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城区学校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中考模拟卷 九年级总复习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time}}发布时间:2016-9-12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sidebar2}}

试题预览

鄂州市城区学校2017年春季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人: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模样(mó)   蜷曲(juán)  蓬篙(hāo)   日薄西山(bó)

B跻身(jī)    绯闻(fēi)   玷污(diàn)   风雪载途(zài)

C角逐(jué)   勾当(gòu)  召唤(zhāo)   怡笑大方(yí)

D校对(xiào)  慰藉(jiè)   栈桥(zhàn)   扣人心弦(xuán)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今年凭《琅琊榜》和《伪装者》等热播剧成功“霸屏”的胡歌,成了首当其冲的明星人物。

B朝鲜不顾世界各国的反对,坚决进行“光明星3号”卫星发射,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强烈的轩然大波。

C在山东招远一家麦当劳餐厅,六名“全能神”邪教成员打人致死的暴行耸人听闻。

D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不二法门。

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在竞争激烈的外国手机市场上,华为公司已成功跻身最畅销的中国品牌。

B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写得感人肺腑,所以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C我们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又要认真品评作者表达这种感悟所用的形式。

D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欢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B“海啸”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是如何产生的?又该如何去预测?我们应该尽快搞清楚这些问题。

C各国文化总有差异,各国联系总有接触。只要有接触,便有交流。只要有交流,便有变化。

D第二届《全球华人少年美文写作征文大赛》暴露出“少年作家”的众多问题,错别字连篇,文风华而不实,模仿韩寒……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每个地方的戏曲,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例如京剧的轻柔婉转,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雍容华美等。

B《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几篇文章的作者都被列入了“唐宋八大家”之中。

C一篇小说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即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

D《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小说塑造了宋江、武松等一大批人物形象,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6.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努力是人生的一种精神状态,是对生命的一种赤子之情。

②努力是拥有之母,拥有是努力之子。一心努力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只想获取可谓道路逼仄,天地窄小。

③有人说,“努力”与“拥有”是人生一左一右的两道风景。

④所以,与其规定自己一定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获得什么东西,不如磨炼自己做一个努力的人。

⑤但我以为,人生最美最不能逊色的风景应该是努力。

A③⑤①②④   B②①⑤③④   C ③⑤②①④   D①②④③⑤

7.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7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2)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河澹澹,           。(曹操《观沧海》)

(4)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5)登临吴蜀横分地,                   。(陈与义《登岳阳楼(其一)》)

(6)《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体现作者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名句是:                      ,

                   。

(7)陆游《卜算子咏梅》中赞美梅花即使化成泥土也不忘向人间播撒芳香的诗句是:                  ,                      。

8.综合性学习。(6分)

为纪念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学校举办了以“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补写长征对联】

(1)请根据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补写下面的对联。(2分)

上联:行长征甘洒热血

下联:              

【活动二:理解长征的精神】

(2)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什么是长征精神。(2分)

材料一:1935年秋天,红军进入草地,指导员让炊事班长留下照顾三个得了肠胃炎的同志,一起走在后面。在仅有的粮食吃完之后,班长用一根缝衣针钓鱼,让三个同志吃上新鲜的鱼,喝上了鱼汤,自己却嚼草根,吃剩下的鱼骨头。眼看就要走出草地,班长却饿晕过去,牺牲在了长征路上。

材料二:一位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有告诉战友们,装成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将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每人自愿分了一点干粮给她。

                                               

【活动三:弘扬长征精神】

(3)主题活动中,有点同学提出,如今生活幸福了,长征精神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了,没有必要学习长征精神。请你结合实际,对这位同学的看法予以纠正。(2分)

                                               

二、阅读(45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9-10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9.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                   言外之意是                           (2分)

1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两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3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15题。

    【甲】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帝尧者,放勋①。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能明驯德②,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③百姓④。乃命羲、和⑤,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信饬⑥百官,众功⑦皆兴。(选自《史记》有删节)

【注释】①放勋:尧的名。②驯德:顺天应人的美德。③便章:治理。④百姓:百官族姓。⑤羲、和:羲氏与和氏的并称。⑥饬:约束,整顿。⑦功:事情。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期年之后(     )          (2)众功皆兴(      )

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仁如天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就之如日                    停数日

C、以亲九族                   其将归见其亲也

D、乃命羲、和                 苟全性命于乱世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

                                                 

1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15.比较阅读甲、乙两文,请写出齐威王和尧帝为使国家大治,分别采用了什么治国方法?(4分)

                                                 

(三)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6-20题。                         

留住节日文化的根与魂

    ①“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端午节又来到。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有不少习俗,吃粽子、赛龙舟等早已是“通用版”,而喝雄黄酒、早餐吃“五子”则是极具特色的“地方版”,而且这些习俗背后都有着不少讲究和故事。

    ②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习俗逐渐被人们淡忘,被“简化”,甚至被“节日经济”绑架。不少人一边吐槽传统节日文化味道越来越淡,继而开始集体怀旧,一边却又盘算着端午节“吃啥”“去哪儿玩”。这种现象看起来颇为纠结,但也确确实实折射出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困境。    ③传统节日的魅力,正在于与其所关联的民俗事象。这些民俗虽然最开始所遵循和尊重的是自然节律,但在长期的发展和演变中,越来越多的文化意味被注入其中。这些习俗里装着我们的文化记忆和身份认同,正是这些文化积淀构成了我们所说的“节日味道”。    ④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生产方式的变化,民俗内容自然会发生变化,一些会留下,一些则会退出历史舞台。“文化就是这样增增减减。”但这并不是我们坐视传统民俗渐行渐远的理由。每逢春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都会引发一波“有假无节”的吐槽,这说明国人对民俗文化传承有着极大的关注和强烈的呼唤。

    ⑤节日味道太淡,可能还是参与感缺失造成的。在钢铁丛林的城市中,别说赛龙舟了,就连包粽子吃粽子,也变成了购买和速食。而那些打着“民俗复兴”旗号的商业活动,徒有形式却抽空了内涵,效果可想而知。没有了参与感,没有了“程序烦琐”,个体自然难以体味民俗所承载的文化意味,社会成员之间自然也难以共享文化认知、分享自然情感,传统节日势必难逃“索然无味”的差评。

    ⑥传承民俗文化,并不是要一味地照搬旧规、模仿古人,而是要用心体味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他们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和形式,注入新的内涵。只有传统民俗与现代生活相互融合、深入交织,才谈得上光大传统文化的魅力,而这也正是传统节日所承载的使命。

    ⑦2009年,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成功打包申遗。但要打赢“端午保卫战”,要做的工作远比“申遗”更细致、更具体、更具创新性。一味地怀旧感慨或喊口号迎不来传统振兴。留住节日民俗,留住节日的“根”与“魂”,还需要尽快找准切入点,舍得发力。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6月,有删改)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7.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①②段中的“通用版”“地方版”“简化”“绑架”等词语的含义。(4分)

通用版:                                                 

地方版:                                                 

简化:                                                 

绑架:                                                 

18.文章第⑦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并说明其作用。(3分)

                                                 

19.请说说第③段画线句子在内容有什么作用。(2分)

   传统节日的魅力,正在于与其所关联的民俗事象。

                                                 

20.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留住节日的“根”与“魂”的具体做法。(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