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要注意什么?

2022-04-25 好文

  春季养生法:

  平和体质

  此类人胖瘦匀称、健壮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养生原则是协调阴阳,畅通气血,促进代谢。在饮食上没有品种上的禁忌。

  痰湿体质

  此类人多腰腹部肥满,肢体沉重倦担调养应以疏肝理气为主。饮食上宜食具有健胃、行气、活血之物,如陈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

  阳虚体质

  此类人怕冷,肢体不温,经常感到背部和膝关节以下寒冷。阳虚质的人应以温补脾肾、运动健身为主。宜食温热的食物,比如荔枝、龙眼、羊肉等。

  气虚体质

  此类人四肢倦怠、肌肉松软、不喜运动。气虚者应以补益脾肺为主,更要慎避风邪。饮食上宜食性质平和、偏温之物,如山药、龙眼肉、莲子等。

  阴虚体质

  此类人多为瘦小或瘦长体形的人,怕热、手足心热、皮肤偏干或偏油。养生原则是养阴降火、镇静安神,以饮食调理、心神调养为主。饮食上,不宜吃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宜食清润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黄瓜等。

  湿热体质

  此类人肤色多偏黄,有“浊”而不清爽之感。调养应以健脾去湿、疏肝利胆为主。饮食上宜食清淡去湿之物,如冬瓜、苦瓜、绿豆、薏米、海带等。

  阳热体质

  此类人体格壮实、面色红润、声高气粗。调养应以生津养阴为主。饮食上宜多食水果蔬菜,尤其是黄瓜、苦瓜、西瓜、梨、苹果、冰糖等。

  春季饮食必吃4种食物:

  韭菜:500克韭菜含蛋白质5-10克、糖5-30克、维生素A20毫克、维生素C89毫克、钙263毫克、磷212毫克以及挥发油等。另外,韭菜还含有抗生物质,具有调味、杀菌的功效。俗话说,“韭菜春食则香,夏食则臭”。春天气候冷暖不一,需要保养阳气,而韭菜性温,最宜人体阳气。

  大枣:大枣性味甘平,尤宜于春季食用。对于身体较虚弱、胃口不好的人,平时可多吃点枣米饭:即以大米为主,配上点红枣,色泽鲜艳,爽口润甜。

  山药:山药尤宜于春季食用,它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可防止春天肝气旺伤脾;能补肾益精,可增强人体抵抗力。用大米煮成粥,加入白糖和蒸熟捣烂的山药泥搅匀,可健脾补肺,滋肾益精,强身健体,非常适合体弱多病者和中老年人食用,若再加入红枣煮,则滋补效果更好。

  波菜:菠菜的胡萝卜素含量可与胡萝卜媲美,一个人如每天吃50克菠菜,其维生素A就可满足人体正常需要;维生素C的含量比西红柿高1倍多。若是高血压、便秘、头痛、面红者,可用鲜菠菜洗净放入开水中烫上三五分钟,取出切碎,用少许香油、盐等伴食,一日两次当菜食用很有疗效。

  最后,再来一起看看春季饮食的原则吧。

  春季饮食的原则:

  春天是气候由寒转暖的季节,气温反复,早晚温差变化较大,人体为了适应气候变化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来维持基础体温,在这种时候,科学的饮食尤为重要。

  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病症;而多吃酸味的食物,会使肝功能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饮食宜清淡可口,忌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此外,春季是蔬菜的淡季,但野菜、山菜其生长期早于一般蔬菜,而且富含维生素,可采摘食用,以补充一般蔬菜的不足。

  下面几个错误千万别犯:

  1、吃得太酸、辣。“春夏补阳”是《黄帝内经》等医学经典推崇的养生准则,在五脏和五味的关系中,酸味有收敛作用,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吃得太酸、太辣都会损伤阳气。

  专家支招:中医讲春为肝气当令,它有利于调节各大脏腑的功能,但有一个缺点,就是易伤脾。而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因此春季应少吃酸以防肝气过旺,多吃香辛的`食物可疏发肝气而补益脾气。韭菜是春季最好的食物,可多吃但不宜过量;而香菜、葱、蒜、莲子、大枣、山药等也很适合春季吃。

  2、门窗紧闭。春天气温上升,湿度提高,各种细菌、病毒等开始大量繁殖。如果长时间门窗紧闭,或空气流通不好,很容易导致感冒流行、传染性疾病高发。

  专家支招:春季通风比任何季节都重要。家里要保证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最好能形成空气对流,最佳的通风时间是在日出后和日落前。

  3、上火就用解毒丸。“刚到春天,我的口腔溃疡就没消停过,吃了牛黄解毒丸也不顶事儿!”刘小姐郁闷地抱怨。其实在专家眼中,一上火就乱用降火药,是最大的“灭火”禁忌。

  专家支招:春主生发,燥是一大特点,很多人会出现口干舌燥、大便干结等“上火”症状。中医将“上火”分为实火、虚火,要根据“火种”来灭火。比如牛黄解毒丸对降实火,也就是伴有大便干结的症状有用,但对因脾胃虚引起的上火作用不大。预防上火应做到每日多吃果蔬、多喝水、规律排便等,还可喝点菊花茶、金银花茶。

  4、“春捂”不当。很多人都知道春捂秋冻,但做起来却出现两个极端:年轻人靠着火力壮不捂,早早就穿起了单衣和单鞋;老人、小孩却容易捂过头,捂出了汗还“顽固”地不脱衣服。

  专家支招:“春捂”有两个要点:第一,别急着“换季”。冬季衣物先别急着收起来,等气温稳定了再换季;第二,别捂出汗。捂过头了也会导致感冒、抵抗力下降。

  5、宅在家里不出门。冬季强调静养,但春季相反,应动养,因为“动则养阳”。经过冬三月的收藏季节,人们应多做户外活动,对健康十分有利。

  专家支招:春季不宜进行激烈、长时间运动,要从舒缓的运动开始,如慢跑、步行、放风筝等。

  6、心情低落、起伏大。春季养阳重在养肝,中医上讲调理情志是养肝重要的一环。如果整日郁郁寡欢,容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引发腹泻等问题,若是过于愤怒或兴奋,又对脑血管伤害很大。

  专家支招:春天除了心情平和之外,还应做到开朗豁达,以使肝木坚实,肝气顺达;当按捺不住要发火时,最好做几个深呼吸,暂时离开争吵现场;春天还可以养养花草,以保持心情愉悦。

【春季养生要注意什么?】相关文章:

春季养生要注意什么04-24

春季养生应吃什么04-24

孕妇冬季养生要注意什么事项04-24

夏季孕妇养生要注意什么问题04-24

春季女性养生攻略04-24

春季养生防病的原则04-24

春季养生的饮食原则04-24

春季养生的最佳水果04-24

春季养生的五个注意04-24

秋季养生需要注意的事项04-24

蓝花鼠尾草的养殖方法介绍 蚕豆的营养价值、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