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

2023-03-03 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1

  设计意图:

  数学教育活动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这些内容是幼儿所熟悉的,也是他们所能理解的,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可以解决人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若能通过与幼儿生活实际相联系数学活动,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内容是熟悉的,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是很有用的,并能激发幼儿更加注意,发现周围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和现象。大班数学活动《门牌号码》就是运用生活中的序数经验,引导幼儿体验生活中数字的作用,本次活动通过米卡带领幼儿动物王国之旅让幼儿、感受门牌号码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用数字表示房间的方法。

  活动目标:

  1、学习辩认楼房的层数和间数并用数字表示。

  2、感受门牌号码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用数字表示房间的方法。

  3、体验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学习辩认楼房的层数和间数并用数字表示。

  活动难点:

  认识门牌号码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

  2、经验准备:幼儿知道自己家的门牌号

  活动过程:

  一、出示门牌号码导入活动

  1、出示米卡,导出门牌号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谁?(米卡),米卡今天要带我们去认识什么呢?

  2、出示门牌号(201)

  师:咦!这是什么?201这几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门牌号201住着谁呢?米卡说小朋友完成了这次的动物王国之旅就知道了,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学习楼层和房间空间位置的门牌号码表示方法

  (1)第一站:认识单层房子的间数

  师:第一站到了,这排房子住着什么动物呢?这排房子一共有几间房子?(5间)我们从左往右数12345,这是第一间我们用数字1表示,这是第二间我们用数字2表示,这是第三间我们用数字3表示,这是第四间我们用数字4表示,这是第五间我们用数字5表示。我一起看看每间房子住着谁?

  师:第一站我们看见了一层5间房的房子,知道了每只动物住在第几间,现在我们出发去第二站了。

  (2)第二站:认识单栋楼房的层数。

  师:这栋房子和之前的房子不一样啦,这栋楼房一共有几层?第一层在这栋楼房的什么位置?(最下面)

  师:我们从下往上数12345,这是第一层我们用数字1表示,这是第二层我们用数字2表示,这是第三层我们用数字3表示,这是第四层我们用数字4表示,这是第五层我们用数字5表示。

  师:我们一起敲敲门,看看这栋楼房住着谁?(小猫)谁来说说每层楼分别住着什么颜色的猫?(小蓝猫住在第一层,小绿猫住在第二层……)

  师: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小猫家,知道了每只猫的楼房层数,现在出发去第三站了。

  (3)第三站:学习3X3楼层和房间空间位置的门牌号码表示方法

  1、了解门牌号的含义

  师:哇,这次我们来到了更大的房子,数一数这栋房子有几层?(3层)我们用数字表示出来,第一层用数字1表示,第二层用数字2表示,第三层用数字3表示,1、2、3分别表示楼房的什么?(楼房的层数)

  师:让我们再来看一看,每一层又有多少间房子呢?让我们从左边开始数,第一层有几间房子?第二层又几间房子?…让我们用数字标出来,这些数字表示楼房的什么呢?(楼房每层的间数)

  师:咦,谁打开门了?(蜗牛)蜗牛住在哪里?他住在第几层?住在第一层的第几间房?

  师:蜗牛告诉大家它的门牌号是102,你们知道门牌号中1表示什么?(楼房的层数)02表示什么吗?(楼房每层的间数)

  师:哇,鹦鹉也出来了,鹦鹉住在第几层?住在第三层的第几间房?鹦鹉说我的门牌号是301,你们知道门牌号中3表示什么?(楼房的.层数)01表示什么吗?(楼房每层的间数)

  小结:所以门牌号码是楼层数+房间数组成的

  2、学习根据门牌号码找对应的家

  师:小蜜蜂说它家的门牌号码是302,你能找到小蜜蜂的家吗?……

  (4)第四站:巩固门牌号码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师:米卡还给小动物带来了礼物,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米卡把礼物送给大家吗?米卡在礼物上面贴上了门牌号,请小朋友按照门牌号把礼物送到对应动物的家。

  三、活动结束

  师:今天的动物王国之旅到这里就结束了,米卡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小朋友下次见!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中,第三大环节是边让幼儿自己操作边讲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设计实际操作性不强,当将准备的教具发下去之后,孩子们的注意力也就随之分散了,场面会难以控制,会很浪费时间。另外,让幼儿自己操作,写画设计门牌号码,也非常费时间。整个活动由于时间关系省略了一些内容没有讲述,值得反思。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2

  一、活动目标:

  1、学习3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

  2、在活动中,正确记录分合式,并会整理自己的操作材料。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数量是3的图片。

  2、教师用记录卡一张,小猫头饰一个,两个圈。

  3、幼儿人手一张数字宝宝卡片放在口袋里。

  4、音乐光盘。DVD

  三、活动重难点

  1、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在游戏中学习3的组成,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教师出示小猫头饰,"看,谁来了呀?"

  (二)学习3的组成。

  1、师:今天小猫要邀请它的好朋友们小兔、小猴到家里来做客,还为它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它想把这些好吃的分别放在2个盘子里,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才好,你们愿意帮助小猫来分一分吗?

  2、出示记录卡,幼儿自主学习3的分成。

  师:我们先来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有多少?

  幼:3只桃子。

  幼:3个蘑菇。

  幼:3条小鱼。

  那怎样把数量是3的分成两份呢,请你动动脑筋,看谁想得办法多,并用数字把每次的`分法记在下面的格子里。

  (评:通过让幼儿来帮助小猫给它的好朋友分好吃的,给好朋友小兔、小猴这一"任务",在活动一开始就使幼儿的角色一下子就转变了过来,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激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你是怎么分的?请你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说。"(在视频上展示幼儿的分法)幼:我把3只桃子,1只桃子分给了小兔,2只分分给了小猴。

  幼:我把3条小鱼,1条小鱼分给了小兔,2条小鱼分给了小猴。

  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3可以分成1和2,幼儿一起学念。

  师:"还有其他分法吗?"

  幼:我把3个蘑菇,2个蘑菇分给了小兔,1个蘑菇分给了小猴。

  幼:我把3根棒棒糖,2根棒棒糖分给了小兔,1根棒棒糖分给了小猴。

  "还有其他的分法吗?"(没有了)

  (评:具体形象的小动物角色,使幼儿有话可说,通过自己动手尝试操作的事情,幼儿也较易掌握并表达出来。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把数量为3的食物分给了小兔、小猴,从而掌握3分成2份有两种分法,本环节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

  教师小结

  师:3分成两份有两种分法。幼儿一起念两种分法。

  (评:在幼儿操作后发现了3的两种分法后,教师再小结,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

  (三)游戏学习3的组成。

  师:小动物们吃得可开心啊,吃饱了,他们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森林玩,你们愿意吗?森林很远,我们3人一组开火车去吧! "(听音乐3人一组玩开火车的游戏)"呀,看,这是什么啊?(魔洞),这个魔洞只允许数字3过去,可我们小朋友也想过去怎么办呢?(先变成数字宝宝),请你们先将自己的数字宝宝请出来,看看自己是数字宝宝几呢?是数字3吗?那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字变成3呢?(幼儿讲述1和2组合,2和1组合)"真聪明,那快点找到一个与自己合起来是3的朋友手拉手、排好队一起过魔洞吧!"(教师检查)

  幼儿分组找到朋友过魔洞后,做一个胜利的表情或动作!

  师:"刚才你们都很聪明,都能找到和自己合起来是3的好朋友一起过魔洞,真棒!"

  师:"请你来告诉大家,你是数字宝宝几,你找到的好朋友是几?"

  幼:我是数字宝宝1,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2,我们一起过了魔洞。

  幼:我是数字宝宝2,我找到的是数字宝宝1。

  老师或幼儿记录1和2合起来是3,2和1合起来是3,大家一起学念。

  (评:通过创设"过魔洞"这一情境,让幼儿变成数字宝宝,去找好朋友过魔洞,再一次激起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起到了生生互动的作用。通过游戏幼儿知道了哪两个合起来是3,并会尝试着用一句好听的话来表达出来。本环节转换自然协调,又充分注意到了动静交替,不会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相反的是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四)幼儿操作卡练习。

  师:"我准备了许多的智慧星要奖给你们呢,可是你们得完成另一项任务后才能得到,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1)讲解操作卡。(2)幼儿操作。(3)检查练习,奖赏"智慧星"。

  (评:幼儿在学习了3的组成后,让幼儿来操作练习,起到了对新知识的巩固作用,夺取智慧星很切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激发了幼儿的竞争意识。)

  活动延伸:

  在区角活动中练习2、3的组成。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中以"教师教,幼儿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创设了"给小动物分食物""与好朋友过魔洞""夺取智慧星"等游戏情境,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从而知道了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3,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的成功的喜悦,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并创设了较好的生生互动的环境,活动效果较好。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3

  活动目标

  1、训练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能力。

  2、学习30以内2个2个数,5个5个数,培养幼儿数群概念。

  3、为学习计算打基础。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2个2个数,5个5个数

  难点:

  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

  活动准备

  1、演示板一套、小插板每人一套。

  2、PPT。

  3、音乐《大西瓜》《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教师:“秋天到了,小熊家的果园成熟了,它要请我们帮它摘水果。”

  二、操作探索

  游戏一:复习30以内的正数。

  1、教师:“小熊的果园里有三排果树,请小朋友帮它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颗树?”

  2、教师:请小朋友跟我一起念儿歌《数果树1》

  《数果树1》

  果树果树站得直,我数果树笑哈哈。

  从左向右正着数,1到30挨着数。

  1、2、3、4、5、6、7、8、……30。

  3、复习30以内的倒数教师:“现在,我们要用倒教的方法帮小熊点教果树。

  4、教师:点数时,从右向左、从下往上逐一倒数圆孔,从30数到1。

  《数果树2》

  果树果树站得直,我数果树笑哈哈。

  从右往左倒着数,30到1挨着数。

  30、29、28、27、26、25、24…1。

  游戏二:30以内2个2个数

  教师:“刚才是一棵一棵数的果树。小熊要请我们帮它摘水果,现在我们要两个两个帮小熊摘水果。”

  1、教师引导幼儿共同朗诵儿歌《摘西瓜》后,一起两个两个数西瓜。

  《摘西瓜》

  果园里,西瓜多,我摘西瓜笑哈哈。

  两个两个装箱里,一箱一箱装三车。

  2、4、6、8、10、12、14、、…30。

  2、请幼儿两个棋子一种颜色,将10个棋子插在第五行,边把第五行的.棋子两个两个地往第一行上挪动,边两个两个数数。

  律动游戏:“大西瓜”

  “小熊谢谢小朋友,要请我们吃西瓜。小朋友们,请起立!”

  游戏三:30以内5个5个数

  1、教师:刚才我们两个两个摘西瓜,小熊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助它五个五个摘苹果,你们愿意帮忙吗?”

  幼儿:“愿意!”

  2、教师引导幼儿共同朗诵儿歌《摘苹果》后,一起5个5个数苹果。

  《摘苹果》

  果园里,苹果多,我摘苹果笑哈哈。

  5个5个装箱里,一箱一箱装三车。

  5、10、15,20、25、30。

  3、请幼儿五个棋子一种颜色,将10个棋子插在第五行,边把第五行棋子五个五个往第一行上挪动,边五个五个数。

  三、经验提升

  1、教师:小熊今天非常开心,要请我们去它家做客。看一看,小熊给我们准备了什么?(引导幼儿用2个2个数、5个5个数的方式点数蛋糕、苹果、气球、棒棒糖)

  2、教师:小熊还要同我们一起玩插棋子的游戏。请大家听音乐,插棋子,看谁插的多。

  (引导幼儿2个2个插,5个5个插,并点数。)

  3、听音乐收棋子,有序送插板。

  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条理分明,层层深入,能很好完成活动目标。我先创设了“参观小熊的果园”的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接着利用帮小熊数果树,复习10以内的正倒数,然后,从帮小熊“摘西瓜”、“摘苹果”等环节,引导幼儿一边操作材料,一边2个2个、5个5个地数数,从中,加入了音乐律动《大西瓜》,动静结合,让幼儿感知到活动的快乐。再通过让幼儿观看PPT,加深对“数群”的认识并按要求进行点数。运用游戏让幼儿进行巩固,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将“数群”的概念生活化和游戏化。最后运用游戏让幼儿进行巩固,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将“数群”的概念生活化和游戏化。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知圆形的特征。

  2、能够辨别圆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圆形饼干等相关图片。

  纸面教具:圆形图片、饼干盘、各种颜色大小的圆形。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面教具圆形卡片,请幼儿触摸,感知圆形的.特征。

  圆形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小结:圆形摸起来没有角,没有边。

  二、出示纸面教具饼干盘,请幼儿圈出圆形。然后播放课件,出示答案。

  老师这边有好多饼干盘,盘子里有各种形状的饼干,请你们用笔把圆形的饼干圈起来。

  我们来看看你们有没圈对呢?

  三、出示实物饼干,将不同形状的小饼干分到若干托盘,请幼儿找出托盘中的圆形饼干。选择正确则可以吃掉该圆形饼干。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将纸面教具《形形色色》投放在益智活动区,请幼儿找出各种颜色的圆形图片。

  教学反思: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愉快地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的操作探索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活动过程中教师为幼儿充分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幼儿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以“游戏”贯穿活动过程,让幼儿在玩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5

  设计思路:

  我班幼儿前期有过点数的活动,在数数上幼儿已经有了相关的经验,但仍有小部分幼儿会出现漏数、多数的现象。结合动物花花衣的主题,并根据幼儿喜爱小刺猬这一特点,融入小刺猬背果子的情景开展此活动,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正确点数5以内的物体,并能按物取数,了解小刺猬会背果子的本领,感受小刺猬采摘果子的快乐。

  整个活动分为三个大环节。第一环节中点数刺猬说出总数是对正确点数进行的一次复习;接着数果树上的果子,果子呈现的方式是有规律的.,一排一排的、一列一列的,让幼儿感知数数时可以先数上面一排再数下面一排,数完上面的再数下面的。第二环节中通过数刺猬妈妈背果子的数量进一步感知数数的不同方法,每一次数数后出示相关的数字,体验数字和总数的关系。最后结合了实际的操作,让幼儿手口一致正确数出自己果子的数量并能按物取数。每一环节层层递进,由简易难,帮助幼儿巩固和进一步掌握手口一致点数的技能,感知物体的总数与数字相对应的关系,掌握数的实际意义。

  活动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正确点数5以内的物体,并能按物取数。

  2、了解小刺猬会背果子的本领,感受小刺猬采摘果子的快乐。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ppt、幼儿操作材料、数字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去果园点数小刺猬的数量

  1、点数刺猬

  我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你认识它吗?尖尖的刺有什么用呢?(刺猬、背果子)

  小刺猬要去果园里背果子,我们和他们一起去吧!

  (戴胸饰)看看我们刺猬宝宝都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呢?

  红色的刺猬宝宝站一起,数数有几个?

  黄色的刺猬宝宝站一起,数数有几个?

  小结:用手点着小刺猬,点一个数一个,就不会错了。

  2、点数果树上的果子

  请我们的小刺猬去小椅子下休息一会吧!(将头饰放在椅子下)

  (出示三颗大树)刺猬妈妈带着小刺猬们来到了果园,看看前面有几颗果树?三颗果树一样吗?

  果树宝宝有几个红色的小果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小结:数数的时候可以从前往后数,还可以从后往前数。

  果树妈妈有几个果子?4个怎么样的果子呢?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小结:数数的时候可以先数上面一排,接着数下面一排。

  果树爸爸有几个果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小结:数数的时候可以一排一排的数,可以竖着一列一列的数。也可以先数大果子再数小果子,还可以先数红果子再数黄果子。原来有这么多数数的方法呀!

  二、背果子、数果子尝试按物取数

  1、树上的果子都成熟了,一个个的掉在了地上,刺猬宝宝会用什么办法把这些果子背在身上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小刺猬背了好多的果子,看看刺猬妈妈背了几个果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用哪个数字可以表示呢?

  小结:可以先数红色的果子,再数黄色的果子;也可以先数大果子再数小果子。

  3、幼儿操作:数一数自己背到了几个果子,然后找一个数字宝宝来表示。

  4、你背了几个果子?你是怎么数出来的?

  5、一样数字的刺猬宝宝我们一起抱一抱。

  三、小刺猬回家体验采摘果子的快乐

  小刺猬们真厉害,背了这么多的果子,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一起回家吧!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探索的欲望很强,常常有一些看起来危险的现象发生。如何转危为安,巧妙利用,有目的地将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变为我们可利用的教材,真正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是本节课选材的关键。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6

  故事背景:

  小朋友们要毕业了,老师用同样长度的漂亮丝带,扎了五颜六色的花送给他们。他们收到礼物都很开心,忽然皮皮发现她和琳琳的花大小怎么都不一样呢,便跑去问老师:“我和琳琳的花为什么不一样大啊?”老师说:“那你们自己拆开比一比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理解物体的形状,位置发生变化后,物体的长度保持不变。

  2、发展幼儿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3、学会正确的比较长短的方法。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

  故事挂图《老师的礼物》丝带卡片。相同长度的绳子两根。

  学具准备:

  丝带卡片。相同长度的绳子两根。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与幼儿一起玩“吵嘴的小蛇。”的游戏。游戏玩法。

  老师这里有两条小蛇,他们在吵架,吵架吵的可凶了,为什么吵架呢?让我来问一问吧!

  哦我知道了,原来他们都觉得自己是最长的,谁也不甘示弱,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替他们量量吧,看看谁是最长的。

  教师出示教具两根绳子,带领幼儿比较长度,并教给幼儿正确地比较长短的方法,两根绳子的一端对齐,将两根绳子拉长,目测比较长短即可。

  2、教师出示故事挂图《老师的礼物》,讲故事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教师:皮皮发现他和玲玲的花有什么不一样呢?

  皮皮比较之后,发现什么问题?

  二,集体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故事内容,比较丝带的长短。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也拿了四条丝带,做成了礼物要送给你们。教师出示用丝带做成的这个礼物。

  教师:这四个小礼物,玩法可多了。

  老师示范礼物的玩儿法,吸引小朋友的兴趣。

  教师:老师有个秘密要告诉小朋友,做这4个礼物的丝带是一样长的,你们相信吗?

  教师将4个礼物分别拆开,比较长短。

  教师:原来做礼物的四条丝带是一样长的。

  物体的长度,不因它的颜色和位置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2、小蛇的情景再现,变化弯曲的样子,比较长短。

  教师:刚才两条小蛇玩累了,睡着了,他们睡觉的姿势是不一样的,一条弯曲成s形,另一条蜷缩成了一团。

  教师:小朋友们这两条小蛇是一样长的吗?我们拆开来比较一下吧!

  三,操作活动。

  第一组,教师仔细观察学具图片上两条造型不同的丝带,并比较它们的长短。第二组,教师发给幼儿相同长度的.毛线,要幼儿自由摆出不同的形状。

  四,延伸活动。

  1、园内延伸。

  (1)课外活动时,教师在场地中用相同长度的两根跳绳围出两个不同的图形,让幼儿借助自己的小脚测量一下,两根跳绳是一样长的。

  (2)园内完成《操作册》第61,62页。

  2、家庭延伸。

  (1)家长与幼儿一起在生活中探讨其他的测量方法。

  (2)家庭完成《亲子册》第61,62页。

  活动反思:

  开展此次长度守恒活动前,幼儿已经具有测量的相关经验,对于测量需要掌握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我结合前几次的测量活动,依据幼儿活动的热情,请幼儿继续寻找生活材料,探讨长度守恒的原理。

  活动的环节很简单:提出问题介绍游戏规则请幼儿自由探索总结操作的经验。

  为什么要创设简单的环节进行操作呢?我有几点想法。

  第一,幼儿已经具备测量方法的经验,因此简单的回忆和提出问题就能够唤起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

  第二,大班幼儿已经具备独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创设情景或者游戏式的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大班幼儿的自主自愿性,体现活动中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第三,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操作氛围,给幼儿的思考留有足够的空间,便于幼儿从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充足的操作时间发现幼儿的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7

  教材分析:

  生活中离不开数字,车牌号、街道号、手机号码、红绿灯的时间、服装的号码等都是数字。数字在不同地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产生好奇与探究的欲望。本活动以幼儿已有生活经验为基础,带领幼儿观察、对比,发现数字在生活中传递给人们的不同信息,探究数字的不同作用,感知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体验数字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不同作用。

  2、能说出自己知道的数字在生活中代表的不同意思。

  3、感受、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引导幼儿找一找、画一画生活中带有数字的物品,将实物或绘画作品带到幼儿园。

  2、在教室中投放含有数字的物品,如食品袋、钱币、时钟、温度计、遥控器、台秤、大小不一的鞋和衣服等。

  3、《幼儿素质发展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包》课件27,“幼儿学习材料《快乐总动员》。活动建议:

  一、组织谈话活动,请幼儿说一说自已发现的数字以及它们代表的意义。

  1、提问:你在哪里发现了什么数字?

  小结:小朋友们在门牌、衣服、手机、钱币、遥控器、挂历、钟表、电话等物品上都找到了数字。

  2、引导幼儿讨论,了解数字的不同意义。

  提问:你找到的这些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原来我们找到的数字代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有的表示电话号码,有的表示时间,有的表示尺寸,有的表示住址。

  二、引导幼儿找一找班级中物品上的数字,进一步了解数字的不同作用。

  1、提间:我们班里有没有数字?在哪里?什么物品上有数字?这些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2、根据幼儿的交流随机引导幼儿进行对比、讨论。

  例如:幼儿说到鞋子上有数字,教师随机提问:鞋子上的数字有什么不同?哪个数字的鞋子大、哪个数字的鞋子小?还有哪些服饰上有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不同?

  小结:鞋子、衣服上的数字越大,说明鞋子、衣服也越大。

  3、提到过小的数字时,教师可用投影仪显示,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讨论数字

  例如:食品袋上有什么数字?“保质期:20xx年12月22日”代表什么意思?温度计上的数字表示什么?硬币和纸币上的数字有什么不同?

  小结:数字可以表示温度高低、服饰大小、钱币面值、保质期、物品重量、营养品。

  三、请幼儿阅读《快乐总动员》第22-23页,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的数字。

  提问:书中的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120”表示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特殊的号码?

  四、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提问:生活中可以没有数字吗?为什么?

  小结:数字的作用可真大!它可以告诉我们时间、地点、车牌号、服饰大小、食物的保质期、货物的价格、物体的长短和重量以及特殊的号码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字朋友。

  活动反思:

  数字是无处不在的,它们的存在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8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不同形状的物等分的方法,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萌发对等分的兴趣。

  活动准备:

  1、 彩带一条,剪刀,提供每个幼儿不同形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纸。

  2、作业纸,卡:二等分、四等分

  活动过程:

  一、学习将物体二等分,初步感知二等分的含义。

  1,出示礼物袋:喜羊羊送来的礼物,接电话。

  2,教师先从礼物袋里出示--彩带,提问:把这根彩带送给我们班最乖的两个乖孩子,那怎样分才能使两个乖孩子拿到的`彩带一样长呢?

  A、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

  B、教师是否讲彩带两头对折,剪成一样长短的两根彩带,幼儿初步感知二等分的含义,得出结论:二等分

  二、幼儿探索将不同形状的图形进行二等分,进一步感知而等分的含义。

  1、逐一出示不同形状的物体,在黑板上展示,发放每人不同形状的物体,幼儿操作探索。

  小结:将正方形、长方形的纸对折,就可以折出两个相同的长方形。

  幼儿继续探索还有什么方法。

  小结:还可以角对角对折,就可以折出两个相同大小的三角形。

  2、每人一把剪刀,将物体二等分剪开,比较和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三、在二等分的基础上,探索四等分的方法;

  1、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德经验分享、交流。

  2、比较四等分后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有什么不一样?

  四、作业纸:练习。随音乐出活动室。

  课后反思:

  新《纲要》指出:科学教育的价值趋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情感态度和儿童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幼儿向最近目标发展区发展。大班的孩子喜欢探索,喜欢尝试,对于动动,做做,非常感兴趣,于是我根据幼儿兴趣、需要以及年龄特点拟定了我本次活动目标。整个活动我没有任何灌输形式的教法,而是采取鼓励幼儿主动积极探索、同伴间互相学习的方法达成教学目标。虽然整堂课的时间显得稍微长了一些,但小朋友们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引导他们发现等分多种的方法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但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小朋友操作的材料比较多,上课的时间也显得比较长了。如果让孩子分组操作那孩子的合作能力也可能会在其中表现出来。

  1、在活动第一环节的操作后可以不用在再次去强调多种等分的操作方法,然而显得有的重复。

  2、由于在平时也没多时间给孩子去操作纸工,所以在操作中显得有点不听指挥就一味的操作中练习,动手能力有点差。在以后教学中,孩子的动手方面能力也不可疏忽。

  所以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有很多的地方要去琢磨和发现。要想成为一个全方面合格的老师还要不停的去学习,不停的去锻炼。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9

  活动目标:

  1、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

  2、能大胆参与操作,运用生活中的序数经验为动物楼房设计门牌号码。

  3、在活动中体验帮助小动物搬家的快乐。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课件《小动物搬新家》,背景音乐。

  2、三种颜色的`火车票、大头笔、背景音乐、站队示范图、地版颜色标签动物楼房和门牌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课件,小动物邀请我们坐火车去它们家玩,请小朋友带上火车票上火车。请幼儿根据火车票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并报数说一说自己是第几个,老师提问个别幼儿:请幼儿准确说出自己家楼层与房号?并与其他幼儿分享。

  二、创设情境感受楼房的层与间之间的关系。

  出示课件观察楼房,说一说一共有几层?每层是什么颜色?每层有几间?

  三、尝试给小动物设计门牌号码,请幼儿分组将自己设计的门牌号码展示在板上,教师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进行交流,老师巡回指导,并小结。

  四、开展游戏《谁不见了》,请幼儿闭上眼睛玩捉迷藏游戏,观察哪一层哪一间的小动物不见了?巩固幼儿认识空间位置关系。

  五、二次设疑以及提高操作难度,引发新经验。

  老师引导幼儿帮助小动物们搬新家,将新的动物和门牌号放入对应的房间位置。小动物们感谢小朋友帮他们住进了新家,并希望小朋友经常来森林公寓做客。

  六、迁移生活,拓展经验出示冬季运动会方阵图,请幼儿参考进行排队。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10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周围序列美的兴趣与探究欲望,培养乐于尝试和探索的积极情感。

  2、引导幼儿按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并学习按规律进行排序,感受规律美在生活中的运用。

  3、发展幼儿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周围一些序列装饰的规律和美感。

  2、事先组织一次结构游戏,指导幼儿拼插“房子”,在草地上创设动物新村的场景。

  3、颜色(红、黄、蓝)、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瓷砖若干,小推车10辆,小树、小花等装饰物若干。

  4、幼儿人手一副袖套。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引入

  1、请幼儿装扮“小小建筑师”一起欣赏自己建构的动物新村,激发他们继续为动物新村铺路的愿望。

  2、引导幼儿观察“工地”上的`瓷砖,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并启发他们按一定的标准将瓷砖分类归放。

  二、铺路活动

  1、提出铺路要求:

  (1)、根据瓷砖颜色、大小、形状等不同特征进行有规律的铺路。

  (2)、取、放瓷砖时要注意轻拿轻放,注意安全。

  (3)、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可以向老师或同伴提出来,大家协商解决。

  2、让幼儿自由组合形成建筑小分队(不限制人数,允许幼儿独干),并启发他们进行分工合作。

  3、请幼儿挑选自己需要的瓷砖,并用小推车运到目的地。

  4、引导幼儿按一定的规律进行铺路。

  (1)、启发幼儿有创造性地设计出不同的排序规律。

  (2)、鼓励幼儿就自己和他人所铺的小路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5、用一些小花、小树为动物新村进行绿化装饰。

  三、欣赏活动

  1、师幼共同欣赏美丽的新村,感受各种序列的规律美。

  2、在铺好的小路上走走,体验劳动和创造所带来的成功喜悦之情。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11

  教学设计:

  中班数学活动:《10以内的环形计数》

  活动目标:

  1、对环形排列的物品感兴趣,了解环形排列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尝试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数,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与家长共同收集环形物品:如圆盘、手镯、伞等,引导幼儿发现环形排列物品的特点。

  2、每组一份盘子、手镯、雪花、记录纸、笔。

  3、课件、大记录纸、即时贴纸、夹子、回形针、笔、音乐CD。

  活动过程:

  1、出示课件“一个钟面”,感知平面环形排列方式。

  2、分组操作,初步尝试环形数数:

  (1)幼儿数一数:盘子上的图案、手镯上的珠子、雪花上的花瓣。并将各自数数的结果记录下来。

  (2)教师记录各组不同的结果。

  (3)提出疑问:同样的东西,为什么大家数的结果不一样?

  3、交流:“你是怎么数的?”请数对的幼儿和数错的幼儿上来数一数雪花上的花瓣,展示各自的方法。

  4、播放课件,请幼儿思考:怎么数,才能数对呢?

  让幼儿直观的感知“小花有几朵?小花排列方式是怎样从直线变为圆形,应该从哪里开始数、到哪一个结束?”

  5、交流:“怎样记住开始数的地方?(做标志)用什么来帮忙做标志?”

  6、幼儿第二次操作:添加材料,尝试用做标志的方法数数。

  (1)请幼儿介绍:你用什么做标志?你是怎么数的?(播放课件,直观感受做标志的数数的方法)

  (2)老师小结,感受环形计数的要领:只要每个图案都数到,每个图案只数一次,不重复数不漏数,不管从哪一个开始数,数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3)交流、比较:“怎样数,能又对又快数出盘子上的图案?”引导幼儿发现即准确又便捷的计数方法。

  可以用手按住一个图案或发现图案排列的规律(如先看出盘子里小花数量,再去数大花)就能快速数出环形排列物品的数量。

  7、播放课件,欣赏生活中常见的环形排列图案的.物品。

  8、音乐游戏:快乐舞伴

  幼儿跟着音乐表演动作,当音乐停止,幼儿自由组合,围成几个大的或小的圆圈。请幼儿数一数,说一说每个圆圈有几个人?从哪里开始数?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继续寻找:生活中你还看见哪些物品上的图案是环形排列的呢?到幼儿园周围找一找立体或平面环形排列的物品。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运用课件,创设问题情境,“钟面上的数字是怎样排列的?”把幼儿引入与所提问题的情境之中,使幼儿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由于图案的组合轨迹是圆形的,幼儿在点数时,会忘记起始点而多数或漏数,点数时结果不一致。我再次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方法来数,才能准确地数出盘子上的图案?”为突破难点,继续运用课件,让幼儿直观的感知“小花有几朵?小花排列方式是怎样从直线变为圆形,应该从哪里开始数、到哪一个结束?”

  将教材中的形象以动画效果的形式出现,激活物体,从而使幼儿理解环形数数和直线数数是一样,只要“记住开始数的地方”就能准确地数出来。从而进入“怎样记住开始数的地方?用什么来帮忙做标志?”的操作环节,更好地掌握环形计数的要领。结束环节在“快乐舞伴”的游戏中体验数数的乐趣。各环节的设计,都围绕目标和内容层层递进,结合现代教学辅助手段的运用,为幼儿提供形象逼真、色彩鲜明的画面,诱发幼儿乐于探索数学的动机,充分调动幼儿进行探索、比较、交流,获得相关的数学经验。巧妙地把数学、操作、游戏融入为一体,使数学教学不再抽象、枯燥。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12

  设计意图

  幼儿对《好饿的毛毛虫》绘本十分感兴趣,毛毛虫吃各种各样的水果是孩子们交往中谈论的话题。在日常的活动中,幼儿喜欢自己动手操作,为了满足幼儿的兴趣需要,利用《好饿的毛毛虫》绘本中的情景,支持幼儿对现象大胆猜想和主动探究,更好地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我们生成了此次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6以内按数取物并说出总数。

  2、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或一样多。

  3、愿意参与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引导幼儿点数水果图片,并取出相应圆形卡片说出总量。

  活动难点:初步能够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或一样多。

  活动准备

  教师:PPT

  幼儿:游戏图、水果卡片、彩色圆形卡片、

  活动过程

  1、引入活动

  (1)教师讲述“毛毛虫”的故事,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有一条好饿好饿的毛毛虫,它四处寻找着可以吃的东西。

  第一天,它啃了1个苹果,可是它还觉得饿。第二天,它啃了2个梨子,可是它还觉得饿。

  第三天,它啃了3个橙子,可是它还觉得饿。第四天,它啃了4个桃子,可是它还觉得饿。

  第五天,它啃了5个香蕉,可是它还觉得饿。第六天,它啃了6个草莓,它终于吃饱了。

  2、根据PPT的内容进行数量点数

  (1)教师出示PPT水果页,引导幼儿观察水果卡片,说出每一个盘子里水果的数量。

  指导语:这里有毛毛虫爱吃的水果,请你看看都有哪些水果,每种水果各有几个?经验提升:通过点数知道果盘里水果的数量不相同。

  (2)教师演示PPT取水果盘(如3个橙子),点数并说出总数后,再取出相应数量的彩色圆形,放在毛毛虫头的后面。

  (3)请幼儿参与。取水果盘(如4个桃子),点数并说出总数后,再取出相应数量的彩色圆形,放在毛毛虫头的后面。

  指导语:你觉得毛毛虫想吃什么水果?请你选一种水果,数数水果有几个,你就点出几张彩色圆形放在毛毛虫身上,表示它吃了这么多的水果。

  请另一名幼儿选择一张水果卡片(如5根香蕉),点数并说出总数后,再取出相应数量的彩色圆形大卡片,放在另一张大游戏图毛毛虫头的后面。

  经验提升:能够按照水果的数量,取出相应的点数。

  3、根据图片的内容进行数量比较

  (1)教师引导幼儿比较两张游戏图上毛毛虫的.圆形卡片的数量,用合适的语言表达比较结果及比较的方法。

  指导语:我们来比比这两条毛毛虫谁吃的多?谁吃的少?你是怎么比的?

  (2)幼儿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请幼儿与同伴进行比较,分别判断自己和对方的毛毛虫身上的圆形卡片数量,比一比谁的多,谁的少还是一样多。

  指导语:你请喂毛毛虫吃水果。数数你的毛毛虫吃了几个水果?你旁边小朋友的毛毛虫吃了几个水果?谁的毛毛虫吃的多?谁的吃的少?是不是一样多?

  (3)幼儿分享操作结果。

  指导语:你的毛毛虫吃了一共几个果子,旁边小朋友一共吃了几个果子?谁吃的多?谁吃的少?

  经验提升:初步能够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或一样多。

  活动总结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用幼儿喜欢的《毛毛虫》绘本故事导入有一定的情境,能够激发幼儿兴趣,幼儿非常愿意主动参与积极主动回答问题。通过毛毛虫吃得水果数量,使幼儿练习6以内的点数,幼儿基本能够6以内按数取物说出总数。在幼儿操作材料过程中,教师提示幼儿一边按数取物一边说一说表达。但是本次活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比较物体数量时,是由我先引导幼儿一起进行数量的比较的方法,幼儿虽然能够能够比较两组物体数量的多、少或一样多,完成活动目标。但是可以先请幼儿操作材料,引导幼儿主动探究两组物体数量比较的方法,请幼儿分享数量比较的好方法。再次请幼儿操作材料,巩固数量比较方法,使幼儿初步懂得多、少或一样多。在幼儿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自信心,感受到和体验到其中的乐趣。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13

  活动目标:

  1、了解一天的时间顺序,建立时间观念。

  2、能讲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并学习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制作作息时间表。

  3、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大的钟面一个(能拨动时针和分针)、整点、半点的字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教师播放闹钟的.声音。

  (2)师:这是什么声音?对了,这是闹钟的声音,它每天叫醒我们,早早起床去上学。

  2、阅读读书

  (1)幼儿阅读幼儿用书p29页。

  (2)师:请你们给小明的作息时间按照一日活动顺序调整一下。

  (3)师:你们也和小明一样有自己的作息时间,请你说说你们的作息时间。

  (1)幼儿互相讨论一天要做哪些事。

  3、制作“我的一天”作息时间表。

  (1)请幼儿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制作作息时间表。

  (2)请幼儿介绍“我的一天”作息时间表。

  小结:我们制作的作息时间表完成了,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活动延伸:

  1、幼儿将制作好的作息时间表贴在家里或者活动室内。

  2、提醒幼儿要按作息时间去做事。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14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的形成,知道8添1是9,能手口一致点数9以内的物体。

  2、理解9的实际意义,正确认读数字9 。

  3、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小鸟图片、数字9,幼儿每人两张画有圆点的图片

  活动建议

  一、复习8的形成

  通过各种活动复习8以内数的形成,小鸟叫、小鸟飞、拍手、

  二、学习9的形成,知道8添1是9

  1、教师出示8只小鸟,请幼儿拿出和自己一样多的小鸟,让幼儿想办

  法变成9个,并说出8添1是9。

  2、9里面有9个1,理解9的实际意义。幼儿将桌上的'小鸟片放入盘子里,一次放片,共放了9次。

  3、认读数字9引导幼儿说出象形。

  4、幼儿用画有圆点的图片进行练习,知道8添1是9。

  三、引导幼儿找出周围环境中可以用9表示的物体,理解9的实际意义。

  教学反思

  孩子们通过学习,根据情景中鸟儿的不同数量列出8的减法,并能较好的理解了8的交换规律,在学习中利用挂图,让孩子观察、讲述小鸟的不同,从而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能力和细心观察能力,并按规律掌握了8的减法,再过渡到抛雪花片,从中进一步巩固了8的减法。幼儿数学教育中教师要创设与幼儿相适宜的环境,提供具有意义的操作材料与机会,鼓励幼儿去发现与交流,丰富幼儿的数经验,促进幼儿的逻辑思维的发展。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15

  一、课程目标:

  让幼儿学会每次增加1的递增模式。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二、课程准备:

  绘本《打瞌睡的房子》,卡通图片,积木。

  三、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每次增加1的递增模式。

  难点:掌握递增模。

  四、活动方法与组织形式:

  活动方法:提问法、观察法、讨论法。

  组织形式:集体活动

  五、活动过程:

  1、与幼儿一起复习绘本并排序

  师:“还记得我们上节课读的《打瞌睡的房子》吗”(记得)

  师:“能告诉老师故事里发生了什么吗”(都在打瞌睡)

  师:“谁第一个是睡着了”(老奶奶)拿出一张老奶奶的卡通图片贴上。

  师:“谁第二个是睡着了”(小男孩)“他睡在哪里了”(老奶奶的身上)

  拿出一张老奶奶、一张小男孩的卡通图片贴上,将小男孩的卡通图片贴在老奶奶的卡通图片上面。

  师:“谁第三个是睡着了”(狗)“他睡在哪里了?”(小男孩的身上)

  拿出一张老奶奶,一张小男孩、一张狗的卡通图片贴上,将狗的卡通图片贴在老奶奶和小男孩的卡通图片上面。

  师:“谁第四个是睡着了”(猫)“他睡在哪里了?”(狗的身上)

  拿出一张老奶奶,一张小男孩、一张狗、一张猫的.卡通图片贴上,将猫的卡通图片贴在老奶奶、小男孩和狗的卡通图片上面……

  2、发现规律

  向幼儿提问:“看看这些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像楼梯,每次都会多1个)

  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该老鼠睡觉了),那我们的图片会发生什么(会变高),好,我们一起来验证吧。

  师:“谁第五个是睡着了”(老鼠)“他睡在哪里了?”(猫的身上)

  拿出一张老奶奶,一张小男孩、一张狗、一张猫、一张老鼠的卡通图片贴上,将老鼠的卡通图片贴在老奶奶、小男孩、狗和猫的卡通图片上面

  师:“最后一个谁是啊”(跳蚤),那我请一位小朋友把他贴在适当的位置,(拿出一张老奶奶,一张小男孩、一张狗、一张猫、一张老鼠、一张跳蚤的卡通图片贴上,将跳蚤的卡通图片贴在老奶奶、小男孩、狗和猫的卡通图片上面)

  师:“最后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图片在同一条线上,每次都会多一个)这就是递增模式。

  3、模式游戏

  现在我想让小朋友做一个这样的递增模式,我们用积木来试试吧。

  为幼儿提供积木,观察幼儿游戏,并指导。

  六、活动延伸:

  幼儿可以回家和家长一起玩递增模式的游戏,例如纸杯等。

  活动反思:

  《打瞌睡的房子》是“一本图画与文字的天作之合”。经典的图画本就是图与文的完美结合,是文学和艺术在最为纯净的层次和阶段的完美结合。我的课堂上孩子们的反映证明了《打瞌睡的房子》的确是一本好书,也再次证明图画书对孩子们在观察、思维、审美等能力的提升方面,对孩子们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的形成方面所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则是不容忽视的。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1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与数字相关的生活物品的照片

  2、各种与数字相关的物品实物。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生活中运用数字的实物照片,初步感知数字的用途

  师: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

  2、它们的上面都有什么?

  3、照片上都有些什么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呢?(教师重新播放照片)

  二、回忆生活中的有关数字,进一步感知数字的用途

  师: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也有数字?(家里、商场、马路等)

  师:你们真能干,想出那么多。(出示钱币、门牌号、报箱、站牌等的照片)你们知道这些东西上的数字有什么用吗?

  三、寻找自己身边的数字,切身感受数字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师:

  1、我们身上有数字吗?

  2、老师的鞋子上有数字,你们鞋子上有数字吗?是多少呢?

  3、老师的鞋子号码是38。我们来比比谁的鞋子大。为什么呢?

  师:原来鞋子的号码越大说明鞋子也越大。

  师:我们的'衣服上有数字吗?

  教师出示两件不同号码的衣服,请幼儿比较后知道:数字就越大,衣服越大。

  师:我们中班活动室里有数字吗?它们有什么用呢?

  师: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品,请小朋友上来每人拿一件,找一找上面有数字吗?它们又有什么用呢?(与同伴交流)

  四、教师小结

  今天小朋友找了许多生活中的数字,它们都有不同的用途,请小朋友以后再去找一找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数字?它们的用途是什么?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环环紧扣,目标明确,幼儿也比较感兴趣。整体来说本次活动完成的还是不错的。数字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广,而且孩子们每天都会和数字打交道,数字已成为了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大部分的孩子几乎都没有注意到数字的存在。活动唤起了孩子们对于数字与生活之间紧密联系的认识。让幼儿感受数字的趣味性,对数字产生兴趣。鼓励幼儿从物品中找出数字,并尝试说出数字的含义。引导孩子说说我们的生活中的数字及作用,并一起观看一些有数字的图片。最后以有趣的游戏结束本次活动。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17

  设计意图:

  “灯会从旧时宫廷和寺庙里的祭祀庆典逐渐演变而来”,《过年啦》绘本中是如此描述。赏花灯、猜灯谜是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幼儿非常的喜欢。本次活动《数花灯》,通过赏花灯、数花灯这一形式,创设了坐火车去花灯会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引导幼儿学习从不同方向辨别5以内的序数,能准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激发幼儿学习序数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理解5以内的序数的含义,知道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

  2、能正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

  3、对学习序数产生兴趣。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火车头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引导幼儿理解1-5序数的含义。

  创设坐火车去花灯会的情境,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音乐停,幼儿各自坐下,说出第1、第2、第3、第4、第5个座位上的分别是谁。

  提问:你是在第几车厢的第几个座位上?

  二、游戏“看花灯”,学习从不同方向辨别5以内的序数。

  1、看花灯,分别出示荷花灯、兔子灯、金鱼灯、南瓜灯、走马灯等七种不同灯的图片。

  提问:第一盏灯是什么灯?第二盏灯是什么灯?金鱼灯排第几?荷花灯排第几?

  2、幼儿掌握后,教师把灯的图片交换一下,再启发幼儿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说出每盏灯的位置。

  3、出示旋转花灯图片,确认花灯在圆形排列中的次序。引导幼儿指导:圆形排列时,要先确认一个点,再点数确认排列次序。

  4、出示9宫格花灯图片,小朋友们采花灯,学会从上往下和从左往右两个方向确认位置。

  提问:小猫灯在什么位置?

  三、游戏找位置,进一步巩固5以内的序数。

  1、师:你们真棒,那现在我们5个人坐成一横排,你能找出自己的座位在第几位吗?

  提问:从左往右看,第一是谁?第二是谁?第三是谁?第四是谁?第五是谁?

  2、幼儿5人一组排排坐,听指令做动作。

  请第一个小朋友拍拍手,请第二个小朋友跺跺脚,请第三个小朋友拍拍肩,请第四个小朋友摸摸头,请第五个小朋友站起来。

  3、请幼儿听指令依次下火车。

  师:花灯会就要到了,请大家按照听到的次序下车区观赏花灯。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18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理解1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的运算。

  2、能准确地进行运算并能正确写出算式。

  3、体验动脑筋思考解题的乐趣。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城堡场景插图,车的图片,蝴蝶关相关图片,蚂蚁关相关图片,小白兔关相关图片,国王关相关图片,终极挑战关相关图片。

  材料准备:画板、画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观察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

  这个城堡的名字叫快乐城堡,它里面有好多神奇的地方,小朋友们想进去看看吗?

  请小朋友们坐着老师的车进去看看吧。

  播放课件,理解10以内数字的加减法的运算。

  1、指导幼儿进行闯关游戏:第一关“蝴蝶关”。

  蝴蝶姐姐的花园里有什么?有多少只呢?一会又飞来了4只,现在有多少只?

  小结:花园里原来有3只蝴蝶,飞来4只后,一共有7只蝴蝶。用算式表示是3+4=7。

  2、指导幼儿进行闯关游戏:第二关“蚂蚁关”

  小蚂蚁的小草坪上有什么啊?一共几块呢?可是吃了3块,还剩几块呢?用算式表示是什么?

  小蚂蚁说要分给大家4块,那它还剩几块呢,用算式又怎么表示?

  3、指导幼儿进行闯关游戏:第三关“小白兔关”

  小白兔的园里种了什么?有几朵?可是采了3朵还有几朵呢,用算式怎么表示?

  4、指导幼儿进行闯关游戏:第四关“国王关”

  国王很高兴大家都来看他的城堡,他说成功通关会奖励我们好多礼品哦!

  国王的城堡有6面小红旗,可是他想要9面,谁知道还要加几面才是9面小红旗呢?

  5、指导幼儿进行闯关游戏:第五关“终极挑战”

  看苹果对着的数字来写等式,请小朋友把答案写在纸上。

  6、闯关结束

  小朋友们都通过了全部的关,国王奖励大家很多礼物都放在了汽车上,我们一起开着汽车回家吧!

  教学反思

  在学习完10以内的加减法后,孩子们已对教材丰富多彩的知识呈现方式越来越熟悉,越来越喜欢了。我深深认识到把生活带进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能激起学习的兴趣,扩展思维的空间,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问题呈现多样性,激起挑战的欲望

  解决问题,是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学习目标,怎样才能更好的落实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诚的感谢实验教材的`编委,教材本身与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层次的创设问题情境,紧密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以教材为依托。平时教学中注意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问题呈现的多样化,例本案例的教学中,由学生创设情境后自主提出问题,创设一种游戏、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问、生答,更能激起学生的解决欲望。平时课堂上“你难不倒我”“我来考考你”都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问题解决的表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家解决后,也注意人际化的情感教育。“对同学们的解答你满意吗?”“谢谢大家”,无一不透露出浓浓的情。平时结合课本的实际情景,常以第三人称的方式请小朋友帮助解决。

  二、紧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供思维发展的空间

  低年龄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数学中的计算教学,以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种过渡不能是跳跃式的,应该给孩子一根拐杖扶持。在低年级教学中,这根拐杖是十分有必要的,即创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问题情境,通过直观的操作、观察,过渡到抽象的算式表达。有了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们才会更清晰地了解算式的计算过程,依次运算、条理清晰。所以低年级的教学中把数学还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找数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计算教学中渗透实际问题,改变问题呈现方式

  解决问题教学长久以来一直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项目,教材的精心编排我深深认识到虽只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教学,然而每一课的计算教学无一不渗透着应用教学,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尽力挖掘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素材,不仅有利于计算教学中算理的讲清、讲透,更是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生活的思想。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19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根据这一要求,考虑到小班幼儿生活既是学习、学习既是生活这一特点,选择了他们感兴趣、又有困惑的内容:认识白天和晚上。在设计活动形式时,力求避免数学活动枯燥化,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主体,让幼儿能大胆地参与活动,积极地投入操作实践中去:以手指游戏图片感知生活场景分类游戏绘本欣赏等环节让幼儿从多方面来认识、区别白天和晚上,理解白天和晚上的时间概念。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初步认识白天和晚上。

  2、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白天和晚上的不同。

  3、初步建立时间概念。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绘本《白天和黑夜》;

  2、白天、晚上背景图,情境小图卡;

  3、夜晚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手指游戏“睡觉了醒来了”。

  2、提问:我们小朋友在什么时候醒来?什么时候睡觉?

  二、基本部分

  1、观察绘本《白天和黑夜》封面,初步感知白天和晚上这一现象。

  师:白天精灵是什么样子的?黑夜精灵有什么不同?

  2、提问:白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晚上呢?

  3、教师小结:白天的时候天很亮,天空有太阳和白云,爸爸妈妈去上班,小朋友上幼儿园。晚上天很黑,月亮和星星出来了,爸爸妈妈和小朋友回到家,房子里点亮了灯才会看见东西,晚上很安静,人们会睡觉休息。

  4、分类游戏:白天和晚上。

  (1)师: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这是什么时间做的事情?

  (2)幼儿根据小图卡上的场景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分类;

  (3)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分类结果。

  (4)师幼共同小结:白天,小朋友来到幼儿园,和同伴一起进餐、玩玩具、午休、唱歌、画画、做游戏、、、、、、可以做很多有趣的事情。晚上,小朋友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吃晚餐、看电视、看书、、、、、、最后就要洗澡、休息了。

  三、结束部分

  1、师:你喜欢白天还是晚上?为什么?

  2、观看夜晚图片,欣赏、感受夜晚的美好。

  教师小结:白天很热闹,晚上也很精彩。

  3、阅读绘本内容《白天和黑夜》。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20

  设计意图

  9的分解组成是使幼儿学会数的分解和组成,初步理解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与9的加减相联系,教材中的内容相对简单、枯燥,也不容易理解。在教学中,根据幼儿对数的认知、理解和接受知识的年龄特点,我将采用实物操作法,把书中简单枯燥的内容,变为幼儿所喜欢的活动,并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在游戏中得到练习,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分解,知道9分成两份可以有8种分法,并用分解式记录结果。

  2、在操作活动中,熟练掌握数的分解中两个部分数递增递减和互换规律。

  3、能将分解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和综合概括。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教师用材料:教学课件《9的分解》。

  2、幼儿操作材料:用篮子装好和孩子数量相应的不完整的花和花瓣;学具“保护羊群”;

  幼儿操作单页。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复习8的分解组成。

  1、游戏《插花瓣》,请幼儿把花朵上缺少的花瓣插上相应的数量,组成一朵漂亮的花。

  2、请幼儿互相交流自己拿到的花朵一共有几朵花瓣,原来有几朵,自己插上了几朵。

  3、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操作情况,总结8的7种分解方法。

  二、学习9的分解。

  1、创设情境,引导幼儿思考:玲玲想把这9个苹果放到2个篮子里,一共有几种分法呢?

  2、出示教学课件,幼儿学习9的分解方法。

  3、教师总结:9个苹果一共有8种分解方法,并用相应的分解式进行记录。

  4、引导幼儿观察分解式并找出规律:左边篮子放的苹果数量增多,右边篮子放的.苹果数量减少,左边每增加一个,右边就相对减少一个,但合起来的总数都是9。

  三、拓展游戏,巩固9的分解方法。

  学具操作游戏“保护羊群”,每位幼儿手拿两个羊圈和9只小羊的图卡,帮助农夫把9只小羊分别圈在两个羊圈里,试试一共有几种分法。

  四、幼儿完成操作单练习。

  活动反思

  游戏是幼儿教育中的灵魂,更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利用多种游戏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这是一节很成功的课,活动环节设计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通过师幼互动给幼儿充分操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引导幼儿在活动体验中找到答案。活动中,教师始终以幼儿为主导,让每位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在这堂课中,教师能充分利用游戏活动这条导火线来启发、引导幼儿,把枯燥、乏味儿的数学变得使幼儿更乐于接受和参与,确实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探索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21

  活动目标:

  1、在操作中探索7的分成,并记录。

  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ppt

  教学重点、难点:

  1、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7的6种分法

  2、总结归纳7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拍手游戏,复习6的分解。

  (2)学习7的组成。

  ①引导幼儿花园中花朵的总数,并将花朵分成两份,鼓励幼儿尝试多种分法。每当幼儿说出一种分法,教师就记录下来,直至幼儿讲完所有的'分法。

  ②让幼儿数一数共有几种分法,想一想,如何能记得又快又好。幼儿想办法,师幼共同商量并有序地进行排序,就不易错漏。

  ③带领幼儿找一找前后数字的排列关系,通过观察感知并发现前后数字变化的规律:前面的数字逐渐变大,而后面的数字却由大变小。

  2、操作活动。

  幼儿动手操作

  3、巩固练习,拍手游戏7的分解。

  活动延伸:

  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挑选一个数字卡(1—6)戴上,伴随找朋友的音乐找到和自己的数字和在一起是“7”的幼儿做朋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6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本次活动以尝试分苹果,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7的分解组成,掌握7的6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活动在游戏《拍拍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22

  活动内容:4的加法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使幼儿理解加法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4的加法。

  2,在幼儿生动活泼的情景和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主动探索的精神。

  3,培养观察、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孙悟空头饰、实物(1只青色的苹果,3只红苹果,一棵贴有数字3的树,一棵贴有数字4的树)背景图(一束花,红色的两朵,黄色的两多,)写有得数是4的加法算式的树叶、火车头头饰,每个幼儿一张写有加法算式的火车票,1—4数字卡,“”卡、“=”卡。

  活动过程:

  一、准备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4的组成,现在我们做个碰球的好吗?

  幼儿:好。

  师: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你的1球碰3球

  二、创设情景,探求新知

  1、活动一:孙悟空变戏法

  师:俺老孙来了,要和你们比赛,看一看谁的本领大?你们知道俺孙会多少变吗?

  生:七十二变。

  师:对,你们看,我变出了什么?

  生:苹果

  师:几个苹果?

  生:一个绿苹果。

  师:我又变了,现在变了几个苹果?

  生:3个红苹果

  师:对,我先变了一个绿苹果,你们说用数字几来表示?(1)

  师:那后来变的3个红苹果用数字几来表示呢?(3)

  师:我一共变了几个苹果?

  生:4个。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

  生:加法,组成

  师:什么样的加法?

  生:13=4

  师:他说得对吗?谁来说说这道算式题表示什么意思?

  幼儿讲述,并认读算式题。

  师:看到这道算式题,我们还能想到什么算是题?

  生:31=4

  提问:你们是怎么想的?

  师:这两道算式题,他们加号前后的两个数,它们的位置相互交换了,它们的得数怎么样?(没有变)对,在加法算式题里,加号前后两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得数是不变的,这就是加法的交换律,所以我们嫩个根据13=4这道算式题能想出31=4。你们还真绑,但我想再考考你们,看,我现在变成了什么?

  生:4朵花

  师:你们是怎么算的,能用一道算式题表示吗?谁愿意?

  请一名幼儿讲述。

  提问:你的这道算式题是怎么表示刚才的一件事呢?

  幼儿讲述并认读算式题。

  小结: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13=431=422=4)对,我们学会了4的加法,并知道根据加法的交换律由一道算式题想出其他一道算式题,你们真能干。我很佩服,现在想请你们帮我寄信,寄给花果山的`小猴子们,请他们也来参加你们的,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师:你们看,信封上有什么?(算式题)

  师:你们会算出他们的得数吗?(会)

  师:请你们算出得数后去找跟他相对应的信箱,信箱上有数字,那个数就是小朋友算出的得数,你的得数若是3,那你就必须把信封投到贴有数字是3的信箱里,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还有一件事就是请小朋友帮叶宝宝找到妈妈

  (方法同上)

  幼儿操作,教师巡抚指导。

  师:做好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有没有把他们送错。

  (幼儿齐读算式题)

  师:我今天太高兴了,想邀请你们去水帘洞玩,你们去吗?做火车去好不好?现在请你们从椅子底下拿出你们的火车票。你们算算自己是几列火车,上与得数相同的火车,我们再请三个家长来做列车员,让他们帮我们检票,你们可注意了算错的不能上车。

  在开火车的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出教室。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23

  活动中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尝试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能运用方位词清楚、连贯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感知左右的相对性与可变性。

  设计意图

  幼儿的日常生活和空间方位认识、辨别、运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支持幼儿在生活中能运用到自己对空间方位的理解,解决问题。在运用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的促进着幼儿空间方位认知的发展。在前期考虑到本班幼儿在对空间方位辨别与认识水平,处于从自身为中心到客体为中心的阶段,于是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搭围墙》中创设了一个为小狗家搭围墙的游戏情景,提供给幼儿可操作的颜色不同的正方体积木,幼儿根据以客体(小狗家)为中心,来辨别左右搭围墙。活动中,孩子们要挑战从易到难三个层次不同的难度,使幼儿感知以客体为中心时,客体与其他客体的空间关系。

  活动目标

  1、在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基础上,尝试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2、能运用方位词清楚、连贯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培养幼儿的空间方位感,感知左右的相对性与可变性。

  重点难点

  1、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2、能够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颜色不同的正方体积木4套,小狗家房子4个。

  2、红黄蓝绿色标签各1个,黑板4块。

  3、示意图5套。

  经验准备:幼儿前期已有的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左右”游戏、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游戏。两个人一组合作来玩,玩的过程大家要相互鼓励呦。最重要的是合作的过程要仔细听要求。

  师:请小朋友们看看自己左边坐的是谁,右边坐的是谁?

  (幼儿以自身为中心观察左右方位)

  师:现在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和我面对面的站着,我们都举起右手,嗯?怎么我们都举起右手,看上去却不是举得同一只手呢?

  (幼儿回答)

  小结:“原来当自己和对方面对面,这时我们改变了位置,所以你和对方的方向不一样了,左右方向也发生了变化”(小结)、

  二、合作搭围墙(以客体“小狗家”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搭围墙)

  1、两人共同看着示意图搭围墙(每组的示意图是相同的)

  师:看看桌子上有什么?(房子、正方体积木)

  师:这个房子是小狗的家,待会我们来给小狗家搭围墙,正方体积木是搭围墙的材料。现在我们是和小狗的家面对面的,小狗家的左边是哪一边?小狗家的右边是哪一边?(幼儿回答)。怎样搭围墙呢?很简单!看着示意图,两个小朋友一起搭,搭好以后坐好,不用说,我就知道你搭好了。

  (教师将示意图出示在黑板上)

  (1)引导幼儿根据小狗家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搭围墙。

  师:一起来看看示意图上,小狗家左边的第一格是放什么颜色的积木?小狗家右边的第一格是放什么颜色的积木?

  (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示意图搭围墙。)

  师:好的,开始搭围墙吧!

  师:大家都完成了,检验一下是否各组的小朋友搭的围墙是否正确。小狗家左边的第一格放绿色正方体积木,小狗家右边的第一格放白色正方体积木。小朋友们大家搭正确了吗?给你的伙伴一个大拇指!

  (2)请幼儿说说以小狗家为中心,小狗家围墙是怎样搭的。

  师:第二次搭围墙有一点难度了哟,看看这一张示意图,谁来说说小狗家左边围墙第一格放什么颜色的积木,第二格放什么颜色的积木,小狗家右边围墙第一格放什么颜色的积木,第二格放什么颜色的积木。(关注幼儿是否能以小狗家为中心辨别左右方位,介绍小狗家围墙是怎样搭的。)

  师:好的,开始搭围墙吧。

  师:大家都完成了,检验一下各组的小朋友搭的围墙是否正确。小狗家左边的第一格放蓝色正方体积木,第二格放黄色正方体积木。小狗家右边的第一格放红色正方体积木,第二格放白色正方体积木。小朋友们大家搭正确了吗?给你的伙伴击个掌!

  2、两人分工合作,一人看示意图一人搭围墙。(每组的示意图为相同的)

  师:第3次搭围墙,要加大难度了哟!待会每组请一个小朋友来搭围墙,另一个小朋友一边看示意图一边告诉搭围墙的小朋友,小狗家左边的围墙怎样搭的,小狗家右边的围墙怎样搭的。要注意的是看示意图的`小朋友不能动手搭,只能介绍围墙怎么搭。

  师:现在请看示意图的小朋友,拿着示意图站在搭的小朋友座位后面,站好就可以开始了。

  师:大家都完成了,现在我把示意图贴在黑板上,大家检查一下有没有需要调整的,有需要调整的请举手。

  (将需要调整的围墙拿到前面来,请所有幼儿观察哪里出了问题再进行调整。这个环节老师再次着重点明以小狗家为中心来辨别左右方位搭围墙。)

  3、加深游戏难度,巩固幼儿经验(每组的示意图为不相同)

  师:接下来第4次搭围墙挑战要开始咯!仔细听规则,这里有4张示意图,它们是不一样的,待会请每组看示意图的小朋友上来选一张示意图贴上本组的标签,再将示意图贴在黑板背后。这一次看示意图的小朋友要走上来看示意图,记住怎么搭的之后回去告诉搭的小朋友怎么搭(规则讲两次)。完成以后请各组小朋友坐好举手示意。

  师:接下来是验证的环节,我们小组和小组之间来验证(将各组选择的示意图发到各组桌子上),每组的小朋友去看看其他组的小朋友搭的围墙是否和示意图上小狗家的围墙一样。如果发现有问题需要调整的,请举手待会我们一起来调整。

  师:这次每组小朋友都配合得很好,都是按照小狗家的左右方位来辨别左右的,观察示意图的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搭围墙的小朋友听得也很认真,所以这一次大家搭得围墙都和示意图上的围墙一模一样。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合作搭围墙,搭围墙时我们以小狗家为中心来辨别左右方位。在生活中,小朋友们可以去观察,当我们改变了自己的位置后,再以自身或其他物体为中心来辨别左右方位,这时左右方位会发生变化哟,

  活动总结

  1、本次活动幼儿参与度高,游戏中幼儿始终运用以客体(小狗家)为中心,辨别左右来搭围墙。

  2、因为学前幼儿对空间方位的认知发展是从以自身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幼儿在操作积木搭围墙时,可能会出现还是以自身为中心来搭围墙,这是因为幼儿的发展规律或是没有认真听规则,老师这时应根据幼儿表现积极引导幼儿。

  3、在完成游戏任务时幼儿两两合作,观察的小朋友必须观察并介绍清楚,搭的小朋友也必须认真倾听另一个小朋友的介绍来搭围墙,如果遇到了困难、问题,两个小朋友要商量解决问题,促进了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24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的按顺序点数3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在操作中了解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手口一致的按顺序点数3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活动难点:能手口一致的按顺序点数3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Ppt演示文稿,小猫,小狗,小兔的图片若干,“1,2,3”的.数字卡片若干,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1、提问导入: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们吗?

  那今天咱们就请小动物们和我们一块学本领,玩游戏好吗?

  2、听音乐走线

  二、集体活动

  1、ppt演示

  今天,杜老师请了许多小动物来和我们一块学本领。我们一起来看看,说说都有哪些小动物吧!(分别演示猫,狗,兔子的图片)

  师:每种小动物各有几只呀?

  幼:一只猫,一只狗,一只小兔子

  师:(一边指着图一边说)对,一只猫,一只狗和一只小兔子,那他们合起来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呀?

  然后,引导幼儿伸出手指一块来点数(从左到右)当幼儿数到3时,教师围着三个小动物画一个大圆圈,并大声的说:“一共有3只小动物。”

  说完了,要求幼儿在数一遍,数到3是用手画圈,然后说:“一共有3只小动物。”

  2、在黑板上操作

  小动物们觉得小朋友们太聪明了,它们决定回去请它们的小伙伴和大家一起上课,学本领。

  分别请幼儿在黑板上操作(三只小猫,三只小狗,三只小兔子)的图片,操作时必须要求幼儿用手画大圈,并大声说:“一共有几只小猫,小狗或小兔。

  三、游戏活动

  1、游戏“按数取雪花片”

  老师先出示数字宝宝“1、2、3”的数字卡请幼儿认读,然后请几个小朋友玩抽字卡,然后其它小朋友拿相应的雪花片送给他们。

  2、游戏"马兰花"

  幼儿与老师一块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老师念儿歌《马兰花》但教师说:“开一朵花”时,就自己抱着自己的肩膀站好,到老师说:“开二朵花”时,就两个小朋友抱在一起,“开三朵时”就三个小朋友抱在一起。

  四、活动结束

  师幼共同总结。

  五、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是数一数自己家里有几口人。

  教学反思:

  优:

  1、本节课选题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2、本节课思路清晰,环节设计新颖,抓住了幼儿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并加入游戏,充分调动了班级幼儿的积极性。与老师配合的很好。

  缺:

  1、由于时间的原因,本节课没能让全部幼儿进行操作。

  2、在教学过程中,点数方法强调的不够深刻,造成幼儿操作时需要老师提醒。

  这节课总的来说还比较理想,如果在上这节课我会加大难度,比如,三个小动物要用数字“3”表示,另外在点数方法上我会反复想幼儿说明。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25

  教学过程:

  一、碰球游戏:复习4的组成

  二、出示直观教具,学习4的加法

  1、小兔去拔萝卜,先来了一只小兔(出示一只小兔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三只小兔(出示三只小兔图片)问 1只小兔再添上三只小兔是几只小兔呢?

  2、幼儿列算式1 3=4请幼儿说出1、3、4的含义

  3、依次出示小鸟、小狗、表示加法算式2 2=4、3 1=4(方法同上)

  4、引导幼儿观察1 3=4和3 1=4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秘密。

  三、引导幼儿看图编4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四、玩“谁最快”游戏

  教师出题,幼儿用数卡摆算式,看谁摆得又快又对

  五、看图写算式

  1、让幼儿书写加法算式

  2、教师检查,对书写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帮助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的含义

  2.让幼儿掌握4的加法

  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苹果卡片4个、动物卡片:小鸟、小兔各4张,画有4个图案的图片四张;

  2、数卡若干(1-----4)

  3、幼儿用书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26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大小标记将物体树叶分类摆放。

  2、能用身体动作表示大小,初步体验大小符号特征的意义。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大小标记卡

  2、大树和小树各一棵学具准备:哭脸和笑脸各二份,大小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比树叶,说树叶大小。

  1、比较树叶大小出示一片大树叶。

  教师:瞧,今天我们班里谁来了?

  再出示一片小树叶

  教师:又来了谁?

  我给树叶送标记,给大树叶送大标记,给小树叶送小标记。

  2、认识大小标记出示大标记

  教师:有一个大大的人,而且两臂张开,两脚分开。我们一起来学学它的样子。

  (幼儿按照标记上大人的样子做动作)。

  再出示小标记。

  教师:小标记上人的样子,两手向下伸出,两脚并拢。

  (幼儿按照小标记上人的样子做动作)。

  二、找树妈妈“分树叶”

  1、游戏”分树叶”

  教师:树叶怎么到我们教室里来的呢?(让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噢!原来呀秋天到了,树叶慢慢得变黄了,从树上一片片掉落下来,

  小朋友们利用星期天去捡的,然后把它带到了教室里。但这些树叶宝宝感到高兴吗?

  (教师反

  过来出示哭的大树叶和小树叶)

  看:树叶宝宝怎么啦?

  教师:为什么哭呢?

  教师:对呀!树叶宝宝离开了家,离开了妈妈,离开了它们的好朋友就要哭了呀!

  那我们来做个有爱心的人,帮助他们找妈妈好吗?

  2、看标记:

  出示两棵树妈妈(一大一小,并且贴有大小标记)。

  教师:那谁是小树叶的妈妈呢?他们有标记吗?

  3、复习大小标记。

  4、送树叶回家:

  (1)教师示范送小树叶到有小标记的树妈妈那里。

  提问:大树叶我送它到哪里呢?

  (2)教师:瞧,树妈妈还在哭呢?原来它还有许多的孩子没找到家呢,我们来帮帮忙吧!

  音乐播放,幼儿集体活动。(为大小树叶找妈妈)

  (3)找出错的地方:

  教师:来帮树妈妈找找看,有没有孩子找错了妈妈。

  请个别幼儿帮助纠正。同时教师变树妈妈的脸为变成笑脸。

  三、送圆形宝宝回家

  教师出示许多大大小小圆形图片,请幼儿每人拿一个按大小标记将它们送回"家"。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27

  活动目标

  1、能够点数4以内的数量。

  2、在游戏中巩固点数知识,体验角色扮演的乐趣,建立初步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小兔乖乖故事。

  课件准备:小兔乖乖相关图片、点数图片。

  纸面教具:4以内的点数卡。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回忆小兔子乖乖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图片上是谁啊?兔妈妈有几只小兔乖乖?它们叫什么名字?

  小结:图片上是一只兔妈妈和三只小兔乖乖,一只叫红眼睛,一只叫长耳朵,还有一只叫短尾巴。

  二、出示图片,并播放音频引导幼儿熟悉听音数数的游戏规则。

  今天兔妈妈又要出去摘萝卜了,她和小兔乖乖们约定,回来时敲门的次数。我们来听听兔妈妈约定敲几下门?

  敲了几下门?我们再来听一遍。

  我们用点点表示敲门声,一边听一边数一数,看看我们的回答是对的吗?

  小结:兔妈妈回来会敲4下门,如果敲的.不对,千万不能开门哦。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一边观看小兔乖乖玩游戏,一边数数。

  1、播放第一遍三只小兔玩游戏。

  兔妈妈出发了,三只小兔乖乖在家做游戏,我们看看她们分别做了什么游戏。

  2、播放第二遍三只小兔玩游戏,引导幼儿数数。

  长耳朵小兔玩跳一跳游戏,数数一共跳了几下?

  短尾巴小兔玩翻跟头游戏,数数一共翻了几个跟头?

  红眼睛小兔玩转圈圈游戏,数数一共转了几圈?

  四、播放音频,引导幼儿听音数数。然后播放图片,检验幼儿的判断。

  嘘,听,好像有人在敲门。

  敲了几下?会不会是妈妈呢?

  小兔与兔妈妈约定的敲门声是几下?

  我们再听听是不是几下?

  没错,就是四下,按约定的敲门次数敲门,小兔把门打开,兔妈妈回来了。

  五、角色扮演,带领幼儿玩“敲门”游戏,巩固数数。

  1、讲解游戏规则,教师来当兔妈妈,出示纸面教具点数卡表示敲门声次数,带领幼儿集体进行第一轮游戏。

  老师来当兔妈妈,你们来当小兔乖乖。现在兔妈妈要出门了,我们来约定敲……下门。如果我敲对了,兔宝宝就要开门哦。

  2、讲解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当兔妈妈,教师出示纸面教具点数卡告诉兔妈妈敲门声次数。再请两三名幼儿当小兔乖乖,进行第二轮游戏。

  活动反思:

  生动形象的动画故事能很好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也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通过响板道具的运用再次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也能有效地巩固加深幼儿对数的理解。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是小班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28

  设计意图

  这是有关初步感知概率和统计的活动,孩子们前期听过《蜘蛛和糖果店》的故事,因此非常感兴趣,这节课通过三个步骤两次操作逐步感知概率和统计,非常有挑战性的地方在于,让孩子理解概率就是生活中可能性的大小是很困难的,但是孩子们可以理解买的次数最多的糖果就是小顾客最喜欢的糖果,喜欢的糖果下一次也最有可能购买。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概率和统计。

  2、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进行大胆推理与预测。

  3、愿意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难点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幼儿进行大胆推理与预测。

  活动准备

  PPT、音乐、白纸足量、统计表、水彩笔、胶泥板、糖果图片、托盘、双色棉花糖。

  活动过程

  一、激情部分

  师:小朋友们,美好的一天开始了,今天我们又会遇到什么好玩的事儿呢,听着音乐一起去看看吧。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还想和你们玩变大变小的游戏,你们想不想玩,看看谁的反应最快?准备好:大,大,大,小,哎,你们猜老师接下来会说大还是会说小?你怎么知道我会变什么?秘密就藏在糖果店的购买记录里。秘密是什么呢?一起来看。

  二、激趣部分

  (一)初步感知概率:猜测小顾客会买什么商品

  1、师:第一个顾客叫小美,请小朋友仔细看,小美第一次买了什么?第二次买了什么?第三次买了什么?第四次买了什么?已经买了几次?其中,一共买了几次棒棒糖?几次QQ糖?哪一种糖果出现的次数多呢?

  过渡语:你们猜,她第五次会买什么东西?为什么?

  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都猜对了,小美第五次买了棒棒糖,从她前四次买糖记录就可以看出,买棒棒糖的次数最多,次数多,下一次还买棒棒糖的可能性就大,所以下一次她最有可能还买棒棒糖。

  2、师:洋洋来糖果店第一次买的是什么?第二次买的是什么?第三次买的是什么?第四次买的是?洋洋已经买了几次东西?其中,买了几次棒棒糖?几次QQ糖?几次跳跳糖?仔细观察这个记录表,猜猜第五次洋洋会买什么呢?为什么呀?还有其他理由吗?

  过渡语:是这样的吗?听洋洋说话。真厉害,小朋友都猜对了。洋洋买跳跳糖的次数最多,所以他下一次还会买跳跳糖。

  小结:小朋友们,哪一种糖果买的次数多,就说明他喜欢这种糖果,下一次客人也最有可能买这种糖果。买的次数越多,下一次买的可能性就越大;买的次数越少,下一次买的可能性就越小。

  (二)运用概率猜测幼儿会选择的物品

  师:小朋友们,糖果店最近进了很多受欢迎的糖果,你们想不想去选购?糖果店欢迎你们听着音乐搬板凳轻轻地上座位,选购糖果有要求,今天限购三次,听我的口令一次选一种糖果,将你要选的糖果图片依次摆在你的胶泥板上,安静等待,音乐结束就要面向我坐好,听懂了吗?播放上座位音乐

  引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播放操作音乐

  第一次购物开始,选好了吗?第二次购物开始,选好了吗?第三次购物开始,选好了吗?请小朋友放好糖果,调整板凳面向我坐好。

  师:谁来说一说你三次都买了哪些糖果?

  一位幼儿回答。

  师:你第一次买了?第二次买了?第三次买了?这三次中你一共买了几次XX糖果,几次XX糖果,在这三次中哪一种糖果出现的次数多,那下一次他会选什么糖果呢?我们猜下次你会选择XX糖果,对吗?

  (幼儿:对)

  师:看来只要了解购买糖果次数的多少,我们就可以比较准确得猜测下一次小朋友有可能会买什么东西。

  (幼儿:不对)

  激励语:你的思维很清晰,表述得很完整,小朋友们把掌声送给她,请坐。

  师: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购买糖果的次数多少,但是购买次数多的糖果有时下一次也不会被选择,我们觉得很可能的结果也会发生想不到的意外,不能保证百分百正确。

  师:还有谁想说一说你买了哪些东西?

  引导语:你第一次买了,第二次买了,第三次买了,其中,买了XX-次,XX-次,哪一种糖果出现的概率大?谁来猜测下一次他会买什么糖果?

  过渡语:XXX,他猜对了吗?

  (对)掌声送给他们俩。

  师:小朋友们,你们相互介绍自己选购的商品,互相猜一猜下一次会买什么东西。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选了这么多,可是我要知道所有小朋友购买各种糖果的次数就要一次次数,真的好麻烦,怎么办呢?

  幼:记录下来

  师:你的办法真好!老师有个好玩的魔法游戏就需要小朋友记录,看看我是怎么操作的?

  师:这是一个有魔力的棉花糖,一面是红色,一面是黄色,抛棉花糖落地时哪一种颜色的棉花糖会朝上呢,我该怎么记录面朝上的棉花糖呢?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张记录表和一个魔力棉花糖,请小朋友抛五次,抛一次记录一次,只记录落地后颜色朝上的棉花糖,在次数对应颜色的格子里打勾,最后计算数量。(教师在大的统计表里示范一次)请你们现在开始安静的游戏。播放操作音乐

  师:小朋友们,现在放下记录表和棉花糖,面向我坐好。

  师:谁想分享你的游戏结果?

  幼儿分享。

  师:你第一次抛出了XX颜色的棉花糖;第二次抛出了XX颜色的棉花糖;第三次抛出了XX颜色的`棉花糖;第四次抛出了XX颜色的棉花糖;第五次抛出了XX颜色的棉花糖;其中,红色棉花糖出现了X次;黄色棉花糖出现了X次,哪一种棉花糖出现的次数多?就从这五次结果看,下一次最有可能抛出哪种颜色的棉花糖?谢谢你的分享,掌声送给她。

  师:请小朋友们相互说一说你的游戏结果。

  师小结:小朋友们,学习了推测下一次可能性的这个技能,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用到这个技能,现在让我们也去告诉别的小朋友们吧!播放离场音乐。

  活动反思

  这是有关初步感知概率和统计的活动,孩子们前期听过《蜘蛛和糖果店》的故事,因此非常感兴趣,这节课通过三个步骤两次操作逐步感知概率和统计,非常有挑战性的地方在于,让孩子理解概率就是生活中可能性的大小是很困难的,但是孩子们可以理解买的次数最多的糖果就是小顾客最喜欢的糖果,喜欢的糖果下一次也最有可能购买。这节课一定不能啰嗦,多让孩子探索发现、表达,统计表的使用规则一定要说清楚,必要时可以做示范,两次操作材料都非常多,因此要提醒孩子自己收拾操作材料。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29

  活动目标

  1、能够认识颜色:红色、绿色。

  2、能够按颜色对物体进行分类。

  3、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绿兔子红兔子相关图片。

  纸面教具:红绿两只兔子、红绿萝卜若干、红绿圆形(数量为班级幼儿数)。

  活动过程

  一、出示颜色图片,引导幼儿认识颜色。

  小朋友们图片上的长方块分别是什么颜色呢?

  二、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学习按颜色分类。

  看看图片上是谁?对,穿红衣服的是红兔子,穿绿衣服的是绿兔子。

  红兔子喜欢红色的东西,绿兔子喜欢绿色的东西。我们来看看,它们的家分别是哪个呢?谁来送它们回家。

  它们种的植物分别是哪个呢?谁来送给它们。

  它们喜欢的皮球分别是哪个呢?谁来送给它们。

  三、出示纸面教具兔子和萝卜,将红绿兔子分别贴在活动区的墙上。再把两种颜色的若干萝卜撒在地上,带领幼儿集体玩《拔萝卜喂兔子》的游戏。

  红兔子和绿兔子玩累了,它们觉得肚子好饿,怎么办?

  你们觉得红兔子喜欢什么萝卜?绿兔子呢?

  地上有好多红萝卜和绿萝卜呀,我们来拔些萝卜给它们送去吧。

  四、出示纸面教具红绿点点,分发给幼儿,引导幼儿按拿到的点点颜色排队,开火车去室外寻找颜色。

  拿到红色点点的小朋友排成一队,拿到绿色点点的小朋友排成一队,一起开火车出去找找还有哪些东西是红色和绿色的吧。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课,是根据我们孩子的年龄特点及接受新知识情况来设计的。由于我们班孩子没有操作过书本练习,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是以实物操作的方式,让幼儿能更好地进行操作,孩子们都很感兴趣,他们都乐于参与其中。

  (2)本次活动,我以游戏的形式,为幼儿创造轻松自由的`活动学习氛围,孩子没有约束,学习更主动。

  (3)从孩子的操作情况来看,孩子们都能清楚的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并能按要求将物品分类放好。

  (4)不足的是:集体游戏环节,在请幼儿将雪花片送回家时,我是让幼儿以自由的形式将雪花片送回家的,没有特别地强调纪律,因此,课堂纪律显得有点乱了。我应该让幼儿分批排好队,再将玩具送回家,课堂纪律才不会乱。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30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2、通过拼摆感受整点时针、分针的位置,并能正确摆出整点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了解时钟的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行规律,学会看整点。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硬纸片钟

  2、实物钟

  3、反应幼儿一日生活的图片

  4、画有整点钟面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时钟谜语,激发幼儿关注时钟的兴趣

  师:短腿腿,圆脸膛,耳朵长在脑袋上,肚里声声滴答响,提醒我们早起床。你们知道它是谁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它吧!(板书:认识时钟)

  2、教师提问钟的作用是什么?

  (钟不停的走动,告诉人们几点了,人们就按照时钟上的时间安排休息、工作、学习)

  二、观察活动

  1、通过观察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师:小朋友们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数字、针)

  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样排列的?

  (认识几个典型的数学位置:12、3、6、9)

  2、比比看,钟表上的针有什么不一样?(长短、粗细之分)短短粗粗的这根针我们叫它时针,长长细细的这根针我们叫它分针

  三、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看到了钟表内有时针和分针,它们都在不停的跑着,今天我们来看一场它们俩个的`比赛,现在它们都站在数学12的起跑线上了,比赛开始。

  (老师操作钟表)

  师:刚才这场比赛谁跑的快?(分针)

  议论:时针和分针赛跑的时候,分针跑了一圈,时针跑了多少?教师反复操作

  总结: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这就是一个小时。

  四、认识整点

  1、教师依次出示画有12点、3点、6点、9点的四幅图片,问问:这是几点?你是怎么知道的?分针都指到几?时针指到几?将四幅图分别贴到黑板上

  2、找找四幅图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师:小朋友们仔细看看这四幅图,时间在12点、3点、6点、9点都是整点的时候,分针都指向谁?(12)

  小结: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数学几,就是几点钟

  3、认整时

  师快速拨出几个不同的整时,幼儿回答

  五、幼儿尝试活动

  1、幼儿各自拿出手中的硬纸片钟,教师说出几个整点时间,让幼儿根据教师说出的时间,拨动手中的钟表,教师巡回检查,看幼儿拨出的整点是否正确

  (拨钟时,一定要按顺时针方向拨,顺时针的方向就是钟面上的数学从小到大的方向)

  2、幼儿之间互相玩游戏“我说你拨”,看哪些幼儿能快速拨对同伴说出的整点时间,看谁拨的又对又快

  六、出示图片

  出示幼儿一日作息图片,要求全体幼儿按图片上的时间,在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早上7点起床、上午8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饭、下午5点放学、晚上8点睡觉)。教育幼儿从小做到按时进行各种活动,珍惜时间,上课不迟到,晚上按时休息

  七、总结并安排课后作业

  小朋友们今天很能干,通过玩一玩、看一看、拨一拨这些环节,我们认识了时针、分针和它们各自的特点,学会了认整时。放学后请你们将今天学到的东西说给家长听,请家长和你们一起再玩一次“我说你拨”的游戏,看看小朋友和家长谁拨对的次数多,明天上课时说给老师听听。

  活动总结

  通过玩一玩、看一看、拨一拨这些环节,我们认识了时针、分针和它们各自的特点,学会了认整时,通过动手操作更加深了认识与理解。但是个别幼儿还是不能准确认识并操作。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31

  活动目标:

  1、知道数数的顺序和规律。

  2、能正确判断7以内物体数量。

  3、能按数量多少进行排序,体验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1-7数量不同的冰糖葫芦道具7串。

  2、各种数量不同的苹果卡片7张。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知道数数的顺序和规律。

  2、难点:能正确判断7以内物体数量。

  活动过程:

  1、导入。

  (1)师:小朋友,吃过糖葫芦吗?是什么味道的?你们在吃糖葫芦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因为竹棒尖尖的,很容易刺伤小朋友。

  (2)师:今天,老师也做了一些特殊的糖葫芦,你们想看吗?

  出示7串糖葫芦,(把7串糖葫芦插到黑板上用胶带粘好的`孔里)师:请幼儿数有几串?并且数数每串上有几个?

  师:启发幼儿给糖葫芦排队,并引导幼儿找规侓。(从左向右排)师:按从少到多排序。按从多到少排序。

  2、出示数量不同的苹果卡片7张,让幼儿学着给苹果卡片排序。

  (1)启发幼儿给苹果卡片排队。

  (2)师:第一种是按什么规侓排的?第二种呢?

  3、制作。

  师:今天,老师教小朋友做一串橡皮泥的糖葫芦,请小朋友注意观察。

  (1)用竹签串起来,就成了一串橡皮泥的糖葫芦。

  (2)数一数自己的糖葫芦有几颗?

  活动延伸:

  学儿歌:《冰糖葫芦甜又甜》

  冰糖葫芦甜又甜,红红山楂圆又圆。一排排呀一串串,尝一尝呀笑眯眼。不用说话先点头,你说喜欢不喜欢?喜欢喜欢真喜欢。你一串,我一串,不给他呀要翻脸。你一串,他一串,人人脸上笑开颜。

  教学反思:

  1、该活动设计比较合理,整个过程体现了在玩中学,学中乐的教育思想。

  2、活动过程中,幼儿基本处于一种认真学习的状态,基本实现了预定的教育目标。

  3、活动后指导幼儿收拾整理好游戏材料,养成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32

  【教材分析】

  对于日历,大班幼儿需要结合重大节日及生活经验,在反复观察、验证中熟练掌握。幼儿通过工作日与周末、每个月的节日与四季的变化,感受到时间的一去不复返,进而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可以通过建立“班级生日册”的方式,引导幼儿记住自己和他人的生日并学会运用日历。借助重大节日和活动,让幼儿在多次翻阅査找中了解日历的内容和作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幼儿在査阅讨论游戏竞赛、设计制作等活动中逐步了解日历的作用。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日历中不同符号的意义,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一个星期有7天及它们的排列顺序。

  2、学习看日历的方法,能迅速找出日历中的具体日期。

  3、通过制作班级生日册,萌发关爱身边人的情感。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历、台历等多种形式的日历,制作生日册的日历表格12张,幼儿每人1张自己的小照片,“幼儿学习材料”一《拥抱冬天》。

  2、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各种日历并帮助幼儿记住生日。

  【活动建议】

  1、引导幼儿观察、翻阅各种日历,感知日历的多种形式,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小结:有挂历、台历等多种多样的日历。日历的每一页可以看到一天的信息,周历的每一页看到一周的日子,月历的每一页可以看到这个月所有的日子,年历可以看到全年所有的日子。

  2、请幼儿观察日历、了解日历的内容,学习看日历的方法。

  (1)请幼儿翻看日历,了解日历上的内容。提间:日历上有什么?

  引导幼几发现日历中有不同的数字(同拉伯数字、大写的数字)、文字、符号色等,了解它们分别表示年份、月份、星期、节假日等

  提同: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星期有几天?它们是怎样排列的?昨天、今天、明天各是星期几?

  启发幼几发现1年有12个月,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从1月排列到12月。启发幼儿发现每个星期有7天,7天的排列顺序是:星期日一星期一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一星期五一星期六,知道今天是星期二、昨天是星期一,明天是星期三等

  (2)请生目在1月份的幼儿介绍自己的生日,引导全体幼儿探索查日历的方法

  指导全班幼几在日历上帮助查找这位同伴的.生日日期,先找月、再找日、最后看是星期几。在操作中引导幼儿再次发现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有不同的天数能说出几月几日是星期

  几等。指导幼儿将《拥抱冬天》第1页中的日历填写完整。

  3、开展“看谁找得又对又快”游戏,进一步加深对日历及节日的认识。

  (1)引导幼儿国忆自己知道的节日,说出节日的名称、时间、意义等。

  例如:元旦、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一国庆节等。

  (2)引导幼儿分小组在日历中查找出1个节日,说出这个节日是星期几。

  (3)请幼儿在日历上找出各自生日的日期并说出是星期几。

  4、请幼儿制作班级生日册,学着关爱身边的人。

  (1)提供日历表格,按生日月份给幼儿分组

  (2)播放背景音乐《生日歌》,请幼儿在日历上找出自己的生日,贴上自己的照片,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儿。引导其他幼儿为这个月过生日的幼儿送上祝福。

  (3)引导幼儿讨论“班级生日册”的作用,激发幼儿关心、关爱身边人的情感。展示制作好的班级生日册,请幼儿找出自己好朋友的生日。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09-28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圆形02-12

关于幼儿园小班的数学活动教案06-13

幼儿园小班学习数学的活动教案06-12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02-22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12-26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1-10

幼儿园数学活动教案《我的朋友》06-23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07-12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