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知识点

2024-03-04 好文

  上学的时候,是不是听到知识点,就立刻清醒了?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二化学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二化学知识点1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活化能有关。

  3、知道焓变和熵变是与反应方向有关的两种因素。

  4、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

  5、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影响规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的初步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基本理论。考查的知识点应主要是:①有关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比较;②条件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判断;③确定某种情况是否是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④平衡移动原理的应用;⑤平衡常数(浓度平衡常数)的含义及其表达式⑥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转化率或比较。

  从题型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其主要形式有:⑴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各物质的反应速率;⑵根据给定条件,确定反应中各物质的平均速率;⑶理解化学平衡特征的含义,确定某种情况下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⑷应用有关原理解决模拟的实际生产问题;(5)平衡移动原理在各类平衡中的应用;⑹根据条件确定可逆反应中某一物质的转化率、平衡常数、消耗量、气体体积变化等。

  从考题难度分析,历年高考题中,本单元的考题中基础题、中档题、难题都有出现。因为高考中有几年出现了这方面的难题,所以各种复习资料中高难度的练习题较多。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这部分内容试题应较基础,复习时应多关注生产实际,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是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固体或纯液体(不是溶液)的浓度可视为不变的常数,故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指明具体物质)。但各种物质表示的速率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影响。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只适用于气体反应或溶液中的反应;

  (2)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只适用于气体参加的反应;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测得,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加原来的2-4倍,经验公式: ;

  (4)使用催化剂,使原来难以进行的化学反应,分步进行(本身参与了反应,但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从而大幅度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

  (5)此外,光、电磁波、超声波、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溶剂的性质等也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3.浓度和压强的改变仅仅改变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温度的改变和催化剂的存在却能改变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

高二化学知识点2

  1、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区别

  特别注意: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与反应的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或焓)的'相对大小。

  2、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一切燃烧反应;

  ②活泼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

  ③酸碱中和反应;

  ④铝热反应;

  ⑤大多数化合反应(但有些化合反应是吸热反应,如:N2+O2=2NO,CO2+C=2CO等均为吸热反应)。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3、常见的吸热反应

  ①Ba(OH)28H2O与NH4Cl反应;

  ②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

  ③等也是吸热反应;

  ④水解反应

高二化学知识点3

  化学的基本要领:熟练记忆+实际操作,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要将熟练记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学习要安排一个简单可行的计划,改善学习方法。同时也要适当参加学校的活动,全面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听(听课),多记(记重要的题型结构,记概念,记公式),多看(看书),多做(做作业),多问(不懂就问),多动手(做实验),多复习,多总结。用记课堂笔记的方法集中上课注意力。

  尤其把元素周期表,金属反应优先顺序,化学反应条件,沉淀或气体条件等概念记住,化学学起来才会轻松些。

  即:要熟记前18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特点,以及常见物质的相对原子量和相对分子量,以提高解题速度。

  对化学物的化学性质应以理解掌握为主,特别要熟悉化学方程式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全面掌握化学实验仪器的使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并能设计一些典型实验。

高二化学知识点4

  CuSO4溶液滴加AgNO3溶液+稀硝酸

  实验Ⅱ中滤液

  实验

  现象无明显现象出现白色沉淀,滤液为蓝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1)试解释实验Ⅰ中无明显现象的原因。

  (2)实验Ⅱ和Ⅲ中反应说明了什么?

  【解析】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及离子间的相互反应判断。只是CuSO4溶液电离生成的Cu2+和SO42-与NaCl溶液电离出Na+、Cl-的简单混合,没有难溶性物质生成。实验Ⅱ和Ⅲ说明了CuSO4溶液电离出的SO42-和BaCl2溶液电离出的Ba2+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BaSO4白色沉淀。而CuSO4溶液电离出的Cu2+与BaCl2溶液电离出的Cl-并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在溶液中仍以Cu2+和Cl-的形式存在。实验Ⅱ中反应实质为Ba2++SO42-=BaSO4↓;实验Ⅲ中反应实质为Ag++Cl-=AgCl↓。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之间的反应,电解质所电离出的离子不一定全部发生化学反应,可以是部分离子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其他物质。

  【题7】分别用一种试剂将下列物质中混入的少量杂质除去(括号内为混入的.杂质)

  物质需加入的试剂有关离子方程式

  HCl(H2SO4)

  Cu(Zn)

  ZnSO4(CuSO4)

  NaCl(Na2CO3)

  【解析】除杂试剂选取的原则是:只与杂质反应,不与所要提纯的物质反应;也不引入新的杂质离子,若必须引入,则需要再次除杂;可以使主要物质适当增加,但绝对不能减少。

  【题8】氢氧化钡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化学试剂。某课外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测定某试样中Ba(OH)2nH2O的含量。

  (1)称取3.50g试样溶于蒸馏水配成100L溶液,从中取出10.0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2滴指示剂,用0.100lL-1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共消耗标准液20.0L(假设杂质不与酸反应),求试样中氢氧化钡的物质的量。

  (2)另取5.25g试样加热至失去全部结晶水(杂质不分解),称得质量为3.09g,求Ba(OH) 2nH2O中的n值。

  (3)试样中Ba(OH) 2nH2O的质量分数为 。

  【解析】很容易由方程式求出3.5g样品中Ba(OH)2的物质的量,而根据加热失水的质量可求出水的物质的量,则n值也可求得。只要求出晶体的质量就可求得样品的纯度。具体步骤如下:n[Ba(OH)2]=1/2×n(HCl) ×100/10=0.01 l

  5.25g样品中n[Ba(OH)2]=0.01 l×5.25g/3.50g =0.015 l

  含结晶水的物质的量为n(H2O)=(5.25g-3.09g)/18gl-1=0.12 l

  0.015l:0.12l=1:n n=8

  Ba(OH) 2nH2O%=0.01l×315 gl-1/3.5g ×100%=90%

高二化学知识点5

  一、钠Na

  1、单质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银白色、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单质钠的化学性质:

  ①钠与O2反应

  常温下:4Na+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

  加热时:2Na+O2==Na2O2(钠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Na2O2中氧元素为-1价,Na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是呼吸面具、潜水艇的供氧剂,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

  ②钠与H2O反应

  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

  实验现象:“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

  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③钠与盐溶液反应

  如钠与CuSO4溶液反应,应该先是钠与H2O反应生成NaOH与H2,再和CuSO4溶液反应,有关化学方程式:

  2Na+2H2O=2NaOH+H2↑

  CuSO4+2NaOH=Cu(OH)2↓+Na2SO4

  总的.方程式: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

  实验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

  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

  ④钠与酸反应:

  2Na+2HCl=2NaCl+H2↑(反应剧烈)

  离子方程式:2Na+2H+=2Na++H2↑

  3、钠的存在:以化合态存在。

  4、钠的保存:保存在煤油或石蜡中。

  5、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

  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二、铝Al

  1、单质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密度小(属轻金属)、硬度小、熔沸点低。

  2、单质铝的化学性质

  ①铝与O2反应:常温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加热条件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氧化铝:4Al+3O2==2Al2O3

  ②常温下Al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均有H2生成,也能与不活泼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2Al+2NaOH+2H2O=2NaAlO2+3H2↑

  (2Al+2OH-+2H2O=2AlO2-+3H2↑)

  2Al+3Cu(NO3)2=2Al(NO3)3+3Cu

  (2Al+3Cu2+=2Al3++3Cu)

  注意:铝制餐具不能用来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和咸的食品。

  ③铝与某些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如V、Cr、Mn、Fe的氧化物)叫做铝热反应

  Fe2O3+2Al==2Fe+Al2O3,Al和Fe2O3的混合物叫做铝热剂。利用铝热反应焊接钢轨。

  三、铁

  1、单质铁的物理性质:铁片是银白色的,铁粉呈黑色,纯铁不易生锈,但生铁(含碳杂质的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原因:形成了铁碳原电池。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

  2、单质铁的化学性质:

  ①铁与氧气反应:3Fe+2O2===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②与非氧化性酸反应:Fe+2HCl=FeCl2+H2↑(Fe+2H+=Fe2++H2↑)

  常温下铝、铁遇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加热能反应但无氢气放出。

  ③与盐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Fe+Cu2+=Fe2++Cu)

  ④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e3O4+4H2

高二化学知识点6

  一、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

  (1)电极材料。两种金属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和其它导电性(非金属或某些氧化物等);(2)两电极必须浸没在电解质溶液中;

  (3)两电极之间要用导线连接,形成闭合回路。说明:

  ①一般来说,能与电解质溶液中的某种成分发生氧化反应的是原电池的负极。②很活泼的金属单质一般不作做原电池的负极,如、Na、Ca等。

  二、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1)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一般来说,较活泼的或能和电解质溶液反应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但具体情况还要看电解质溶液,如镁、铝电极在稀硫酸在中构成原电池,镁为负极,铝为正极;但镁、铝电极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原电池时,由于是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失去电子,因此铝为负极,镁为正极。

  (2)根据外电路电流的方向或电子的流向判断:在原电池的外电路,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3)根据内电路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在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4)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化学反应判断:原电池中,负极总是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发生还原反应。因此可以根据总化学方程式中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

  (5)根据电极质量的变化判断:原电池工作后,若某一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该电极得电子,该电极为正极,活泼性较弱;如果某一电极质量减轻,说明该电极溶解,电极为负极,活泼性较强。

  (6)根据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判断:原电池工作后,如果一电极上产生气体,通常是因为该电极发生了析出氢的反应,说明该电极为正极,活动性较弱。

  (7)根据某电极附近pH的变化判断析氢或吸氧的电极反应发生后,均能使该电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因而原电池工作后,该电极附近的pH增大了,说明该电极为正极,金属活动性较弱。

  三、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1)准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是书写电极反应的关键

  (2)如果原电池的正负极判断失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一定错误。上述判断正负极的方法是一般方法,但不是绝对的,例如铜片和铝片同时插入浓硝酸溶液中,

  (3)要考虑电子的转移数目

  在同一个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数必然等于正极得到的电子数,所以在书写电极反应时,一定要考虑电荷守恒。防止由总反应方程式改写成电极反应式时所带来的.失误,同时也可避免在有关计算中产生误差。

  (4)要利用总的反应方程式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成原电池,而两个电极反应相加即得总反应方程式。所以只要知道总反应方程式和其中一个电极反应,便可以写出另一个电极反应方程式。

  四、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原电池原理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化学电源:人们利用原电池原理,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制作了多种电池。如干电池、蓄电池、充电电池以及高能燃料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的作用不可代替,大到宇宙火箭、人造卫星、飞机、轮船,小到电脑、电话、手机以及心脏起搏器等,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电池。

  加快反应速率:如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用纯锌生成氢气的速率较慢,而用粗锌可大大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这是因为在粗锌中含有杂质,杂质和锌形成了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

  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一般来说,负极比正极活泼。

  防止金属的腐蚀:金属的腐蚀指的是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发生化学反应,使金属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而消耗的过程。在金属腐蚀中,我们把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形成的原电池反应而引起的腐蚀称为电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又分为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在潮湿的空气中,钢铁表面吸附一层薄薄的水膜,里面溶解了少量的氧气、二氧化碳,含有少量的H+和OH-形成电解质溶液,它跟钢铁里的铁和少量的碳形成了无数个微小的原电池,铁作负极,碳作正极,发生吸氧腐蚀:

  电化学腐蚀是造成钢铁腐蚀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用更活泼的金属与被保护的金属相连接,或者让金属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接均可防止金属的腐蚀。

高二化学知识点7

  1、定义: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注意: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2、NH3、CO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为强电解质)——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

  3、电离平衡:

  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

  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

  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

  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

  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

  5、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

  6、电离常数:

  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

  表示方法:ABA++B-

  Ki=[A+][B-]/[AB]

  7、影响因素:

  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

  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受浓度变化影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

  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如: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lO

高二化学知识点8

  1.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x)、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2.有机物的密度

  (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

  (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

  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

  烃类:一般N(C)≤4的各类烃

高二化学知识点9

  ⑴由外电源决定:阳极:连电源的正极;阴极:连电源的负极;

  ⑵根据电极反应:氧化反应→阳极;还原反应→阴极

  ⑶根据阴阳离子移动方向: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

  ⑷根据电子几点流方向:电子流向:电源负极→阴极;阳极→电源正极

  电流方向:电源正极→阳极;阴极→电源负极

  9.电解时电极产物判断:

  ⑴阳极:如果电极为活泼电极,Ag以前的,则电极失电子,被氧化被溶解,Zn-2e-=Zn2+

  如果电极为惰性电极,C、Pt、Au、Ti等,则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4OH--4e-=2H2O+O2

  阴离子放电顺序S2->I->Br->Cl->OH->含氧酸根>F-

  ⑵阴极:(.阴极材料(金属或石墨)总是受到保护)根据电解质中阳离子活动顺序判断,阳离子得电子顺序—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反表金属活泼性越强,则对应阳离子的放电能力越弱,既得电子能力越弱。

  K+10.电解、电离和电镀的'区别

  电解

  电离

  电镀

  条件

  受直流电作用

  受热或水分子作用

  受直流电作用

  实质

  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在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阴阳离子自由移动,无明显的化学变化

  用电解的方法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合金

  实例

  CuCl2Cu+Cl2

  CuCl2==Cu2++2Clˉ

  阳极Cu-2e-=Cu2+

  阴极Cu2++2e-=Cu

  关系

  先电离后电解,电镀是电解的应用

高二化学知识点10

  化学反应的速率

  1、化学反应是怎样进行的

  (1)基元反应:能够一步完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是分几步完成的。

  (2)反应历程:平时写的化学方程式是由几个基元反应组成的总反应。总反应中用基元反应构成的反应序列称为反应历程,又称反应机理。

  (3)不同反应的反应历程不同。同一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历程也可能不同,反应历程的差别又造成了反应速率的不同。

  2、化学反应速率

  (1)概念: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减小量或生成物的增加量可以表示反应的快慢,即反应的速率,用符号v表示。

  (2)表达式:

  (3)特点对某一具体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的数值可能不同,但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3、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反应速率常数(K)反应速率常数(K)表示单位浓度下的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反应速率常数越大,反应进行得越快。反应速率常数与浓度无关,受温度、催化剂、固体表面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减小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减小。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增大,减小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3)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压强只影响气体,对只涉及固体、液体的反应,压强的改变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际上是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为压强的改变是通过改变容器容积引起的。压缩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增大,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加;增大容器容积,气体压强减小;气体物质的浓度都减小,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

  4、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经验公式阿伦尼乌斯总结出了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式中A为比例系数,e为自然对数的底,R为摩尔气体常数量,Ea为活化能。由公式知,当Ea>0时,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常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大。可知,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活化能有关。

  (2)活化能Ea。活化能Ea是活化分子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之差。不同反应的.活化能不同,有的相差很大。活化能Ea值越大,改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越大。

  5、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催化剂大多能加快反应速率,原因是催化剂能通过参加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来有效提高反应速率。

  (2)催化剂的特点: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而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催化剂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

高二化学知识点11

  1 常用作金属焊接保护气、代替稀有气体填充灯泡、保存粮食水果的气体 N2

  2 在放电情况下才发生反应的两种气体 N2与O2

  3 遇到空气立刻变红棕色的气体 NO

  4 有颜色的气体 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5 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污染物 NO2

  6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 NH3、HCl

  7 NH3喷泉实验的现象和原理 红色喷泉

  8 NH3的空间结构 三角锥形

  9 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 NH3

  10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NH3

高二化学知识点12

  1 Na+的焰色+的焰色 黄色紫色(隔蓝色钴玻璃观察)

  2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 钠漂浮在水面上,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在水面到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声响,反应后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3 能与Na2O2反应的两种物质 H2O、CO2

  4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品 NaHCO3

  5 碱金属单质与盐溶液反应 (无法置换金属) 2Na + 2H2O + CuSO4 === Na2SO4 + Cu(OH)2↓+ H2↑

  6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比较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7 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NaHCO3加热生成Na2CO3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生成NaHCO3

高二化学知识点13

  铁:铁粉是黑色的;一整块的固体铁是银白色的。Fe2+——浅绿色Fe3O4——黑色晶体

  Fe(OH)2——白色沉淀Fe3+——黄色Fe(OH)3——红褐色沉淀Fe(SCN)3——血红色溶液

  FeO——黑色的'粉末Fe(NH4)2(SO4)2——淡蓝绿色Fe2O3——红棕色粉末FeS——黑色固体

  铜:单质是紫红色Cu2+——蓝色CuO——黑色Cu2O——红色CuSO4(无水)—白色CuSO4·5H2O——蓝色Cu2(OH)2CO3—绿色Cu(OH)2——蓝色[Cu(NH3)4]SO4——深蓝色溶液

  BaSO4、BaCO3、Ag2CO3、CaCO3、AgCl、Mg(OH)2、三溴苯酚均是白色沉淀

  Al(OH)3白色絮状沉淀H4SiO4(原硅酸)白色胶状沉淀

  Cl2、氯水——黄绿色F2——淡黄绿色气体Br2——深红棕色液体I2——紫黑色固体

  HF、HCl、HBr、HI均为无色气体,在空气中均形成白雾

  CCl4——无色的液体,密度大于水,与水不互溶KMnO4————紫色MnO4———紫色

  Na2O2—淡黄色固体Ag3PO4—黄色沉淀S—黄色固体AgBr—浅黄色沉淀

  AgI—黄色沉淀O3—淡蓝色气体SO2—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

  SO3—无色固体(沸点44。80C)品红溶液——红色氢氟酸:HF——腐蚀玻璃

  N2O4、NO——无色气体NO2——红棕色气体NH3——无色、有剌激性气味气体

高二化学知识点14

  反应热计算的依据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反应热与反应物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

  H=E生成物-E反应物。

  3.根据键能计算

  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4.根据盖斯定律计算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

  温馨提示:

  ①盖斯定律的主要用途是用已知反应的反应热来推知相关反应的反应热。 ②热化学方程式之间的+-等数学运算,对应H也进行+-等数学计算。

  5.根据物质燃烧放热数值计算:Q(放)=n(可燃物)|H|。

高二化学知识点15

  一、化学实验安全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1、有机物的分类(主要是特殊的官能团,如双键,三键,羟基(与烷基直接连的为醇羟基,与苯环直接连的是芬羟基),醛基,羧基,脂基);

  2、同分异构体的书写(不包括镜像异构),一般指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

  3、特殊反应,指的是特殊官能团的特殊反应(烷烃,烯烃,醇的转化;以及纯的逐级氧化(条件),酯化反应,以及脂的在酸性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等);

  4、特征反应,用于物质的分离鉴别(如使溴水褪色的物质,银镜反应,醛与氯化铜的反应等,还有就是无机试剂的一些);

  5、掌握乙烯,1,3——丁二烯,2—氯—1,3—丁二烯的聚合方程式的书写;

  6、会使用质谱仪,核磁共振氢谱的相关数据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7、会根据反应条件确定反应物的大致组成,会逆合成分析法分析有机题;

  8、了解脂类,糖类,蛋白质的相关物理化学性质;

  9、物质的分离与鉴定,一般知道溴水,高锰酸钾,碳酸钠,四氯化碳等;

  10、有机实验制取,收集装置。甲烷,乙烯,乙酸乙酯,乙醇的制取以及注意事项。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适用的情况,分液法制取液体。还有就是分液,蒸馏,过滤的装置及注意事项

【高二化学知识点】相关文章:

高二化学知识点12-19

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03-04

必背高二化学知识点03-03

高二化学重点知识点03-04

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最新03-04

高二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03-04

高二化学知识点精品[15篇]03-04

最新高二必考化学知识点梳理03-04

高二会考化学知识点最新归纳五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