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串联和并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三节的内容,
第五章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电学的基础,第三节《串联和并联》又是以后学习电学的重中之重,在这节中能否识别和连接串、并联电路及按要求画电路图,将直接影响下面各章电学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课程基本理念,我确立以下为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连接的特点。
(2)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动手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会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的电路图。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实验,实际操作,分析归纳串、并联电路在结构、开关作用、用电器间关系等方面各自的特点,从而学习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兴趣,逐步养成遇事必思,见问必究的良好习惯;在学生探究串、并联电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实验,执着探究的精神;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串、并联电路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动手实验探究发现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根据上课实际情况确定规范画出并联电路、动手连接并联电路是这节课的难点。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
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分组实验器材(电源、开关三个、小灯泡两个和导线若干),制作示教板两块(一块串联、一块并联,连线图都不可见),市场上小彩灯一串,以备教学使用。
二、说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特色,为了充分体现《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以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入理解交流与合作的研究方法,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本节课采用以设疑、启发、科学探究相结合为主,以演示、理论讲解为辅的教学方法;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提高学生与他人的协同、合作能力。
三、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知道简单电路由四部分组成,并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但他们的知识仅限于一个用电器,同时学生对电学学习早有期待心理,认为电学中实验很有趣,都想动手去实验,有很强的动手意愿。
(二)学法指导
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将学生学习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并根据本节内容和以上教法,学生以实验、观察、思考、交流、分析、归纳等为主要学习方法。在整节课中让学生自己想“探究”、想“成功”,并能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地探索学习,达到“学会”。
四、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引入
同时展示示教电路板(一串小灯泡看不到导线)和一串市场中卖的小彩灯(只取红色)
第一次合上开关两灯亮,分别摘下一个灯泡再合上开关,小灯泡亮,小彩灯不亮,观看学生表情后不失时机的提出问题:刚才我们看到两种电路的演示,同学们有什么想法、想知道什么?
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引起学生的兴趣,疑惑。尽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即而进入主动思考过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二)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及电流的特点探究
先提问:如果给你两盏灯、一个开关和一个电源,你能同时使两用电器都工作吗?有几种接法?
在连接电路前先强调电学安全操作要领,同时教给学生一个接线柱接两根线的方法,也是暗示学生采用并联这种方式(采用启发法),让学生带上问题去连接,实验过程有创造性也有竞争性,学生实验能否成功,只需由灯发光来表明,因此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上充满了成功的喜悦。
完成连接后再展示实物图,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连接的实物画出电路图,这样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学生采用串联这种简单方法使灯泡发光,他就能画出简单的电路图,采用并联的方法使灯发光说明他能力强,他的电路图就有一定难度。而不是采用先设计电路图再连接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就降低了难度同时也训练了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能力。通过电路图的观察学生讨论得出串并联连接特点,这样直观易懂。
接下来让学生利用上节知识标出图5.3-1和图5.3-2中电流的方向,同时请两位同学在
黑板上标出,师生共同分析电流流向,得出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再讲解干路和支路
(三)串、并联用电器的关系的探究
学生对串、并联有了初步的理解,再不失时机的设置障碍,激发更强的求知欲。
展示:一块示教板,上面两个灯并列摆放,连接线看不到,
现在学生无法从连接方式判断串并联电路,从而继续激发学生兴趣、疑虑。让学生作出猜想,并说明猜想的理由,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
通过这个过程引入串并联电路中用电器关系的探究,此时可利用刚才连接好的方式探究有利于节省时间,同时也让开始没有连接并联的这些学生尝试根据电路图连接并联电路,突破连接并联电路这个难点,学生在实验中得到结论,然后再利用探究的结论上台判别示教板上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使其知识得到巩固,同时告诉学生仅凭元件摆放的位置是无法判别串并联的。
全体学生参与游戏巩固新知
游戏:伸出双手,握紧拳头再伸出大小母指,以拳头为用电器,以大小母指为导线,先组成两个用电器串联,再扩展到三个,然后组成两个用电器并联,再扩展到三个,这一游戏既巩固串并联的连接特点,又把串并联得以扩展,同时也体现了合作意思。
(四)串并联电路中开关的作用探究
练习:生活中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1)上课前展示的两串灯;(2)红绿灯;(3)大彩灯;(4)路灯;(5)教室灯
设问: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可老师有个疑问:路灯是并联的能同时亮和同时灭,进行整个控制,教室里的灯是并联的,可它又能分别控制,这是为什么呢?
引入开关作用的探究,这个实验探究中串联相对简单一些,但并联就相对难一些了,为了降低难度,我采用是给出电路图,让学生连接实物进行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在并联时,给予“先摆好器材再连接实物”的友情提示(采用启发法),进一步降低难度。这样学生实验操作中就能很快探究出串并联开关的作用。同时也训练了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的能力,近一步突破连接并联电路这个难点。
(五)巩固练习
题目:判断家用电冰箱中照明指示灯和压缩机的连接方式(用两种方式)。
此题体现了新课标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同时把串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关系和电流特点得以巩固,也告诉学生判断串并联的电路的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六)课堂小结
让学生充分发表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使整节课的知识得以梳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
(七)课后挑战
设计抢答器电路:要求每一组同学按开关相应组指示灯亮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电学部分的第一次探究,要为后两节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奠定基础。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将本节内容设计为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性课堂。通过设问、讨论、探究解疑,循序渐进,让学生达到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一些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学习成就感,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让学生对常见的串并联电路进行讨论、分析、交流,巩固本节知识点,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利用线路板进行实验,实验装置简单、用时短,操作方便、效果明显。
2、实验探究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具有更多的动手和自我发展的机会,充分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
3、用游戏巩固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并很好把串、并联电路得以扩展。
4、采用先设疑、讨论,再探究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能很好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意识,同时也有效的降底了教学难度。
5、课堂练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6、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原则。师生相互交流,互相沟通,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发散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商榷之处:
1、本节课是采用集中探究优势大还是分散探究优势大
2、能否减少探究点,将开关的作用学生动手探究转为教师的演示探究来进一步降低难度。
说课稿 篇2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小碎步练习》
一、说教材
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一些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律动第一册舞蹈部分第四课的内容,它是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正步、兰花指的基础上教学的,它将为后面的儿童舞蹈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学生
参与本堂课学习的是本校的三年级学生,一共5名学生,其中有3名学生单耳佩戴助听器,能够基本听懂口语并进行较简单的口语表达;一名为未佩戴助听器的学生,残余听力很少,基本上依赖手语进行表达;一名听力正常的ruo智儿童,有基本表达意愿和听懂日常用语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考虑听障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心理年龄特征,我将教学目标制定为:
1、通过直观的图片、视频和教师的演示,熟练掌握小碎步的基本要领。
2、能完整流畅的完成小碎步练习配乐舞蹈的内容。
3、引导学生从现实体验,激发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在舞蹈中的配合,培养学生肢体语言的美感和艺术表现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小碎步的基本要领;小碎步练习配乐舞蹈的内容。
难点是学会在舞蹈中的配合,加强身体协调能力和舞蹈动作、表情的美感。
五、教法、学法
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里再从教法、学法两方面谈一谈。
教法: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的原则,根据听障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观察、模仿、游戏这样参与度较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模仿学习和共同游戏中巩固“小碎步练习”的知识,学会在舞蹈中互相配合。 学法:引导学生用动手实践、模仿学习、合作游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模仿过程中掌握本课知识,在参与游戏中强化本课知识,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下面说一说本堂课的教学过程:
1、语训
语训是听障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发展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这里进行“这节是什么课?我们在哪里
上课?律动课上我们学习什么?你们喜欢律动课吗?”四个问答句的训练,达到学生理解并会说的目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律动课的认识。
2、准备活动
这儿是律动课的基础环节,主要是活动学生的基本部位,防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拉伤。按教师喊拍的节奏进行头、肩、腕、腰、腿、脚部的基本活动,使听障学生对节奏的感知得到锻炼。
3、复习、导入
复习前面所学的正步和兰花指,为本堂课所学的内容埋下伏笔,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帮助新知识的学习。导入使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4、新授课
(1) 小碎步的基本要领
这部分的学习我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观察图片和模仿教师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观察图片时有了初步印象,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掌握小碎步的基本要领。“像不像小鸟在飞”让学生联想记忆,同时引出接下来的游戏活动。
(2) 小碎步练习
我采用配乐游戏的方法进行这部分的教学活动。“小鸟飞”这个生动有趣的律动组合游戏,不仅能对前面所学的小碎步进行强化练习,同时,能够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身体的协调能力及音乐的表现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达成教学目标。
5、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出并演示学到的舞蹈知识,还有情感体验。
这个环节使学生回想了本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七、板书设计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我采用能使学生一目了然的动作分解图来呈现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小碎步的基本要领”,简单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模仿学习。
小碎步练习
一、基本要领:正步站立,两脚脚跟抬起,用前脚掌着地,两脚快速小步均匀地交替向前(或向任意方向)移动,膝部放松。
二、动作分解:
三、游戏“小鸟飞”
说课稿 篇3
教学设计说明
在新课程背景下,计算课到底该怎么上,是每位数学教师都十分关心的问题。算法多样化又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倡导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是鼓励与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为不同的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供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我们开展了《在算法多样化中培养低年级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研究》。
首先谈谈对算法多样化的理解,我们认为,算法多样化不同于算法多样。算法多样是指在数学学习中,对同一个数学问题有多样的计算(解题)方法;算法多样化是指在对同一个数学问题进行多样计算(解题)的基础上,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形成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了算法多样化的基本教学策略和一般操作形式。具体策略如下: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独立思考,探究算法-交流算法,理解算理-体验感悟,优化算法-联系实际,应用拓展-归纳评价,激励创新。
本次参赛我们选择了5个3加3个3等于8个3这一计算教学内容,旨在体现以上教学策略,汇报我们初步的研究成果。
其次谈谈本课的一些设计思路
在学习本知识之前,学生通过学习,已经理解了乘法的含义(几个几),掌握了乘法口诀,因此,本堂课新的地方是:当每一份的个数相等时,可利用乘法分配律合起来算,在教学中则如何巧妙地渗透乘法分配律的思想。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较活跃,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较强,能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也能听取其他组员的意见;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也较强,但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许多学生不能完整、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因此,在这方面有待于教师的指导与培养。
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课与研究课题之间的关系,我们制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通过在情景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2、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3、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交流评价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是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难点是理解算理,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
为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并能很好地与课题联系起来,我们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一、创设生活情景,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
验与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新教材没有独立成章的应用题教学了,在计算教学中,如何恰到好处地渗透解决问题呢?在我们研究课题中也提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开展教学,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的现实意义,就能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解题的愿望和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创设了学校成立羽毛球队这样一个真实的生活情景,设计了一连串的问题情景,学生不断地在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充分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一共有多少个羽毛球?、一共有多少个队员?看似是一个个简单的生活问题,实质上蕴含了对学生而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即如何计算几个几加几个几,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学生既探索了几个几加几个几的计算方法,又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在自主学习中探究算法,理解算理
教学中,我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自主
探究算法,学生在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后,得到的是充满个性化的算法。因此在交流时,我也充分放手,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我则帮助学生把思考的过程通过板书展示出来,但当学生表述不完整或错误时,及时给予帮助或纠正,让学生在群体中呈现自己的算法,从中使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多样化,感悟同伴算法的特点,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三、在体验感悟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优化算法,感知乘法分配律
算法多样化后到底要不要优化,这一问题一直是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
是大家争论的焦点。我们认为,算法优化也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在本堂课中,就应该优化,但优化的过程不应该是教师强加于学生的',而是在学生反复地体验感悟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是学生思维的水到渠成。在教学中,我虽没有推荐给学生一种自己认为最好的算法,但我在不断地帮学生梳理几个几加几个几等于几个几这一方法,学生在不断地体验中,感悟到这一方法能使运算简便,从而自然而然地应用这一方法,在算法优化的过程中,感知乘法分配律。
四、精心组织练习,在多样化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在生活化情境中设计开放性、综合应用性问题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策略之一。教学中,遵循留给学生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这一原则,设计了一组既具有层次性,又具有开放性的练习,使学生多一份感悟,多一份理解,提供更多创新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练习1:由图过渡到算式,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练习,这种练习是最枯燥的,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回答正确或能说出想法就奖励小星星,体现了评价的激励机制,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增,将课堂气氛推向了**。
练习2:由练习1巧妙地变化出:蔡老师一共奖了多少颗星星?这一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圈一圈,算一算,从而改变了练习为练而练的机械的形式。由于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圈的方法也不一样,从而出现了多种计算方法。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感受到方法的多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练习3是开放性的练习,因此,我对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你能写几种就写几种。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最后的课后思考,应用拓展,与课开始的情景遥相呼应,既体现了课的完整性,又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将课延伸到课外
最后谈谈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为了和课题研究更好地结合起来,我们按对教材可以重组、补充、超越的原则,对教材进行了再处理
1、为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景,与我校成立羽毛球队相联系,将书上例1的苹果图改成了羽毛球图;
2、无论从整数乘法的定义来看,还是从乘法的实际应用来看,几个几是更为基本的含义,几的几倍是派生的,为突出重点,本节课中我紧扣几个几来帮助学生理解。
几的几倍(即书上的例2)将在学习5个3减3个3等于2个3这一课中进行学习,因为那时学生对几个几已经很熟练了,就可以重点解决几的几倍的问题了。其实,这也是新课程所提倡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新理念。
说课稿 篇4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标准中,与本节内容相对应的条目是“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概述”属于理解水平,首先要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由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要达成新课标的要求,确定本节的知识目标为:“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而是让学生观察4种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这种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的处理方式,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落实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考虑到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对于树立唯物主义观点具有重要意义,而本节内容恰好说明了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的重要方面──许多生命活动是靠蛋白质来完成的,因此,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就确定了“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诞生,是我国科学家在生物学史上创造的奇迹。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的又一项大规模的国际性科技工程,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领衔国际重大科研协作计划。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分别介绍了这两项重大科研成果,让学生在了解蛋白质研究有关的科学史和前沿进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
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应建立在了解细胞的物质组成的基础之上。本节关于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蛋白质的内容,是学习本书其他章节的基础,也是学习高中生物课程其他模块的基础。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特点:
(1)教材中并没有直接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而是让学生观察4种氨基酸的结构,通过思考与讨论,找出氨基酸的共同特点,加深对氨基酸结构的理解。这种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得出结论的处理方式,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是落实探究性学习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
(2)关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教材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丰富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教材考虑到分子水平的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加强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教材编入了一些联系生活的内容。
重点: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以及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
(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
(三)教学对象
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高一学生还没有学习有机化学,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而细胞的分子组成是微观、抽象的内容。教材考虑到分子水平的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加强学习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教材编入了联系生活的内容。如:为什么食物中应添加必需氨基酸?为什么吃熟鸡蛋比吃生鸡蛋容易消化?有关这些内容学生都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如果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教学,有助于增加教学内容的亲和力。
2.学生学习方法和技巧: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蛋白质的知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内容比较多。在学习时按照一条主线来进行,即组成元素(C、H、O、N)→基本单位(氨基酸)→肽链→蛋白质分子,再由结构到功能循序渐进,从而逐步理解掌握。
3.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
(四)教学策略
1、教学设计思路
由于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化学知识,细胞的分子组成又是微观的内容,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利用图解、课件和游戏等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
2.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利用图解、多媒体课件和游戏等直观教学法。
3.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利用图解、多媒体课件和游戏等。
4.教学流程
在本节教学中,我们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一个个有趣的游戏,模拟氨基酸的结构和肽链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轻松地学习抽象、微观的化学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等科学知识。通过游戏模拟活动去突破本节课“蛋白质的结构”的教学难点的。这次说课主要说说这方面的问题,其他内容略。
1.课前预习与准备
尽管学生听说过蛋白质这一名词,但并不知道其化学结构和功能。因此,课前布置预习是非常必要的,通过预习学生能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会遇到一些问题,促使他们产生进一步认识蛋白质的兴趣,为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1)让学生阅读课本第一页的关于邹承鲁等人第一个人工合成蛋白质,及本节的科学史话和科学前沿。
(2)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初步了解氨基酸的结构,并制作氨基酸的结构模型。这样可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2.利用问题探讨引入课题
给出问题探讨旁边的图片,然后提问:
(1)除此之外,同学们知道还有哪些食品中富含蛋白质?
(2)氨基酸与蛋白质有何关系?为什么有些食品中要添加某些氨基酸?
评价学生回答,引入研究主题: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
3.在愉快的游戏中学习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结构
高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不是太强,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能以形象具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好。所以在这部分的教学中采用了这种方式进行。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先给两分钟时间让学生完成书中P20页的思考与讨论。四人小组进行讨论后各组代表回答下列问题:
A.这些氨基酸的结构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B.“氨基酸”这一名词与其分子结构有对应关系吗?
学生自己通过探究总结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检查学生所做模型,给予恰当的评价。然后请一位学生上讲台,伸开双手,两脚并拢,面向同学。问:为什么让他做这个姿势?
学生与他们所做模型或书中的通式进行比较可说出:“他的两只手相当于氨基和羧基,他的脚相当于氢基,头相当于R基,躯干就相当于连接这四个基团的碳原子。”
我给出课件中的图形,让学生填入相应结构,对照刚才同学的姿势。
最后让学生把思考与讨论中的四种氨基酸按通式的形式把各部分用方框画出来。标出各种氨基酸的R来。(1分钟)
问:什么的不同会导致氨基酸的不同?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
通过这种预习加课堂上的模拟形式,学生很容易就可理解和掌握氨基酸结构通式这一重点内容。
(2)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及有关计算,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同样利用学生的动作模拟及动态课件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
请同桌的两位同学注意,问:“假设你们就是两个氨基酸分子,要形成一种物质应该怎样连接起来呢?”
学生思考后都手拉手。
问:两只手分别代表什么?学生答:一个是氨基,另一个是羧基。
这两个基团怎样连接起来的?答:通过脱水缩合反应结合的。
握住的手的位置相当于什么?肽键。
对于学生正确的回答,要及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并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内容,加深理解。
后提问:什么是二肽、多肽、肽链?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氨基酸形成肽链过程的理解,对此过程中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分子数目和形成肽键的数目的计算,做如下游戏:
请一列七个学生起立,先两个同学握手,问:两个氨基酸结合脱去多少分子水?形成的肽键有多少个?(都是1个。)如果是三个、四个、……七个呢?(2个、3个……六个。)肽键数和失去的水分子数有什么关系?(相等。)同时让学生一个接一个握手,学生可形象地进行观察,并容易得出结论。
要求学生用归纳法总结出如果是n个氨基酸连成一条肽链要脱去多少分子水和形成多少个肽键?学生很快说出:(n-1)个。
问:刚才几个同学连成的这个队伍叫什么?老师做手势划一条线。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是一条多肽链。
强调这是多个氨基酸形成一条肽链的情况,如果是几条肽链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再请出另两列共十四个学生,分别让他们自由地排列成两排、三排、四排(每排至少两人),分别握手。用m代表肽链的数目,让学生仔细观察并总结出计算水分子数与肽键数的公式。(n-m)个。
通过形象直观的模拟,学生们非常容易地掌握了计算的方法和规律,最后给出练习,给予及时的巩固。
结论:蛋白质是细胞和生物体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多样性是形形色色生物和绚丽多彩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五)教学评价
由于只有一节课时间,课堂上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解析还不能做到举一反三的深度,因此尽管学生课堂反应热烈,对知识点的接受程度也达到了预期的要求,但在做课后练习时,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所以传统的讲练结合还是要结合起来运用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为此本节内容需要2课时来完成。
二、教学反思
新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实验探究,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氛围和机会。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可以是实验探究、课外调查、阅读教材、看电影或录像、游戏、制作模型或者小组讨论等形式。我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这一教学理念,并且强调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环境应该符合他们的知识结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应该让学生感到心情愉快,这样思维才能活跃,就能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即让他们进行“愉快学习”。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在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针对本节课内容比较微观、抽象,知识理解较为困难的特点,相应的教学方法也以“形象教学”为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但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用抽象的方式再现和解释知识,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引导学生进入到“抽象——具体——抽象”的学习方法。对于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的教学,要多与日常生活、现代相关科学相联系,了解蛋白质的应用价值,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垂直与平行”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性质、学习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在“空间与图形”的领域中,垂直与平行是学生以后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形体的基础,也为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载体。是在学习了单一的直线知识后,开始学习两条直线间的关系,为以后学习复杂的几何图形打下基础。
从学生思维角度看,垂直与平行这些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表象,但由于学生生活的局限性,理解概念中的“永不相交”比较困难;由于年龄特点的原因,学生空间想像力不强,想像理解局部不想交,但延长后相交有一定的难度;还有学生年龄尚小,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尚不丰富,导致他们不能正确理解“同一平面”的本质;再加上以前学习的直线、射线、线段等研究的都是单一对象的特征,而垂线与平行线研究的是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位置的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学生还没有建立表象。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帮助他们解决。
二、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本节课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
2、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特别要注意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可以相交现象的理解。教学难点是:正确理解“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等概念的本质属性。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年年龄特征,我选用了归纳法、比较法和观察分析法。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情状况,结合数学知识的生成特点,设计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分类比较法和观察发现法。即先让学生想像在一个平面上有两条直线,并记下它们的位置,找出一些有代表性进行分类比较,得出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不相交”和“相交”两种情况,然后带领学生逐一进行研究和学习。这样既体现了知识的逻辑性,有照顾到了学生的特点。在每学习一种位置关系后,便让学生举出身边平行和垂直的例子,以加深学生的映像。最后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增加课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得出两个结果:同时平行(或垂直)于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四、说教学设计
(一)发挥想像,创设情境
教师首先说明本节课的地位及目标,即我们在前面学习了直线、射线及线段的有关知识,本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与直线有关的知识——研究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关于归纳分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素材,我采取了从学生中来的方法。让学生拿出一张白纸放在桌面上,闭上眼睛,展开想像,想像这张纸不断变大,纸上出现了两条直线,然后睁开眼睛画下这两条直线,这样做即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又为下面的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分类提供了素材,因为素材是来自于学生自己的,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一环节中,重点要分析清楚局部不相交,但延长后相交的例子,当学生把这样的两条直线分到不相交这一类时,教师应安排学生自己动手把这两条直线延长,并指出因为直线可以两端无限延长,所以我们这么做是可行的。在学生分析归纳的基础之上,得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不相交与相交两种情况。同时我们还可以问一问学生,我们能不能画出第三种情况。
(二)逐一研究、认清概念
在学生对自己提供的素材进行分类的基础之上,得出了两直线位置关系的两种情况,然后告诉学生,下面我们来一一对这两种情况进行研究,先研究不相交的,教师给出平等的定义,并告诉学生,要注意定义适用的范围、满足的条件,这也是以后学生概念应注意的问题。这里对于在同一平面内,学生理解起来会很困难,我是提前做好了一个长方体的盒子,在盒子的不同平面上画两条直线,让学生观察它们能不能相交,叫不叫平行。还指出不相交是永不相交,不论把直线怎样延长,它们都不会相交;平行是研究的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距离相等的曲线不能叫平等。接着让学生观察举例。
讲完了平行之后,引导学生,我们再来研究第二种情况,两直线相交的,让学生观察两直线相交构成了几个角,并观察角的大小,得出在两直线相交的情况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即所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然后引出垂直与垂足的定义,并上学生举例。
(三)动手操作,加深理解
在让学生完成了课本让练习中的第一题后,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小木棒,摆一摆,先摆同时平行于一条直线的两直线,观察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再摆同时垂直的。这里要注意语言的表述及指代清楚。
(四)运用概念、巩固拓展
课后我布置了找平行和垂直的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实用】说课稿模板集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