三者关系的纽带,是电子商务活动的舞台。电子商务离不开互联网平台,没有了网络,就称不上电子商务,而交易平台就是运行在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系统软件,它是电子商务运行的基础。
1.2电子商务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
电子商务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技术、Web浏览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支付技术和安全技术。这些技术将通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行系统集成,目的是使整个商务过程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电子商务行业的特点,决定了它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更加依赖于信息技术,故而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电子商务环境、商务活动体验、电子商务服务质量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SEO优化、UI设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在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中得到更为深入的应用,聪明的电商人正在互联网上竞相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以及不断地优化终端用户的体验。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人才,是电子商务行业信息化人才的主力军,其能力结构将随着时代变革和技术更新不断演进。
2电子商务行业软件开发人才的能力构成
根据电子商务行业及其所依赖的技术特点,面向电子商务行业的软件开发人才,应具备以电子商务网站开发和运维为主线的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同时,作为一个公民和职业人,应具备基本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职业素养。从能力结构上来看,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人才除了应具备软件开发等IT技术技能外,还应了解电子商务活动的相关背景知识,即应具备“软件技术+行业背景”两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具体如表1所示
3电子商务行业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
3.1电子商务行业软件开发人才供求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电子商务行业软件开发人才供求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与学校培养不匹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电商企业需要的是既了解电子商务行业背景知识,又掌握软件开发基本技能,能够熟练进行电子商务网站开发与运维的复合型人才。而当前多数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要么基于电子商务专业侧重于商务活动,要么基于软件技术专业侧重于通用软件开发,难以胜任电子商务行业对于多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第二,随着电子商务行业及IT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商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新的开发模式、开发技术和综合应用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但多数学校往往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因此所培养的人才很难适应市场的需求。第三,电子商务企业需要具有灵活、快速的反应能力,才能在变化多端而又高速发展的商务活动中生存下来,因此希望招聘的员工能够快速上手。但是,多数学校由于历史原因,与市场无法很好地对接,无法创设真实的实训环境,因此所培养的人才难免与市场有一定的脱节,不能一毕业就能胜任相关岗位。以上种种原因,归根结底,在于各学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传统,无法培养出与市场紧密接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急需大胆创新,积极改革,从学校办学的源头上解决问题。
3.2电子商务行业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模式
要解决学校和企业在人才供求上不匹配的问题,应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
3.2.1学科交叉、专业复合电子商务从大的方面来讲,是商务活动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具体来说,涉及计算机、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经济管理、法律等知识与技能。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是面向电子商务行业,进行电子商务网站(交易平台)开发与运维,从而实现商务活动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因此,在专业定位上,应基于学科交叉、专业复合的原则,培养熟练掌握软件开发技术,同时掌握市场营销、商务贸易、经济管理、现代物流、相关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能胜任电子商务网站(交易平台)开发与运维岗位的复合型人才。
3.2.2行业背景、技术精专电子商务软件开发技术,是商务活动的技术支撑和技术实现,是商务活动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互联网时代产生的新需求。因此,谈到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不能脱离电子商务行业的大背景。电子商务行业的软件开发从业人员,必须要了解电商行业的商业模式、交易模式、运维模式、技术架构和相关法律法规等背景知识,才能开发出符合行业需要的电子商务网站(交易平台);也必须要对电子商务网站(交易平台)开发和运维的相关技术非常精通,才能满足人们提出的对于网络安全和客户体验的要求。
3.2.3产教融合、项目实战电子商务其实是一种市场经济活动,电子商务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形式,都与市场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电子商务的技术实现,应跟上电子商务行业和IT技术的发展形势,与市场紧密对接,通过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产教融合的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高校应积极把行业标准导入教学过程,引进企业的真实项目,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教、学、做合一,培养与市场零距离接轨的人才。有条件的学校,应开展学徒制培养或订单培养。
4结语
电子商务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经济,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但是这一切都依赖于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而开发平台就要依靠软件开发人才。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商务软件开发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了变化,相应地,学校应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社会培养符合行业需要的“软件技术+行业背景”复合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修煌.电子商务模式的分类、应用及其创新[J].现代经济信息,20xx(1).
[2]]聂林海.我国电子商务创新与规范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xx(6).
[3]马方方.电子商务发展测度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xx.
[4]李博群.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研究[J].调研世界,20xx(1).
[5]侯治平,黄少杰,李隽波.电子商务专业政企校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xx(1).
[6]王巍,吴婷.试分析电子商务模式对企业管理的影响[J].知识经济,20xx(3).
[7]奚望园,李文媛.面向职业能力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策略分析与探讨[J].中国电子商务,20xx(22).
[8]黄锡昌.面向制造业的高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探讨[J].河北职业教育,20xx(3).
[9]孙学文,徐伟.面向苏州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人才核心岗位技能培养体系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xx(20).
[10]姜黎辉.我国面向B2C出口业务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对外经贸,20xx(6).
[11]彭玲.基于企业需求视角的电子商务人才能力构成体系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xx(3).
软件开发模式5
现在的社会环境下,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各个行业领域都有较高程度的应用,相对应的信息安全也是众多学者和专家重点研究的内容。然而事实上,构建起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实现。信息加密的技术手段是保证计算机信息数据安全性的重要方式,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入性的分析和研究,进而可以在信息安全模式下更好的进行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实现。
1 计算机软件中的安全风险
1.1 计算机软件自身的安全漏洞
我们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使用到的计算机软件,无论大小,其自身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这是事实,并且对于一些安全系数较低的软件,会为非法用户的访问或攻击提供机会,对计算机内部的数据信息的安全有很大的威胁。
1.2 容易遭受病毒的攻击
病毒是影响计算机软件安全的主要安全因素,是一种由非法用户编写的程序或代码;当用户在正常使用计算机软件或者访问互联网软件时,通过将病毒程序以邮件或非法链接的形式显示在用户面前,使用户在毫无察觉之中计算机就感染了病毒。另外,用户在进行文件传输的时候,如果没有对文件进行加密处理的话,文件本身以及传输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极低,很容易受到黑、客等非法来源的攻击或截取,非常不利于用户信息的安全。
1.3 计算机软硬件水平偏低
目前很多计算机上安装使用的软件多为盗版软件,这对计算机本地信息文件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而针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为优化计算机硬件的配置,因为计算机硬件配置对软件的安全有很重要的影响。在计算机的日常使用过程中,注意硬件设备过于陈旧时及时作出升级或更换,软件的使用也尽可能选用正版,并且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即定期更新、修复软件补丁等。
2 信息安全模型下的计算机软件开发
2.1 切实做好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维护工作
计算机软件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实时的跟踪和维护,确保软件可以正常运行;以便在检测中发现软件存在的问题,可以及时修复和改进。但目前软件运行的环境相对复杂,因为计算机使用的普遍性,人们使用的计算机硬件配置等级各不相同,所以软件在开发完成后,实际的应用环境较为复杂,所以开发人员必须加强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维护工作,提升软件对运行环境的适应性。另外还需要对计算机软件的维护工作要注意加强配置工作的管理,对相应的配置状态有及时的了解,保证计算机本地文件的有序性和稳定性。
2.2 深入探索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
虽然现在的计算机软件以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方面的发展,软件也要随之做出相应的'发展和进步,以更好的适应计算机硬件和网络运行的环境和平台。在这一背景下,对软件的开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的软件开发人员要不断学习相关知识,来提升自身的软件开发技术专业技能;笔者认为软件开发人员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引进一些国外相关的技术条件,来提升软件的质量;在注重质量的同时也要加强创新意识,这样可以保证开发出的软件具有更高的市场竞争力。对于软件开发企业来说,可以建立起一支专业的软件开发研究团队,针对时下的社会背景、用户需求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不断提升软件的创新性,推进企业的发展。
3 信息安全模式下的计算机软件安全技术应用
3.1 信息加密技术
信息加密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软件在运行中或者数据信息在传输中对其进行加密的一种计算方式,将原有的信息转换成为密文,即便被非法用户攻击或截取,也无法清晰破解原文件的信息,从而起到保护的作用。
密钥是信息加密技术中较为常见的数据保护方法,密钥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但在使用的过程中,用户双方会共享同一密钥,而密钥的种类有很多,长期共享之后,密钥的安全系数就会有所降低,如果不及时更换,密钥就很有可能被第三方获得,相应的数据信息也就么有多大的安全性可言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为,建立起一个密钥分配中心,这一中心需要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隐秘性,保证密钥分配的过程不被第三方获悉,每个用户只能单独与密钥中心联系,获得单个密钥;在保证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减少密钥的重复使用,提升密钥的安全性。
3.2 量子加密技术
量子加密技术主要是用于判断计算机信息是否遭受非法用户或程序的攻击,通过使用该项技术,可以使密钥在交换过程中的安全系数更高,相应的信息保密程度也就越高。在实际的应用中,非法用户如果对信息进行截取,量子状态则会出现波动,而用户则需要对照量子波动的保准来进行判断,确定计算机是否遭受到了攻击,如果有则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或解决。
4 结语
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很多便利,并且已经成为了我们工作、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计算机也已经普遍地应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与使用,也为就算计的使用增添了更多的互动性和交流性。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海量的网络数据信息和复杂的用户身份,使得人们对信息安全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以上本文基于信息安全模式,分析论述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实现。
- 相关推荐
【软件开发模式】相关文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03-11
初中地理复习课教学模式05-0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03-12
软件开发合同07-15
五种最典型的沟通模式12-05
11种颠覆未来的免费商业模式11-29
我所理解杜郎口的教学模式12-09
公司+基地+贫困户经营模式产业扶贫12-18
全国九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