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首先是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第一课时,它包含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图形之间的互相转化两部分内容。学生在小学已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因此这节课是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对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进行新的认识。可以说此课为学生学习初中“图形与几何”拉开序幕,有着“奠基”的重要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实物,体验、感受、认识生活中以实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
过程与方法: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用几何图形描述一些现实中的物体形状,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多姿多彩的图形,激发对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兴趣。通过生生、师生间的交流活动,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
同时我认为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是认识立体图形,发展几何直觉,初步探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正确描述基本几何图形的特征,能对基本几何体进行分类。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本课我将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进行实践与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类比、归纳等数学方法,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此,在本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和激励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发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在本课中我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灵活处理教材,创造性地加工教材,设计了四大环节,努力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在活动中体验、在应用中提高。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欣赏
上课伊始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未来世界的轻建筑,让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通过观看未来世界的轻建筑,直观感受几何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看图之后让同学们说出看到了什么几何图形,让学生交流作答。同时引导学生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才是几何中研究的内容,而颜色、质量、材质等性质,则是其他学科所关注的。
(二)过程与体验
本环节通过观察比较:由下列实物你能抽象出你哪些熟悉的几何体?
通过学生积极参与,仔细观察,共同发现有以下熟悉的图形,在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正确“发现”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
同时出示问题:如图是一个包装盒(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其余各面是长方形),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哪些几何图形?
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后可以发现:从整体上看,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看不同侧面,得到的是正方形或长方形;只看棱、顶点等局部,得到的是线段、点;从而进行归纳:各种几何图形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物体外形中得出的,进而认识几何图形的概念。
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抽象、归纳,学会把现实情境中的物体抽象成几何图形,感悟数学的抽象思想。
接着再引导学生观察:在下图中出现的这些几何图形,它们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通过对几何图形特征进行探究和归纳,发现这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从而初步认识立体图形的概念,接着教师展示模型,进一步学习常见立体图形的分类。
同时提示学生们是否还有未归纳到的几何图形,它们又是什么特征呢?学生通过分析,发现平面图形的特征,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从而初步形成对平面图形概念的认识,在思考观察活动中选择我们身边熟知的物体说一说包含的基本平面图形,激起学生对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回忆和重新认识,再通过练一练观察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初步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
(三)拓展与应用
在本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实践活动,以两个圆、两个三角形、两条平行线段为构件,尽可能多地构思出独特且有意义的图形,并写出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教师鼓励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亲自动手制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本活动的设计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思维,给学生提供展现个性的空间,是本课不可缺少的延伸和拓展。
(四)归纳与提升
让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培养同学们概括、总结能力和参与意识,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下课前再一次播放未来世界的轻建筑视频,激发学生对后续数学知识探索的欲望。
六、说板书设计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此板书设计简洁明了,概括了本节课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本节知识形成一个全面的框架。
整堂课,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向各位评委和老师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希望在座的各位初中数学界的精英对我的这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选自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五册第五课《奇妙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第一课时。本课主要介绍在幻灯片中利用绘图工具画图,我结合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交流,教师引领,简单任务直接演示,复杂问题分步解决,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培养了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2、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在对图形旋转、背景设计、图形的组合以及设置图形的叠放层次等方面操作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必须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感知,形成表象,再构成新知。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展开研究、探索、合作学习。
3、设计理念:
这节课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于与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体现“玩中学”的理念。为学生创设彰显个性的空间,唤醒团队精神,互相协作,学有所得。
4、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七巧板等拼图的设计,让学生感知自选图形在POWERPOINT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
1、掌握自选图形的绘制方法。并设置不同的效果
2、掌握给自选图形添加标注的方法。
3、掌握多个图形对象进行组合或撤消组合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能力。
3、利用知识的迁移,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对七巧板的来历,提高学生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知,增加自豪感和荣誉感。
5、教学重、难点
重点:自选图形的绘制与修饰;多个图形对象的组合。
难点:多个图形对象的拼装。
6、教学准备:
硬件资源准备:多媒体教室液晶投影
软件资源准备:OFFICExxxx办公软件
素材资源准备:自制课件
二、说教法与学法:
信息技术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的教学方法是:
1、用精彩的图片导入新课,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2、根据信息技术学生操作性很强的特点,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及时做相应的练习,以巩固所学内容。
3、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学习能力,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适当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等多种操作方法。
4、充分利用计算机课堂双主体结构的特点,本节课的设计也体现了双方体的要求。
5、演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首先把已绘制好的小桥流水人家画面,配上潺潺的流水声展现给学生,请学生欣赏。用着鲜艳而亮丽的色调组合图形以及优扬乐曲来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然后我提出问题。这幅美丽的画面上有哪些图形?谁能说一说你观看后的想法?这些奇妙的图形从哪里来的呢?由此导出新课:这些美丽的图形都是利用幻灯片中的绘画工具制作出来的。这样让学生在创设的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从而愿意学习。
二、明确任务,探究新知
1、插入方法
A、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插入图片和艺术字,你能在插入菜单中找一找什么地方可以插入自选图形吗?或者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找到它?(生说,师演示)
B.绘图工具栏非常方便,如果我的机器中没有了怎么办?想一想?(复习视图—工具栏—绘图)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本节课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
2.认识绘图工具栏(任务驱动学会绘制方法及修饰)
A.打开自选图形工具栏,我们看到自选图形分为许多种样式,选择其中的一种样式,参照画图板中圆的画法。你能画出你喜欢的图形样式吗?
学生练习
B、自选图形的调整(师生共议)尝试-总结
(1)老师刚刚也找到了一个笑脸,我把它拖了出来,(师绘制笑脸(灰色))可是这个笑脸对我偷偷地对我说:看看老师,把我画得这么难看,我多想变得漂亮而神气啊,回想一下文本框和艺术字的调整方法,你能开动脑筋帮助老师把下面问题解决吗?
A、我想变大点,变得胖一点,这样显得多有福气啊
B、我想变成彩虹一样的颜色
C、我想把脸部轮廓的变得细一些,线条要蓝色
D、我想跑到右角上,象太阳一样朝着你微笑。
学生练习完成,谁愿意为大家做个示范,边说边做,展示一下你的探究结果。
(学生边实验边总结填充颜色,线条颜色,线型的位置及相关按钮,调整一下自选图形的大小,位置)
你猜猜,我嘴上的黄色的菱形是做什么的?(探究图形的变形方法)
[设计意图:我这样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是引导者,快速演示教给学生方法,尽可能地让学生在下面的探究活动中,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为学生的自主创新留下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3.特殊功能,添加标注
A、绘制标注,添加文字(演示---尝试---探讨---总结)
我们的笑脸绘制完成了,它变得真漂亮,它呢,特别想让告诉大家,自己已经变成小太阳了,怎么来说呢?在PP中,有一些图形具有标注文字的功能,
(师边说边演示云形标注的使用)
试一试,给自己的笑脸加上标注,修饰它变得完美,谁最勇敢,上来给老师这个笑脸做个标注。
做得快的同学,想一想,为了突出太阳的光芒,云形标注只要线框,不要填充色,怎样才能做到呢?
[设计意图:奇奇怪怪的`图形沟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标注再次激发学习兴趣。突出了本课的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们非常乐于接受、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是很关键的。]
4.图形的拼装(练习翻转与旋转,组合与解组)
A、师出示做好的风车图,观察这幅图,它是由几个自选图形组成的,这几个自选有什么特点
如果你是电脑设计师,你会按怎样的步骤进行绘制?(让学生尝试整体设计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人一组,讨论,看看哪一组制定的步骤清晰合理。组长汇报,
老师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三角形,怎么给它翻转过来呢?你猜我是怎样解决的?(旋转与翻转的重点提示)
你们制定的方案非常好,按你们的方案行动吧
说一说,你在制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怎么解决的。
B、这个风车的整体设计完成了,我想把整体缩小一下,放在左角上,怎么来做呢?(提出组合的作用及应用)。演示法讲解,学生练习组合与解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得新知。体现成功的喜悦]
三、设计大赛,拓展新知
(出示七巧板动画,)师讲述七巧板的来历。组织小小设计师比赛。比赛要求:1、应用本课所学的知识点;2、构思巧妙,风格独特;3、色彩鲜明,搭配合理。
[设计意图:学生的活动在任务的驱动下展开,循序渐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相应的技能。]
四、评价交流,自我完善
让学生们自评,然后互评,谈制作心得,每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用了哪些方法,应该注意哪些操作步骤。在学生们的相互评价和教师的点评后,结合自己的思维特点,对自己的作品“再加工”,逐步完善自己的作品,力争做到“尽善尽美”。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改进评价方法,鼓励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宽容别人,学会取长补短。这时我会肯定学生们的作品,表扬学生们的闪光点,特别是表扬那些在操作中有创新、有个性特点的作品;鼓励学生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作意识和求异思维。]
四、体验成功,总结收获
以“我想说……”为题让学生自由谈对本课的收获。
五、延伸知识,美化生活
(出示课件)生活中,我们会把这些拼装的图形用在许多方面,如在建筑装饰中,我们把它做成书架,台灯。会使室内别具风格 产生妙趣横生的艺术效果。我相信,你们会把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把你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六、板书
奇妙的平面图形和自选图形
插入图形--修饰—添加标注—组合
四、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教师从学生的认知程度入手,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变教师被动的教为学生主动的学。教师在课堂上一定会扎实的落实教学目标,体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积极的探究,愉快的合作。同时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体会到学信息技术的乐趣,提高了探索信息的能力,归纳信息的方法。整个课堂定会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的乐园。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说课稿 3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揭题
之前,我们复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表面积以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等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在综合运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板书课题: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综合应用)
⊙回顾与整理
1、思考:在解答平面图形的周长和表面积的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明确:在解答平面图形的周长和表面积的问题时,要注意发现比较隐蔽的条件,还要想办法把复杂的问题转化为比较简单的求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问题。
2、思考:在解答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1)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2)教师小结。
①把一个立体图形分成两部分,新增加的表面积等于切面面积的2倍。
②把两个立体图形黏合到一起,减少的表面积等于黏合面积的2倍。
③若把几个长方体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大的长方体,应把它们最小的面拼合起来;若把几个长方体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小的长方体,应把它们最大的面拼合起来。
3、思考:在解答立体图形的体积的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教师适当引导。
(2)学生汇报。
(3)教师小结。
①把一种形状的物体变成另一种形状的物体后,形状变了,但它的体积不变。
②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上升部分的.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把全部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取出,下降部分的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③以一个长方形的长(宽)为轴旋转,得到的立体图形为圆柱,圆柱的高是长方形的长(宽),底面半径是长方形的宽(长);如果以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轴旋转,则得到的圆柱的高与底面半径都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
⊙典型例题解析
1、课件出示典型例题1。
如图,在正方体的顶点M处有一只蜗牛,在N处有一片树叶,现在蜗牛想吃树叶,请你画出蜗牛爬行的最短路线。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对展开图与立体图形的关系的了解。
“在平面内,两点间的线段最短”,把已知的立体图形展开后连线。展开后发现点M、N分别是由2个小正方形所组成的一个大长方形的一组相对的顶点(如右图)。
解答取正方体的棱长AB的中点O(如下图),连接ON、OM即可。
2、课件出示典型例题2。
一个直角三角形(如下图),分别沿着其中的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都能得到一个圆锥,怎样旋转得到的圆锥的体积较大?
分析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圆锥。不动的直角边是圆锥的高,另一条直角边是圆锥的底面半径。
解答以BC边为轴:×3.14×302×40=37680(cm3)
以AB边为轴:×3.14×402×30=50240(cm3)
因为50240>37680,所以以AB边为轴旋转得到的圆锥的体积较大。
⊙探究活动
1、出示探究题目。
有一块长40cm、宽25cm的长方形铁皮(如右图),在四个角上分别剪去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后,正好可以折成一个深5cm的无盖长方体铁盒,求这个铁盒的体积。
2、小组合作,探究解法。
3、教师讲解解题思路。
在长方形铁皮的四个角上分别剪去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后,所折成的无盖长方体铁盒的深度正好是四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因此该铁盒的长是(40-2×5)cm,宽是(25-2×5)cm,高是5cm。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可求出铁盒的体积。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说课稿 4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之前,我们复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以及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体积等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在综合运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板书课题: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综合运用)
回顾与整理
1、思考:在求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要注意什么?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小结:条件比较隐蔽的,要想办法把复杂的问题转化成比较简单的问题。
2、思考:在求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时,要注意什么?
(1)学生小组讨论。
(2)学生汇报。
(3)教师小结:
①把一个立体图形切成两部分,新增加的面积等于一个切面面积的2倍。
②把两个立体图形拼合起来,减少的面积等于拼合面面积的2倍。
③把几个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若想使表面积达到最大,应把它们最小的面拼合起来。
④把几个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若想使表面积达到最小,应把它们最大的面拼合起来。
3、思考:在求立体图形的体积时,要注意什么?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适当引导。
(2)学生汇报。
(3)教师小结:
①把一种形状的物体变成另一种形状的物体后,形状变了,但它的体积保持不变。
②物体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水未溢出)。
③把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取出,水面下降部分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④把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绕它的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得到的图形是圆柱。
……
4、思考:单位间的换算要注意什么?
(1)学生小组讨论,寻找规律。
(2)学生汇报。
(3)教师小结:相邻的'常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一般是10,相邻的常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般是100,相邻的常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般是1000。升和立方分米可以同等转化,毫升和立方厘米可以同等转化。
典型例题解析
课件出示例题。
一个直角三角形(如下图),分别绕两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旋转一周能得到两个圆锥。怎样旋转得到的圆锥的体积大?大多少?
分析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把这个直角三角形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圆锥。该圆锥以这条直角边为高,以另一条直角边为底面半径。
解答以BC边所在的直线为轴:×3.14×302×40=37680(cm3)
以AB边所在的直线为轴:×3.14×402×30=50240(cm3)
50240>37680 50240-37680=12560(cm3)
答:以AB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得到的圆锥的体积大,大12560cm3。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说课稿 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实践操作、讨论等活动过程,使学生能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经过想象与推测,拼摆出这一组立体图形不同的位置关系和形状;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与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拼搭、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思维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从不同角度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根据从一个方位看到的平面图形能拼摆出多种不同位置关系和形状的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能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图形,经过想象与推测,拼摆出这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三、教学准备
正方体实物,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引入
1.复习旧知
课件出示题目:下面图形是小华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我们已经分两次学习了有关“观察物体”的知识,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观察物体时要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去观察。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观察物体”。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三)。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整理小学阶段有关“观察物体”的知识与要求,一方面是为了复习旧知,另一方面也为系统地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二)操作体验,理解运用
1.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学习例1(1)(课件出示题目要求)。
①教师:想一想,可以怎样摆呢?
教师课件演示教材中的两种摆法。
课件出示问题:还可以怎样摆?
教师:请大家拿出4个小正方体,同桌合作动手摆一摆,摆完看一看,你们所摆的小正方体从正面看是不是符合要求的图形(注意:摆小正方体时,要面靠面地摆)。
②同桌合作操作,教师巡视。
③反馈交流,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摆的图形。
④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只要一行摆三个,另外一个可以放在这三个小正方体前面或后面的任意位置,或者如下图所示:
前后每行各摆两个(课件出示摆法)。
(2)学习例1(2)(课件出示题目要求)。
教师:请大家先静静地想一想,想好了再摆一摆,摆完后请同桌互相验证,看一看从正面看到的形状究竟有没有变。
①学生独立思考并操作。
②同桌互相验证,如发现有问题的请你帮助同桌纠正错误。
③反馈交流,展示多种摆法。
先把3个小正方体摆成一行。另外两个小正方体可以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中的任意两个的前面或后面;另外两个小正方体摆在这3个小正方体中的任意一个的前面或后面(可以把一个摆在前面,一个摆在后面)。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只要一行摆三个,另外两个可以放在后面或前面的任意位置(课件出示多种摆法)。
(3)想一想:如果再增加1个同样的小正方体,要保证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不变,可以怎样摆?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实物投影展示多种摆法。
③提出问题:你有什么发现?
④概括总结:
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拼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例1时,教师先引导学生了解拼摆的方法,然后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到“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拼摆立体图形,有多种摆法”。
2.教学教材第2页例2。
(1)出示例2(课件出示教材插图)。
(2)教师:刚才我们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能拼摆出多种不同的立体图形,现在根据兰兰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这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你能摆出她所观察的立体图形吗?请你尝试着摆一摆。
(3)学生独立思考,尝试拼摆,教师巡视指导。
(4)集体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能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吗?
你发现了什么?
(5)引导学生总结方法。
(6)教师:根据这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你能摆出不同的立体图形吗?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概括得出:根据从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拼摆立体图形,结果只有一种。
(7)尝试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做一做”)。
【设计意图】充分放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采用“独立思考──尝试拼摆验证”的方法,既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拼摆出原来的立体图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也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2题。
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像这样只根据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拼摆成的立体图形是不确定的(结果不只一种),只有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拼摆的`立体图形才是确定的。
3.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3题。
4.小明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左下图,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右下图。搭一个这样的立体图形,小明最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要围绕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体现从易到难的层次性。通过练习让学生再次认识到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拼摆出的立体图形是不确定的,从三个方向观察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样学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学习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应用了数学中概括总结的学习方法,同时深化了所学知识。
2.完成教材第3页练习一第4题。
- 相关推荐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认识物体和图形(立体图形)》说课稿10-03
平面图形说课稿09-0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稿09-26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稿12-23
《立体图形拼组》说课稿12-30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稿10-08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说课稿09-18
《认识立体图形》说课稿(精选16篇)10-28
小学数学《立体图形的认识》说课稿07-08
平面图形说课稿10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