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处理人际关系

2023-12-19 好文

教孩子处理人际关系1

  1、创造机会让孩子多接触同龄人,在交往中互相取长补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性格。

  2、当孩子在交往中遇到矛盾和纠纷时,家长可适当给予抚慰,并帮助孩子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找出自己或别人的不对之处,明辨是非后,妥善处理。

  3、疏导、转移孩子对矛盾结果的注意力,反思起因,检讨自己的过失,宽容伙伴的缺点与失误行为。

  4、告诉孩子对朋友要以诚相待,对其错误要帮助改正。要让孩子知道,原谅他就是给他改正的'机会;宽容忍让有利于增进友谊。

  5、成人要做孩子的榜样,遇到矛盾或冲突时能宽宏大量,不计较得失,能够高姿态,不怕吃点亏,“能饶人处且饶人”,以此使孩子受到熏染与教育,孩子才能在相应的时候做到原谅别人。

  6、教给孩子掌握原谅的标准。分清是非,正确处理所发生的问题,哪些应采取原谅的做法,哪些不可以原谅。首先要明白原谅、忍让不等于没有原则,不是放弃批评与反抗。对小是小非,没有严重后果的个人冲突,无意的损伤等尽可能的不要计较,要加以忍让与原谅。对影响友谊与集体荣誉,会造成较大损害或故意做出的破坏行为等,绝对不可容忍,更不可原谅。但要采取灵活的方式,诚恳的态度去加以批评、制止。切忌粗鲁简单,不注意场合、分寸,或言辞过激、盛气凌人。这样不利于纠正错误,反会增加极抵抗情绪,起相反的作用。

教孩子处理人际关系2

  首先家长自己要使用人际技巧,比如说,宽容,关心,帮助,分享,真诚,诚实等等受欢迎的人际特质,家长自己要努力的做到,父母永远是孩子的老师,如果父母在交往中能够向孩子展现这些受欢迎的人际特质,孩子一定可以做到。当然,当父母发现孩子身上具有这些人际特质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提醒和强化,比如说,当你的孩子把自己好吃的送给别人吃,你要马上表扬:“你现在正在分享,妈妈很高兴你愿意分享。”

  同时,家长要具有同理心,希望家长明白,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孩子们的心态和我们当时的心态并不一样,我们应该更加尊重孩子独特的感受,比如说孩子在学校里面被人欺负了,我们要理解孩子在特定的年龄是非常在乎老师的看法的,理解孩子被老师批评时的难受和沮丧,而不是直接否定和批评孩子:“为什么老师没批评别人,只是批评你了?!”这种话只是火上浇油,让孩子更加难受。

  此外,电影作为一种手段是孩子们思考和理解人类行为的`一种很好的办法。

  当我们去思考电影或电视中的角色的思想和谨慎的行为时,这些角色显示的,经常比现实生活中的更夸张、更富有讽刺意味、他们的动机也比较明显。

  看看男女主角的表演,然后想想这些,不管是杰克·查,西尔富斯特·史泰龙,哈里·波特,还是梅格·瑞恩,他们都能给孩子提供一条简单而又安全的途径去发展他们的人际智能。当我们陪伴孩子看完电影,同时又跟孩子探讨男女主角之所以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秘密,我相信孩子也会在这种反思中成长,当然,跟父母一起看电影无形中也增进了亲子关系。

教孩子处理人际关系3

  与幼儿、家长交往,我的态度总是自然又大方、诚恳又亲切。有了这些举动,他们就会一下子记住我,甚至念念不忘。同事遇到挫折,正处于苦闷中。这时,我的同情和安慰会像一缕和煦的春风,久久温暖他的心房。

  影响社会认知的主观因素首先包括认知者本身的生理条件,如感觉器官的发育情况、个人体质等。对于教师集体活动,参加者的感受会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比如登山,体质强壮的老师可能玩得兴高采烈,甚至意犹未尽,体质较弱的老师就会因过度劳累而感觉不那么愉悦。

  作为主观因素之一的心理因素,对社会认知的影响更加不容忽视。这些因素包括:兴趣、动机、需要、已有经验、认知者的性格、情绪和期待等。

  了解社会认知的`特点,无论对我们的工作,还是处理人际关系都很有意义。它可以引导我们走出“自我中心”的误区,理解社会认知中常出现的问题,并从社交对象的需要出发,决定自己的策略。

  一位先生和女友交往,正是由于自我中心而屡战屡败。他懂历史、军事,便一个劲儿狂谈。其实女方对这些话题并不感兴趣。那些人事后说:“与其听他聊,还不如搬个图书馆呢!”女孩子喜欢消费品,这位先生却光聊“书”,这种交往当然很快就会终止。交往中不考虑对象的兴趣、需要和已有经验,是这位大龄男士至今独身的重要原因。

【教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相关文章:

教孩子处理人际关系12-19

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原则04-27

高压力环境处理人际关系的法则05-08

处理人际关系的四大原则12-15

对于中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几点建议11-22

怎样教孩子写字04-30

大部分人认为现今大学生太幼稚不善处理人际关系02-18

教孩子学跳绳的方法12-09

教孩子认字的步骤及妙招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