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的创立》历史说课稿

2023-04-21 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科举制的创立》历史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的教学内容《科举制的创立》,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一说教材、二说教法、三说学法、四说教学过程。下面我先进行第一项,说教材,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教材:

  (1)教材地位;

  (2)教学目标;

  (3)教学重点、难点。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科举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它在隋朝时创立,完善于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按士族出身取仕,到按才选拔官吏的一大发展,它在我国绵延了一千三百多年,在清末才被废除,对我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在我国古代特别是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本文按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及科举制的深远影响。课文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①科举制的诞生

  ②科举制的完善

  ③科举制的影响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搜集古今选官制度、用人制度的有关资料,从中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及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交流劳动成果,从中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进步的意识。

  ②通过讨论科举制的影响从中探究其对我们今天人事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及从感性知识上升到理性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我国古代用人制度的一大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原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学习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鼓励学生要勇于开拓进取,不断创新。

  3、教学重、难点及处理

  (1)重点: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在科举制的创立与逐步完善过程中,隋朝的历史任务是破旧立新,确立科举制度,用人权力收归中央,中央突破门第的限制,按考试成绩择优选才,但是各科考试的内容和方法尚未形成制度。唐朝的历史任务是继承发展、健全科举制度。关于此重点内容,我主要是通过课前搜集资料法和互动讨论法,在学生自学并展示自学成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而解决的。

  (2)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及影响

  由于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因此本课的难点是学生难以理解隋唐时期选*式的进步意义和对中外的深远影响,关于这一难点的处理,我主要是采用对比法,结合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两种制度的对比讨论,得出科举制的进步所在,从而达到难点的突破。

  二、说教法

  为了实现创新素质培养目标,我采用了“自学—指导”模式,该模式主要由自学、质疑、讨论、指导、释疑五个环节构成。在这个流程中,“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贯穿始终,在此模式下,我主要使用了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网络教学法等。

  三、说学法

  初一学生对历史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已经具有接受较系统的知识,理解一些问题的能力,但看问题不深刻,不全面。根据以上特点,我对本课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学法:分组合作学习法、体验性学习法及联系实际法。

  1、分组合作法

  根据教材内容我设计分组收集资料并分别安排任务,同时可给学生必要的指点和帮助,学生在充分预习新课基础上,自由结成学习小组并解决该组任务,更可以组与组交流预习成果,达到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2、体验学习法

  通过让学生表演历史短剧、再现历史这一活动,使学生以一种体验历史的形态,当历史主人翁,不但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历程,更渗透了对知识点的理解。

  3、联系实际法

  历史教学应为现实服务,将历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使遥远的历史更贴近学生,更为学生所接受。

  本课特设了小型课题作业法:

  自拟建议书,此是对本课内容的升华,更是以史为鉴,让学生谈对当今学校考试制度及人事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

  四、说教学过程

  遵循人类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和学生认识活动的主要特点,按照“自学—指导”的互动教学模式,我把教学过程分为:导入新课、展示成果、小结巩固几个环节。

  (1)导入新课

  首先我提问学生“中国古代说法中的人生四大喜事,具体指什么?”(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我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紧接着问,“中国古代书生是如何金榜提名?”(科举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并紧接着给出连续的设问:(到底科举制如何诞生?科举制又如何考?影响又如何?等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内容),由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导入新课。

  (2)展示成果

  ①科举制的诞生

  按预先安排,我请第一小组展示预习成果,派组代表介绍我国隋唐以前选拔官吏所采用的方式。我在肯定及点评的基础上给出讨论题:“同学们如何认识这种制度,它存在哪些弊端?”引导全班学生讨论得出正确结论,从而自然地过渡到科举制诞生这一子目上。

  ②科举制的完善

  由第二小组展示预习成果,表演历史短剧《科举考试》和《殿试》。

  ③科举制的影响

  关于科举制的中外影响方面,在同学代表上来汇报预习成果的基础上,我加以点评,让学生了解科举制不仅在我国乃至世界都影响深远。

  (3)小结巩固

  我请一个同学上台对本课进行小结,也鼓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我对学生发言给予肯定及点评,最后我给出自拟的知识框架供学生参考交流。

  板书设计:

  一、科举制的诞生(板书)

  1、隋文帝首创(板书)

  2、隋炀帝设进士科(板书)

  二、科举制的完善(板书)

  1、唐太宗扩国学(板书)

  2、武则天设殿试、武举(板书)

  3、唐玄宗重诗赋(板书)

  三、科举制的影响(板书)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望各位评委和老师給予指教。

  • 相关推荐

【《科举制的创立》历史说课稿】相关文章:

《科举制的创立》历史说课稿范文07-02

历史科举制的创立教案07-04

《科举制的创立》说课稿范文07-04

科举制的创立-历史教学设计06-13

《科举制的创立》历史教学反思06-22

初一历史《科举制度的创立》教案06-16

科举制创立的教案09-19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03-31

科举制创立的教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