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班主任论坛交流材料

2022-03-02 好文

  怎样才能培养一年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班集体建设的热情呢?针对班上的情况,我作了一些尝试。

  一、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

  开学第一天,我就告诉孩子们:现在,你们就有一个新家了,这个家叫做一(1)班,老师和你们每个小朋友都是这个家的主人。接着我又利用班会课让学生谈自己希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家里?为了让我们的家更可爱,你预备为这个家做些什么事?在此基础上,我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了我们班级的奋斗目标。接下来,我还让孩子定期利用班队会交流自己为班级所做的贡献。我还在在班级最前方设置了一个栏目“丰收了”用来张贴孩子们的获奖证书。时时提醒孩子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以能为班级添光彩为荣。

  二、以教师自身的言行作学生的表率。

  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教育作用。

  记得有一次早上走进教室,班上的饮水机里的水漏得满教室都是,学生们只顾着早读。我什么也没说,拿起拖把清理了一节课。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的是,几天后相同的事发生了,班上的饮水机里的水又漏得满教室都是,不同的是,在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孩子们已经把教师里的水扫干净了,感慨颇多!自己无意识的.举动孩子们却记在了心里。后悔自己以前没能多为他们做好表率。借着这个好机会,我好好表扬了孩子们,表扬他们是班级的好主人,希望他们在更多的方面要想个好主人,相信有了这样的主人,我们的家一定会越来越美丽。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经常会看到感人的一幕幕:时常有孩子放学了还要看一眼教师里有没有纸。小胖子弄疼了手同桌文慧帮他吹了又吹。小芊芊作业没做完,课代表欣怡会像个小大人似的耐心地看着她做完作业才准她去玩等等。

  由此可见,教师自身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在班级工作中注重言教的同时,应该格外重视教师个人行为对学生的巨大影响。

  三、以行为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主人翁意识的树立。

  一年级的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因此,我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入手,提高学生自我服务、为集体服务的能力,从而树立良好的主人翁意识。

  一方面,锻炼学生自我服务能力,将主人翁意识落实到日常行为习惯上。平时,我要求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要做好,要对事情本身负责。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生们基本上养成了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学习、生活的条理性和自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另一方面,在养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开学初,我就制定了卫生值日表。有意识的把各种劳动任务分配给班上的每一位同学,让大家有事可做,做事有责任心,从而形成人人为集体的良好班风,使学生逐步树立起“我是班级小主人”的意识。使他们对集体的事情热心参与,为集体的成绩、进步而欢欣,为集体的困难、挫折而焦虑,感觉到集体的一切与自己息息相关。

  在平时,我也非常注意通过对学生及时的评价,使学生具有主人翁意识的行为得到充分的肯定,反之则得到及时的指正,以此来提高学生服务集体的积极性。如一些同学主动替其他同学整理桌椅、主动要求为班级打扫卫生。我抓住这些小事,在班级内热情地表扬了几位同学,称赞他们有极强的主人翁意识。

  渐渐地,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午餐后的打扫卫生时间,不需要老师分派,学生就能主动打扫卫生、整理桌椅。如果谁往地上扔一张纸屑,马上就会有人谴责他,大家都把破坏班级卫生看成是可耻的事。全班同学都有了为班争光的集体荣誉感。

  主人翁意识的培养,帮助每一个学生都在班集体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强烈的集体责任感促使他们在班级建设中更好地表现自己的能力,从而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集体。

【一年级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培养班主任论坛交流材料】相关文章:

沟通与交流的作文03-01

试论幼儿自信心的培养03-01

妇女岗位建功申报材料范文02-28

母亲的爱学生习作03-01

母爱的学生作习作03-01

植树节的学生习作03-01

九年级班主任的教学工作范文03-01

给远方小学生的信03-01

学校班主任培训个人感想精选范例03-01

浅析小学生的自我管理03-01

年轻人,你只是假装很努力 珠海2月好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