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蚂蚁》说课稿(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蚂蚁》说课稿1
一、说教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该单元以“努力”为主题展开。《上天的蚂蚁》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巨人和小蚂蚁对“上天”的不同的态度和做法,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紧凑,但故事性强,且情节通过对话展开,浅显易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教学目标为: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感知巨人和蚂蚁的不同表现,从而体会“蚂蚁”的品质。
2、知道做什么事都要充满自信、坚持不懈的道理。
3、体会对比描写。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做什么事都要有信心,都要坚持不懈的道理。
难点: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描写,体现中心的写作方法。
二、说学情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在识字、朗读、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能力。在识字方面已初步掌握了一些识字方法,能够独立识字。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随时进行识字、积累词语、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在读中体会。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全班同学的同时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随文识字法,讲授法,点拨法和勾画法。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法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勾画圈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注重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时四十分钟完成,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们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环节1激趣导入
1、猜谜。
二年级,识字仍然是重点,因此老师从“蚂蚁”这个词语入手,识记字词。渗透形声字的规律,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为学生形成独立的识字能力作有益的渗透。
2、引出课题《上天的蚂蚁》
环节2、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一)1、自读课文。画出喜欢积累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让学生自由读文,勾画出喜欢积累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培养学生的勾画识字,交流,认读的能力。
2、出示词语。
老师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字词。让学生多次与生字见面,强化对字词的认读。
环节3研读赏析
课件出示段落
学习读一自然段。请看大屏幕出示通天树图片
师:这是一棵什么树?从哪儿知道的?
(这是一棵通天树,书上哪些词句写出树高?)
(树高是这则童话故事的引子、伏笔,提出来为学习下文做准备。)
(三)学习2——7自然段。
思考1:你能用书上的词语形容巨人的身材吗?
思考2:用“~~”勾画出巨人巨人的身材的句子和对话。
听了巨人的话,你想对巨人说点什么?
对人物形象的把握。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理解,读中感悟。感受巨人的高大。)
(四)学习8——13自然段。通过设置以下两个思考题完成对这部分内容的梳理、赏析。
思考1:你能用书上的词语形容蚂蚁的身材吗?
思考2:用“——”勾画出蚂蚁说的话。
听了蚂蚁的话,你想对蚂蚁说点什么?
(通过思考1,捕捉描写蚂蚁身材的重点词语,完成对蚂蚁外形的把握。体会蚂蚁的很小,及自信努力的形象。为后来与巨人的对比打下基础。多种读的形式,有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范读,把学生从课堂带进文本,,加深理解。)
(五)将巨人和蚂蚁进行对比,设置如下的思考题:(对比蚂蚁的身材、语言、动作,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
通过对比,得出结论:自信+努力=成功
环节4学写生字
1、课件出示一类生字。
2、重点指导书写“试”“充”请学生范写。
3、指导学生练习书写,巡视个别指导。
主要培养学生观察字形,字的结构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写字能力,并提高写字速度,能写出漂亮的方块字。
环节5拓展延伸
在这个环节我们设置了以下这样一个问题:
1.你想对小蚂蚁说什么呢?
(这个问题,打开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他们很喜欢蚂蚁,对蚂蚁说的话很多很多,让学生畅所欲言。)
环节6小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交了小蚂蚁这样一个好朋友,它教会了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只要我们对自己充满信心,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就一定能成功。(展示:自信+努力=成功)
这样的小结,能对孩子情感的得到升华。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把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清晰直观的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上天的蚂蚁
巨人蚂蚁
自信+努力=成功
科学《蚂蚁》说课稿2
一、说教材。
1、说内容:
我说的课题是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8课《书本里的蚂蚁》。
2、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内容简单浅显但情节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富于时代感,充满童趣,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文前两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一只小小的蚂蚁,因为在一朵小花里睡觉,在浑然不觉中,被一个路过的小姑娘把这花儿采下。它随花一起被夹进了书本里,变成了扁扁的蚂蚁。
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通过精巧的构思,把“书本里的蚂蚁”这个拟人化的形象表现得那么灵动而又神奇。一本陈旧的无人翻阅的书,因为一只小小蚂蚁的到来,而让整本书里的文字全都变成了会走路的字,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些文字因为过着快乐多姿、充满诗意的生活,让书天天变得丰富多彩,富有“魔力”。
神奇的蚂蚁,可爱的文字。它让我们感受到另类童话的魅力,也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文字的魅力。
3、教材编排特点:
《书本里的蚂蚁》被安排在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的第三课,在“儿童生活”这个单元主题的引领下,本单元所选的几篇文章着眼于童心、童趣和特殊的童年经历。有的读来清新儿愉悦,如和小伙伴一起享受“糖人”的甜蜜回忆,有的读来神秘而新奇,如书本里的小蚂蚁到底是谁?他们有着哪些奇妙的经历?还有的带来沉重与思考
这篇课文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是一篇自读课文,学习本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童年生活里的无穷乐趣,学习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笔去抒写生活。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蕊、陈”,掌握七个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发生的有趣的事。
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想象,读写结合,通过指导角色朗读和童话表演的方式,使学生融入童话作品中,体会小蚂蚁的灵动与汉字的活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童话神奇的魅力。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并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字的喜爱。
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感情朗读,体会小蚂蚁住进书本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特别是它让陈旧的书发生了怎样奇妙的变化,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感受童话神奇的魅力,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展开想象,自由写作。
二、学情分析:
童年是一个多梦的年龄,对于童话,孩子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和热情。学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接触过不少的童话,他们能够通过自读对童话故事有初步的感悟,学习的热情一定很高。但对文中故事情节的准确把握和理解还较为困难,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由浅入深,逐步进行深入理解。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图片、动画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就可以唤起学生对童话世界的美好回忆和向往,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三、走进童话,领略神奇。
四、放飞想象,练笔创作。
五、课外拓展,不断延伸。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这节课的导入,我直接从题目入手,先展示课件,让学生边看课件上生动的画面,一边猜想: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以此来激发学生表达的热情。
预设:学生可能会想到:蚂蚁怎么到书本里了?到书本里后小蚂蚁又发生了哪些故事?那只小蚂蚁是谁?如果学生说得很多,那么就在最后明确:我们本课重点要弄清前面两个问题,以使学生对本课的教学重点更加明确。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质疑激趣,引发读书欲望,使学生快速进入童话世界。)
2、介绍作者。我通过课件,展示王一梅的图片及主要代表作。
意图: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记住作者的名字,了解必备的文学常识,另一方面,通过作家作品的介绍,也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了选择的依据。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出示课件)让学生听课文朗读录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准确标注生字生词的读音。
2.自由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圈生字,并把带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直到熟练。
3.通过出示课件,检查学生生字、生词的自学情况。
学生自己交流记字方法;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如:“花蕊”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陈旧”、“密密麻麻”等词语可以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趴”、“喂”等通过动作体会理解。)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检查朗读情况,发现阅读障碍,彻底扫清字词障碍。)
4、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讲述了一只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的花采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就被夹得扁扁的,变成了书本里一个会走路的字。在它的感染下,书本里的字跳舞、串门。每天都能编出新的故事。)
(设计意图:理清课文脉络,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
(三)、走进童话,领略神奇。
师:我们先来看看小蚂蚁怎样走进书本的?
生:一只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的花采下来,夹进了书本。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有着花香与书香的童话意境中去。)
师:从此,小蚂蚁就在书里安家落户了,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情呢?把相关的句子划下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想。(巡视,相机指导)
【预设】1.书本里的字会讲话有趣。
学习3——6自然段,分角色朗读字与小蚂蚁的对话,听到这些话,你有什么想要说的或要问的吗?(此环节除了恰当的比喻外,还有作者奇特的`想象,教学时要相机指导。体会童话特有的魅力。)
2.我觉得小蚂蚁变成了字以后还跳跳舞,串串门,每天跑到不同的页数,很有趣。
如果你是那些字,看到了小蚂蚁这个会走路的字,你会说什么?怎样做?(此环节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小蚂蚁和字天天做运动,旧书变成了新书,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发生。(注意观察小姑娘的神态的变化,引导学生想象每天都有什么新故事?并说一说。)
(设计意图:围绕中心,层层递进。抓住小蚂蚁的形象和字的形象的互换,理解书由静到动的变化,内容由陈旧到新鲜的变化,发挥想象,让童话故事中的形象、语言、情感深深印入孩子心中,并感受其所带来的快乐。)
师:会走路的字会让旧书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做一个文字小游戏,让学生领会会走路的字带给这本书每天的新奇变化。从而让学生对文字的生命力有一种新感觉。(出示课件)
变换字的位置或加上标点,你会有惊奇的发现。
a.妈妈给我梳小辫
b.他同意我也同意你怎么样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体会小蚂蚁给这本书带来的影响,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欲望。)
(四)、放飞想象,练笔创作。
1.读完故事,你认为书本里的蚂蚁指的是谁?为什么?
2.你喜欢书本里的蚂蚁吗?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3.现在,你再看看这些书本里的文字有什么感觉?(出示幻灯片)(让孩子把汉字视为活生生的小蚂蚁,感受它的色彩、声音、气味、形象、动作、表情等。)
蕊陈喂碎麻挺封
(设计意图:让孩子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不用老师去灌输,而是在潜移默化的渗透中去影响。)
4.观看《狮子王》动画片段。
5、这些书本里的蚂蚁可爱吧,让我们加入它们的行列中,一起游戏,把我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获记下来,也可以大胆创造,编写出你独特的童话故事,和大家共同分享快乐与甜蜜!(自由写作)
活动一:根据蚂蚁的图片,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活动二:根据提供的情境,发挥想象,编写故事。
情境一:叶子大河山洞蚂蚁。
情境二:大树月亮小白兔猴子。
(课后交流点评。)
(设计意图: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应用语言。激发想象、拓展延伸都是从课堂走向生活,由知识转为实践,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从而实现阅读创新。)
(五)、课外拓展,不断延伸。
1、《兔子的胡萝卜》。(出示课件)
2、推荐阅读王一梅的《鼹鼠的月亮河》《住在雨街的猫》以及《想走的树和想留的兔子》。
(设计意图:体会王一梅童话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开阔视野。)
科学《蚂蚁》说课稿3
一、说教材
1、设计意图
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一直很受重视。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一些事情是要靠同伴或集体的力量,团结合作才能解决的,而这种团结合作的精神正是我们要对幼儿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小蚂蚁》是最能体现出团结合作而又充满童趣的儿谣,它注重音乐与动作、语言的紧密结合,让幼儿能以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能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用肢体表现出搬、推、拉、堆,从中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特别是儿谣里的“嘿哟、嘿哟”更是幼儿感兴趣的,明快欢乐的节奏,使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更浓,更能感受到团结合作带来的快乐。
2、目标定位
1、初步有节奏念儿谣,并能根据语词的变化用肢体作出相应的动作。
2、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快乐。
重难点:幼儿有节奏的念儿谣,并用肢体表现出搬、推、拉、堆等动力。并在活动中感受到团结合作的快乐。
4、活动准备
音乐CD、图片、各种形状的木材,小蚂蚁头饰、乐器:打棒、圆舞板。
二、说教法
为了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音乐欣赏法:音乐欣赏法不仅能让幼儿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儿谣的美妙之处,培养幼儿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幼儿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喜爱之情。
2、情景表演法:通过表演,让幼儿用肢体表现出搬、推、拉、堆,表演中更能感受到儿谣的乐趣,同时也熟悉儿谣内容,充分感受音乐的节拍和节奏,也感受到参加音乐活动的乐趣。
3、游戏法:游戏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环节,通过游戏,让幼儿既尝试了成功的喜悦,又感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
三、说学法
1、观察法:让幼儿观察图片,并模仿出图片中的动作,为幼儿学习儿谣做好铺垫,给幼儿模仿的空间,是他们参与学习的过程。
2、倾听法:首先,让幼儿带着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认真倾听音乐,其次,给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并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幼儿模仿动作的积极性。
3、参与游戏法:幼儿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幼儿在活动中扮演小蚂蚁亲自体验儿谣的节奏,能让幼儿兴致勃勃地参与活动,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
四、说活动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图片的内容。
(二)学念儿谣运用肢体表现:搬、推、拉、堆的动作。
1、欣赏儿谣,初步熟悉儿谣内容。
提问:小蚂蚁用了哪些方法运木材?(幼儿:搬、推、拉、堆)接着引导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2、播放录音,让幼儿跟着录音边念儿谣边用肢体表演。(两人一组,一人扮小蚂蚁,一人扮大木材,跟着儿谣表演,可交换表演)。
(三)小蚁蚂运木材游戏
1、小蚂蚁把木材运到指定的地点搭舞台。
2、引导幼儿回忆并说出运木材所用的方法,然后启发幼儿探究说出除了这些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
(四)音乐演奏
幼儿用乐器跟着音乐边念儿谣边打节奏。
五、活动结束
幼儿听着音乐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活动。
科学《蚂蚁》说课稿4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上天的蚂蚁》。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上天的蚂蚁》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该单元以“努力”为主题展开。《上天的蚂蚁》是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故事通过对比巨人和蚂蚁对“上天”的态度和做法,赞扬了蚂蚁敢于立大志,为实现远大志向而一往无前的精神。告诉孩子们只有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2、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初步发展。学习中喜欢动手操作,乐于合作交流,大部分学生能比较主动地探索新知,课堂表现活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有较好的学习语文的能力。
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练习照样子写句子。
<3>了解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从对比中体会“蚂蚁”的品质。
4、教学重点:
<1>掌握主要字词,在情景中理解词语,提升对课文的感悟。
<2>朗读课文,体会蚂蚁个小志气大,为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5、教学难点:
通过巨人与蚂蚁的不同表现,在对比中体会小蚂蚁个头小志气大,体会小蚂蚁为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鼓励学生从努力的角度来理解蚂蚁的行为。
6、教学准备:课件
二、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随文识字法,讲授法,点拨法和勾画法。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学法
学法上,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学导式讨论法、谈话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注重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
四、说教学过程
(一)预习自测导入
在这一环节,我是对平时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出发,看看知道小蚂蚁的哪些知识?让孩子们发散思维,努力思考,积极回答问题,从而引出今天所要继续学习的课题《上天的蚂蚁》。然后在从第一课时的字词入手,进行复习巩固,加深记忆,以便于对本课更深层次的理解。
<二>探索新知
此环节首先我是在复习完字词的情况,全体同学齐声朗读课文,让学生能够
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紧接着学生自学课文整体感知并思考问题:课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举手告诉老师。接着请同学们自读课文1—3自然段,并组织小组讨论:这是一棵什么树,并且找出描写通天树高的句子。学生积极踊跃回答老师的问题,然后进行学习另外一种阅读课文的方式:默读。从而知道了阅读不只有出声读,让学生能够快速阅读,以最快速度找出答案。设计这种方式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们的大脑活跃起来,用最快的速度找出最准确的答案。紧接着还设计了让学生们大胆踊跃地进行说话训练,为我们今后的作文训练打好基础。最后,本节课的难点就是让学生能够根据课文中的人物表现,让学生积极大胆发挥想象来总结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或身上的品质,从而来鼓励我们的学生也要向好的一面学习,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就很好的完成了。
<三>巩固提高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本节课的导学案,来进行检测学生对这节课的认真,掌握程度,从而找出其中的不足,进行更进一步的改正与提高。
<四>回顾总结
此环节让学生说说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们能够懂得有志者事竞成,没有比天更高的天,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做一个像小蚂蚁一样自信的孩子,面对困难勇敢地对它说:"我能行!"充满自信,努力进取,才能走向成功!
科学《蚂蚁》说课稿5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蚂蚁和蝈蝈》是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童话故事。整个单元的课文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来揭示一个道理,这篇课文也是同样如此,主要讲了蚂蚁和蝈蝈之间发生的事情。课文通过蚂蚁冒着炎夏烈日搬运粮食,而蝈蝈则乘凉、唱歌、睡觉,等到寒冬来临时,蚂蚁以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则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的生活习性进行对比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的道理,富有教育意义。本文通过“有的……有的……个个……”的句式描写,将小动物的神态描写得十分生动传神。
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通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故事所蕴涵的道理,从而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能将自己所悟出的道理付诸于行动。
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蚂蚁和蝈蝈》说课稿:根据新课程的阶段目标、教材特点,再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新偏旁“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培养学生看图说话能力,学会用“有的……有的……个个……”说句子,增加学生对蚂蚁和蝈蝈这两种动物的了解。
情感目标: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
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教材本身的情况等,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课文寓意的参透能力比较弱,所以理解课文的内涵,揭示课文的道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因此,需要做好以下教具准备。
3、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蚂蚁和蝈蝈的相关生活习性资料。
二、说教法和学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直观的画面,可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同时根据低年级阅读教学最基本的课堂培养目标,因此学习本课是以读为主,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读中感知,读中悟情,读中培养语感。另外课文内容和插图都很生动,在教学中,力求通过图文结合,让学生去观察、体会,从而使学生能够融入文本,入情入境地朗读。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地学习,运用“朗读—理解—朗读、表演”的模式使学生在读中感悟,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语文课堂的开放性。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在教学中较好地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创设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空间,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探求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我准备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主要以学习生字词为主,通读课文,整体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部分生字,并能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部分新的词语,创设读书情境,引导学生有兴趣地练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要求,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则放在巩固生字、词的理解和精读课文上,在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作用的同时,倡导合作、对话、亲历体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互动中进一步了解蚂蚁和蝈蝈在夏天时的不同做法及冬天时的不同结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能基本背诵课文,正确规范地书写余下的3个字。
下面,我就第二课时具体说说我的教学设想:
(一)设境激趣,整体回顾,引导质疑:
1、(出示蚂蚁和蝈蝈图片)结合版画,揭示、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词,挑选其中的几个你喜欢的词语,来讲讲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小结导入:小朋友们说得可真不错,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近这两只小昆虫,看看它们各自都在干些什么?它们之间到底发生
了什么事情呢?请小朋友打开书,大声地朗读课文,然后联系课文上的图想一想,你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些什么?从课文的哪里可以看出来?
【设计这一环节,简单的回顾导入,旨在与第一课时能较好地衔接,达到巩固的目的。自由地大声朗读,自己感受,自己结合插图,发挥想象,目的在于让学生身临其境,能将课文与图结合起来。】
(二)精读课文,体验角色,读中感悟:
在学生自读完课文后,请学生交流讨论。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揭示第一个场景,即通过第一自然段中的“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引导想象蚂蚁劳动的各种不同情况,并从“背”“拉”“满头大汗”等词,此时教师引导说:“蚂蚁大家都见过,它的身材还没米粒大,让它去搬和它身体差不多大的粮食,有的小蚂蚁的腰也被压得直不起来了,每走一步都要费好大的劲,太累了”让学生反复读,读出感情,在读中、表演中体会蚂蚁劳动的辛苦与勤劳。此时请学生通过演一演这样的场景,在演中感悟,从而用朗读来表现自己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及时进行朗读指导。同时通过师生对话,生生表演来将第一自然段背诵出来。
【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将学生的交流结合文本进行学习,利用插图再现当时场景,联系生活实际,抓住重点字,词,句的理解,使学生从中体会蚂蚁的辛勤,为形成正确的是否判断能力奠定基础,也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学习第二自然段时,让小朋友把蝈蝈与蚂蚁作比较,看看蝈蝈在干什么?通过第二自然段中的“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等词,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体会到了什么?最后设计“你想做蚂蚁还是蝈蝈,为什么?”激起学生的讨论,引发学生的思考。用读一读,演一演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后借助第三自然段的内容,请学生读一读,想象蚂蚁和蝈蝈在冬天生活的不同情况,以“现在,你愿意做蚂蚁还是蝈蝈,为什么?”再次激起学生的思考,并联系上一次的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交流,朗读中感悟幸福生活来自辛勤劳动的道理。
此时我将设计“比一比,读一读”的环节,考虑到学生个体的理解、朗读和喜好的差异,所以我以“在课文中你认为你能读好哪个自然段?请你读一读,练一练,把你的理解和想法用朗读的方式告诉给小朋友。我想学生将通过这一环节的朗读,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自己所认识蚂蚁和蝈蝈以及对课文的感悟,这是一种可贵的独特体验。
(三)揭示道理,升华理解,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说一说,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最喜欢其中的哪只小昆虫,为什么?从这篇课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根据课文的内容,尝试着排练小小剧。在活动课时加以展示。
【让学生总结回顾学习的内容,通过说说自己所喜欢的小动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对课文的体会以及理解课文所要揭示的道理。最后自己结合课文尝试着排练小小剧,这一环节主要是请学生分别演蚂蚁和蝈蝈,给予学生实践的空间和机会,指导学生把课内和课外的知识结合、贯通加以运用,把内化的课文内容表达出来,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语文课程的开放性,使学生在此教学范例中提高、发展自身的语文素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组织,表演的能力。】
(四)指导,学写剩余的生字。
(五)布置星级作业:
完成生字书写,熟读课文;
说说这个小故事和你明白的道理,背诵课文;
尝试排练小小剧,表演出你对课文的理解,你的体会。
【星级作业的设置针对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前两项最为基本,面向全体学生,最后一项主要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来完成,同时对于其他的学生,只要感兴趣,都能参加到其中去,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科学《蚂蚁》说课稿(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