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2022-05-08 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数学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一、说幼儿

  数学活动的内容具有启蒙性、探索性和生活性。幼儿对所学的内容有一个较为具体的感知,对图形有了一个较规律系统的认识。并且和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既培养了幼儿对图形的感受力和认识力又培养了幼儿初步的探索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发挥排序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设计了此活动。

  二、说教材

  这一活动主要要求幼儿能够按照形状特征进行分类与排列,小班小朋友他们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在学习过程中着重感知事物的明显特征,然而几何图形的认识往往过于单调,抽象,因此,根据《纲要》中指出的,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这不仅使幼儿感兴趣的事物的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很适应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三、说目标

  首先要对幼儿进行兴趣的培养,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因此,我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有二点尝试。

  1、运用游戏教学,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形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开展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游戏特点,同时能激发幼儿的学习,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途径。

  2、让幼儿通过观察,自己动手,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观察说出它们都是圆形宝宝,并能细细地,有顺序地操作。

  所以该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总结,对此活动起着向导作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以下该活动的目标;

  1、能够按形状特征进行图形分类与排列。

  2、能细细地,有顺序地操作。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难点定为第一个目标,幼儿能够按形状特征进行分类与排列。

  四、说准备

  1、圆形,三角形,方形若干。

  2、每组若干几何图形。

  重点:在教师引导下找出图形排序规律。

  难点:按一定顺序排序。

  五、说教法

  (一)、教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教学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活动我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之外,还从中挖掘此活动的活动价值,采用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

  1、游戏法:

  以游戏的形式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把几何图形按形状分成三类。

  2、示范法

  通过示范把各种不同颜色,大小的圆形排成一横排,引导幼儿观察说出他们都是怎么排列的。

  六、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角,要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更多的探索活动,这不仅提高幼儿探索能力,更让幼儿获得了学习的技能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七、说过程

  1、游戏“开火车”

  在游戏中,让幼儿观察说出它们都是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并能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巩固学习三种几何图形。

  2、幼儿操作

  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形状,将三种图形分类并排成三行。

  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孩子们不仅能认识几何图形,更能详细地说出各种图形的区别。

  八、说延伸

  数学区中,提供木珠,各种塑料雪花片,图形片,可供{色、形状、大小排序。家长在家也可让孩子将鞋子、衣服、毛巾等按大小、颜色排序。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在与正方形的比较中认识长方形。

  2、初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活动准备

  1、神奇口袋一个,内装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若干。

  2、每个幼儿一张方形纸,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纸的宽度等长。

  3、《幼儿活动材料》每人一本,彩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知长方形

  1、出示神奇口袋

  请幼儿边说儿歌边摸口袋,告诉大家自己摸的图形名称。

  2、让幼儿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长得有点像,长方形就像伸长的正方形。

  二、在操作中比较正方形和长方形

  1、让幼儿找出正方形的纸,用对折的方法比较正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

  2、让幼儿找出长方形的纸,让幼儿用同样的方法比较长方形的四条边,四个角。使幼儿在操作中发现长方形的特征。

  三、导幼儿发现正方形和长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1、引导幼儿总结出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

  2、运用折纸的方法,请幼儿将正方形对折出长方形(三角形除外),长方形变成正方形,进一步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

  四、连连看看

  指导幼儿做画册上的练习,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发现。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去小熊家做客

  [设计意图]

  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幼儿学起来乏味无趣,为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在思维游戏《珍珠变变变》活动中,我试图设计了“去小熊家做客”这一主题,让幼儿通过“给小熊串糖葫芦”和“穿项链打扮自己”等游戏,让幼儿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物体数量,真正使幼儿感受到“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说出总数,建立初步的数概念,培养幼儿对数数的兴趣。

  2、 通过手眼协调地进行穿珠,培养幼儿专心操作的习惯。

  [活动准备]

  1、 信封一个:幼儿每人一套材料(彩色珠子25颗,穿珠小棒1根,穿珠绳2根)

  2、 场地布置:小河、山洞。

  3、 布置小熊的家:小熊玩具一个、小熊头饰一个、各种食物若干。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

  (1) 教师出示小熊的来信并念给小朋友听:“亲爱的小朋友们,新年快到了,我家里给你们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欢迎你们到我家来做客。小熊笨笨。”“我们去小熊家,给它带点什么礼物呢?”“哎,对了小熊最爱吃甜的食物,我们去给它买串糖葫芦吧!”

  (2) 教师带幼儿过“小河”、钻“山洞”,并引导幼儿点数“石头”、“山洞”的数量。

  2、 开活动。

  (1) 串糖葫芦。

  教师带幼儿来到一片空地上,教师发现许多“宝盒”(幼儿活动材料)。教师说:“我们看看能从宝盒里发现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用小棒、彩色珠子自制“糖葫芦”。

  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珠子,逐一穿到小棒上,制成“糖葫芦”。

  幼儿制成“糖葫芦”后,教师引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反复进行手口一致地电数并说出总数。

  (2) 穿项链。

  (3) 教师说:“我们去小熊家做客,得打扮得漂亮些,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漂亮呢?”引导幼儿根据“宝盒”里的绳子、珠子,想出给自己制作项链、手链、腰链等来打扮自己。

  幼儿用穿珠绳将珠子穿成项链、手链、腰链等,穿完后手口一致地进行点数。

  教师帮幼儿打结,幼儿戴上项链、手链、腰链等。

  3、结束活动。

  教师带幼儿来到小熊家,把“糖葫芦”送给小熊。

  教师扮成小熊:“欢迎小朋友到我家来做客,谢谢你们送给我糖葫芦,我也给你们

  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引导幼儿找出与数量相对应的食物,并进行品尝。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 通过讨论,实践操作,尝试按一定的规律对物体进行排 序。

  2、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教具:

  多媒体课件,胸饰人手一份(猫、狗)分颜色与大小。

  学具:

  (1)鲜花铺(分颜色、分大小)

  (2)服装铺(分颜色、分大小、分款式)

  (3)日用品架(餐具)(分大小、分颜色、分种类)

  (4)食品架(薯片)(分颜色、分高矮)

  (5)课件

  (6)图书架(分大小、分颜色|

  三、活动过程:

  1、实践感知:

  (听音乐进场) T:小朋友,快来看,这是谁呀?(汪汪),他们呢?(咪咪),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咪咪和汪汪排队进大商场好吗?

  想一想,商量一下,怎么排? 咪咪,我们一起来看看汪汪是怎么排队的?再来看看咪咪是怎么排的?(幼儿集体说,教师总结) T:队伍都排整齐啦,接下来我们要进大商场啦,大商场里的货物可真多,有鲜花、有食品、有餐具、有图书、有服装,还有一个好玩的电子游戏室,请汪汪和咪咪一样一样地去玩一玩,如果你发现那些商品没有排列整齐呀,就来做理货员,把它们理一理,排一排。

  2、幼儿分组操作:

  3、集体参观百货商店,

  讨论: T:咪咪,快来食品柜看看,这里的薯片可真多,颜色不一样,高矮也不一样,看看刚才的理货员是 怎么排的呀?(讨论,如有错误,集体修改)

  总结:哦,原来它们是按照高矮(颜色)不同来排队。 食品柜看完了,我们再来图书室看看吧……

  4、运用迁移

  T:马上要过新年啦,百货商场里呀想挂一些漂亮的气球来布置新年的气氛,请我们的小汪汪,小咪咪一起来帮忙想一想该怎么挂呢?看看谁想出的方法多?(先讨论)然后个别 幼儿回答说一种,显示一种。 T:原来挂气球可以想到那么多不一样的方法呀,你们的本领可真大!

【【热门】小班数学教案3篇】相关文章:

【热门】小班数学教案三篇05-07

【热门】小班数学教案四篇05-06

小班数学教案3篇05-06

小班数学教案三篇04-26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三篇05-07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五篇05-07

【实用】小班数学教案6篇05-07

关于小班数学教案3篇05-07

有关小班数学教案四篇05-07

【精选】小班数学教案9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