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2020-10-27 说课稿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认真拟定说课稿,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中国石拱桥》说课稿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茅以升是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对于《中国石拱桥》一文,他曾这样说道:“石拱桥是我国传统的桥梁三大基本形式之一。石拱桥这一体系,又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所写的这两座桥,乃是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它是一份可珍贵的遗产,显示着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卓越才能。”

  《中国石拱桥》一文从不同的角度说明石拱桥的特征。先采用概括说明“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从“久、美、坚”三个方面说明了中国石拱桥一般特点。然后又介绍了赵州桥、卢沟桥,采用具体说明方法来揭示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还着重说明两座桥的各自的特点。

  《中国石拱桥》是按照总——分——总的顺序来说明的。先总说特点,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共同特点,所举例子具备了被说明事物的共同特征,即共性寓于个性之中。然后分说了两桥梁各自独有的特点,最后总说我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的原因,以及社会主义时期不同石拱桥的发展。

  这篇说明文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举例子。举例子要有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即要具备被说明事物的共同特点,第二要具备该事物的自身独有的特点,赵州桥和卢沟桥就具有非常突出的代表性。这篇说明文另一个重要说明方法是列数字,运用数字说明是准确说明事物的方法之一。根据需要,有时需要用确切的数字,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有时要用约数,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石拱桥“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

  本篇文章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阅读课文,作为初二学生接触说明文的首篇,一定要作好说明文入门的指导。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课文特点和初二学生开始学习说明文的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2.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说明选材的代表性。

  3.举例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运用已有的桥梁知识,通过想象设计未来的桥梁。

  教学重点:掌握说明事物要抓住说明事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选取代表性事例说明事物特点;圈画关键性语句说明事物特点。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给本文标题添加一些修饰性或限制性词语,即是什么什么样的中国石拱桥。这种以课本内容为依据的修饰的添加格式。学生可以填写“古老的”“世界著名的”“成就辉煌的”“造型奇特的”等等词语,并说出一定理由,从而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和概括能力。

  作为初二学生学习说明文的入门之篇,必须让学生初步掌握从“抓住特点”角度去分析说明性文字。让学生学会扣住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抓住关键性语句,筛选重要信息的方法。学习这篇文章,可以制定若干个教学目标,为了实施目标,需相应地采用演示、投影、讲解、谈话、讨论等诸方法,藉以引起和推动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四、说课前准备:

  1.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抄在小黑板上。

  2.准备赵州桥及该桥二十八道拱圈剖面图和卢沟桥的教学幻灯片。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

  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根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们的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二)检查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洨河张匀称

  2.解词:惟妙惟肖绝伦古朴奇观

  (三)展示教学目标

  (四)阅读全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

  1、概括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明确:分四层意思。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2、对照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说明,看介绍的大致顺序是否一样呢?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两座桥?两座桥说明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各详写什么?

  3、作者写赵州桥结构时怎样安排顺序的?“总──分”写法。

  4、分析中国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5、研读课文,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平实准确,完成第三个教学目标。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2

  一、说教材

  《中国石拱桥》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这篇文章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说明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和卓越才智。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二、说教育教学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养成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语文基础。

  所以,这节课我遵循的教学思想是:

  1、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

  3、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4、师生互动促进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①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②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2、能力目标:

  ①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章,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②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③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3、德育目标: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辛勤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方法

  首先利用多媒体,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优势,调动最适宜的教学资源,能增大教学容量,创设教学情景,启发学生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乐学、爱学。

  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培养自学能力,在学会学习的过程中达到自能会学。本节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前提下,强调动口动脑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创新能力和发展智能,提高整体素质

  讨论法: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能力。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五、说教学步骤

  导入。课前,让学生讨论见过哪些桥,视频演示赵州桥片段。

  作者介绍。首先向学生适当介绍作者是必要的,但是内容要精当,有所侧重,有利于增加学生文学常识。

  比较阅读。接着,教师分发资料,《荷情万种》、《荷花》,学生阅读后,并感知它们的区别,学生谈阅读感受,只要能谈到一两点就行。两文同样写荷花。但《荷情万种》这是一篇记叙文,兼有抒情、议论。记叙自己赏荷的经过,对荷的描写和体验极有层次,先写荷风,又写荷花。《荷花》这篇文章介绍了荷花的观赏价值、食用价值、药用价值等。突出强调鲜藕、莲子,略写荷梗、荷花、莲蕊、莲须。全文语言平实,知识性强,是一篇说明文。教师简介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

  朗读。朗读是学习语文必不可少的过程,它能帮学生初步把握文意。教师用多媒体显示视频配乐朗读,再用多媒体显示需要积累的词语,然后让学生填写,既检查预习情况,又便于学生了解文意。

  了解说明对象。培养学生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是本文的能力目标。用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问题。学生接受问题后,会急切的投入思考。这个环节,让各小组分组讨论,思考出答案,并抢答。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启发思考,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通过互相探讨解决问题,组织学生自我学习、自主解决问题,这是中学生学习知识、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学生回答结束以后,给出标准答案,并给予图片提示,帮助学生理解。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3

  【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中国石拱桥》是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文。作者茅以升以其专业化的精确介绍,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独特创造和不朽的艺术价值,让我们了解到有关中国石拱桥历史、形式、结构等方面的知识,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根据课标、教材,我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清除字词障碍,初步理清课文内容和层次,把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2.在学习过程中我打算通过朗读法,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由浅入深的把握课文。

  3.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

  教学目标决定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梳理文章内容和结构,教学难点是把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说学情】

  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八年级的学生在此之前所学的多为记叙文,对说明文比较陌生,对理清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特点有难度,因此有必要做好学生说明文的入门指导。

  【说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以学定教,将朗读体会法贯穿于课程的始终,同时采用主问题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方法。

  对于学生,我将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法、圈点勾画法进行学习,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说教学过程】

  如果说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五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求知欲和探究心理的有效方法。

  首先我会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组石拱桥的直观形象,然后提问:同学们,我们常常用桥梁来比喻友谊,因为友谊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而桥梁专家茅以升就曾经风趣的把桥解释为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就是这么简单,但桥又是充满魅力的,它集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于一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语文教学中要求以读促悟,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初读,初步了解要学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在学习课文前,我会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反复朗读课文。

  1.找出洨、匀称、长虹饮涧、惟妙惟肖等生字词,注音并解释。

  2.本篇课文可以划分为几层?每层的内容是什么?

  3.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什么、

  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

  作者茅以升以他专业化的精确介绍,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独特创造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同时学习其独特的说明方法是本文的重点内容。我会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这样既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也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良好的合作兴趣、思考兴趣。因此,我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鼓励学生相互合作讨论。

  1.快速浏览文章第3—5自然段,说说写了赵州桥的什么内容?

  2.本文对赵州桥的描写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本环节中我以问题为主导,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关键词句,从而解决教学重点,同时注重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四、品读课文,探究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所以在解决本课难点时,我设置了一个探究问题:“本文一共用了多少种说明方法,请找一找”让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五、课堂小结

  为了让学生对本文中的石拱桥有所深思,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国石拱桥具有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三个典型特征,所举的例子赵州桥也很好的体现了这三个特征,那卢沟桥是否也体现了这三个特征呢,我们下节课来说说它是如何体现的。

  六、作业布置

  为了加深学生对中国石拱桥的理解,我布置了“用分析赵州桥的方法分析卢沟桥”的作业。

  【说板书设计】

  为实现教与学的同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板书:

  中国石拱桥

  形式优美 (独拱)赵州桥

  中国石拱桥 结构坚固

  历史悠久 (联拱)卢沟桥

  《中国石拱桥》说课稿4

  教学目标:

  1、掌握说明文的一些常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通过对比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做到“说”而“明”。

  3、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4、通过学习能写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说明方法的运用及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方法:

  自主思考与教师点拨结合、讨论法、对比法。

  教学实录: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前两天,老师的肠胃炎犯了,我去药店买药,选了一种,拿出说明书来看,当老师看到用法用量时,立马把药放了回去,想知道原因吗?你们也来看看原因何在?(出示课件)

  生:语言不清楚,成人与小孩的吃法混淆。

  师:这样的药你们敢买吗?敢吃吗?

  生:不敢。

  师:药的剂量弄错了,严重的可是会致死的!可见说明书的语言一定不能模棱两可,要注意准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准确,这一特点正是咱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之一,(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一起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学生齐读学习目标)

  师:同学们,你们实地见过赵州桥吗?那我们赶紧翻开课本去看看赵州桥什么样子?在同学们看书之前,老师有个要求,(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4、5段,以圈划旁批的方法在文中找出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赵州桥?例如: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这是从哪方面介绍的?

  生:地理位置。

  师:对,那我们就在这句的旁边写上地理位置,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那就开始吧,找找还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学生找到后,教师指明学生作答,其他学生补充。

  师:看看老师和大家找的一样吗?(出示赵州桥的说明内容)了解了内容后请同桌互相合作找出这两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提到说明方法,同学们先回顾一下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生: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

  师:我发现每个同学都能说出两三种,但一时又说不全,老师教大家一个口诀,顺口又好记,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写的每个字说出具体的说明方法,(教师板书:下列举作打,摹引分作画)好吗?

  生:下定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引用、分类别、作诠释、画图表。(学生不能作答的教师给出相应板书)

  师:跟老师快速读两遍。…… 清楚了常见的说明方法,下面就去找找赵州桥部分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找到说明方法后与全班分享成果,教师点拨运用该说明方法的好处。之后出示老师找的说明方法。

  师:除了赵州桥,作者还举了哪座桥呀?

  生:卢沟桥。

  师:在哪几个段落?

  生:6、7、8段。

  师:(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们前后两桌为一组,组内合作讨论,看看作者介绍卢沟桥时从内容来看,有哪些与赵州桥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介绍的不同?这三段又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有结论后,教师出示表格,分别请小组汇报各方面的成果,汇报完内容上的异同后,教师小结:作者所举两座桥都是中国石拱桥的典型代表(教师板书:举例典型),介绍内容有所异同,这一写法不但使行文有所变化而且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汇报说明方法时,教师针对之前没有提到的说明方法点拨其作用,当学生提到摹状貌的句子时,教师分析:这些石狮子有四五百只,它们大小不同,形态各异,是卢沟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难怪马可波罗称这座桥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咱们一起读一遍,再次感受卢沟桥的优美(师生齐读)如此美观又古老的桥更需要我们精心去爱护它们。

  师:看过茅以升的介绍后,现在大家能否判断(出示幻灯片)哪幅是卢沟桥呀?(学生立刻指出)依据是什么呢?

  生:卢沟桥是联拱,还有石狮子。

  师:赵州桥和卢沟桥一个是独拱一个是联拱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形式多样,可见举例不仅要选典型代表还要考虑全面性(教师板书:全面),作者抓住这两座桥的特征向读者介绍,使我们即使没有亲眼见过也能做出准确判断。希望同学们今后观察事物做到仔细,介绍事物做到抓住事物特征。(教师板书:抓住事物特征)

  师: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第4段,认真听老师下面这句话,看看老师有什么遗漏或改动之处?

  生:老师删掉了“左右”。(教师出示幻灯片)

  师:老师的改动不好吗?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语言不准确。

  师:605年不是更准确吗?

  生:作者并不能确定是605年。

  师:哦,由于年代久远、资料不全,作者并不能确定是哪一年,所以要加上“左右”,这不仅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还体现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请同学们关上书,看这幅图(出示幻灯片),我想请一位同学向老师说明小拱与大拱的位置关系以及数量。

  生:小拱在大拱的两边,有四个。(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画图,学生摇头)

  生:小拱在大拱的上面,一边两个。(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再画图,学生摇头)

  师:到底怎样说?同学们看课文。

  生: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师:“肩”在哪?(学生指出)“各”表示什么?(学生作答)语言准确重要吧?(重要)请同学们在文中再找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句子与大家交流。

  生:……

  师: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无法肯定的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抓住什么二字?

  生:准确。(教师板书:语言准确)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出示幻灯片)

  生:知道了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生:学到了说明方法的口诀。

  生:学会了写说明文的方法:举例要典型、全面,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

  师:收获真不少。其实大家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自信,以后再上公开课,大家还紧张吗?

  生:不紧张。

  师:同学们,老师手里的是什么?(拿出道具)

  生:笔。

  师:这个呢?

  生:钢笔。

  师:这个?

  生:毛笔。

  师:笔的种类有很多,颜色也有不同,性能也不一样。如果让你介绍一下天天陪伴你的笔,你怎么介绍?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两段范文,同学们看看。(出示幻灯片)这两段范文一个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用科学的语言说明了钢笔的原理,一个运用打比方用生动的语言介绍钢笔,这就是说明文语言的两大特色:生动与平实。大家知道可以怎么去说明事物了吧?

  生:知道。

  师:今天的作业就是选自己最感兴趣、最喜欢的事物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说明文,至少用上一种说明方法。下课。

  生:老师休息。

  师:同学们,再见!

【有关《中国石拱桥》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1.中国石拱桥说课稿

2.中国石拱桥说课稿(13篇)

3.中国石拱桥说课稿13篇

4.中国石拱桥说课稿13篇

5.语文中国石拱桥教学课件

6.《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5篇)

7.《中国石拱桥》阅读答案9篇

8.《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精选15篇)

9.《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上一篇:《圆柱的认识和侧面积》说课稿 下一篇:《找汗》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