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说课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说课稿1
一、学生状况分析
在初中,学生已经直观的讨论过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前阶段又学习了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本节课主要以问题为载体,帮助学生复习、整理已有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通过学生参与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有关的数学思想,培养“数形结合”的意识。
二、教学任务分析
1、地位和作用
解析几何的本质是利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这节课我们就要用代数方法来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前阶段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显示了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优越性,用解析法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的开始,也为后面研究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打好基础,这节课内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重点
能根据给定的直线与圆的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来解决问题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通过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方程组的解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能够解决直线和圆的相关的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类比——概括——抽象等思维过程,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体验获取知识的乐趣;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分为六个教学环节:复习引入、构建新知、例题讲解、拓展提高、应用演练、归纳小结
环节1:复习引入
1、平面几何中,直线与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在初中,我们怎样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平面几何中,直线与圆有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和圆有两个公共点,直线与圆相交;
(2)直线和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直线与圆相切;
(3)直线和圆没有公共点,直线与圆相离.
两种方法:
①根据定义
②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的大小关系。
反过来,直线与圆相交,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
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圆有一个公共点
直线与圆相离,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
2、现在,如何用直线方程和圆的方程判断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先看以下问题,看看你能否从问题中总结来.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载体,帮助学生复习、整理已有的知识结构,带着问题进入下一个环节,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2:构建新知
分析:根据初中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两种方法,我们可以利用d和r的大小关系或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个数来判断它们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公共点的坐标即满足直线方程又满足圆的方程,把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联立,
(设计意图:由较简单的问题导出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探究用坐标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巩固前阶段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也显示了用代数思想研究几何问题的优越性)
3、构建新知
回顾我们前面提出的问题:如何用直线和圆的方程判断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方法:
几何法: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的半径r的关系来判断.如果d 如果d=r,直线与圆相切;如果d>r,直线与圆相离. 代数法:根据直线与圆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的情况来判断.如果有两组实数解时,直线与圆相交; 有一组实数解时,直线与圆相切;无实数解时,直线与圆相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概括出利用直线与圆的方程来判断它们位置关系的两种方法,可以自己把课堂上所学的零碎的知识点连成知识线,从而加深了学习的印象.) 环节3例题讲解 分析:依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长的关系,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分析:根据直线l与圆C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解的情况来判断 这里是利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来解题,已知直线与圆相切,可知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圆的半径,直线与圆有一个公共点。 求出交点的坐标目的在于认识到方程组解得意义。让学生体会出用何法解题更为方便。例2让学生运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解题)结合图形,无论m为何值,点(0,2)的坐标恒满足直线方程,直线恒过这个定点, m是直线的斜率,满足题目条件的直线就是图上的这两条直线,左边这条直线的方程 是,右边直线的方程为 (设计意图:例1让学生及时的巩固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以期达到强化训练的目的, 环节4、拓展提高 另解:(1)因为l:y=a(x-1)+4过定点N(1,4) N与圆心C(2,4)相距为1 显然N在圆C内部,故直线l与圆C恒相交 (2)在y=ax+4-a中,a为斜率,当a=0时,l过圆心, 显然弦AB的最大值为直径的长,等于6 (设计意图: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有利于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提升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环节5、应用演练 练习1、 2、 (设计意图:课堂练习的目的在于及时巩固重点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掌握. 同时强调规范的书写和准确的运算,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数学学习习惯.) 环节6、归纳小结 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判断方法: 几何法: 代数法 : 1、确定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r 1、把直线方程带入圆的方程 2、计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2、得到一元二次方程 3、判断d与圆半径r的大小关系 3、求出△的值 d>r,直线与圆相离,直线与圆相交 d=r,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圆相切 d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对本节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进一步巩固知识,明确方法.) 作业: 3.已知⊙C:(x-1)2+(y-2)2=2,P(2,-1),过P作⊙C的切线,求切线方程。 (设计意图:,第1、2题是基础题,为了复习巩固这节课的内容,第3题是弹性作业,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 环节6、课后反思与点评: 1、新的课标把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作为独立的章节,说明新课标对这节内容要求有所提高。 2、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了防止计算量过大,一般采取几何的方法,但用方程思想解决几何问题 是解析几何的精髓,是以后处理圆锥曲线问题的通法,掌握好方程的方法有利于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3、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相关问题如:弦长的求法、圆的切线方程求法以后还要补充。 4、用代数法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不必求出方程组的解,利用根的判别式即可。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华师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数学(下册)28.2.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本第46-47页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也是为后面学习《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及继续学习几何知识作铺垫。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中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及本课的教材地位、作用,依据新课标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道直线和圆相交、相切、相离的定义。 2、根据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揭示直线和圆的位置。 3、通过直线与圆的相对运动,培养学生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对研究过程的反思,进一步强化对分类和归纳的思想的认识。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的定义,性质及判定方法。 难点:用数量关系来刻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和灵活应用判定方法。 二、教学方法 本课将采用教学方法有: 情境教学法 2.导学发现法 3.直观演示法 4.数形结合法 5.观察归纳法 三、学习方法: 本节课学习方法: 实验法 2.类比法 3.合作学习法 教具和学具 1.学生自制一个圆形纸片。 2.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设备。 四、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回顾,做好铺垫 [教学设计] 1、请回忆一下,点和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如何通过数量关系,确定它们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 1、复习点和圆的位置关系,为本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作好铺垫。 2、通过复习使学生认识到“位置关系?数量关系”这个模式,为本节课探究直线和圆的位置与数量关系建立了模型。 (二)联系实际,情景导入 [教学设计] 1、微机演示唐朝诗人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第三句以出色的描写,道出了边塞之景的奇特壮丽和作者的孤寂之感。如果我们从数学的角度看到的将是这样一幅几何图形: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圆圆的落日慢慢地沉入黄河之中”又是怎样的几何图形呢?请同学们猜想并动手画一画。 2、借助微机展示“圆圆的落日慢慢地沉入黄河之中”的动画图片从而展现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 3、引入课题——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画面展示问题情景,学生大胆猜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探索问题的氛围。。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应用数学无处不有。符合“数学教学应从生活经验出发”的新课程标准要求。 (三)引出概念,辨析理解 [教学设计] 1、概括直线与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你是怎样区分这几种位置关系的? 2、如何用语言描述三种位置关系? 3、回顾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你能不能探索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组交流合作)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概括定义,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由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迁移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学生较容易想到画图、测量等实验方法,小组交流合作,教师适时指导,探索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 (四)讲解新知,探索结论 [教学设计] 1、利用直线与圆的公共点情况,引导学生分析、小结三种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称为直线与圆相离 (2)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称为直线与圆相切,此时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公共点叫切点。 (3)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称为直线与圆相交。此时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割线。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画图,测量等实验方法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已有了一定的认识,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使之认识到区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是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个数,以此让学生形成相离、相切、相交的定义。这样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探究、思考获取新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设计] 2、微机演示三个图形,观察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与圆半径r之间的大小关系。 (1)当d>r时,直线在圆的外部,与圆没有公共点,因此此时直线与圆相离; (2)当d=r时,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此时直线与圆相切; (3)当d<r时,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此时直线与圆相交。 反之:若直线与圆相离,有d>r吗? 若直线与圆相切,有d=r吗? 若直线与圆相交,有d<r吗? 总结: d>r?直线与圆相离 d=r ?直线与圆相切 d<r?直线与圆相交 [设计意图] 这样做既能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又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同时从数量关系的角度来探讨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题,通过这一活动,培养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五)延伸概念,渗透思想 [教学设计] 例1:请举例说明你身边的直线和圆的位置。 【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02-09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判定10-12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反思12篇04-19 空间向量在平面直线、空间直线位置关系中的应用说课稿11-0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说课稿11-04 学数学《位置与方向》的说课稿【精选】03-25 圆的认识说课稿11-01 副词的用法和位置10-12 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说课稿11-14 九年级上册数学《复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说课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