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送孩子上学,当我转身要离开学校门口时,忽然听到地动山摇地哭声,那哭声惊天地泣鬼神,学校门口数百双眼睛瞬间转向这个男孩子,马路上行走的行人做买卖的小摊贩们都把目光投向这里,时间好像在此刻凝固和静止。
一个大人满头是汗的从校门口跑了出来,左顾右盼的同时还在打电话。看到在学校门口啼哭的孩子,她一把拽住孩子,“在这里待着别动,你妈妈马上来接你了。”看到这么多人在看着这个孩子,大人解释说:这是我侄子家的孩子,今天家里过庙,孩子说娘和姨姨都来赶庙,凭什么让人家上学?她的话音还没有落,马路对过一个中年人推着自行车在向这边张望。
“你妈妈来了,去找你妈妈吧,我管不了你了!”
孩子还在“哇哇”大哭,那种哭声隔着马路还听的一清二楚。这个孩子从所穿校服来看,大概是四年级的孩子。
不想上学的孩子,我也见过好几个,这样的孩子总是很另类,很难融入集体之中,这样的孩子即使在学校里也显得和别人格格不入。其实,细心的家长在孩子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时应该能够看出端倪来。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孩子玩电脑和手机的时间比较多,和同学家长交流时间比较少。
曾经就玩手机和学生做过交流,这是一群七年级的学生,比较有思想。
“你们放假时是不是老是抱着手机玩儿?”
“不是,家长不让玩。”
“那是不是非得等到家长生气了,才肯放下手机去写作业。”
“老师,你怎么知道的!”
我怎么知道的?我家里也有小孩子啊!前两天就听到朋友抱怨:放假了,我的日子都没法过。哪里有补习班,赶紧把孩子送到补习班去。其实我觉得假期是孩子们调整身心的时候,再疲于应战的话孩子们是真不适应,也是真的更讨厌学习。
我告诉我的学生,手机不是不可以玩,家长若真的不让玩那是不可能的,一定要把握住“度”。怎么掌握住这个“度”,一是时间安排要合理要有严格的时间概念,二是要培养自己一点兴趣爱好:画画、唱歌、游泳、旅游、街舞、剪纸、轮滑等等,都是可以的。
说到玩游戏玩手机,想到曾经教过一个学生。这个孩子三天两头生病,家长和老师都很纳闷,看着这么壮实的孩子,怎么会老是生病,不是头疼就是发烧,不是感冒就是胃疼。
后来,我问过他的同桌和他周围的学生,孩子们告诉我,他玩“王者荣耀”这一款游戏,或者有些上“瘾”。
于是我们有了一次对话的机会。
“你这一阵身体怎么样?”
“老师,没有什么大事,就是有时头疼。”
“是不是晚上休息不好?”
“也不全是。”
“是不是晚上偷偷玩游戏?”
“没有,没有。”我分明从他眼睛里读出愧疚来了。
“王者荣耀?!”
“老师,你怎么知道?”
“你一个人玩还是几个人玩儿?”
后来,孩子竹筒到豆子似的全说了出来。在大人睡觉后自己在卧室偷偷玩手机,玩的时间大概都是在晚上十二点之后,原来如此!困扰家长和老师的孩子生病的问题彻底解决了,休息不好不生病才怪。自从那一次谈话之后,这个学生白天再也没有缺过课。
我也探究过这类学生的心理。在小学时都是成绩优秀的姣姣者,到了初中,很多优秀的孩子都集中在一起,那种“拔萃”的感觉再也找不到了,被老师宠爱的感觉再也没有了,心理的失落必然要找到排解和排泄的方式。而手机游戏,在“王者荣耀”中他们或许是“领导者”或者“王者”,在虚拟的世界里他们可以“出人头地”或者“一统天下”,这种心理满足是现实生活所无法给予的。去年,听中央电教馆蒋宇老师的讲座,我就特别关注“学习游戏化”或者“游戏学习化”这个名词,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把高科技运用在学习生活中?为什么不能使学习轻松愉悦?为什么不能使我们的学生主动去学习?我想这是困扰大部分老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如果有一天,这些困惑得到解决,那么我想最起码,每一个孩子或许会像沉迷于手游一样沉迷于学习,那该多好啊!
就目前这种情况,我想作为一名家长和老师,应该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压制和断网。青春期的孩子也正处在叛逆期,“疏导”的作用永远大于“添堵”。
炎炎夏日,本来心情就有些焦灼和不安。酷暑考验的不仅仅是身体的承受能力更是对心理的挑战。只是希望我的孩子和我的学生在一个假期中可以学习到学校和老师所不能给予的,愉快的度过一个充实踏实的假期。
- 相关推荐
【不想上学的孩子】相关文章:
不想做个好孩子07-25
初中生不想上学怎么办02-29
孩子不想学跳舞家长怎么办02-11
不想长大08-26
孩子不愿意上学该怎么办02-16
不想掉牙作文11-28
不想沉默作文07-20
我不想长大08-25
不想离别作文08-04
不想懂得作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