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2021-05-14 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说课稿 篇1

  一、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体育与健康》六年级用书。分腿腾越(第四课次);身体素质练习(复习)。

  二、指导思想

  本节课依据《体育课程标准》运动技能领域水平标准,结合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材《体育与健康》六年级用书。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为总目标,以学生的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个体差异以及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分腿腾越的学练过程。

  三、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分腿腾越是六年级的支撑跳跃类教材。“山羊分腿腾越”是一项技术动作复杂,难度较大,对身体协调能力、力量等要求较高的体操类跳跃项目,对发展学生的腿部、腹部、肩带等部位的力量及爆发力等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能发展速度、灵敏性、协调性及身体的配合及控制能力,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提高内脏器官的功能。使学生逐步学会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及帮助的技能,树立安全意识。此教材单元计划设计为6次课,本节课是第4次课。由于分腿腾越的运动负荷不是很大,学生身体素质有待提高,因此辅助教材搭配身体素质练习,以提高学生运动的负荷,培养学生在比赛中积极竞争,遵守规则的意识。

  四、学情分析:

  我教六年级的体育课程,因此对整体学生的身体及学习情况比较了解,三个班学生年龄都在12岁左右,普遍存在身体体质、运动技术有待提高的现象。六年级学生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育课比较喜欢,学习兴趣较高。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复习山羊分腿腾跃动作,重点改进推手、挺身动作。发展灵敏素质及身体协调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演示、巡回指导及学生的分组练习、评价等多种学习方式,促使知识在师生间、生生间的做到有效沟通,促进学生不同能力的均衡提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和积极参与、注重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建立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推手迅速 挺身动作明显

  2.难点:落地平稳

  七、教学手段:

  1.通过教师讲解示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明确本课复习重点。

  2. 加强教师巡视时针对学生个体问题进行的有效指导。

  3. 用激励性语言,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 通过对学生动作进行技能评价,使学生认识自己掌握技术动作的程度,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

  八、教学方式与方法

  1.教学方式:采用分组不轮换的组织方法。

  2.教学方法:讲解示范法、分组互学法和游戏参与法。

  九、教学资源:

  1.田径场地一块。要求:平整无杂物,确保运动安全。

  2.器材:山羊4个、大体操垫4个、踏跳板4个

  十、教学流程:分为四个部分

  开始部分1-2分钟、准备部分7-8分钟、基本部分24-26分钟、结束部分3-5分钟

  下面我分别介绍一下每一个部分的内容

  (一)开始部分(1-2分钟)

  教学步骤: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并安排好见习生。要求学生积极思考,积极体验,大胆尝试,挑战自我,同时学会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加强合作与交流。

  目的:加强组织纪律,明确教学任务。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二)准备部分(7-8分钟)

  教学步骤:

  1. 徒手操及辅助练习

  组织队形:体操队形

  教法:共六节,每节4*8拍,由师、生交替口令,教师领作。

  目的:是学生身体各个关节得到充分的活动,通过让学生喊口令,培养学生口令的能力。

  2. 小游戏:跳山羊

  教法:教师讲解并示范跳山羊动作,强调安全,保持好距离。提醒学生做体前屈时(直膝),要低头,身体尽量稳定,不要晃动。

  组织形式:学生两人为一组进行练习。

  目的:为学习技巧做好身心准备,培养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三)基本部分(24-26分钟)

  1.分腿腾越(16-18分钟)

  教学步骤:

  A、教师讲解示范动作,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提示保护帮助方法。

  B、复习助跑踏跳。要求:推手位置准确。

  保护帮助:保护者面向练习者站在起跳板一侧,当练习者踏跳的时候双手扶住练习者的腰部进行保护帮助。

  C、学生分组进行完整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示保护帮助到位,注意推手、挺身动作。

  保护帮助:保护者站在跳箱正前离跳箱有一臂距离。当练习者踏跳支撑时保护者对练习者做双手顶肩保护动作,主要是防止练习者失去重心,使练习者保持平衡。

  D、请掌握动作较好学生示范,师生重点观察推手、挺身动作及完整动作的稳定性。

  E、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改进推手、挺身动作,提高落地稳定性。教师巡回指导,提示进行保护帮助,注意安全。

  F、学生进行小组内相互评价。优秀:推手挺身动作明显,落地稳;良好:推手、挺身及落地稳做到两项;合格:能够独立完成完整动作。

  G、根据个人能力选择不同高度山羊的练习。要求:注意安全保护到位。

  H、教师小结教学情况,学生总结学习收获。

  2.身体素质练习(8-10分钟)

  教学步骤:

  A、按规定路线(以跳箱组成障碍跳跃线路)进行跳跃练习

  B、障碍跳跃线路学生创编结束动作

  C、学生自行设计障碍路线进行比赛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巡回指导、评价、监督。

  目的:培养学生控制身体能力,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组织队形:两列纵队

  (四)结束部分(3-5分钟)

  教学步骤:

  A、在音乐伴奏下,教师领做放松操,学生模仿练习。

  B、教师总结讲评。

  C、师生道别,归还器械。

  目的:有组织的结束教学活动,逐渐恢复学生机体功能,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十一、教学效果预计:

  预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预计课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密度30--35%。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彩色的雨》是一首优美动听、充满童真童趣的散文,它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描写了娃娃心中彩色的雨。散文中形象的把小雨点比喻成亮晶晶的象一粒粒透明的珠子,那黄色的、蓝色的雨衣,象一片片彩色的云,那绿色的、紫色的伞儿象一朵朵彩色的花,那一双双红雨鞋象一艘艘小红船,这些生动的比喻构成了一组组排比句,增添了散文的韵律美。同时,散文中把构成彩色的雨的雨衣、伞儿、红雨鞋在雨中的动态都描绘的有声有色,作品不仅画面感强,想象丰富,而且语言凝练,韵律和谐,有较强的音乐性,即乐意躺幼儿欣赏彩色的雨的美丽景色,又可以让幼儿欣赏散文的意境美、语言美,在这同时又能激发幼儿动手制作彩色的雨的强烈愿望,因此这篇《彩色的雨》适合大班幼儿进行教学。

  2、幼儿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较好,表达事物连贯、具体、口语化,进入大班以来已学会了一些散文,如《云彩和风儿》、《叮咚叮咚的琴声》等,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散文有一定基础,但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对事物的理解能力较弱,尤其对散文中的精练的语句所表达的画面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让幼儿学会用散文中的优美语句来回答问题,更好的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同时,我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强,在艺术方面的发展比较协调,为突出幼儿的动手能力也书记了动手操作的内容,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会恰当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彩色的雨”,展现雨中即景来符合散文优美的意境,因此我设计了这节综合教育活动课。

  3、重点、难点

  熟悉散文内容,感受散文中的优美语句,感受比喻、排比的生动韵律,深入理解散文的语言,尤其是将雨衣、雨伞、雨鞋比喻成自然界事物的表现手法,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能力。

  4、教学目标

  a.帮助幼儿学习的散文,感受散文中的优美语句,体验散文的优美意境。 b.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散文的语言,尤其是将雨衣、雨伞、雨鞋比喻为自然界事物的表现手法,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

  c.通过讲讲、做做的活动,会恰当的运用各种草料制作“彩色的雨”,展现雨中即景,体验同伴相互合作的快乐。

  5、教学准备

  a、教具;《彩色的雨》图片一幅,录音机。

  b、学具:油画棒、红豆、绿豆、黄豆、挂历纸、皱纹纸、腊光纸、火柴棒、胶水、剪刀等。

  二、说设计

  1、教法

  我采用直观教学法、提问谈话法、讨论法、动手操作法来进行教学,通过直观教学法视听结合欣赏,让幼儿更好的掌握散文的内容,通过谈话法,帮助幼儿理解散文中的比喻、排比的优美语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讨论法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力和思维力更好的体会作品的意境,通过动手操作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相互合作精神。

  2、学法

  根据“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原则,我通过“晴天、雷雨”的天气变化来到如课题;“视听结合——整体感知”;“启发引导——分段理解”;“激发愿望——大胆制作”的学法,让幼儿听听、看看、讲讲、议议、做做,让幼儿能轻松的获得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3、教学程序

  A、导入活动

  师生律动出场

  1)教师:小朋友们,美丽的春天到了,我们一块去郊游吧!你们听什么声音,呀,下雨了,我们赶快找个地方坐下来躲躲雨吧。(放音乐进场)

  2)教师:外面下雨了,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雨吗?雨是什么样子的?雨又是什么颜色的?

  教师总结:雨是透明的、无色的,它是亮晶晶的,象一粒粒透明的珠子。

  B、请幼儿欣赏散文,初步理解作品的意境 教师:有位娃娃她眼中的雨很特别,你们想知道吗?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娃娃眼中的雨是什么颜色的。 幼儿欣赏散文,教师提问。 (1)这篇散文的题目叫什么?(《彩色的雨》) (2)在散文《彩色的雨》中,你都听到了些什么? (让幼儿初步感受散文的内容)

  C、欣赏散文,感受散文中的优美意境和有趣的比喻。

  (1)教师:雨衣、雨伞、雨鞋它们象什么呢,现在,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彩色的雨》这篇文章。

  (2)幼儿欣赏散文。

  (3)教师提问

  *教师:雨衣象什么?为什么说雨衣象云?

  *教师:雨伞象什么?为什么说雨伞象花?

  *教师:雨鞋象什么?为什么说雨鞋象船?

  (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优美的句子来回答)

  *教师:雨衣、雨伞、雨鞋还象什么呢?

  D、教师:小朋友,你最喜欢散文中的哪句话?

  E、再次完整的欣赏一遍散文,体验散文的优美意境。

  教师:《彩色的雨》这篇散文很美,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散文,大家一边听一遍跟着录音机朗诵。

  4、幼儿动手操作,会恰当的运用各种材料制作彩色的雨景图,体验合作的快乐。

  (1)教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现在用你们那灵巧、能干的小手相互合作把彩色的雨和美丽的雨景做出来、画出来吧。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师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并展示作品。

  (4)请个别幼儿纺编《彩色的雨》这篇散文。

  教师:小朋友做的雨景图真漂亮,谁愿意来学着《彩色的雨》这篇散文来说说你做的美丽的雨景图呢?

  (教师请个别幼儿纺编散文《彩色的雨》)

  5、活动结束

  教师:小朋友做的“彩色的雨”真漂亮,把我们教室布置的美丽极了,我们去请别的班的小朋友来看看我们做的“彩色的雨”好吗? 语言是人类开展思维活动,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幼儿期要努力促进幼儿语言规范会的发展。故事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故事本身具有主题单纯,内容浅显,情节生动。富有儿童情趣等特点,使幼儿接触最多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

  《美丽的公鸡》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公鸡”与“啄木鸟”“蜜蜂”“青蛙”三个小动物比美遭到拒绝,最后在“老马”的帮助下懂得“美不美不光开外表,还要看能不能帮人们做事”的道理。塑造了三个爱劳动的小动物和一个爱比美无事可干的公鸡以及语重心长的长者老马的形象。故事中角色对话简洁明快,并且结构和语言多次重复,是与幼儿理解和记忆,从而使幼儿产生模仿的欲望。

  为了更好的同幼儿一起进入角色,我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在教师与幼儿的问答中想象,猜测故事的发展,从而达到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从以下三方面具体说说我的设计思路:

  一、出示角色形象,吸引幼儿进入故事。 教学伊始,我和幼儿一起做手指操《大公鸡》并问幼儿:今天大公鸡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欢迎吗?(出示公鸡图片)小朋友大家好!你们看我美丽吗?哪美丽?你能用语言夸夸我吗?从而引导幼儿从“冠子”“羽毛”“脚”等方面来形容公鸡的美丽。

  有的幼儿说“冠子红红的,大大的”有的说“身上的羽毛五颜六色的”有的说“脚是黄颜色的”等孩子描述完大公鸡,我有模仿公鸡说:“我还为自己编了首儿歌,你们想听吗?”孩子们高息的说:“想听。”“公鸡公鸡真美丽,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的脖子金黄的脚,要比漂亮我第一。”让幼儿对故事中的公鸡有一个整体印象,为下文的猜测故事打下基础。

  二、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预测故事的发展,和幼儿一同讲故事。

  待幼儿对故事中的公鸡有了感性认知后,我开始讲述故事的开头,当讲到公鸡得意洋洋地唱完歌,问孩子:“请你猜想一下这只公鸡要干什么去?”由于幼儿听了两遍儿歌很容易回答出“比美去”“比漂亮去”。接着出示“树林”让幼儿自由观察思考:公鸡来到了哪?看见了谁在干什么?它会说什么?“啄木鸟”会和它比美吗?让幼儿真正进入到故事情境中来,猜测它们会说些什么。

  因为幼儿知道公鸡要和别人比美所以很容易猜出:“啄木鸟,咱们比比谁美?”“啄木鸟正忙着给大树捉虫子,会和它比美吗?”我又把问题抛给了孩子,他们一直认为不会,从而猜出啄木鸟的话。在此引导幼儿用得意洋洋的语气说公鸡的话,用冷冷的语气说啄木鸟的话,师幼共同分角色进行对话。放手让幼儿根据第一幅图讲述“果园”和“稻田”中比美的图片,幼儿能按原有经验进行讲述。 最后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它们不和公鸡比美?有的幼儿说“它们不愿意和公鸡比美”,有的说“它们正忙着呢”在回家的路上公鸡遇到了谁?老马会给它满意的答案吗?听了老马的话公鸡会怎么做?幼儿很轻松的猜出了故事的结尾,整篇故事都给幼儿留下了广阔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三、完整的观看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幼儿边看图边讲述故事内容后,让幼儿观看碟片,在头脑中进一步建立表象,为下节课的复述故事和表演故事做好准备。同时故事中优美的语言,对于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看完故事后引导幼儿明白:美不美比光看外表,还要看能不能为人们做事。进而建立从小爱劳动的美德。本来在教学中还设计了

  谈话“你能为别人做什么事?”让幼儿懂得劳动是一件光荣的事,进而师幼共同演唱《劳动最光荣》可由于时间关系没完成预设任务,有一点遗憾。

  总之,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们只有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思考,才能不断地进步。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金岳霖先生》是苏教版必修二第4单元的第3篇课文,《金岳霖先生》是一篇人物传记,它语言平实而有韵味、文字简练而不事夸张。这篇文章抓住人物的特点,真实地表现了人物的本来面目。金岳霖是著名的国学大师,作者对老师充满敬爱的感情,本文即是这种感情真诚流露的见证。教学本文,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特点的写法。学习本文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二、说学情

  高中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课改基础,思维较为活跃,在教师的引导和调动下,善于观察和思考,已经初步具备鉴赏能力,但多数学生在鉴赏过程,仅停留于表层,非常浮泛。所以本课在引导学生感悟作品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在鉴赏过程中养成咀嚼涵咏的习惯,尤其是要沉潜到作品的深处感悟细节之美,迅速的领会并运用于实际写作。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基于教材和学情,我从课程标准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设计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梳理文中金岳霖先生发生的事迹并概括金岳霖先生的特点。欣赏文章中富有趣味性的写人记事的特点,品味本文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前预习,提高自主查阅资料、获取有效资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重点词句,学习金岳霖先生待人真诚、坦荡、特立独行的品格。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词句,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梳理文中金岳霖先生发生的事迹并概括金岳霖先生的特点。

  难点:理解本文写人记事的特点,品味平实而有韵味的语言风格。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我采用品读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那么接下来我将着重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我先在PPT上展示一句话:中国哲学第一人是谁?激发学生对这个问题探讨的兴趣,可能学生给的答案五花八门,适时我会进行引导:就是这样一位大哲学家,在“全民学哲学”的年代却也鲜为人知。而我们今天有幸走近崇高而遥远的金老先生,请大家珍惜机会,细细品味,感受其别样风采。顺势引出我今天的课题。

  高中的学生正处在知识快速积累时期,他们对这样一个之前没有接触过的问题会很感兴趣,能快速的激发他们对本堂课主人公——金老产生了解期待。

  (二)初步感知

  紧接着我会指名学生介绍作者和金老以及西南联大。并在ppt上展示相关资料进行补充。(这样做可以很好地检查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同时知道作者、金老、西南联大后,能够知人论世,为接下来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做完这一系列准备工作之后,请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出来:这篇文章的文眼是哪一句?概括金岳霖先生特点的句子又是哪一句?文中写了金岳霖先生的哪些事迹?(通过文眼学生会很快掌握本文围绕的重点;概述金老事迹可以让学生对本文有了大体框架上的了解,对金老的为人处世有了感知。)

  (三)深入研读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与学的过程就是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问题可能是不被了解的现象,可能是前后认知的矛盾,还可能是需要挑战的困境。为此,在这一环节,我将用大屏幕展示出这样几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问题放手给学生,学生以同桌探讨,情境创设等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哪一件事对你印象深刻?为什么?你又能看出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写他奇特的行为举止:患眼疾,微仰着头;走起路来深一脚浅一脚;在学生面前抓自己身上的跳蚤;养一只大斗鸡,同其一桌吃饭;搜罗大梨、大石榴,与小孩比赛等行为看出他是一个真诚洒脱的人。通过写他对情义独特的珍惜:对学生很爱护,林国达死了,他在课堂上表现出悲哀;林徽因死后,别人都忘记她了,可他还记得她的生日看出他是一个真挚重情的人。顺势会给学生介绍林徽因,做文学常识的补充。

  2.在这件事情上,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语言又是如何体现的呢?学生在刚才通过事例来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已经能够感受到作者描写的表达方式,即:运用了细节描写来为人物增色,这时候再引导他们通过例如描写他外貌上:“常年戴着一顶呢帽,进教室也不脱下。”“呢帽的前檐压得比较低,脑袋总是微微地仰着。”“眼镜一只的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这就更怪了等细节处来感受作者用语的自然而然少做作,文字简练,不事夸张。

  (通过这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不仅能够突出重点,破除本文的难点,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以及锻炼他们对作者描写人物的表现手法的掌握,可以指导他们的写作。)

  (四)巩固提高

  以点带面,了解当时金老生活的背景,小组讨论:从文章中可以看到当时西南联大怎样的校风、学风?老师可以做适时的补充。(这样就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在那么艰苦的岁月里,向金老他们学习那种为人坦率、真诚、特立独行的品性。)

  (五)小结作业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这个时候老师用:汪曾祺以其独特的视角,不俗的写法,突破金岳霖哲学家的身份,把生活形象、师表形象留给广大读者,留给历史,汪老无疑是成功的,想必汪老眼中的金老更是成功的这么一段话激情总结,来结束课堂。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并能够实现情感的升华。

  基于此,我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为本文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写作者,可以写金老,也可以写联大那些教授。(这样既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更能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七、说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4

  《警惕食物中毒》是科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吃得更放心》中的第一课。课文以丰富的图片形式向学生揭示了食物中毒的特征及导致食物中毒的各类原因,以此引导学生从食品生产、加工等各环节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关注,有效地从生活实际出发做到预防食物中毒。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根据现有的生活经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知道吃了不洁食物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但是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各类食物中毒的,学生尚不完全了解。因而在设计教学时我本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以拓展、提升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主旨,并依据本学科的特性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方面,让学生了解食物中毒的特征、导致原因及我国食品安全、卫生的相关制度和措施。方法、技能上,首先,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抵御食物中毒的方法和技能,初步形成关注食品安全的行为习惯;再者,引导学生从各种途径搜集有关食物中毒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简单的分类,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则让学生感受食物中毒的危害,领悟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使之初步形成一定的防范意识。

  课的伊始,我以“过期牛奶事件”切入,既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自然地引入新课。接着又出示了一组日常的生活照,(货品丰富的菜市场、菜肴丰富的家庭餐桌、摆满食品的超市货架以及高朋满座的饭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能借助这些熟悉的画面亲身感受 “民以食为天”,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同时在此背后也隐藏着种种祸患。既而我又引入一段有关食用河豚鱼中毒的新闻报道,并让学生在收听新闻之后交流他们收集的食物中毒事件。根据课堂交流情况适度归纳细菌性、化学性、动、植物性等几种食物中毒的类型,并小结凡是由于食用不当食物而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的情况叫做“食物中毒”,同时通过一组近年来由食物中毒引发伤亡的数据让学生结合新闻谈感想。骇人听闻的报道、触目惊心的数据以及食物中毒对个人、家庭、社会所造成危害的辐射图等一系列直观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使学生们深切体会到食物中毒的危害大。

  为了让学生明白有毒食品来源于各个渠道,需处处警惕食物中毒,我设计了游戏——“大家来找茬儿”,通过多幅画面、视频录像等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这样既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又从中让学生认识到造成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的诸多因素的存在,以此引导学生初步形成防范意识。需要指出的是,游戏中的九幅图片聚焦面较广,我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其中的每张图片都是随机的,学生说到那幅画面点击后即刻放大,待学生交流后我将略做小结及补充,如此编排课件可有效引导学生与客观事实对话。如,添加了苏丹红的鸭蛋,通过一组图片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到不法分子如此危害人们的生命。涂蜡的水果、加入苏丹红的“红心蛋”、大量使用农药的蔬菜等等,这些都是不法人员牟利的勾当,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使有毒、有害食品没有可乘之机。在学生谈及肮脏的灶台、餐饮从业人员不讲卫生的操作等情况时,我则补充一段学生盒饭公司的录象,旨在使之了解他们平时享用的午餐制作流程是十分规范、符合卫生标准的。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我还将向学生展示国家卫生部门为卫生、安全食品所颁发的特殊标志,以便让他们在日常购物时做到有的放矢。紧接着我又让学生对所带食品是否符合卫生标准等进行辨析。这一教育情境的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寓教于乐,可谓一举两得。

  课的末尾,我还建议有兴趣的同学创编一份警惕食物中毒的倡议书,向众人推广,希望他们能将自己在课上所学的知识化为感想与大家分享。

  《警惕食物中毒》教学反思

  《警惕食物中毒》是科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第二学期第三单元《吃得更放心》中的第一课。课文以丰富的图片形式向学生揭示了食物中毒的特征及导致食物中毒的各类原因,以此引导学生从食品生产、加工等各环节加强对食品卫生、安全问题的关注,有效地从生活实际出发做到预防食物中毒。在本课教学中,我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 立足课堂学习,开发教材资源

  教材是一种特殊的书籍,是专供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实物载体,是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中介,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我们要开发、利用好。

  要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和态度看待教材,不能将其视为绝对权威。比如,本册教材在编写时,20xx——20xx的食物中毒事件对当时来说是最新的数据,而如今看来需要进一步更新,因此我及时增补了20xx与20xx年的数据。并让学生动手绘制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 关注能力培养,用活作业资源

  学生作业是教师重要的课程资源,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训

  练技能技巧,反馈教学信息,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自我发展。这要求我们教师对作业内容、完成作业的方式等方面作综合设计。比如本课进行“食物中毒信息大搜索”的活动作业,秉持着手脑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知识掌握与能力提高结合的原则设计的。让学生搜一搜食物中毒的事件,说一说中毒的症状,议一议中毒的缘由,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三、 丰富学生视野,用好音像网络资源

  音像资源是较为现代化的课程资源,往往能在不同的感官层面上给学生展现某一事件、某一人物,这对学生理解、掌握和感悟品社课内容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网络资源是一个巨大的课程资源宝库,它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多样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学生提供探究问题、多角度理解问题的机会,丰富学生的视野。本课学习通过观看学生盒饭公司的工作情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只有注意食品卫生才能保障身体健康。又通过加了苏丹红的辣椒粉与没加苏丹红的辣椒粉的对比,增强识别食品卫生、安全的能力,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有可乘之机。

  当然本课教学也有不足之处,例如在课的伊始当孩子们对于我提出的“生活中你有没有亲身经历过类似因为食用过期或变质的食物而影响身体健康,进而引发更为严重后果的情况吗?”学生直摇头说没有。(这是试教中未曾出现的现象。心中觉得一下子闷了)既然学生没有碰到过类似情况那就直接进入下面一环节吧。当时是这么处理的。其实教师可以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孩子想一想周围的亲人或其他人有没有出现中毒的现象,让学生有话可说。又如,课堂中的小组学习因时间不够,活动显得有些仓促。对一些红心蛋的由来由于教师的误解,导致了事实偏差,需作进一步的更正。再如由于教学内容过多,时间有限,因此有些环节的师生互动不够深入。

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的求商方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初步认识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表内除法以及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2、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从众多方法中择优的能力。

  3、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说学法: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答题卡、智慧星 课件

  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边放课件边讲故事):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猴妈妈分桃”的故事。有一天,一群小猴到山下去玩,走着走着,看到一棵桃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桃,就摘了很多。回家后,猴妈妈看到小猴们拿了这么多桃回来,可高兴了,说:“妈妈分桃给你们吃。”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探究方法

  (1)提出问题。师:小猴摘了多少个桃?准备每只小猴分3个,可分给几只猴子?

  (板书:12个桃,每只小猴分3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2)学生列式:12÷3=

  (3)分一分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分一分。(可以用其他的物体代替)

  (4)说一说分的过程

  可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先分给第一只小猴3个桃,再分给第二只小猴3个桃,然后给第3只小猴3个桃,最后3个桃正好分给第四只小猴。……12个桃可分4只猴子。

  第二种:3个3个分,分给4只猴。(教师用课件再演示一遍分的过程)

  第三种:用乘法口诀计算。因为“三四十二”,所以12个桃可以分给4只小猴。

  2、揭示课题,学习新知

  (1)揭示课题

  (2)学习新知

  师:12÷3商是几?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说后,再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3、巩固方法,举一反三

  (1)提出问题。

  师:如果猴妈妈把12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只?

  (2)算一算,说一说

  让学生大声读题,读明白了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请做完的小朋友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3)全班汇报、交流

  4、观察比较

  (1)师:从这两题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独立思考、汇报

  (3)小结:这两个除法算式用了同一句乘法口诀“三四十二”

  三、情境拓展,激励提高

  师:猴妈妈看到小朋友们这么能干,把题目全做出来了,非常高兴,想邀请小朋友们到他家去玩。可小猴们不服气了,想同小朋友们比试比试,小朋友们愿意比试吗?

  1、第一关:口算。(第24页做一做第1题)

  10÷2= 12÷6= 8÷2=

  10÷5= 12÷2= 8÷4=

  (1)让学生自己小声说一说,再写在答题纸上。

  (2)集体订正,课件验证。

  (3)让学生说说每组题有什么特点。

  2、第二关:送信。(第25页第3题)

  (1)提出游戏要求:把写有算式的信给部分学生,让他们把信放到相应的信箱里。

  (2)学生做游戏。

  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内容丰富、生动,重点突出,课堂上,我的主导思想就是希望自己能用好这些丰富的信息,把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设计练习时注意练习的层次和密度。

  四、全课总结

  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说课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为了使大家更能清楚我今天说教材的内容,首先让我们共同解读《课标》规定的“初中年段的音乐教学的学段目标”和“音乐教学的四个教学领域”。

  一、学段目标

  1.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活动。

  2.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3.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

  4.丰富和提高艺术想像和创造力。

  5.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能力。

  二、音乐教学四个领域

  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主要是针对“音乐与相关文化”这一教学领域、以湘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艺苑风景线》为例进行展开说明。

  三、本单元课标要求

  理解声音艺术与语言艺术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能够恰当地选用音乐,烘托诗词、散文的意境。并懂得:音乐是有组织的、流动的乐音和音响,它的内涵是需要通过听赏时的联想活动来品味的。帮助学生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美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特征,并让学生了解:美术是视觉的艺术,美术作品能直观形象地再现人物和自然景观,而音乐是非具象的听觉艺术,往往需要通过联想来体味和认识作品的创作意图。正由于此,音乐具有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将电视专栏与音乐进行搭配,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电视专栏没有音乐是不可想像的,但若是不加选择地乱用音乐,也是不行的。由此,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表达对音乐背景或主题音乐的认识,感受到音乐对于影视专栏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内容说明

  教学内容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明:编者意图、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内容分析。

  1.编者意图:

  本单元属于“音乐与相关文化”的教学领域,是贯彻音乐教育新理念与印证国家《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通过探讨、感受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的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它虽然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而在更多的情况下,有蕴含在音乐鉴赏、表现和创造互动之中。为此,这一领域教学目标的实现,应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和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完成。

  3.教学目标

  (1)对音乐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2)运用所学过的知识积极探索音乐与其他艺术的联系,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运用能力。

  (3)用综合艺术表现手段对文艺活动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并大胆、自信地表现出来。

  4.教学重难点

  重点:(1)对音乐与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有初步的认识。

  (2)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

  难点: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能将音乐与其他艺术进行综合表现。

  5.教学内容分析

  单元设计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以知识树的形式展示)

  第一部分是“音乐与意境”。这一部分体现了音乐与诗歌、语言的关系。教材选取了《晨景》、《嘎达梅林》、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二乐章、《夕阳萧鼓》四个音乐片段,并提供了四幅画面。让学生用诗歌、语言描述画面,并联系画面听赏四段音乐,目的是让学生理解音乐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关系,能够恰当地选用音乐,烘托诗词、散文的意境,并懂得:音乐是有组织的、流动的乐音和音响,它的内涵是需要通过听赏时的联想活动来品味的。

  第二部分是“音乐与人物形象”。在这一部分,教材选编了两段表现人物形象的音乐作品,每段音乐都刻画了两个人物形象,其中《舍赫拉查达:苏丹王与舍赫拉查达》刻画了凶残的苏丹王和温柔的舍赫拉查达的形象,《两个犹太人》则刻画了一个傲慢、冷酷的盲人及一个可怜、悲哀的穷人的形象。这两段音乐的人物形象都非常鲜明。

  第三部分是“同主题的音乐与美术作品”。在这一部分,教材选取了四段音乐,并提供了四幅与音乐主题相同的美术作品: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水墨画《战马奔腾》、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浮雕《马赛曲》。让学生听音乐、欣赏美术作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美术”的联系,感知不同艺术门类的主要表现手段和艺术特征,并让学生了解:美术是视觉的艺术,美术作品能直观形象地再现人物和自然景观,而音乐是非具象的听觉艺术,往往需要通过联想来体味和认识作品的创作意图。正由于此,音乐具有更广阔的表现空间。

  第四部分内容是“电视栏目和电视剧的片头音乐”。这一部分是认识音乐与姊妹艺术——“影视”之间的关系。教材将其分为两个板块。在第一个板块“为电视专题栏目选配合适音乐”中,教材选取了学生熟悉的三个音乐专题栏目,并提供了音乐片断。让学生在聆听这三段音乐后,将音乐与电视专栏进行搭配,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电视专栏没有音乐是不可想像的,但若是不加选择地乱用音乐,也是不行的。由此,让学生切实感受到音乐对于影视专栏的重要意义。更进一步地说,音乐对于影视节目的重要性还不仅如此,各种娱乐节目、综艺栏目、广告、电视剧、电影等等,都是离不开音乐的。由此,教材设计了第二个板——“听赏三部电视剧的片头歌,从音乐风格和意境等方面,探讨片头音乐与剧情的关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影视艺术与音乐的密切关系,体会音乐对于影视艺术的独特作用和功能。

  五、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体验,表达情感的方式有明显变化。应通过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扩大音乐欣赏的范围,更有意识地将音乐的人文内涵融入教学中。八年级学生正值变声期,要适当减少唱歌的数量要求,注意嗓音保护。但是,作为城乡结合部的学生,网络搜集方面的学习可能欠缺一些。

  六、教学设想

  1.课时安排

  本单元的教学任务可在三课时内完成,即“音乐与意境”、“音乐与人物形象”一课时;“同主题音乐与美术作品”及“电视栏目和电视剧的片头音乐”两课时。

  2.教学组织形式:(也就是教法学法)

  以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师生共同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3.教学思路

  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在更多的情况下,它蕴涵在音乐鉴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之中。为此,这一领域教学目标的实现,应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和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完成。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多听赏、多体会,并调动学生积极上网搜寻相关的音乐素材及背景资料。

  (1)在第一课时“音乐与意境”、“音乐与人物形象”里,介绍第一部分”音乐与意境”时,教师可先让学生用语言、诗歌描述四幅画面,然后听赏四个音乐片断,让学生描述出音乐中所描绘的意境;也可让学生先听赏音乐,然后根据音乐中的意境,创作散文、诗歌,并启发学生探索音乐与散文、诗歌之间的关系。建议设计一个“音乐与散文、诗歌”的话题,师生共同参与讨论;第二部分“音乐与人物形象”,教师可设计成音乐剧的形式,让学生听赏、参与。教师可让学生先听音乐,然后分组讨论,通过想像来设计人物形象,并上台表演。学生也可依据音乐自行设计剧情、对白、形体动作、服饰、道具等,但这一切内容必须与音乐结构保持一致。而后,教师还可组织学生一同对表演进行评价。若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不够,教师也可先对作品和作者进行简介,并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做简单的引导、提示。

  (2)在第二课时“同主题的音乐与美术作品里”,教材选取了四段音乐——《人民英雄纪念碑》、《战马奔腾》、《伏尔加船夫曲》、《马赛曲》,并从不同国家、不同种类、不同风格、不同意义等方面,提供了四幅与音乐主题相同的美术作品:中国浮雕 《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画《战马奔腾》、俄国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入》、法国浮雕《马赛曲》。教师可先从美术的角度,组织、引导学生运用巳学的美术知识,观赏并讨论这四幅美术作品。对浮雕《人民英雄纪念碑》、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法国浮雕《马赛曲》,还应简介作品的创作背景、历史背景及作者。这些资料也可由师生在课前收集,上课时以学生介绍为主,教师只做补充说明。然后让学生听赏同主题音乐作品,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音乐小博士的提示语。在这一环节,教师还可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两组活动。一组是选取一段音乐片断,让学生为其选配同主题的美术作品;另一组是选取一幅美术作品,让学生为其选配同主题的音乐作品。所需的音乐及美术作品可由师生课前准备,也可鼓励学生即兴创作。

  (3)在第三课时“电视栏目和电视剧的片头音乐”里,教材呈示出两个板块。在第一个板块中,可让学生将听到的音乐片断与教材上呈示的电视专题栏目搭配,并让学生讨论电视专栏音乐与电视专栏内容、特色之间的关系:电视专栏音乐应在旋律、风格等方面集中体现专栏内容和特点,并能雅俗共赏,吸引观众。在第二板块中,教材选取了由中国三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的片头歌。教师可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这三大名著的有关资料,并带到课堂上来讨论,为探讨片头音乐与剧情的关系做铺垫。教师可将这三首片头歌的MTV或电视片断播放给学生欣赏,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三部名著的有关内容。然后,可组织学生从音乐风格和意境等方面,探讨片头音乐与剧情的关系。在这一部分,教师也可充分利用宽带网,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网络搜索有关资料,再行讨论。

  七、教学评价

  1.能否理解声音艺术与语言艺术的关系,并恰当地选用音乐,烘托诗词、散文的意境。

  2.逼过艺术作品,能否感知听觉艺术与视觉艺术在表现材料和表现形式方面的相同与不同,以及音乐在与美术综合表现时,二者的主题的一致、协调。

  3.能否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表述对音乐背景或主题音乐的认识。

  4.能否运用综合艺术表现手段,即兴创意与设计音乐活动,并大胆、自信地表现出来。

  以上就是我以湘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艺苑风景线》为例,针对音乐教学其中的一个教学领域——“音乐与相关文化”进行了说教材展示,说的不到不是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稿 篇7

  教学每一篇课文,作为教师的我们都要经过研读课标、教材,分析学情,而后制订详细的教学预设,每一堂课的背后虽然是满载心血,却又常常因为不能带给孩子们更智慧更灵动的课堂而自责、负疚。下面是我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的具体流程——

  一、分析教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叙事性的记叙文,叙述了高尔基和他10岁的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作者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材料,用清新的文笔,表达深刻的主题。

  首先课文通过对栽花赏花的描述,体现了父爱子、子爱父这种人间美好的亲情,这种亲情虽然是真情,却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古来皆道家慈孝,几人可解严父焦”,通过写信教子反映的却是父对子的一种严爱,它是一种带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爱,是一种博大的爱。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做一个让“所有的人都需要”的人。

  课文先写了父子间的亲情,接着由称赞儿子留下的鲜花,生发到教诲儿子要给人们留下美好的东西,最后揭示出:“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生活哲理。写作由浅入深,寓理于事。

  二、制订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能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阅读体会,感悟到父子间浓浓的亲子之爱。

  3、学生能够通过诵读领悟、联系生活,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 的含义,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我把它落实在高尔基在院子中赏花和高尔基写信教子两个部分,体会父子间浓浓的亲子之爱。

  教学难点则放在引导学生体会高尔基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愉快……”。

  四、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

  如何突破重点,在教学中我准备采用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抓住文章重点段落,挖掘空白点,引导学生基于文章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丰富对文本的理解,同时通过诗歌导入、角色体验等,创设“爱”的情境,切入语言品读,深刻感受双向的亲子之情。

  如何突破难点,我准备对文章的难点部分首先让学生反复朗读,激发诵读感悟之趣,首先引导学生理解“给”的含义,而后拓宽师生对话的空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有没有“给”的经历,当时心情如何,从而突破难点:理解对“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真正含义。

  另外高尔基给儿子的心中出现了两处“美好的东西”,我认为学生在阅读高尔基给儿子的信时,对理解第二处“美好的东西”可能会有困惑。

  我准备这样克服:询问孩子们“美好的东西”仅仅只能是鲜花这类物质的给予吗?而后组织讨论:善良懂事可爱的马克西姆们,如果当时没有如愿找到花籽,无法种花的话,你还可以为父亲或岛上的人们做些什么呢?在师生交流时相机点评: “给”是一次爱的捶背,“给”是一句关切的问候,“给”是一个甜蜜的亲吻,“给”是一首歌曲的抚慰,“给”是一次友好的搀扶,等等,从而引导学生明白第二处美好的东西就是情感上的关怀帮助与鼓励,进而理解了“给”的含义。

  五、教学准备:

  1、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建议学生课前预习:(1)了解高尔基的生平简介尤其是他的代表作品,以获得对高尔基人物形象以及精神品格的初步感知,为了解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博爱奠定基石。(2)阅读高尔基给儿子的信,读、思、悟,提出不懂得问题,并尝试自阅读,解决问题。也可以做批注,在相关语句旁写下自己的收获与感受。

  六、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诗歌铺设“爱”的主题

  1、齐读课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4课(生读课题)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2、首先请大家,聆听一首小诗,回头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师配乐朗诵关于思念父亲的小诗)

  3、指名说,简短的字里行间浸透着作者怎样的深情。(预设:儿子对父亲的爱与思念)

  小结:就是带着这股浓浓的爱与思念,高尔基的儿子小玛克西姆来到了意大利的一个小岛——父亲高尔基修养的地方。

  (二)品读“种花”,体悟“子爱父”

  1、打开课文,自由朗读2、3两节,在朴素的词句中寻找儿子爱的表现。提醒大家:读书贵在“品、琢”(板书,品即品味,琢乃琢麽)一个词、一句话都蕴藏着丰富的画面,犹如宝藏,等待你挖掘。

  2、交流。

  (预设1)探望:从莫斯科到罗马是240万里,两国距离最近的边境大约150万里,再加上1904年世界的交通仍不发达,那么小的孩子跟随母亲长途跋涉,一定几经波折、几番颠簸。路途阻隔不了亲情,山水阻止不了对父亲的爱与思念。(没有想到探望一词蕴藏着如此丰富且感人的画面)

  (预设2)例如: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但毫不畏惧镢头的危险,抡起嬐吩灾只ú荩只因对父亲的爱恋。

  (预设3)例如: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如果是你长途跋涉疲惫不堪,来到目的地后,你第一件事是做什么?(睡觉)而小马克西姆呢?(指名回答)一切源于对父亲的爱。再假如有机会出国,来到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岛,睡醒之后,你又会去做什么?(玩)你会玩的顾不上休息,马克西姆呢?

  多么懂事的马克西姆啊,那么辛苦地栽花是为了什么呢?

  (预设4)能想象当时马克西姆栽花的劳动场面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如我看到高尔基的儿子拿着笨重的镢头一锹一锹地挖着,他浑身沾满了泥巴,脸上的汗珠直往下滴。

  (预设5)临别时,望着刚刚出土的花草,他会说什么呢?

  指名回答

  3、学法渗透:同学们多棒啊,能够从简单的词句中寻找空白,发挥想象,把书读得如此深刻而厚重。

  4、过渡:是啊,因为对父亲的爱,马克西姆毫无保留、竭尽全力地付出辛勤与汗水,他栽种的不仅仅是鲜花,更是对父亲的爱与祝福。(板书:爱)谁能够把这份爱通过有声的语言朗读出来呢,练习一下?

  5、指名读,学生评价

  (随机指导:如抓住表现人物特点或品质的关键词句朗读,应该会事半功倍。

  朗读技巧在其次,投入才是关键。俨然一个马克西姆等)

  (三)精读“赏花”,感受“父爱子”

  1、过渡:有付出就有回报,儿子栽种的花仿佛也被马克西姆对父亲的挚爱感动了,居然全都开放了。高兴吗?

  谁愿意带着这份高兴,给大家读一读描写花开放的情景。

  A指名读第四节。

  B理解“姹紫嫣红”,(花开的颜色多),比如有……(指名说)总之赤橙黄绿青蓝紫,就像是彩虹的颜色,五彩纷呈、绚丽多姿。

  C自由练习朗读第五节,把美景呈现在教室里吧。

  D指名配乐朗读

  2、激趣:想不想也到高尔基修养的小岛,欣赏美丽的花朵?

  播放课件《花海神游》

  3、指名说,这些美丽的花儿在你的眼里像什么?引导学生说话,继而又提出:在高尔基的眼里,这些花儿像什么?

  4、出示: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的脸庞啊!

  指名说,读读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随机引导学生读书感受

  如:(预设1)高尔基很高兴,因为这些花是儿子种的。儿子的爱让高尔基很欣慰。你来高兴地读一读。(可以让其他同学欣赏的读、欣慰的读)

  (预设2)高尔基很爱自己的儿子,很思念自己的儿子。(睹物及人,及乃思,思乃爱)读出思念,你来试试。

  5、鼓励:读书贵在品琢,同学们已然掌握,把掌声送给自己。

  (四)读信,理解“给”比“拿”愉快

  过渡:古来皆道家慈笑, 几人可解严父焦。高尔基对儿子的爱远远不止疼爱那么简单,而是对儿子一种人格的引领。他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1、 出示信的内容,要求:

  (1)自读自悟,画出自己有感悟的语句或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对信中文字的理解,讨论提出的问题

  2、 好,检阅的时刻到了——

  马克西姆们,读完父亲写的信,觉得哪一句含义最深刻?

  (1)指名回答,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

  (2)字典里“给”的解释是:给予,使对方得到。“拿”指要,得到。

  那么具体在本文中指的是谁给谁什么?(儿子马克西姆给父亲高尔基种的鲜花)

  设疑:这是儿子给父亲同时也给岛上人们留下的美好的东西。

  美好的东西仅仅只能是鲜花这类物质的给予吗?善良懂事可爱的马克西姆们,如果当时没有如愿找到花籽,无法种花的话,你还可以为父亲或岛上的人们做些什么呢?

  (3)交流并随时机智点评:

  预设:“给”是一次爱的捶背,“给”是一句关切的问候,“给”是一个甜蜜的亲吻,“给”是一首歌曲的抚慰,“给”是一次友好的搀扶,“给”是……

  (4)理解“给”的含义:这些是远远超越物质的精神财富,是一种情感的传递,爱的链接。如果要为“给”找一些同义词,你认为(预设)——

  “给”就是--奉献,

  “给”就是--博爱,

  “给”就是--付出,

  “给”就是--给予

  ……

  (5)说的真好,没有想到“给”字虽小,涵义广泛。可是按常理推断,理应是得到别人奉献、关怀的一方快乐,可是为什么高尔基却说“给”永远比“拿”愉快呢?

  (6)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自己“给”的经历,心情愉快吗?(点评给予别人,让别人快乐,自己更快乐。)

  (7)出示诗歌(齐读):

  给别人一束鲜花,你会感觉到鲜花的娇艳与芬芳,

  给别人一点爱心,你会感受到爱心的可贵和幸福,

  给别人一点快乐,你会感觉到快乐的美好与充实,

  给别人一点理解,你会感觉到世界的宽广与美丽,

  给别人一声鼓励,你会感受到助人的甜美与乐趣……

  懂得“给”的人最愉快!乐于“给”的人最幸福!

  (8)孩子们,把这封信读给更多的人听,号召他们都来加入“给”的行列吧!可以自由读,也可以小组读,练练吧!

  (9)指名读,配乐

  (10)这封信浸透着高尔基对儿子的爱,这是一种超越亲情的崇高的爱,是一种高层次的深刻的爱。一位伟大的父亲,一位智慧的教育家,让永远我们记得他的话:

  (齐读)“给”永远比“拿”愉快!

  (五)总结全文,抒发感受

  1、用一句话概括本课的感受,写下来

  2、建议制作成书签,时刻提醒激励自己。

  (六)实践作业、任选其一:

  1、以儿子马克西姆的口吻给父亲高尔基写一封回信:

  (1)注意书信格式,署名要符合回信人的身份

  (2)在深入理解父亲心愿的基础上表达对父亲关爱的感激和不负父望的励志笃行

  2、读物推荐:

  高尔基作品:《意大利童话》、《俄罗斯童话》

  板书设计: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爱

  “给”永远比“拿”愉快

  七、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以读代讲,读悟结合,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抓住文章特点,挖掘空白点,引导学生基于文章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对文章的难点部分让学生反复朗读,并联系生活实际,突破对“‘给’,永远的‘拿’愉快”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节课最成功之处有两点:

  1、铺设爱的旋律,体会父子深情。上课伊始,一首感人的诗歌展开了“爱”的旋律,孩子们批文入境,从字里行间寻找儿子对父亲的爱,交流中引起爱的共鸣,而后又在赏花环节去感悟父亲对儿子的爱与思念,最后深情朗读“栽花赏花”的整体故事情节,感受那千山万水隔不断的父子情深,同时体会鲜花是多么美好多么令人愉快的食物。

  2、对比“给”与“拿”,体悟奉献快乐。古来皆道家慈孝,几人可解严父焦。高尔基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将对儿子的爱升华到更宽泛、崇高的境界,引领孩子人格的发展。教学时我抓住“给”与“拿”两个词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比理解“给”与“拿”的含义,并启发学生理解两个“留下了最美好的东西”,深入理解高尔基信的内容和含义,体悟奉献的快乐!

  教学本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经过教学后的反思,我感觉到这堂课还有很多值得商榷之处。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课程,语言文字的训练应该放在重酬位置,然而本节课,我过多的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含义上,思想教育大于文字训练,未来的教学,我一定要改进才是!

【有关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相关文章:

1.有关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2.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3.有关幼儿园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4.有关说课稿模板七篇

5.有关说课稿合集七篇

6.有关说课稿合集七篇

7.【精品】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8.关于说课稿模板合集七篇

上一篇:地理说课稿 下一篇: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