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课堂实录

2024-03-08 好文

《学弈》课堂实录1

  一、警句引路,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师生齐读名言警句。

  老师:这两个句子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

  老师:你都积累过哪些用文言文写成的名言?背给大家听听。

  生背诵积累的名言。

  老师:积累是学语文的好方法。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遗产与结晶,学好文言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老师也很喜欢文言文,今天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

  师配乐背诵《学弈》。

  老师:知道这篇文章出自何处吗?(《孟子》)通过预习,你对孟子有哪些了解?

  生汇报资料

  师课件展示孟子简介。

  老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孟子的这篇经典文章。(板书课题)“弈”字是生字,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书空练习(生书空后齐读课题)

  老师:谁能单讲这个“弈”字?那“学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对,看注释是学好文言文的好方法。在现代的汉字中有一个字和“弈”字发音相同,长得又特别象,你知道是哪个字吗?(学生:是“神采奕奕”的“奕”字)对,就像我们今天的学习状态一样。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老师:他们在下什么棋?(围棋)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一个老人在教两个人下棋,一人听得很认真,另一个却三心二意。

  老师:认真观察插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那课文是怎样讲这个故事的呢?把书打到46页。

  二、范读引领,自渎学文。

  (课件出示:自渎要求。)

  学生自学,师随机指导。

  老师:这篇文言文该怎样来读呢?(师配乐范读)说说老师读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语速慢,停顿多,有感情。

  老师:古人读书讲究吟诵,读得入情入境,如醉如痴。学好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朗读,最好的方法也是朗读。

  生用多种方式朗读(个别读、分组读、男女生互读、赛读、齐读)

  老师:要想把文章读得更好,怎么办?

  学生:要理解课文内容。

  老师:你有哪些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

  学生:可以看注释、联系上下文,还可以对照译文。

  老师:用你们喜欢的方法一定能把课文学好。

  三、研读课文。

  老师:读了这么多遍课文,谁愿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说课文内容。

  老师:弈秋是个怎样的人?(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告诉了你什么?

  学生: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老师:者,的人的意思。如读者是读书的人,作者是写作的人。像这样的`你还知道吗?

  学生:听者是听别人说话的人......

  老师:这么好的老师,肯定会“严师出高徒”啊,这两个人又是怎样学的呢?

  学生:其一人专心致志。(师板书:专心致志)

  师:一人专心致志,这个称呼合适吗?理由呢?

  学生:惟弈秋之为听。(课件)

  老师: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生)这个人专心致志的听讲,弈秋的话声声入耳,其他的声音听而不闻。看来,这个称呼恰如其分,还可以怎样称呼他呢?

  学生:一心一意者、一丝不苟者......

  老师:其实你们说的这些成语有很多都来自古文,如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等。如果有人问你“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来自何处,你可以自豪地告诉他——(学生:学弈。)

  老师:另一个人起个什么名字?

  学生:三心二意者。(师板书:三心二意)

《学弈》课堂实录2

  一、故事导入,激发情趣

  师:下面老师给大家一个挑战性的任务,听好了!请大家快速阅览老师发给大家的小故事材料,并熟记心中,2分钟后看谁能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好,开始!

  师:看完了吗?记得着了么?好的,谁愿意当一回小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生1: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师:敢说就是好!不简单,这么短的时间把故事记得着了,还说得很流畅。谁愿意再来?

  生2: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名叫弈秋的人,他最善于下棋……

  师:你把故事讲得更动情了。

  师:同学们,这个小故事有110多个字,其实它是一篇古文的翻译。古人写文章是用文言文,那么用文言文记叙这个故事用多少个字呢?只用70个字。来,我们一起看看古人是怎样用文言文来记叙这个故事的。

  点评:教师通过给学生看译文故事——熟记——讲故事,这样的教学导入,是独显匠心的。先出示现代文,再学文言文,既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为下一步感悟文言文进行铺垫。

  二、初读感知,读通读顺

  师:请你自学5分钟,反复把这篇文言文读通,然后对照课后的注释和刚才发的译文,了解每句话的意思。

  (板书课题,巡视指导读书。)

  师:把课文读过三遍的举手,看来大家都反复读了课文。平时班里谁书读得较好,请你来推荐一位同学,好吗?

  (一位女同学站起来推荐。)

  师:谢谢你,你推荐他人读书有功,老师奖赏你一次读书的机会,你就来读读课题吧!

  生: 学弈。(读课题)

  (全体齐读。)

  师:弈是什么意思?弈字的第四笔是?请在桌面上书空一次。(学生书空)

  师:你很荣幸,能够第一个读书,请把课文读一遍。听读是一种学习,请大家用心听读。

  (一位被推荐的男同学站起来读全文。)

  师:同学们读古文有读古文的语气,我们这样读,只是在念字,这还不够,老师想和你们一起来研究怎样读。老师想先来试一试,好吗?给点掌声!谢谢。

  师:请你们认真听,看我是怎样停顿的,你认为必要停顿的地方可以用笔画一下斜线。

  点评:新课标提出:“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文言文同古诗文有相近之处,教学时教师的范读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利于学生较好的感悟到文言文的音韵、节奏、停顿。

  师:好,学着老师的办法,再练习读一读。

  点评: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课文,并放手让他们结合注释和译文来感悟文言文大意,大大降低了学生初次学文言文的难度,也体现了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师:来,一起读一下第一句。(学生齐读)

  师:老师想问一些问题,弈秋是什么意思?

  生:弈秋是人名,他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课文下边的注释中知道的。

  师:你很善于学习,学古文就应该会对照注释来理解。

  师:通国呢?之?善?能连起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生: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师:意思弄懂了,读起来就有底气了,我们再来读一读。(全体齐读)

  师:好,懂了意思再读就不一样了。谁愿意自己读?

  (一个女同学站起来读第一句。)

  师:读得真好。就这样读,大家再来。

  师:不看书,把它背下来,齐。

  师:就是这样读书,潜心会文本。(放幻灯)把意思、语气结合起来,把自悟、自得结合起来,熟读成诵──就这样读古文。知道了吗?

  师:我们继续来研读后面四句话,你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同桌读,要读好、读懂,不懂的你地方可以问老师、同学、看注释,开始研究吧。

  (学生有的自己读,有的同桌合作研读。)

  师:谁愿意读第二句?

  (一位女同学读了第二句,但读得不是很好。)

  师:你觉自己读得怎样?

  生:(低着头)我读得不好。

  师:哪读得不好?

  生:没停顿好。

  师:老师建议你再读慢一些,有信心读得更好吗?再来,给她掌声。

  (这位女同学再一次读第二句文言文,这会读得有进步了。)

  师:读的更好了,会读了还不行,还要读懂。老师想看看你读懂了哪些,你们可以就这句话问她一些问题,就像答辩一样,一问一答。

  生1:我想问你,“诲”是什么意思?

  生2:我想问你,你是怎么理解“思援弓缴而射之”的.。

  师:这一句还有哪不明白的吗?

  生:(齐)没有了。

  点评:教师巧设“答辩”情境,鼓励学生互动学习。在互动中,教师顺学而导,不留痕迹的让学生自己教会自己,学会研究,学会提问,学会合作互助、取长补短。

  师:好的,我们来把它读好了

  (学生齐读。)

  师:语速再慢一些,再来!

  师:站起来,背一背。(学生试背诵)

  师:我们来看插图:左边那个人在下棋时是怎样表现的?

  生:左边那个人他专心致志地下棋。

  师:你有过专心致志的经历吗?当什么的时候,你是专心致志的。

  生1:当我看书的时候,我是专心致志的。

  生2:当我听课的时候,我是专心致志的。

  师:你们还能用那些词语来形容这个专心致志的人。

  生1:聚精会神。

  生2:一心一意。

  生3:全神贯注。

  生4:一丝不苟。

  师:大家积累的词语真多!

  师:课文还有三句话,你读懂了那一句?

  生:我读懂了“为是其智弗若与?”这一句,我是这样理解的: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

  师:你读懂了,能读好吗?来,试一试。(生读)

  师:你认为怎样才能读好这一句,这一句后面有个什么符号,这是什么句?

  生:问号,这是反问句。

  师: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

  生:反问的语气。

  师:一起读出反问的语气。(齐读)

  师:再问的强烈些!(生再读)

  师:问得更强烈些!(生再读)

  师:作者是怎样回答的?

  生:曰:非然也。(个别读)

  师:读得肯定些!(再读)

  师:一起肯定地回答!(学生齐读)

  点评:教师的教读是建立在学生自读了基础上,重视教在难读处,教在学生朗读不到位之处。

  师:读到这里,你还有读不懂得地方吗?

  生:没有了。

  师:课文基本读懂了,老师想看看你们读好了没有,注意语速放慢些。

  (学生齐读全文。)

  师:效果好多了,还不行。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后还要摇头晃脑,甚至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

  (师示范:“弈秋,通国这……善弈者也。”,生笑。)

  师:你们别笑,读出滋味来的人都是这样。你们也试一试,看看能读出滋味来吗?

  师:来,配上动作,读出韵味来。

  (学生配动作朗读。)

  师:下面,老师和大家对读,老师读一句白话文(也就是一句翻译),你们就读一句文言文,能背的更好。

  (师生对读)

  点评:纵观上面的教学片断可以看到,学生的多读、品读、熟读代替了以往教师法所多余的串讲和串问,以读为本,以读代讲,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得到了充分地展现。

  四、交流感受

  师:你刚才在读文言文时感觉和白话文(现在的文章)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1:文言文比现在的白话文字数少,表达比较简洁。

  生2:朗读时感觉韵味不一样。

  师:对,读古文时停顿比较多,语速要慢些。

  生3:文言文中的用“之”“也”比较多。

  师:你很细心,之乎者也较多,这可是文言文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师:我们通过文白(文言文和白话文)对读初步感受了文言文的一些特点,下一节课我们进一步把这篇文言文读好背好,并交流感悟文中的道理。

  (下课)

  点评:通过对比交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言文的一些特点。

  【总评】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学弈》这节课整个教学中遵循了自主性,扎实性,探索性的统一,既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重视培养了学生体验探究的能力。

  1、体现以读为本,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新课程标准总目标下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中,教师能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以读贯穿始终,让学生通过多形式、多种角度地朗读,如自由读、对比读、配动作读等;使学生读得有味,读得有神,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2、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阅读期待”是面对文本,产生一种期待心理和期待视野。本课通过讲译文故事导入,让学生产生了较强烈的“阅读期待”,他们急于去领略文言文的风采,急于去感受文言文的韵味。这种期待过程,外在的表现是阅读的兴趣、欲望,内在的表现是已对学生引发了对文言文的感悟。

  3、文白对读,降低难度:

  教师引导学生先读白话文,再读文言文,最后文白对读。这样降低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强化对比,便于学生对文言文形成感性的认识,使学生读懂文言文的过程变成接触、感受、发现的过程,丰富了学生学习的层面,也为学生今后文言文的学习开了一个好头。

《学弈》课堂实录3

  (铃声响,师生问好。)

  师:课前,老师听到同学们在背古诗,你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古诗的?

  生:我上一年级就会背古诗了。

  生:我五岁就会背很多古诗了。

  生:我三岁开始爷爷就教我背古诗了。

  师:同学们可真不简单。可是光会背还不行,会用吗?

  生:会。

  师:那好,老师提供画面,你们来配以恰当的诗句。

  (学生非常踊跃地竞猜诗句)

  师:看来,咱们班的同学真的很棒。那么,有谁会背古文呢?

  生:我以前背过《论语》。

  (多数同学沉默)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还没有接触过古文,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学习一篇古文,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一定会对古文产生兴趣。

  师:看老师板书课题。(跟老师一起写“弈”)

  师:谁知道“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

  生:“弈”就是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习下围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了文章后面的注释后知道的。

  师:很好,这节课我们就要“借助注释,学习古文”。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预习了课文,有谁能把课文通顺地读下来?

  (生纷纷举手)

  (师指名一学生朗读,其余同学拿出铅笔,在他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做个记号)

  (生读完全文后马上有同学举手。指出他读得不通顺的地方。教师相机指导全班朗读。)

  师: 我们知道,读书时还要一边读一边想,你们知道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吗?

  生:我知道这篇文章主要讲两个学生一起和弈秋学习下围棋,一个专心致志,另外一个总是想着有没有天鹅飞来,所以,他学得不如前一个人。

  师:说得不错,同学们,预习的时候有没有读不懂的句子呢?

  生:老师,我不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句话。

  生:老师,我不知道“思援弓缴而射之”是什么意思。

  生:我想问一下“为是其智弗若与?”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学贵生疑”。你们能主动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这样很好。怎么解决呢?老师教你个办法,这些句子中有的词语的解释就在文章后,你们把它们批注在词语旁边。然后,连起来想一想,整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尝试自学读不懂的句子。)

  (生自学完后开始举手。)

  师:谁来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心想着拉弓射箭把天鹅射下来。

  师:射天鹅?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

  生:我从“之”知道的,“之”的意思就是“天鹅”。

  师:看来你是真的读懂了。其他的句子谁能读懂?

  生:我知道这句,“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是,虽然后一个人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却不如他。

  师:我还想问问,你是怎么分清后一个人和前一个人的?

  生:我是联系前面的内容知道的。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前一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

  生:(看图描述)因为第一个人专心致志,而第二个人却在想着会不会有天鹅飞过来。所以,虽然两个人一起学习,但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

  师:谁能再用书上的语句说说。

  生:“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谁的表述更清楚?

  生:我觉得第一个同学说得更清楚些。

  师:是不是用书上的语言表述就不清楚了呢?听老师读读。

  (师范读)

  生:老师注意了停顿,所以,听起来就清楚多了。

  师:老师刚才在哪些地方停顿了?

  (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

  师:同学们,你们也在书上标出来,然后试着读读。

  (生朗读。)

  师:你看,注意了停顿,句子表达的意思就更清楚了。

  师: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为是其智弗若与?”

  生: “为是其智弗若与?”意思是,难道是第二个人的智力不如第一个人吗?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

  生:“其”。

  师:那么,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生:试读。

  (指名朗读。)

  师:同学们,现在你们能把全文读好吗?

  (生充满自信地回答:能。)

  (自由朗读。

  (师指名朗读。)

  师:你读得真不错。平时读书一定很棒吧?

  (生纷纷摇头)

  生:老师,他平时学得不好。而且还会拖欠作业呢。

  师:(疑惑)是吗?“为是其智弗若与?”

  生:“非然也。”

  师:那是什么?

  生:因为他这节课专心致志,平时上课他总喜欢开小差。

  师:你看,专心致志就有收获。同学们,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

  生:有。上星期,由于我上课听讲非常专心,所以上周的作业每次都是优。

  生:有一次,我做手工,刚开始还挺认真,可后来弟弟叫我下楼陪他玩,我一心想着快点做好。于是,就匆匆忙忙完成任务,结果第二天我的手工制作受到老师的批评。

  生:我写作业时总是不专心,老想着动画片,所以,每次作业质量都不好。以后,我一定专心写作业。

  ……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专心听讲了吗?

  生:专心听讲了。

  师:那我可要考考你们。 咱们合作背诵全文怎样?

  (生很流畅地背诵了全文。)

  师:这节课,同学们借助注释自己学懂了文章,由于你们专心听讲,课上就把文章背了下来。还想再学习古文吗?

  生:想。

  师:那好,老师布置一篇文章请同学们自学——《夸父逐日》,有信心学好吗?

  生:(满怀自信地回答)有。

  下课。

  • 相关推荐

【《学弈》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读《学弈》有感05-11

蒲公英课堂实录05-05

散步课堂实录12-18

《背影》课堂实录03-03

《背影》课堂实录【精选】03-03

《秋天》课堂实录02-29

“浮力”课堂实录03-04

《吆喝》课堂实录03-06

《春》课堂实录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