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韵的作文

2023-08-14 好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荷韵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荷韵的作文1

  随着巴士的颠簸,拐进了一条乡镇的公路,驶向老家。燥热的夏天坐在这无聊的巴士上,甚至觉得路边的风景都没有了趣味。

  我心不在焉的看着公路两旁的风景,不经意之间,一片连接着一片的碧绿的荷田,不容分说地跃入了我的眼帘。

  每到夏天,老家的田地里就种满了荷花。七月,正是荷花怒放的时节,今年不知道为何我竟然淡忘了。望着眼前这一望无际的荷田,早已不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节了,而是置身于红绿相间的海洋。莲叶田田,随着清风上下摇动,激起一片片涟漪,迎面飘来的幽幽清香直钻入我的口鼻,令我沉醉万般。沿着道路两旁铺开碧绿的荷叶,其间点缀着些粉红色的火焰,那就是我们那家乡的荷花。她们有的孤零零的,像点点火星,闪烁着点点的光芒;有的则聚在一起,形成火团,静静地燃烧。一朵花就是一朵绚烂的火苗,在荷叶间跳动,充满了蓬勃的活力。她们无不在提醒着人们——荷花开了!

  荷田里的荷花,每一朵都仰望着天空,千姿百态。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涨红了脸,隐藏于碧绿碧绿的荷叶之下。有的像淘气的男孩,探出头来,好奇地望着这美丽新世界。有的'则像高傲的女王,神气地仰起头,展现高贵的风韵。有的则像冰清玉洁的公主,亭亭玉立,不可亵玩。经过夏的洗礼,荷花业已盛开,有的微微张着两三片花瓣,满含娇羞。有的则花瓣全部张开,露出娇小的莲蓬,可爱至极。每一朵荷花都像是一个舞女,随着微风在无边的荷叶间舞动,和着风声,组成一支美轮美奂的田野圆舞曲。杨万里诗云“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和这眼前的景象不是一模一样么。

  骄阳似火,不停地释放着刺眼的光芒和热量。谁又能想到在这种燥热的天气里,还有生物可以直面阳光的挑战。在一切都燥热的天气里,唯有荷田里的那一株株婷婷的荷花,静静地接受太阳的炙烤。她毫不退缩,毫不躲避,而是让阳光和自己融为一体,静下心来,宁静的怒放。

  心若荷田,不论是那些燥热的空气和刺眼的阳光都安静下来,宁静致远,放慢脚步,清点心灵,除去心间的淤泥与杂草,重整行装,去除不必要的困扰,想起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只有静下心来才能绽放得更加绚烂,只有静下心来才能展现一个更美的荷塘,扑面而来的将是阵阵的清香。

  做一朵荷花吧,沉下心来,甩开身边的污泥,在荷叶间尽情地舞蹈,令人陶醉,令人神往。

荷韵的作文2

  笛声清越,箫声深沉,古琴叮咚,琵琶瑟瑟,这些丝竹之音,吹之抚之,皆可使人沉醉。不过乐声虽好,却还比不上书之声。

  我常常端坐在窗前,凝视着那泛黄的书页。飒飒的清响中,散发出古旧之香。细细品味那岁月创造出来的文学之美。

  细雨一丝一丝切在窗玻璃上,久而久之,却也融合成了一副淡墨山水画。

  记得十二岁那年,父亲背回一叠书。其中一本便是《朱自清散文精选》。大抵是出于本家的缘故,我拣了这本,打算漫漫品读一番。手执一本书,凝神静气,夹杂着小扣柴扉的心愿。我打开目录……循着页码翻找那令人心醉的《荷塘月色》,在指尖与页角的摩擦瞬间,一阵荷香激起了我敏锐的嗅觉。

  欣然翻开文章,“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读着读着,似乎是进入了梦境。漫步在河畔的小煤屑路上,凉风习习,心里满怀着惬意。一个人在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我疑心这是深夜品读的好文章,而我却在阳光下将它读完,心里多少有些不甘。

  在我的记忆里,那荷就像一位寂寞的女子,孤独哀伤,不消残酒的`浓睡之后,云鬓散乱,独倚望江楼,却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江水拍岸,清冷的回旋是她的满腹愁肠。她似乎是在微笑,真可谓是一笑倾城,二笑倾国,三笑倾我心。

  我似乎陷入了荷塘柳丛深处,日日迷恋那残荷之美。陶醉在清一色的荷叶下,定然别有一番风味。

  碧绿的池水,犹如一缸浓浓的绿酒。淡淡的荷香四处飘散开去。在这荷花仙境中,自然也就知道自清先生的用意所在了。

  钟敬文曾说:“自清的作品,虽没有周作人先生的隽永,俞平伯先生的绵密,徐志摩先生的艳丽,冰心女士的飘逸,却于这些而外,另有一种真挚清幽的神态。”朴素,忠厚,平淡的生活就像他的名字,如荷花般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带着永恒的自清飘逸四方。这不禁使人对一代文豪深深敬佩。

  在岁月的流逝中,池水沐浴着我,成为人生的温情洗涤。

  如今,《荷塘月色》已伴我跨过童年的门槛。东风拂面催桃李,雄鹰舒翅展鹏程。人生能有几回搏,且得成功遍地春。多少年后重温那段激情岁月,定会留下美好的回忆。

  轻轻的,打开一本书。静静聆听,无声之中,早已望见大千世界:如鸟语花香般轻易绵绵,如高峰峻峦般层层叠叠。好似一只雄鹰翱翔在梦想天空之上……

荷韵的作文3

  翻开书卷,泛黄的纸页,带着墨香。蓦然发现,珠玑之间,竟盛开着荷花。

  不一样的“荷塘”,孕育了别样的荷花。那嬉戏于湖水之中的,是《汉乐府》中的“鱼戏莲叶间”,荷鱼相映,裹挟着浓浓的江南韵味;那生长自清塘之中的,是季羡林笔下的清雅荷韵,荡漾无限美好与生机;那绽放在皎月之下的,是朱自清墨中的一缕幽谧,叩问着文人内心的坦荡与安然。

  人亦如荷。“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在胭脂红尘中滚大的贾宝玉,一心姐姐妹妹,满嘴香粉口脂;而生在乱世的岳飞,面对动荡的时局,手握长枪,咆哮着“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同为男人,不同的环境,铸就了他们不同的人生。正是周遭的环境、氛围,潜移默化之中影响了他们,塑造了各自的人格、品行。如同那翱翔高空的隼,与卧于井底的蛙,所追求的人生永远不会一样。

  生于荷塘,长于荷塘,荷塘之中的一分微风,两分月光,三分浊水,才酿出了荷花的那一份独特的荷韵。一个人无法改变环境,但可以选择在坏境中成就自我。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上海已然沦为孤岛,人人都在为明天的存亡而忧惧,而钱锺书却不动如山,依旧伏案,笔耕不辍,写下了如清夜钟声般的《围城》。钱锺书处于这样的“污泥”之中,却未被俗物、惊惧、纷乱沾染,反而将周遭的'一切融进墨中,留于纸上。当一个人不为外界所扰,到达一种境界时,周围哪怕是千尺高墙,也会有一道为他而开的门。

  人要如荷般绽放,保持自己独特的韵味,那么始终要秉持自己内心的选择。曾远赴德国留学的季羡林,因战火困于此。在那个纳粹横行的地方,多少人抵不住活下去的诱惑,背叛了自己的初心;多少人为了权力金钱泯灭了人性,沉沦乱世。他虽无法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但不屑做违背自己初心之事,学成归国,并在梵学上取得了一番造诣。正如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

  如钱锺书、季羡林一般,他们心中的荷,经过生活的磨难、锻造,存于世间,而又高于世间万种,那一份清香,那一份荷韵,穿过尘世的喧嚣而留于时光之中。

荷韵的作文4

  昨天,上的课是《清塘荷韵》,季羡林的。一说,季羡林的名字,几乎没有一个学生知道。我告诉他们,从今天开始,你们读了这篇《清塘荷韵》,相当于在北京大学上了一周的课!

  季羡林的文字,挥之不去。我连做梦,都在想,那个翠绿的荷塘!真可惜,我们水电职院找不到一个这样的荷塘!只有学校门口那口臭得不能再臭的烂池塘,每天都要横冲直撞地闪现在我离校回家的第一时间!

  没有荷塘,会成我的一块心病。天天在学校上班,总感觉学校是一片“荒凉地带”,总觉得这“荒凉地带”缺点什么,原来是缺的是荷塘!

  季羡林,说中了我想说的`话。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少。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由此看来,我的这块心病,确是由来已久了。

  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家附近,有两个荷塘,一个大的,一个小的。大荷塘,紧挨着小荷塘,大荷塘那头是外婆家,小荷塘这边是我的小姨家。从外婆家,到小姨家,白天黑夜,都得经过这一大一小两个荷塘。每每到夏天的晚上,我和几个小伙伴会搬出凉席,拿把蒲扇,爬到一个水泥砌的晒谷台上,躺着看星星。荷塘的风徐徐吹来,那风儿,像外婆温柔的手掌在抚摸着我,我总能在这柔柔的风中沉沉睡去。数不清啊,有多少个夏夜,我就沉醉在外婆家的荷香荷风里。

  外婆已经去世多年了。可我依然能清晰地记得,那时夏夜纳凉的情景。那样的日子,不会再回来了。如今的我,每天在一堆枯燥的工作中忙碌着,无暇去怀念什么荷塘了!没想到,季老先生的《清塘荷韵》,竟又勾起了无穷无尽的荷塘怀想!

  不能忘却,终究不能忘却。外婆的音容笑貌,依然那么清晰。外婆没读过什么书,可是她却很会取名字!我的母亲叫李莲和,我的小姨叫李荷兰,我猜想,可能是外婆太喜欢荷塘的缘故吧。

  季羡林的《清塘荷韵》,写于1997年,正是香港回归的那一年。不知,季先生的荷塘,与朱自清的荷塘,哪一个更美?北大校园,清华大学的清华园,我都没有去过,无从比较。我只能从文字里去猜想,他们各自不同的心境与情感。

【荷韵的作文】相关文章:

荷之韵作文07-07

荷之韵作文【精品】07-30

荷之韵作文(精选4篇)07-17

关于荷的作文07-19

残荷的作文08-02

秋荷的作文08-07

荷之歌作文08-06

荷边的作文08-06

赏荷的作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