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月亮姐姐的新伙伴》是小学语文,思想品德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知识性童话。
从内容看,它与第四单元19课的《海娃娃》有类同性,这两篇课文都以童话的形式,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介绍一些科学知识,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海娃娃》介绍了人们利用海浪推动发电机发电的知识。《月亮姐姐的新伙伴》通过月亮姐姐与人造卫星的一番对话,告诉我们人造卫星对人类的贡献。
在写法上,它主要采用了对话形式。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安排这样一个训练点:即对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的常规技能训练。另外,课文第三段出现了一个“……会……会……会……会”的句式,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这个句式,学以致用,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积累建筑的材料。
根据《大纲》对小学二年级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易检测的要求,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认识:
理解课文第三段的内容,知道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造卫星能帮人们做许多事,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2)发展语言:
a.会读出生字表上的生字,能正确书写“转、播、视、察、寻、煤、炭”这七个生字,多音字“转”能据词定音;理解“人造卫星、转播、新闻、寻找、煤炭、日日夜夜、不停地转”等词语的意思;能写出“寻”的近义词。
b.能读通课文,背诵课文第三段。
c.模仿“会……会……会……会……”的句式说话、写话,体现读写结合。
(3)发展思维:
用学习人造卫星第一个功能的思维策略,了解另外几个功能。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正确书写第三段中的七个生字;会说人造卫星能做哪些事。
难点:了解人造卫星能帮人们做哪些事。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课的教学设计着力体现“以读促讲,以讲促读”的教学特色,注重教给学生学会读懂知识性童话的学习方法。
2.学法
二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仍以直观、形象为主,持久性差,教学时要注意动静搭配,有张有弛,要充分运用幻灯、录音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以一带三,以读带写”,使学生化知识为能力,是本课时教学的终极追求。
“以一带三”的学习方法主要体现在两个环节的设计上:
a.在学习“人造卫星会……会……会……还会……”这句话时,教师指导学生学懂第一会,以此带动学生自己学另外三个“会”的内容。
b.在掌握“会……会……会……还会……”这个句式时,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以致用。
三、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1.教学一开始,我们利用直观教具录像,把遥远的宇宙空间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说说月亮、地球、星星。知道星星是月亮的伙伴。在这一过程中,结合学习“日日夜夜,不停地转”两个词,理解词义,引出课题,学习“伙伴”一词,齐读课题。
2.读读课题,你知道哪个字最重要?针对“新”字,你想知道什么?(月亮组组的新伙伴是谁?它有什么本领?)
3,对啊,小朋友提的这些问题真有水平,怎么办呢?请打开书,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
这样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解疑能力。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抓住“人造卫星会干什么”这条主线,既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又在语言环境中学习了生字新词。
1.月亮组组的新伙伴是谁呢?它会做哪些事?让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下列读书要求(投影出示):
(1)读读课文,遇到有拼音的字读正确。
(2)用“~~~~”划出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意思,自己不能读懂的词语在下面画上“?”
(3)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请用“1、2……”标出。
这样,通过读、划、想的过程,不仅知道课文所写的事,而且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
2.检查阅读,及时反馈。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自学情况。这一环节教学时,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抓住音难,形难字,易错字,有针对性指导。“转、视、察”三个字是翘舌音,“停”是后鼻音;“转”又是多音字.要据词定义。我们借助(动作演示)形象感知,并结合看拼音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的训练,进一步掌握“转”的用法。这一课中“转、播、察、煤、炭”5个字形难,笔画较多,笔顺容易写错。教学“转”右半部第3笔是“竖折撇”,要一笔写成,“察”的中间部分,“煤”的右上部分重点书空。
(2)总结识字方法,指导书写。识字教学不光要让学生学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根据这一课生字的特点,本课时主要采用以下识字方法:a.采用形声字识字;b.编字谜记住字形,熟字加偏旁记字形。
(3)抄写自己认为难记生字两遍。
(4)指名分段读课文,读正确。
这样,既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在语言环境中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学习了生字新词,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精读重点段,培养能力
第三自然段是人造卫星回答月亮姐蛆的话,具体地介绍了自己的本领。要求学生会说出“人造卫星会做哪些事”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可这样进行教学:
1.月亮姐姐的新伙伴是谁?它是怎样介绍自己的?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找出人造卫星介绍自己的一段话,用( )做上记号。
2.让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学习第一句。
(1)齐读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月亮姐组的新伙伴是人造卫星。人们把人造卫星送上天。)
(2)讨论:a.什么叫人造卫星?(幻灯演示,讲解人造卫星)。
b.你知道人们是怎样把人造卫星送上天的?(出示幻灯片,简要介绍卫星发射过程)。 4.学习第二句。
第二句话有四个分句,句式相同(谁会干什么),在学习时,教师指导学生学懂第一“会”,归纳学法后半扶半放学习另外三个“会”的内容。这样,不仅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而且教给了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了自学能力。
(l)精读第一分句。
首先(出示投影)我会转播电视新闻,读后问:“我”指谁?什么叫新闻?(师用红色粉笔圈上“。。”)会转播电视新闻的叫什么卫星?(板书:转播)通讯卫星是怎样转播电视新闻的?把“通讯卫星”代替“我”放到句子里谈一谈。接着,指导朗读,“通讯卫星”能帮助人们做这些事,它向月亮组组介绍时,心情怎样?自己自豪地读读这句话,想想该突出哪个字?
最后,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这一分句的过程,归纳学法:
①边读边想,“我”指谁?是什么卫星?
②找出重点词语理解句意。
③说“通讯卫星”会转播电视新闻。
④有感情地朗读。
(2)人造卫星还会干什么?请用这一方法学习人造卫星另外四大本领。
(3)反馈交流。
①谁知道会侦察飞机、军舰,会报告天气变化的,会寻找地下石油、煤炭的叫什么卫星?(侦察卫星、气象卫星、探测卫星)谁能把“侦察卫星、气象卫星、探测卫星”分别换成“我”放到句子空位上说说呢?你找什么重点词理解?(第二个会指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第三、第四“会”可让学生把自己找的重点词写在黑板上,并说一说,大家评议)。
②“侦察卫星”是怎样侦察飞机、军舰的?气象卫星会告诉我们哪些天气变化?为什么要探测卫星去寻找煤炭?(分别出示幻灯片讲解)
③指名朗读,评议有否读出自豪之情,评议、齐读。
5.句式训练。
让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掌握遣词造句的方法,在运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训练:“人造卫星本领真大,会……会……会……还会……”。
先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说话训练,再根据这一句子模式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如:
(1)我是妈妈的好帮手,我会……会……会……还会……
(2)我是小学生,我会……会……会……还会……
6.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
背诵训练是学生大量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是阅读材料的语言内化的最好途径。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看板书抓重点词语来背诵。可采用自由背诵、指名背诵、集体背诵等多种形式来完成。这样,不仅佼学生把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积累了词汇和句式,还使背诵训练有实效,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四)课堂小结,激发感情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月亮组姐的新伙伴一一人造卫星,知道它会转播电视新闻,会侦察飞机、军舰,会报告天气变化,会寻找地下的石油、煤炭,能帮人们做许多事,本领真大!现在,我国已经发射了78颗人造卫星,今后还要制造更多的卫星。靠谁呢?要靠你们每一位小朋友,从小努力学知识,长大为国 家出力,作贡献。
这样,激发了学生从小爱科学的热情。
附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是文章的脉络,它清晰地展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课文的精华。巧妙的板书能培养学生的概括性、条理性和逻辑思维能力。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夏天的夜晚》是西师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开篇之作,本课是一篇写景的短文,配有一幅深蓝色的夏夜图。图文对照,相互迎衬,形象地表现了夏天迷人的美景。全文采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把夏天的夜晚写得那么热烈、那么富有灵性,让人读后有一种赏心悦目、陶醉其中的感觉。这篇课文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通过本文的感情朗读,落实《小语大纲》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任务。同时进行听说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二)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孩子富有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图文并茂的文本,孩子们乐于通过朗读、观察插图、表演等手段获得新的尝试和体验。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新课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
(1)、能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本课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学习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情感目标:
(1)、激发培养学生的识字,读书等兴趣。
(2)、在朗读中,想象课文描写的景象,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重难点:在读文中认识本课生字;引导学生美美地朗读课文,美美地欣赏景色,美美地感受大自然,美美地积累语言。通过感情朗读课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和课件,学生提前观察夏天夜晚的景色。
二、说教法
⒈创设情境法: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散文,而且图文并茂,根据教材这一特点,我设计了用图画再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境,让学生欣欣然走进情境中去感受,体会夏夜之美。
⒉以读悟情法
让学生喜欢朗读、能读、读好课文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因此,我设计了自由读、图文对照读、配乐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多种形式入情入境的朗读,体会夏夜的宁静、热闹。
⒊合作表演法
表演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表演的形式又能让学生很自然地把自己当成文中所描述的对象去感受,体验情感。活动的创设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自然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⒋练习说话,培养想象法
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学生的表达说话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说学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活动规律的理性总结。为了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用竞赛、游戏法,自学、合作、探究法,读、思、议结合来学习,通过学法指导让生真正懂得如何去观察、思考、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依据
本课的教学设计,按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声音、画面等来思维的。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东西最容易产生兴趣,每一个细微的声音,生动有趣的画面都能引起他们的无限遐想,带来独特的情感体验,是低年级语文课上很好的课程资源。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开课时,我通过课件让学生欣赏夏夜的美景,再说说欣赏后,你觉得夏天的夜晚怎样,从而揭示课题,导入新棵。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由于这是一年级第二学期,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很多篇短小、有趣的课文了。学生在识字、认字方面已掌握了加一加、减一减、加减混合等许多方法来解决生字。因此,我设计了小组自学红绿灯学习生字。让组长安排活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交流学习生字的好方法。教师四处巡视,了解各组学习情况,重点帮助能力较差的学生。全班交流时,我设计了小组擂台赛。这就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主、合作学习生字,开动脑筋交流识字的好办法。
(三)、美读课文,欣赏感悟积累。
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训练,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通过想象读、思考读、体会读等方式进行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学生初步整体感受夏夜之美。
2、抽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停顿、音量等),学生互相协助体会夏夜之美。
3、图文对照,再读课文,勾出美词、美句
4、抽生说出你认为美的词语、句子,教师相机指导朗读。重点体会夏夜天空、大地之美。
5、通过想象读、思考读、配乐读,体会夏夜的意境之美。在学生朗读时,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动物,想象它们在夏夜的表演,并尽情地展示。
6、读读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积累好词佳句。
我这样设计,为学生创造了在课堂上自由阅读、自由体会、自由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尊重了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了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阅读。为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及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
(四)、欣赏夏夜图画,描绘夏夜的美。
夏天的夜晚太迷人了,聪明的汉字娃娃不仅写在了书上,而且还把它画了出来,他都画了些什么呢?
教师出示夏夜图课件,学生观察欣赏课件,描述图意,力争用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
(五)、拓展延伸
夏夜美擂台赛:任选一项内容即可。
1、读夏夜。选择课文内容读出夏夜之美。
2、说夏夜。你觉得夏夜美在哪里?
3、写夏夜。用几句话描绘你眼中的夏夜美景。
4、画夏夜。作画内容是描绘一幅反映夏夜最美的图画。要求:把自己想到的用画描绘出来。
我这样设计,为学生提供创造及想象的空间,面向不同层次不同喜好的学生,便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利于教学的高效,体现语文教学的综合性。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应具有直观性,主要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天空(图):宁静
夏天的夜晚
迷人
大地(图):热闹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一元二次方程》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二章第(1)节内容。一元二次方程是中学数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因式分解等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同时为今后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及二次函数打下基础。
(二)、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会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自己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的快乐,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介于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差异与不同,立足渗透类比这一重要思想方法,又根据大纲的要求,所以我确定教学重点为: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难点为: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及准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以及一次项和系数还有常数项。因此这节课的关键则为通过问题情景的设计,课堂实验的研讨,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学生分析
任何一个教学过程都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激发兴趣为目的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出发。九年级的学生较为活泼开朗,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也较强。使得他们很快就能融入课堂,接受知识也事半功倍。当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发现列出的方程不再是以前所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或是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其他方程时,他们自然会想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有关方程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变厌学为乐学。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①教法分析:本节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原则。为了使学生在知识上和能力上都有所提高,本节课我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法。首先是探究式教学法,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创设合适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以及学生学习探究方法。其次是合作交流法,就是让学生共同讨论,有浅入深、有特殊到一般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②学法分析: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研讨式学习方法,让学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借此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的能力,使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中的主体。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体现在教学中循序渐进,讲练结合的特点,本节课安排了情景引入、新课学习、
归纳小结、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课后作业六个环节组成。
(一)、情景引入
给出3个数据x,6,3,请同学们自己编一道方程,并求出这个方程的解。这个设计在于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已经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自己编方程的形式引起学生们的注意,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紧接着我又出示这样三个数据:6,3,x2,你还能编一个方程出来吗?因此在一个有趣的问题中引入本节课《一元二次方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地进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
因为数学来源与生活,所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为素材创设情景,易于被学生接受、感知。通过课件演示课本中的实例:
一张矩形的铁片,长100厘米,宽50厘米。在他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地正方形,然后将四角突起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的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平方厘米,那么铁片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应用多媒体对其进行分析,充分显示多媒体演示中的生动性、灵活性,把图形的静变成动,增强直观性;同时帮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和抽象能力。情景分析中学生自然会想到用方程来解决问题,但所列的方程不是以前学过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顺利地进入新课,同时突破难点之一的“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通过上述情景分析,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列出方程。
英国一位著名的数学教育心理学家曾说:概念的教学要从大量实例出发,通过实例帮助完成定义,而不是就定义教定义。因此,我在课本的基础上,又补充第2个实例:
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加比赛?
这里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①全部比赛共有多少场?
②如果邀请x个队比赛,每个队都要与其它队共赛多少场?③甲对与乙队,乙队与甲对的比赛是同一场比赛,所以全部比赛共有多少场呢?小组讨论,并列出方程。
《新教学理念》指出: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同时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也让学生更有兴趣的去分析和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三)归纳小结
在学生列出方程后,对所列方程进行整理,并引导学生分析所列方程的特征,同时一元一次方程相比较,找出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并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来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由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所以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主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自我尝试、自我分析、自我修正、自我反思,让学生真正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内涵:(1)是整式方程(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因为任何一个一元一次方程都可
以化为“ax+b=c(a≠0)”的形式,由此类比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a≠0)”;并由一元一次方程项及系数的概念联想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及系数的概念。
(四)巩固练习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我出示以下练习。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①x2+2x-y=3
②mn+3=0
③a2=4
④13x2+2x+1=0
我让学生巩固练习,在巩固中提高。从学生心理条件来讲,喜欢参与一些有
挑战性的活动,而老师又希望学生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因此通过这组练习加深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对概念进行变式应用,可以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紧接着,我遵循巩固与发展想结合的原则,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例题,接着进行赏析。这个例题已经明确让我们“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及它们的系数”。其实,即使课本没有这样指明,或者说,课本安排这道例题的用意,就是让学生养成将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再进行研究的良好习惯。因为,所谓的“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都是在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的项。
接着,就是练习了。在学生做练习时,进行巡看,及时掌握学生的练习情况,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讲。
(五)课堂小结
最后我再引导学生做如下思考: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数学知识?
(2)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数学方法?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对你又有什么帮助呢?
一节有趣的数学课,就是要照顾到每一个层次的学生,让每一个人都有一种成就感。因此整个过程我让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
考虑带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都不尽相同,因此,我分层次布置作业,作业分为必做、选做、思考题三类。以便同时兼顾到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
教学评价
现代数学教学观念要求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而且注重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说课稿 篇4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健康活动《白白的牙齿》。
一、说教材
《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园的健康教育要求“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并“与家长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盥洗生活习惯”,健康教育要把握好时机,循序渐进的安排在幼儿的生活中。现在的孩子喜欢甜食和软食,不注意牙齿的保护,据调查,20xx年济南市儿童龋齿率高达80%,因此,让幼儿知道牙齿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并能坚持早晚刷牙,餐后漱口,养成保护牙齿的良好习惯非常重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我选择故事《爱吃糖的老虎》导入,引起幼儿兴趣,在活动中使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确定本活动的目标为:
1、激发幼儿探索牙齿奥秘的兴趣。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3、在自主发现和交流的基础上,使幼儿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学习和掌握简单的保护牙齿的方法:早晚刷牙,餐后漱口,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关注自己牙齿的健康,了解保护牙齿的常识,知道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作为了本次活动的重点;把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以及预防龋齿的有关知识作为活动的难点。
活动准备:针对幼儿喜欢动画和电脑游戏的特点,我设计了大量符合幼儿兴趣和学习习惯的课件,并从知识和物质两方面做准备。
知识准备:知道本班幼儿保护牙齿的情况;家园联手创设保护牙齿宣传角。
物质准备:1、教具:《爱吃糖的老虎》课件、龋齿形成过程的课件、龋齿的形
状图片、“我是小牙医”课件、节奏谱图片、题板两个、响板两个。
2、学具:每人一张有关保护牙齿的图片、每人一面小镜子。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努力建构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采用的教法有:
1、示范讲解法
是指将抽象的知识内容用直观、生动的形式来示范讲解,从而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达到活动目的。在活动中,我结合实际参与品尝巧克力饼干,激发幼儿探索的的欲望,让幼儿在了解牙齿的功用的基础上,形成保护牙齿的概念,并探索保护牙齿正确的方法,真正做到了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
2、媒体演示法
活动中我把故事制作成课件直观生动的将活动内容展示出来,并在集体讨论时同步播放龋齿形成的原因及预防龋齿的方法的课件,从而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始终沉浸在活动的愉悦中。
3、观察法
利用观察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以看图片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提问法
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片用语言描述出来,让孩子更方便的理解故事的内容,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
三、说学法
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
1、讨论法
观看讨论动画《冬冬的牙齿》的感受,提高幼儿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2、游戏法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我设计《我是小牙医》的游戏活动,面向全体,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体会到成功和快乐。
四、说教学过程
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观看FLASH动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出主题。
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爱吃糖的老虎》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一下:老虎的牙齿到哪里去了?用 “FLASH动画引出课题符合现代教育,符合幼儿的特点,引发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2、直观形象导入内容
提问:老虎为什么拔掉了牙齿?有谁知道我们自己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通过照镜子观察自己的牙齿,并展示龋齿的形状图片,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观察认识龋齿,了解龋齿的危害。并同步播放课件。
教育不能通过灌输来进行,必须通过幼儿自己的活动来进行,通过观察、讨论这一活动达到了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3、看课件《冬冬的牙齿》进一步了解龋齿形成的原因及怎样保护牙齿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抓住幼儿心理,贴近幼儿生活是激发幼儿兴趣的关键。在了解龋齿后再请幼儿观看《冬冬的牙齿》动画,幼儿自然而然地将自己融入故事中,初步了解保护牙齿重要性,并说出自己保护牙齿的方法。集体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本环节采用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既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又拓展了幼儿的思维。
4、在游戏《我是小牙医》中,掌握简单的保护牙齿的方法
“我们知道保护牙齿的方法,那就来做一名“小牙医”来诊断图片上小朋友对待牙齿的做法吧!”幼儿观察课件上的做法,诊断正确与错误,并说出理由,课件给出相应的“你真棒”或“继续努力”。
年龄在4岁左右的幼儿处于角色游戏的高峰期,他们平时总喜欢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通过扮演“小牙医”让幼儿体验游戏的乐趣。幼儿在游戏中自然习得保护牙齿的方法。
5、结束活动,牙齿保健操
“我们知道了这么多牙齿保健的知识,一起来给牙齿做个保健操吧。”幼儿随着随节奏谱扣齿练习,既突出了本课主题,又给幼儿带来了快乐。
陈鹤琴先生说:"儿童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健康."以上是我的生活健康活动设计说案,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指正。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四个太阳》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作者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在四个不同的季节立画四个不同的太阳,表达了作者善良的心得与美好的心愿。这样的课文有景,有情,有境。在写法上才有并列的形式,让人读来朗朗上口,其间运用形象拟人的手法,充满了儿童情趣,从训练角度来看本文是对学生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熟记语言,创造训练语言的好课文。
2.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性,很容易对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事物产生兴趣。思维方式以形象,直观为主同时又存在理解能力差,注意力持久性差的特点。
3.说教学目标
根据我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和理解,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挂,街”等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温暖,冻僵”等词语。
(2)过程方法目标: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集中精读,赏读中积累词汇,获得语感美。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作者画太阳体会作者美好的心愿。
4.说重点难点
《小学语文教学法原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关系到培养读写能力和发展智力的一种发展性阅读。因此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为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阅读能力,要在语言文字中真正品出语言的味道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文的教学难点是理解不同太阳的含义。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情景教学法:理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文中春,夏,秋,冬四季的情境。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与美丽的画面中进入课文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朗读欲望,更加深入形象的感受理解课文。
朗读教学法:“读”时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语言训练法:学以致用,不管如何学最终是要回到自我表达,这样才能使文本变成自己的知识,为以后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说学法
与教学相应,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索,感悟,朗读四结合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三.说教学流程
1.组织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我上第二课时,当然少了新鲜感。学生很容易厌烦,所以刚开始时的组织教学就会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在刚进教室时就与学生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我拍手或做其他的动作,要求学生和我做相反的动作,这样他们会兴趣大涨。有了这样好的状态,那么学习的动机就会极易被调动起来。
2.感受课文形象,领悟课文神韵
学生在萌生“激情”之后,紧接着就是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文学巨匠巴尔扎克说过:“作家必须看见他所要描写的对象。”因此,在引导学生从进入“品读”的过程中,我总是饱蘸着感情,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形式,在学生面前再现课文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并在感受课文,领悟课文中,紧抓学生看,听,说,读的训练,同时注意各部分的衔接过渡,力求毫无雕饰,自然流畅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我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聆听,并提出要求,“看看自己可以听到什么?”在听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感受课文的感情还可训练学生的听话能力。随后的教学中我没有按照课文顺序与四季顺序来进行教学,而是在学生读完课文后先说出自己读懂了什么?并随机设计问题“为什么他要画不同的太阳送给不同的季节”然后顺着学生的回答进行教学。如:学生回答“冬天画了红红的太阳是让冬天变得暖和。”我先让学生观看冬天的图片,听冬天呼啸的北风,这样孩子们很快的进入情景,感受到的冬天的寒冷。我有随机问道“你们站在操场上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活动方便吗?”在学生回答之后,我出示“冻僵”一词,自然而然学生就理解了这个词语。然后又让学生观看冬天出现红太阳的场景,学生自然感觉到温暖,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冬天画了红红的太阳,同时也在音乐中感受到了欢乐喜悦的情绪,这又为朗读做好铺垫。在此后的衔接上我出示一个夏天的图片,上面画有红红的太阳,我问学生“现在这个红太阳你还喜欢吗?”答案不用多说,之后便进入夏天部分的教学,我按照“观看情境——联系想象——朗读感悟”的方法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
接着进行秋天与春天的教学,这部分我主要让学生感悟语言,训练语言。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我准备了大量的关于春秋两季的图片,美丽图片自然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看了图片之后会有话可说,这一有意识的让学生抒发情感的语言训练,学生自会深刻地领悟“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秋天是个金黄的季节”,教学难点也被轻松突破。最后结合图画抓住“邀请,多彩,香甜”等词进行朗读教学。使观察,想象,朗读相结合,进而落实教学重点。
3.在领悟课文的基础上移情
在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聆听声音,感情朗读中已被文本深深的吸引。这是他们已经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我顺势总结四季为什么画不同的太阳的原因,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认为画太阳的孩子的孩子是一个什么养的孩子?”根据孩子的回答引出“有爱心,善良”这样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美好的心愿,情感目标自然达到。
4.在表达情感的语言中训练抒情
学生感受加深了,情感自然会被调动起来,这是趁热打铁播放音乐《种太阳》在学生快要产生疲劳的时候音乐会让他们为之一振,当然听的过程中要求他们注意歌词,在音乐声中学生情感是很容易被激发的,随后一句“你想画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这时候语言成了学生抒发感情的最好渠道,各种奇思妙想便会涌动而出,这样既训练了说话又真正变文本为自己所用。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以节课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我在本课设计的板书是图文结合,既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有利于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春(多彩)
夏(凉爽)美好的心愿冬(温暖)
秋(丰收)
五.说教学特色
本课设计以情感为纽带,以朗读贯穿始终,加以语言训练。,力求为学生创设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课堂教学有情感纽带的牵动、维系,变得更富感染力和诱惑力。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更加有效的培养,促使他们在爱学、乐学中逐渐懂得了爱,懂得了热爱崇高,追求美好,以至达到丰富知识,增长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获得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说课稿 篇6
本节课以新的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 “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寓快乐于体育教学之中”为教学目标。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在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强调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设计是在游戏的基础上,以游戏的形式提高跳跃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让学生乐而不疲,使教材变枯为趣,进而培养培养正确的跳跃姿势,发展体能和灵敏、协调等能力,以及果敢、克服困难等心理品质。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
1、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趣的游戏情景最能吸引他们进入课堂角色。课伊始以同学们熟悉的小动物为背景展开,几句简单的对白,引领学生自然地进入活动中不但拉近了学生与教学情景中的主人公小白兔小袋鼠间的距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准备活动以游戏的形式代替了传统的徒手操,学生在欢快的音乐中模仿动物跳跃。教学过程中不仅很好的活动了身体各关节,还很好的锻炼了学生的模仿创造能力。
(二)个性展示
1、巧设障碍
“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我们该怎么过去呢?”教师用富有童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设障碍,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自己动手铺路。学生分组研究然后动手铺路并检验是否牢固可行。此环节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游戏中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2、促思启智
“同学们自己动手铺的小路经过检验它既牢固又美丽,走在自己铺的小路上心情是不是十分舒畅?不知道你还能设计出不同的小路吗?”在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后再次引导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勇敢尝试,让学生在游戏中开发潜智力。
3、勇闯难关
为了迎合学生的好胜心里,锻炼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体会游戏带来的乐趣。游戏中,让学生精心设计一个难度系数较高的组合,进而加大娱乐氛围,巩固双脚跳技术。同时让学生勇敢的接受别人的挑战。此环节设计培养学生勇敢、机智,团结合作,勇于克服困难等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4、花样跳法
“同学们通过重重险阻,表现的都非常机智勇敢,双脚跳的动作技巧掌握的非常好。你还能用其他的跳跃方法来过河吗?”在同学们的双脚跳跃能力已经掌握的非常好的情况之下了,教师再次抛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其它的跳跃方法。为游戏活动加码,拓展学生的技能知识宽度,锻炼学生的综合跳跃能力以及同伴们友好相处,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良好表现。
5、智勇大冲关
看到满树的果子,同学们跃跃欲试准备摘果子。教师及时讲解游戏规则:单脚跳到垫子前,越过垫子,双脚分开跳进两个呼啦圈里然后再单脚跳进小圆圈内,跨跳到前面的小脚印处再双脚跳越过前面的障碍物,双脚跳到大树下摘到果子快速跑回来,下一个同学接着出发。此环节设计使整节课的游戏氛围达到高潮,既愉悦情智又锻炼学生的综合跳跃能力。
(三)身心放松
1、师生互动,请学生谈谈成功的关键所在和体验快乐的感觉。
2、在悠扬舒缓的音乐声中,学生跟随教师的语言及动作的提示进行创想活动,放松身心,使肌体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最后同学们在轻松欢快的音乐声中下课。
以上就是我对于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初衷,希望各位老师能给以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7
《水与生命》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八课的内容,本课在引导学生交流对水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安排了“观察水”、“水与生命”、“榨果汁”等三项活动。目的是将学生各自已有的认识作较为科学的梳理,引导学生知道水是什么样的,水与生命的关系,激发学生研究更多的有关水问题的兴趣。我选择的是这个内容的第二课时“水与生命”。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地球上的人类和一切生物,都与水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孕育了生命,还为人类提供了物质资源和文明发展的基础。在本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看待水与生命的更深层次的关系,使学生体会到生命离不开水,还将为今后进一步认识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等内容打下基础。
2、活动目标
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后,我设定了以下几个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水是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组成部分,它在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常见食物中的含水量。
(2)能力目标:
能和同学交流自己对于水与生命关系的不同看法。
大胆想象没有水的世界会是什么样的。
(3)情感目标:
意识到水与生命的密切关系,养成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
3、教学重点
能意识到水与动植物和人的密切关系,并能以实际行动珍惜每一滴水。
二、说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我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精心设计有关水与生命的探究活动,强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调查研究和讨论交流来学习科学。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三、说教法
根据《水与生命》这一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1、引导—探究法
刘默耕先生的“引导——探索”教学法有别于布鲁纳的“发现法”,也不同于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引导——探索”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
2、分组讨论法
分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乐于交流,并能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四、说学法
根据新教材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作启发式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模式
1、结构
情景导入—组织讨论—动手实践—交流汇报—数据显示—延伸探究
2、理论依据
《科学》教材在编写指导思想上强调对学生的发展格外注重,表现在从对学生“学”的关注转向对学生“人”的关注,强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和社会。本课从知识目标上来说是比较浅显的,较容易达到,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和探究技能训练是本课的重点。
六、教学设计
1、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一开始,我就借助多媒体播放一幅优美的山水景,屏幕上美丽如画的景色配上动听的诗歌朗诵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体验美的感受。然后让学生猜猜诗中赞美的是谁?接着提问为什么水使小草变得嫩绿,使鱼儿游得欢畅,使地球变得美丽。当学生畅谈感想后,教师归纳:水是生命之源。
2、交流反馈,体验汇报。
实践表明:探究能力最好在小学阶段就开始培养。这固然可以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来进行,但绝不能没有科学教育——因为科学教育的实践性、基础性、科学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也是其它各育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在上节课“观察水”这一内容后,我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图片和询问家长等形式做一些有关水与生命的调查,要求每人说10个动物、植物和人离不开水的事例。讨论生命离不开水,目的是分享彼此的知识和经验,丰富学生对生命的认识,而课前的准备工作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关于这部分内容,学生已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教学的目的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把学生头脑中支离破碎的知识纳入到比较完整的体系中。在此,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水与生命的精美图片,使学生获得视觉体验。学生对生命与水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人、动物、植物“渴”了要喝水,生物维持生命需要水。最后,师生小结:水对生命来说真是太重要了。生物体内的一切生命活动,如呼吸、消化、蒸腾、光合作用等都需要水。
3、主体参与,动手实践。
怎样利用科学教育的优势,使它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摇篮,让学生“学会体验、学会探究”呢?我的体会是:实施开放教学,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操作、质疑、观察、想象、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诱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探究欲望,训练探究思维,从而充分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
我出示课前用透明塑料袋罩上的盆栽植物。提问:“塑料袋原来是干的,现在内壁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观察并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塑料袋内壁上的水是从植物身上“跑”出来的,说明盆栽植物体内也有水。接着我趁热打铁:“从人出汗、排泄等生理活动中可以证明人体内有水,但我们的身体里含有多少水呢?我们吃的米饭、面条、猪肉、鱼、鸡蛋这些食物中又含有多少水呢?牛奶都是水组成的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测和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讨论。最后,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观察比例图,初步了解几种食物中的含水量。让学生在比例图中了解人体、各种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水,了解人们在吃食物补充营养的过程中,也补充了大量的水。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加关注生命活动。
为了更直观的展示动、植物成长离不开水,我引导学生大胆设计实验证明并提前准备了“植物喝水”的活动。方法如下:剪下两朵月季花(茎长一些),将它们分别插入装有水和干土的试管里,观察哪一朵花先凋谢。同时将装水的试管里滴几滴油,在水面上做好记号,观察这朵花每天喝多少水,同时做好记录。这个活动需要学生在几天甚至十几天内进行观察,围绕“生命离不开水”这一目标,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演练他们的科学技能,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可选择性,丰富了教学的素材,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恒心和毅力。
4、拓展活动,反面例证。
通过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汇报并动手实验等多种科学探究方式,学生对水与生命的关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如果没有水,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学生们各抒己见,我在他们的讨论过程中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出缺水给大自然和生命世界带来的灾难。然后通过VCD观察小狗在缺水的情况下有什么反应。从而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离不开水,并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珍惜每一滴水。使学生知道:滴水汇成河流,我们要从自己身边做起--节约用水。讨论结束后,启发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画一幅以“没有水的世界”为题的想象画,或写一篇同样题材的短文。
5、续写小诗,激情导行。
最后,出示本课开头的优美景色。“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未写完的小诗道出了生物对水的依赖,明快的诗句展现出大自然因水才有的美丽。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用诗句来赞美水,感受水对自然的恩惠,在经历科学教育的同时,也将在孩子们心里构筑起对水的美好情感。
“因为有你,鸟儿才唱得很动听。因为有你,鲜花才开得漂亮。因为有你,天空才有美丽的白云……如果没你,鱼儿会死掉。如果没你,花儿将不再盛开。如果没你,校园将不再可爱……”用编小诗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生命离不开水的知识的理解,学生乐于接受;小诗形式和内容的双重要求,使学生在回忆相关科学知识的同时,又在浓浓的诗情中受到美的熏陶。学生自己提出“如果没你”的创新话题,进一步拓宽了思维,使讨论向纵深发展。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学生懂得在平常的生活中珍惜每一滴水。
(三)教学体会
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改理念作指导,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寓教于乐,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培养。
【说课稿模板集锦七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