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年度工作要点介绍

2022-09-03 好文

  今年全市统计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学习贯彻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和上级统计部门重要工作会议精神,以深入开展“强基层强基础,建设学习型、服务型统计”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要求为抓手,扎实推进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统计方法制度、认真开展各项重大调查、着力提升统计服务成效、依法优化统计工作环境、增强统计队伍正能量。重点要做好六方面工作:

  (一)稳抓实干,扎实推进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

  1、抓全镇级统计组织体系。各地、各部门要深入贯彻执行《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的意见》(慈政发〔2013〕71号)文件精神,建立以镇长(主任)任组长的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工业的副镇长(副主任)作为统计工作分管领导,定期研究经济运行和统计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做好应统尽统工作。同时,我局将督促有关镇(街道)配备经发办副主任(统计办主任)1名,专门负责管理和协调各专业统计及区域内的统计工作。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督促部分镇(街道)充实统计力量,配备与统计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兼职统计人员和辅助调查人员,将熟悉掌握统计、会计、经济等基础业务知识和有熟练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干部充实到统计队伍中,并保持统计队伍相对稳定,确保统计工作有机构负责、有人员干事、有条件保障。对督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或需要市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时向市政府报告。同时完善镇(街道)统计办工作职责指导意见和镇级统计工作考核办法。

  2、抓实基层规范化建设。各镇(街道)统计办要抓好自身的规范化建设,按照省、市统计局对镇级统计工作的考核办法要求完善各项统计基础工作。镇(街道)要全力组织实施企业规范化建设,按照省统计局下发的《企业统计规范化指导意见(试行)》开展创建活动,活动将分三年进行,每年有30%以上规上限上企业达到规范化要求,三年实现省规范化企业创建的目标。同时采用经验介绍、现场会等形式将达到规范化优秀的企业作为示范在辖区内广泛宣传推广。制订实施本辖区内统计对象的业务培训方案,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确保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统计调查任务。

  3、抓深片区工作站建设。一是强化片区自身建设。2014年,进一步扩充片区工作站,在原有东中西三个片区工作站的基础上,新增北片工作站,协助抓好杭州湾新区及庵东镇的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同时按照宁波统计局关于有关专业力量下沉的要求,将局内商贸统计、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统计扩充到各片区开展工作。二是增加工作内容与强度。加强片区内部规范化管理,修改完善片区人员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并将修订原有片区工作手册。创新“一企一档”制度,即要求片区人员对走访的每一家企业按照规范化走访要求建档立册,同时按照企业规范化验收标准和流程开展验收。按照六必访要求每个片区人员每月走访企业任务不少于10家,提高企业走访覆盖面。同时加强对片区内企业业务培训力度,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和新的工作要求组织片区内有关企业集中培训集中讲解。三是创新“以站带镇”“科室协同”工作模式。让片区抓好辖区内各镇(街道)的企业规范化建设验收,组织辖区内镇级统计人员开展业务学习,以此作为“以片带镇”工作模式的突破口。健全领导联片走访制度,让每个局分管领导联系一个片区,同时局领导分管专业科室协同跟进联系片区工作,具体为调查局(普查中心)跟进联系东片、服务业科跟进联系中片、工业科跟进联系西片、综合科跟进联系北片,每个科室同时承担指导片区人员专业工作,各科室专业人员年走访不少于10家,并建立“一企一档”制度。通过深化片区工作来延伸县级统计部门的管理触角,加强对统计服务对象的管理指导及工作对接,实现基本单位摸清,源头数据摸准的目的。

  (二)科学统计,不断完善统计方法制度

  1、优化统计调查制度体系。深化核算方法制度改革,按照国家统计方法制度要求,调整行业划分标准以及工业、服务业核算方法,建立健全gdp核算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镇级gdp核算方法及重点开发区域gdp核算方法,包括杭州湾新区、慈东、周巷、观海卫。今年要特别做好经济普查年度gdp核算工作和2013年及前五年gdp数据的修订工作。规范全社会能耗季度核算制度、非工业重点耗能单位能源消费情况统计制度。完善粮食监测工作。调整完善社会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探索改进社会领域统计指标数据采集方法,建立并全面实施电子商务统计监测调查制度,实施高新技术产业新的统计制度。着力抓好新增进规(限)工业、服务业等企业的及时入库工作。根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成果,开展规下工业抽样调查样本轮换,完善cpi和ppi调查制度并积极做好新一轮基期轮换准备工作。加强部门协作,进一步规范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推进服务业行业管理部门统计资料交流和共享。

  2、拓展统计监测领域。指导市域内卫星城市试点镇和重点开发区域做好考核体系指标数据的测算和上报工作,提高服务区域开发的针对性。重点加强对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方式转变、产业集聚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各类新兴业态和农民工监测、“六个加快”有效投资结构测评等的统计监测研究。开展海洋经济、生态文明、农家乐、商业综合体、软件业、规模以下服务业等统计监测工作。做好对镇(街道)和党政主要负责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相关指标数据测算提供工作。做好工业强县市指标数据的提供和工业强镇评价体系的测算工作。组织实施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并根据三经普成果等资料测算进程情况及开展分析研究。

  3、提升统计信息化水平。推进“一套表”系统扩面,实施劳动工资等专业联网直报并轨,做好乡镇统计、ppi、生猪养殖规模户及限下服务业等统计调查数据联网直报工作,研究将手持pda应用于其他常规统计调查。配合XX市局做好视频会议系统向县级统计机构延伸的配套工作。做好局内机房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工作。

  (三)真实准确,认真开展各项重大调查

  1、精心组织完成经济普查各阶段工作。继续抓好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加强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争取广大普查对象和社会公众支持配合,高效有序完成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现场登记、数据上报、审核、录入、汇总、发布、资料开发等各阶段工作,努力确保普查数据质量及与专业统计调查数据的衔接。做好经济普查全过程工作总结及技术业务总结,开展普查登记质量和数据处理质量抽查,并迎接上级普查办对我市原始数据的质量抽查。制定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应用规划,布置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工作。

  2、深化完善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要继续深化城乡住户一体化调查改革,抓好样本管理、调查户记账、数据审核和辅助调查员考核等工作,积极稳妥地做好全体居民可支配收入等收入数据的测算、新老口径数据衔接等工作。切实加强业务培训和检查指导,加强调研分析和下点访户,着力做好记账户稳定、巩固和记账辅导工作。健全住户调查工作规范,加强调查样本代表性和调查数据评估,严格住户调查数据质量全程控制,确保居民收支数据客观真实反映实际情况。

  3、加强社情民意调查工作。主动围绕“五水共治”等党委政府重大决策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精心组织开展党委政府关心、各界关注的民生民意调查。今年着重开展好农民工意向调查、成本费用调查、平安浙江满意度、5‰人口调查、家电博览会满意度、综合满意度、“十佳部门”群众满意度等调查工作,逐步拓宽统计专项调查的领域。

  (四)优化升级,提高统计服务成效

  1、拓展统计服务渠道。利用慈溪统计信息网站、“慈溪统计”政务微博、慈溪日报、慈溪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公开相关统计调查制度标准和工作流程,及时做好数据解读和制度、指标说明工作,加强统计宣传,普及相关统计知识,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及时解答统计咨询。继续定期召开面向社会大众的新闻发布会,提高统计的社会知晓度和关注度。

  2、丰富统计服务产品。完善《今日慈溪》、《进度数据》、《统计月报》、《慈溪统计信息与分析》、《XX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合辑》、《统计年鉴》等传统优势统计服务产品,并适时根据转型升级发展需要,增加对有关主体功能区和新兴产业的统计监测数据,监测经济社会发展路径,第一时间形成统计专报,供领导决策参考。

  3、挖掘统计服务深度。紧扣时代脉搏,开展《流动人口对慈溪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XX市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人口学因素分析》等课题研究,另外根据上级组织部门调整完善现有政绩考核评价体的实际,提出修改符合转型升级发展需求的镇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意见。同时要强化大局意识,深化比较分析,在做好常规的县(市、区)网络数据收集工作基础上,有重点地选择同类县(市、区),对关键指标进行分析,强化比较数据的应用,以进一步发挥慈溪的比较优势。

  (五)常抓不懈,依法优化统计工作环境。

  1、深入开展统计法制宣传。结合年、定报和三经普以及业务指导、执法检查等机会,对基层企业开展多形式的统计普查宣传。组织开展“以案说法”统计宣传进企业活动,利用法制宣传日、统计开放日等契机,不断深化“六五”统计普法宣传,提高统计普法实际效果,扎实推进片区统计法制工作。认真按照上级统计信用评价制度要求,以片区为单位、以规范化优秀企业为基准,积极推进统计信用单位创建工作,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诚信统计”品牌,培育营造全社会依法诚信统计浓厚氛围。

  2、多形式多层次开展统计业务培训。针对镇(街道)统计办主任及业务骨干、重点企业统计人员和进规(限)上企业统计人员,开展多层次分专业培训教育,以提升统计人员业务能力。尝试开展统计从业人员的网上教育平台建设,制作、购买培训课件,建设在线考试系统。今年我局上报的全市统计工作业务培训被列入了全市干部培训调训班的培训内容,届时我们将组织全市各镇(街道)统计办主任及业务骨干,在市委党校开展统计业务和统计法制培训。

  3、进一步加大统计执法力度。深化统计稽查工作机制, 2014年计划分投资、科技、工业能源、服务业、平时稽查、联合稽查六组开展统计稽查,稽查家数不少于60家;依法保障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和各项统计工作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加大对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质量检查力度,健全各专业数据质量评估和检查核查机制,依法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加大对典型统计违法案例的曝光力度,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真实准确。

  (六)提升素质,增强统计队伍正能量

  1、加强学习抓执行。以强素质为统计队伍建设目标,按照五个一点即作风再深入一点、服务再优化一点、责任再担当一点、合力再增强一点、素养再提升一点要求,增强统计队伍正能量。扎实开展好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按照统一部署,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力求集中学习、走亲连心、查摆问题、边学边改、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等各环节取得成效。充分运用“微型党课”、“统计业务论坛”等有效载体,扎实推进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2、深化作风抓监管。要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法规制度,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不断完善干部监管考评机制,全面推行“岗位对责、绩效对账”考核办法,强化工作绩效实时跟踪监测,提高干部管理考核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针对性。开展比统计质量、比服务效能、比创新亮点、比工作成效等岗位竞赛活动,引导科室单位和个人争先创优;扎实推进“三十佳、双末位”评选活动,进一步加强统计队伍作风建设。

  3、防微杜渐抓廉政。全体干部要坚持清慎自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纪律规定,不越雷池、不触红线,同时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切实做到统计业务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一起抓,增强为民统计的宗旨意识和拒腐防变的红线意识,在思想深处筑防线、把关口,使廉洁自律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本能。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