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试题及答案

2024-01-03 试题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经常看到试题的身影,借助试题可以检测考试者对某方面知识或技能的掌握程度。一份好的试题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言文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1

  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①绝编,迨②能倍③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

  ②迨:等到。③倍:同“背”,背诵。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患记问不若人/未若柳絮因风起 B.独下帷绝编/以为妙绝

  C.迨能倍诵乃止/蒙乃始就学 D.或在马上/或以钱币乞之

  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书 不 可 不 成 诵 或 在 马 上 或 中 夜 不 寝 时 咏 其 文

  1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短文的主要内容,并谈一谈你的体会。(3分)

  【答案】

  9、(3分)A

  10、(3分) 书 不 可 不 成 诵/ 或 在 马 上 /或 中 夜 不 寝 时/ 咏 其 文

  11、(3分) 本文记叙了司马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启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的态度要勤奋,读书的方法要背诵

  【解析】

  9、试题分析:A中二者都是“比得上”;B:断/消失;C:才/于是;D:有时/有人。

  10、略

  11、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因为,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是统领全文的“神”,要品味词句所包含、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分析品位的结果就很有可能会与原文情感相悖。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2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 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把文中空缺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文: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3、邹忌是怎样发现自己的容貌不及徐公美的?

  答:

  4、邹忌运用了借此喻彼的'方法讽喻齐王纳谏,这种说理方法有什么好处?

  答:

  5、从邹忌进谏的方法和齐王纳谏的态度两方面,谈谈对我们处事为人的启发。

  答:

  参考答案: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海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2、(1)城北的徐公,他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

  (2)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3、邹忌见到徐公后,仔细观察他的容貌,再照镜子做比较,发现自己的容貌不及徐公美。

  4、邹忌运用借此喻彼讽喻齐王纳谏,现身说法,比喻贴切,论据确凿,使人易于接受。

  5、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回答只要切题即可得分。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3

  阅读下文,完成第17一21题。(18分)

  王绂传

  ①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②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九龙山人。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沾洒。有投金币购片楮①者,辄拂袖起,或闭门不纳,虽豪贵人勿顾也。有谏之者,绂曰: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③在京师,月下闻吹箫者,乘兴写《石竹图》。明旦访其人赠之,则估客②也。客以红氍毹③馈,请再写一枝为配,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④一日退朝,黔国公沐晟从后呼其字,绂不应。同列语之曰:此黔国公也。绂曰: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晟走及之,果以画请,绂颔之而已。逾数年,晟复以书来,绂始为作画。既而曰:我画直遗黔公不可。黔公客平仲微者,我友也,以友故与之,俟黔公与求则可耳。其高介绝俗如此。

  【注】①楮(chǔ):一种树皮可以用来造纸的树,这里指纸。②估客:商人。③氍毹(qú shū):毛织的地毯。

  (节选自《明史 ·王绂夏昶传》)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坐累戍朔州 (2)除中书舍人

  (3)虽豪贵人勿顾也 (4)俟黔公与求则可耳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善书供事文渊阁 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B.明旦访其人赠之,则估客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绂索前画裂之,还其馈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于书法,动以古人自期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6分)

  (1) 丈夫宜审所处,轻者如此,重者将何以哉!

  (2) 我非不闻之,是必于我索画耳。

  20.从王绂的.处事经验看,要保持操守,需要警惕□□和□□这两种人。(用文中的词语回答)(2分)

  21.本文③④两段分别叙写了王绂哪两件事,从中可以看出王绂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参考答案:

  17.(1)定罪,由而获罪(1分)(2)授予官职(1分)(3)顾忌(1分)(4)等待(1分)

  18.A (2分)

  19.(1)大丈夫应该清楚自己所处理的事情,不重要的事情都像(你说的)这样,重要的事情将会怎样(处理)呢!(审、轻者、固定句式,共3分)

  (2)我不是没有听到他的喊声,这一定是他向我索要画罢了。(之、是、判断句式,共3分)

  20.估客;豪贵(2分)

  21.王绂赠画,撕画还馈;(1分)由友人转赠黔国公的索画;(1分)清高耿直,不为金钱所动;(1分)不随流俗,不趋附权贵。(1分)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4

  清平乐[注]

  江昉

  曲阑闲凭,心事还重省。花里嫩莺啼不定,搅乱夕阳红影。

  谁家翠管吹愁?一庭烟草如秋。欲去登楼望远,暮云遮断芳洲。

  [注]:此词作于作者寓居扬州之时。

  8.词的上片首句写到“心事还重省”,词人的心事是什么呢?请简要分析。(5分)

  9.结合全词,对“搅乱”进行赏析。(6分)

  答案:

  8.面对花树莺啼的一派春光,作者却触目生愁,(1分)又听到凄怨的笛声,视春景如秋,想要去登楼望远,无奈暮云重叠,(2分)表现了词人羁旅漂泊中浓浓的思乡之情。(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9.时间已近傍晚,那花枝上的黄莺却啼个不停,以致连落日的.霞光都被搅乱了。(2分)“搅乱”一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莺儿不仅在啼,而且还在花树间不时飞动。(2分)表面上是说搅乱霞光,实际也搅乱了词人心境,引出了他的重重心事。(2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5

  宋清,长安西部药市①人也,居善药。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长安医工得清药辅其方,辄易雠②,咸誊清。疾病庀疡者,亦毕乐就清求药,冀速已。清皆乐然响应,虽不持钱者,皆与善药,积券如山,未尝诣取直③。或不识遥与券,清不为辞。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市人以其异,皆笑之曰:清,蚩④妄人也。或曰:清其有道者欤?清闻之曰:清逐利以活妻子耳,非有道也。然谓我蚩妄者也亦谬。清居药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数十人,或至大官,或连数州,受俸博,其馈遗清者,相属于户。虽不能立报,而以赊死者千百,不害清之为富也。清之取利远,远故大,岂若小市人哉?一不得直,则怫然怒,再则骂而仇耳。彼之为利,不亦翦翦⑤乎?吾见蚩之有在也。清诚以是得大利,又不为妄,执其道不废,卒以富。求者益众,其应益广。或斥弃沉废,亲与交,视之落然者,清不以怠遇其人,必与善药如故。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其远取利皆类此。

  【注】:①市:买卖场所,后文也指经商、交易。②雠:出售、成交。③直:价值,价钱。④蚩:傻,无知。⑤翦翦:小气。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居善药(聚积,搜集)B.冀速已(希望)

  C.未尝诣取直(前往)D.清逐利以活妻子耳(快活)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清逐利以活妻子耳属予作文以记之

  B.清之取利远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其远取利皆类此其真无马邪

  D.则怫然怒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②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22.宋清经商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9.D(3分)20.AB(4分,各2分)

  21.①有从深山大泽采药来的人,一定会把药材送到宋清这里来,宋清总是好好地招待他们。②到了年终的时候,宋清估计(大概对方)不能还债了,往往就把债券、欠条给烧掉,最后就不再多说话。

  22.特点:为谋取利益放眼于长远。例如:有些被斥责抛弃、沉沦颓废的人,亲戚朋友冷漠地对待他们,宋清不会因为这样就怠慢地对待对方,也一定像平常那样给他好的药材。而这些人一旦再度掌权用事,就会更加地优厚报答宋清。(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6

  我辈作文,必几经删润①,而后文成。闻欧阳文忠作《昼锦堂记》,原稿首两句是:仕宦②至将相,富贵归故乡。再四改订,最后乃添两而字。作《醉翁亭记》,原稿处有数十字。粘之卧内,到后来又只得环滁皆山也五字。其平生为文,皆是如此,甚至有不存原稿一字者。近闻吾乡朱梅崖③先生,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日熟视,辄④去十余字。旬日以后,至万无可去,而后脱稿⑤示人。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

  ①删润:删改和润色。②仕宦:指做官。③朱梅崖:清代进士。④辄:总是。⑤脱稿:(著作)写完。

  1.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而与例句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富贵而归故乡

  A.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B.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C.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每一文成,必粘稿于壁,逐目熟视,辄去十余字。

  3.此皆后学所当取法也一句中的法具体指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2分)B

  2.(4分)每写完一篇文章,一定把它粘贴在墙壁上,天天仔细阅读,每次总会删除十多个字。(每句1分,意思对即可)

  3.(3分)作文,必几经删润,而后成文。

  (可用自己的话表述,意思对即可得满分)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7

  高中文言文专题复习学案——《赤壁之战》

  主备人:赵海燕 贺会会 审核人:赵宗生

  【教学目标】

  1. 积累“卒、足、方、事”等实词,“乃、为”等虚词。

  2. 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

  【教学流程】

  一、解释加点的字词

  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 2.致殷勤之意( )

  3.当横行天下( ) 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

  5.邂逅不如意( ) 6.地方数千里( )

  7.北面而事之( ) 8.初一交战( )

  9.鼎足之形成矣( ) 10.刘琮束手( )

  11. 宜别图之( ) 12.此帝王之资也( )

  13. 与曹有隙( ) 14.江表英雄咸归附之( )

  15.比至南郡,而琮已降。( ) 16.必蹶上将军。( )

  17.近者奉辞伐罪( )( ) 18.动以朝廷为辞( )

  19.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 20.将兵与备并力逆曹( )

  二、一词多义

   1.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 2.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 )

  3.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 4.鼎足之行成矣。( )

  5.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 ) 6.众数虽多,甚未足畏。( )

   1.亦别图之, 以济大事( ) 2.慰劳其军中用事者( )

  3.肃宣权者,论天下事势( ) 4.北而事之( )

   1.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 ) 2.操军方连船舰( )

  3.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 ) 4.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

  5.挟天子以征四方( )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

   1.鲁肃闻刘表卒( ) 2.五万兵难卒合( )

   1.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 )

  2.余船以次俱进( )

  3.次第岂无风雨?( )

   1.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 ) 2.乃罢会。( )

  3.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 4.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

  5、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6、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7、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 )(09天津)

  8、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11安徽)

  三、翻译句子:(20分钟)

  1.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千里,士民殷富,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2. 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贤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

  3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4. 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

  5. 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曰:“必蹶上将军”。

  6.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7.今肃迎曹,曹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8.定语从句翻译。

  ①且将军大势可以据操者,长江也。.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③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④荆州之民附曹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四、拓展阅读

  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②“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赤壁之战》学案答案

  一、 解释加点的字词

  1、克谐:能够成功 2、致殷勤:表达,恳切慰问 3、横行:称霸天下

  4、会猎:会战的委婉说法。5、邂逅:一旦,万一 6、地方:土地方圆

  7、北面:北向,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面北而拜。 8、初一:刚开始

  9、形成:形势形成 10、束手:投降 11、别:另外 12、资:凭借

  13、隙:嫌怨,感情上的裂痕。 14、咸:皆,都 15、比:等到

  16、蹶:使动用法,使 ……受挫折 17、辞伐:命令,讨伐

  18、辞:名义,借口,理由 19迎:投降 20、逆:迎击

  二、一次多义

   1、充足 2、值得 3、足够 4、器物的脚 5、值得 6、值得

   1、事业 2、用事者,掌权的人 3、大事 4、侍奉

   1、方圆 2、正,正在 3、策略,方法 4、将要 5、方向,方位 6、正,正在

   1、死 2、通“猝”

   1、驻扎 2、次序,顺序 3、次第:转眼

   1、是 2、于是,就 3、才 4、甚至 5、竟然,却 6、于是,就 7、才 8、竟然,却

  三、翻译句子。1、荆州跟我国相邻接,江山险要牢固,肥沃的田野广阔,人民众多而富裕,如果占据并拥有它,这是开创帝王事业的凭借啊。

  2、孙权聪明仁爱,敬重礼遇贤能之士,江南的英雄豪杰,都归附他。已经占有六个州郡,兵器精良,粮食充裕,足够用来创立大事。

  3、何况刘备是是汉朝王室的后代,英才超越当世,众人思慕敬仰他,好像水流归大海一样,如果事情不能够成功,这是天意啊,怎么能够再处于他之下呢!

  4、孙权愤激的说:“我不能拿整个吴国的土地,十多万的将士,被别人控制。我的注意已经定了。”

  5、这就是常说的“强弓射出的箭射到了射程的尽头,力量不能穿透鲁地的薄绢”啊。所以兵法很忌讳这种情况,说:“这种情况下一定会使主帅受到挫折。”

  6、曹操虽然假托名义是汉朝的宰相,他实际上是汉朝的奸贼。将军凭着英雄才干,同时又凭借着父兄的功业,占据江东,地方方圆几千里,军队精锐,物资充足,英雄们乐意为您效劳,您应当雄霸天下,替汉朝除去坏人。

  7、现在我鲁肃投降曹操,曹操应当把我交给乡里,评定我的名位,还少不了让我做个低级的从事,我可以坐着牛车,使兵士跟从着,同士大夫们交往,逐步升官,仍然少不了个州郡的长官。

  8、定语从句翻译。

  ①况且将军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优势,是长江。

  ②霎时间,烟和火焰布满天空,被烧死和淹死的人马很多。

  ③现在归队回来的士兵和关羽的水军,精兵还有一万人。

  ④荆州的归附曹操的老百姓,是被军队的武力所逼,不是真心降服。

  四、文段翻译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送给他一大片土地,曾子坚决不受。那人回去,又再送来,曾子还是不接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土地而不骄傲地对待我,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就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8

  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回答13~15题。

  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②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③,唯具④乡里姓名揭⑤县门,百姓莫敢后期。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会诏⑥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寇准传》

  【注释】①三传:《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②知:指担任州县的长官。③符移:宜府征调敕命文书。④具:写,题。⑤揭:公布。⑥诏:君王召见。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准少英迈( ) ②或教准增年( )

  14.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

  15.通读文段,你认为寇准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

  13.①年轻时 ②有的人(每空1分,共2分)

  14.寇准就拉着皇帝的衣服,让皇帝再坐下。(2分,每小句1分,意思对即可)

  15.才华出众,诚实守信,为官有方,敢于直谏。(3分,答出三点即可。)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9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齐师败绩。景公患之。晏婴乃荐田穰苴曰:穰苴虽田氏庶孽,然其人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愿君试之。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穰苴曰:臣素卑贱,君擢之闾伍之中,加之大夫之上,士卒未附,百姓不信,人微权轻。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乃可。于是景公许之,使庄贾往。穰苴既辞,与庄贾约曰:旦日日中会于军门。穰苴先驰至军,立表下漏,待贾。

  贾素骄贵,以为将己之军而己为监,不甚急;亲戚左右送之,留饮。日中而贾不至。穰苴则仆表决漏,入,行军勒兵,申明约束。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贾谢曰:不佞大夫亲戚送之,故留。穰苴曰:将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今敌国深侵,邦内骚动,士卒暴露于境,君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之命皆悬于君,何谓相送乎!召军正问曰:军法期而后至者云何?对曰:当斩。庄贾惧,使人驰报景公,请救。既往,未及反,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三军之士皆振栗。

  久之,景公遣使者持节赦贾,驰入军中。穰苴曰:将在军,君令有所不受。问军

  正曰:驰三军法何?正曰:当斩。使者大惧。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杀之。乃斩其仆,车之左驸,马之左骖,以徇三军。遣使者还报,然后行。士卒次舍井灶饮食问疾医药,身自拊循之。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病者皆求行,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燕师闻之,度水而解。于是追击之,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节选自《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于是遂斩庄贾以徇三军 徇:示众

  B.士卒次舍 次:按次序

  C.士卒暴露于境 暴露:日晒夜露

  D.身自拊循之 拊循:抚慰安抚

  5.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穰苴能附众威敌的一组是(3分)( )

  ①身与士卒平分粮食 ②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

  ③愿得君之宠臣,国之所尊,以监军 ④争奋出为之赴战。晋师闻之,为罢去

  ⑤燕师闻之,度水而解 ⑥遂取所亡封内故境而引兵归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晏婴识才举荐,齐王能纳谏任贤,使穰苴的才能得以发挥,未战而屈人之兵。

  B.穰苴很有谋略,请派国君的宠臣为监军,又逆君命将他斩首,借此附众、立威。

  C.穰苴体恤部下,恩威并施,身先士卒,一战而击退晋、燕之师,尽复所亡封内故境。

  D.穰苴出身低微,但在国家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请缨抗敌,表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景公召穰苴,与语兵事,大说之,以为将军,将兵捍燕晋之师。(5分)

  译文:

  (2)约束既定,夕时,庄贾乃至。穰苴曰:何后期为?(5分)

  译文:

  参考答案:

  4.B(次:驻扎。)

  5.D(排除①②③,①是表现其附众的原因,也不能表现其威敌,②是庄贾作为监军应该履行的职责,③是穰苴向景公的请求。)

  6.A(B忤逆君命将他斩首有误,斩首应在君命出来之前,谈不上忤逆君命C一战不对,齐师是不战而胜;D挺身而出,请缨抗战错,是晏婴举荐,表现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牵强。)

  7.(1)齐景公召见了穰苴,跟他共同议论军国大事,齐景公非常高兴,立即任命他做了将军,率兵去抵抗燕、晋两国的军队。(说通悦,译成高兴,1分;将译成率领,带领,1分;捍,译成抵抗、抵御、抗拒,1分;句意2分。)

  (2)规章号令已经制定,日暮时分,庄贾才到来。穰苴说:为什么约定了时间还迟到呢?(约束译成规章号令1分,乃译成才1分,期译成约定时间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司马穰苴,是田完的后代子孙。齐景公时,晋国出兵攻打齐国的东阿和甄城,燕国进犯齐国黄河南岸的领土,齐国的军队被打得大败。齐景公为此非常忧虑。于是晏婴就向齐景公推荐田穰苴,说:穰苴虽是田家庶出之子,可是他的文才能使大家归服、顺从,武略能使敌人畏惧,希望君王能试试他。于是齐景公召见了穰苴,跟他共同议论军国大事,齐景公非常高兴,立即任命他做了将军,率兵去抵抗燕、晋两国的军队。穰苴说:我的.地位一向是卑微的,军王把我从平民中提拔出来,置于大夫之上,士兵们不会服从,百姓也不会信任,人的资望轻微,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希望能派一位君王宠信、国家尊重的大臣,来做监军,才行。于是齐景公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派庄贾去做监军。穰苴向景公辞行后,便和庄贾约定说:明天正午在营门会齐。第二天,穰苴率先赶到军门,立起了计时的木表和漏壶,等待庄贾。

  但庄贾一向骄横贵显,认为率领的是自己的军队,自己又是监军,就不特别着急;亲戚朋友为他饯行,挽留他喝酒。已经到了中午,庄贾还没来。穰苴就推倒木表,摔破漏壶,进入军营,巡视营地,整顿军队,宣布了各种规章号令。等他部署完毕,已是日暮时分,庄贾这才到来。穰苴说:为什么约定了时间还迟到?庄贾表示歉意地解释说:敝人的朋友亲戚们送行,所以耽搁了。穰苴说身为将领,从接受命令的那一刻起,就应当忘掉自己的家庭,来到军营宣布规定号令后,就应忘掉自己的亲朋,擂鼓进军,战况紧急的时刻,就应当忘掉自己的生命。如今敌人侵略已经深入国境,国内骚动不安,战士们已在前线战场暴露,无所隐蔽,国君睡不安稳,吃不香甜,全国百姓的生命都维系在你的身上,还谈得上什么送行呢!于是把军法官叫来,问道:军法上,对约定时间迟到的人是怎么说的?回答说应当斩首。庄贾很害怕,派人飞马报告齐景公,请他搭救。报信的人去后不久,还没来得及返回,就把庄贾斩首,向三军巡行示众。全军将士都很震惊害怕。

  过了好长时间,齐景公派的使者才拿着符节来赦免庄贾,车马飞奔直入军营。穰苴说:将领在军队里,国君的命令有的可以不接受。又问军法官说:驾着车马在军营里奔驰,军法上是怎么说的?军法官说:应当斩首。使者异常恐惧。穰苴说:国君的使者不能斩首。就斩了使者的仆从,砍断了左边的夹车木,杀死了左边驾车的马,向三军巡行示众。让使者回去向齐景公报告,然后就出发了。士兵们安营扎寨,掘井立灶,饮水吃饭,探问疾病,安排医药,田穰苴都亲自过问并抚慰他们。还把自己作为将军专用的物资粮食全部拿出来款待士兵,自己和士兵一样平分粮食,特别照顾体弱多病的。三天后重新整训军队,准备出战。病弱的士兵也要求前行,争先奋勇地为他赴敌战斗。晋国军队知道了这种情况,就把军队撤回去了。燕国军队知道了这种情况,渡黄河向北撤退,因而溃散。于是齐国的军队趁势追击他们,收复了所有沦陷的领土,然后率兵凯旋。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10

  (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

  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

  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客请之王子光,王子光曰:“其貌适吾所甚恶也。”客以闻伍子胥,伍子胥曰:“此易故也。愿令王子居于堂上,重帷而见其手,请因说之。”王子许。伍子胥说之半,王子光举帷,搏其手而与之坐;说毕,王子光大说。伍子胥以为有吴国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于野。七年,王子光代吴王僚为王。伍子胥,子胥乃修法制,下贤良,选练士,习战斗。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九战九胜,追北千里。昭王出奔随,遂有郢。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乡之耕,非忘其父之雠也,待时也。

  墨者有田鸠。欲见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见。客有言之于楚王者,往见楚王。楚王说之,与将军之节以如秦。至,因见惠王。告人曰:“之秦之道,乃之楚乎?”固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者。时亦然。有汤武之贤,而无桀纣之时,不成;有桀纣之时,而无汤武之贤,亦不成。圣人之见时,若步之与影不可离。

  故有道之士来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千乘而得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故圣人之所贵,唯时也。水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故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秋霜既下,众林皆赢。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

  饥马盈厩,嗼①然,未见刍也;饥狗盈窖,嗼然,未见骨也。见骨与刍,动不可禁。乱世之民,嗼然,未见贤者也;见贤人,则往不可止。往者非其形心之谓乎?齐以东帝困于天下,而鲁取徐州;邯郸以寿陵困于万民,而卫取茧氏。以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时也。故贤主秀士之欲忧黔首者,乱世当之矣。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节选自《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首时》略有改动)

  【注】①嗼(mò):静默无声。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貌适吾所甚恶也 适:恰好,正好

  B.搏其手而与之坐 搏:握住,抓取

  C.与将军之节以如秦 节:礼节,气节

  D.故圣人之所贵 贵:重视,崇尚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请因说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B.子胥乃修法制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C.之秦之道 谨庠序之教

  D.齐以东帝困于天下 故内惑于郑袖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体现“待时”的一组是()

  ①故钓于渭以观之②退而耕于野③若步之与影不可离④水冻方固,后稷不种⑤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⑥见贤人,则往不可止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④⑥D.①②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伍子胥想办法拜见王子光,其目的就是想寻找时机得到重用,他等待数年,终于在吴国施展才能,兴国强兵,大败楚国,最终报了杀父之仇。

  B.田鸠在秦国呆了三年,想见秦惠王却没见到;后来在一门客帮助下,到楚国拜见楚王,楚王喜欢他,他这才有机会见到了秦惠王。

  C.饥饿的`马、狗在厩棚或窝中默然无声,是在等时机,一旦有了食物它们就不再默然无声;混乱世道的人民,一旦遇到贤能之人就会身心归附,这也是遇到了时机。

  D.上天不会给人两次机会,时机不会长期停留,要成功就需要适逢其时。因而想为百姓忧虑的贤明君主和杰出人士,只有遇到混乱的世道,才是遇上了合适的时机。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4分)

  (2)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3分)

  (3)以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时也。(3分)

  【参考答案】:

  9.C(节:符节,用于做凭证。)

  10.D(都是介词,表被动。A.前者介词,趁着趁机;后者副词,于是,就,便。B.前者副词,于是;后者副词,乃至,甚至。C.前者动词,到;后者助词,的。)

  11.D (③体现圣人与时机的关系,⑤说明不知时,⑥说明遇时了。)

  12.D (“乱世当之矣”即“遇到混乱的世道,正是合适的时机”,但若说成“只有遇到混乱的世道,才是遇上了合适的时机”意思就变了,因而D项理解和分析不妥当。)

  13.(10分。基本上一句1分,重点关注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1)伍子胥想见吴王但没能见到,有个门客向王子光讲了伍子胥的情况,王子光见到伍子胥却讨厌他的相貌,不听他讲话就谢绝了他。(4分)

  (2)所以有道之士没有遇到时机的时候,就到处隐匿藏伏起来,甘受劳苦来等待时机。(3分)

  (3)凭着鲁国、卫国那样的小国,却都能从大国那里实现愿望,是因为遇到了恰当时机。(3分)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11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14分)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③执策而临()之④才美不外见()

  【小题2】以下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真无马邪8 Q# ! F( [ M- `- Q* J B.以君之力策之不以其道7 I; , j3 h0 T4 R* E C.虽有千里之能虽我之死,有子存焉2 F( d, Z3 T7 U K0 _9 f D.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Q4 A( N& J3 N- R 【小题3】翻译句子。(4分)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小题4】请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案

  【小题1】①两马并驾②等同,一样③面对④通“现”表现

  【小题1】 D

  【小题1】①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喂养它。②鞭策它,不按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小题1】(3分,意思对即可。)这句话强调了伯乐的重要性,有了能识别千里马的伯乐,千里马才能被发现。在封建社会人才主要靠圣明的君主;当今社会,人才的脱颖而出主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12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8分)

  刘汲,字直夫,眉州丹棱人,绍圣四年进士。金人再犯京师,诸道不知朝廷动息者三月。

  冯延绪传诏抚谕,谓车驾出郊定和议,令诸道罢兵。汲谓副总管高公纯曰:“诏书未可遽信。”

  公纯问故,汲曰:“诏下以去年十二月,邓州去京七百里,今始至州,何也?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此铀金人胁朝廷以款勤王之师尔,可速进兵。”公纯难之,汲请自行,公纯不得已俱至南阳,不进,汲独驰数十骑赴都城,二帝已北行,汲素服恸哭。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士,为战守计,就加直龙图阁、知邓州兼京西路安抚使。

  金人复渡河,急攻京西。汲集将吏谓曰:“吾受国恩,恨未得死所,金人来必死,汝有能与吾俱死者乎?”皆流涕曰:“惟命。”民有请涉山作砦以避敌者,汲曰:“是弃城矣,然若属俱死无益。”乃下令曰:“城中有材武愿从军者听留,余从便。”得敢死士四百人,又令曰:“凡仕于此,其听送其家,寅出午反,违者从军法。”众皆感服,无一人失期。

  及南阳陷,命将戚鼎将兵三千逆战,及命靳仪与赵宗印分西、南门犄之。汲自以牙兵四百登阵望,见宗印从间道遁,即自至鼎军中,麾其众阵以待,敌至皆死斗,敌却,俄而仪败,金人攻之益急,失下如雨,军中请汲去,汲不许,曰:“使放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敌大至,汲死之。事闻,赠太中大夫,谥忠介。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金人再犯京师 ( ) (2)公纯难之 ( )

  (3)寅出午反 ( ) (4)敌大至,汲死之( )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麾其众阵以待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B.然若属俱死无益 輮使之然也

  C.凡仕于此 乃设九宾礼于庭

  D.使敌知安抚使在此为国家致死 柏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安有议和以三月,而敌犹未退乎?

  (2)寻代公纯摄帅事,捐金帛飨上,为战守计。

  20.刘汲认为“诏书未可遽信”,理由有那些?请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21、本文表现了刘汲 和 的品质。(2分)

  参考答案:

  17.(1)进犯,侵犯 (2)以……为难(意动用法) (3)通“返”,返回

  (4)为……而死

  18. C (其:他的,其中的;然:然而,这样;于:在;为:为了,作。)

  19.(6分)

  (1)怎么会有用三个月来谈和,但是敌人还没有退兵的呢?(得分3分)难道有已经签订和约三个月,然而敌人仍旧没有后退(的道理)吗?(得分2分)

  (2)(刘汲) 寻找他人代替高公纯掌管率领军队的事务,他捐出金帛来犒赏将士们,做出战和防守的计划。(得分1分)(刘汲)不久后替代公纯担任统率的职务,拿出财物赏赐将士,做攻守之事的谋略。(得分2分)

  20.诏令到达的时间过长(2分),议和之后没见退兵(2分)

  21.智勇双全(勇敢无畏、智慧超人)、忠于职守、不怕牺牲(精忠报国)。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13

  东染院使种君墓志铭

  [宋]范仲淹

  君讳世衡,字仲平,国之劳臣也。不幸云亡,其子泣血请铭于予。予尝经略陕西,知君最为详,惧遗其善,不可不从而书之。

  初康定元年春,夏戎犯延安,我师不利。君时任鄜州从事,建言:延安东北二百里有故宽州,请因其废垒而兴之,以当寇冲。朝廷从之,以君董役事,与兵民暴露数月,且战且城。然处险无泉,议不可守。凿地百有五十尺,始至于石,工徒拱手曰:是不可井矣。君曰:过石而下,将无泉耶?尔攻其石,屑而出之,凡一畚,偿尔百金。工复致其力,过石数重,泉果沛发,饮甘而不耗。万人欢呼曰:神乎!虽虏兵重围,吾无困渴之患矣。用是复作数井,兵民马牛皆大足。自兹西陲堡障患无泉者皆仿此,大蒙利焉。

  既而朝廷署故宽州为青涧域,授君内殿承制,知城事,复就迁供备库副使:旌其劳也。青涧东北一舍而远,距无定河。河之北有虏寨,虏常济河为患。君屡使属羌击之,往必破走。建营田二千顷,岁取其利;募商贾使通其货,或先贷之本,速其流转。乃建白凡城中刍粮钱币,暨军须城守之具,不烦外计,一请自给。使一子专视士卒之疾,调其汤饵,常戒以笞责,期于必瘳,土卒无不感泣。王公尧臣安抚陕西,言君治状。上悦,降诏褒之曰:边臣若此,朕复何忧!

  庆历二年春,予按巡环州。乃请于朝,愿易君理环。君乃周行境内,入属羌聚落,抚以恩意,如青涧焉。有兀二族受夏戎伪署,君遣人招之,不听。即出兵诛之,死者半,归者半,尽以其地壁牛羊赏诸有功。其僭受伪署者咸股粟请命。由是属羌无复敢贰。

  君少尚气节,莅官,能摘恶庇民。青涧与环人,皆画君之像而享事之。及终,史民暨属羌酋长朝夕临柩前者数日。

  铭曰:呜呼种君,生于贤门。吾志必立,吾力是陈。捍虏之志,义边之民;夙夜乃职,星霜厥身。生则有涯,死宜不泯。

  (选自《范文正公文集》,有删节)

  [注]①瘳(chou:病愈。②义(少):安定。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惧遗其善,不可不从而书之 遗:埋没

  B.尔攻其石,屑而出之 攻:开凿

  C.乃请于朝,愿易君理环 易:代替

  D.有兀二族受夏戎伪署 署:委任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其子泣血请铭于予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请因其废垒而兴之 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

  C.自兹西陲堡障患无泉者皆仿此,大蒙利焉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乃建白凡城中刍粮钱币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种世衡有勇有谋,他率军民筑青涧城坚守边塞,凿井以解无水之患,击败了隔河对峙的敌军。他恩威并施,收服了环州的属羌部落。

  B.种世衡视兵如子。他专门派一个儿子去探视伤病的士兵,负责他们的饮食治疗,到期没能治愈还要责罚儿子,士兵都大为感动。

  C.种世衡治绩卓著,上自君王下至百姓都一致推许。皇帝下诏褒奖他,长官大力举荐他逝世之后,吏民百姓、外族酋长都来吊唁他。

  D.范仲淹认为,种世衡是名门之后,既立有大志,又努力作为,他捍卫边疆,安定百姓,日夜辛劳,忠于职守,但英年早逝,功业未成,令人叹惜。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泽成现代汉语。(10分)

  (1)朝廷从之,以君董役事,与兵民暴露数月,且战且城。(4分)

  译文:

  (2)募商贾使通其货,或先贷之本,速其流转。(3分)

  译文:

  (3)死者半,归者半,尽以其地壁牛羊赏诸有功。(3分)

  译文: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14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③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④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⑤故曰,________________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_____。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⑦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⑧多助之至,天下顺之。⑨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得道者多助:_______________

  (2)委而去之:_________________

  (3)兵革非不坚利也:___________

  (4)天下顺之: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而攻之而不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①句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B.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不是论战争,而是借论战争来说明实行“王道”的必要性。

  C.本文②~④句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则“战必胜”。

  D.本文是讲民心向背的: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否则就会失败。

  4.填空。

  (1)在文中空缺处填上课文原句。

  (2)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著名论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施行“仁政”

  (2)放弃

  (3)兵器

  (4)归顺、服从

  2.(1)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兄弟骨肉也背叛他。

  (2)(一座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意对即可)

  3.C

  4.(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15

  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①(其二)

  苏轼

  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②。

  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

  [注] 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四黎:子云、威、徽、先觉四人都是海南黎族人,姓黎,故称“四黎”。②翁:苏轼自称。

  (1)指出“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分)

  答:

  (2)请结合作者的思想和本诗内容,分析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

  答:

  [答案] 17.(1)《论语》

  (2)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 (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或: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儒家思想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仍然向往曾点描述的礼乐之治,表现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解析] 17.(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溪边自有舞雩风”中的“舞雩风”出自《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为曾皙表达自己人生理想的文字,“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此句表达的人生理想,有各种说法。

  (2)本题考查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要求“结合作者的思想”,要求考生对苏轼的儒道释的思想有一定了解。结合“本诗内容”,要把苏轼的思想和具体的文本结合起来分析。“舞雩风”的典故可根据儒家思想解读,也可以根据佛道思想解读,苏轼又多家皆修,所以答案也可以作两解。

  [赏析]

  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儋州时期,他在城南建造泥房居住,和当地百姓结下深厚感情。作品浅易如话,毫不雕琢,把朴素的内容写得生动而富有风趣,在不经意间呈现出行云流水般的活泼姿态,极具大家气象。第一、二两句生动活泼地写出了作者和当地百姓的`亲密关系,几个少年口吹葱叶迎送微醉的“我”,怡然自得之情寄寓其中。第三、四两句蕴含哲理思考,使用对比手法,“莫作”说得斩钉截铁,态度何等坚决;“自有”说得颇具炫耀之意,何等自在;“天涯万里”“溪边舞雩”对举,一舍一取,足见词人志趣。苏轼的思想是驳杂的,兼融儒家的进取、道家的淡泊和佛家的超脱,我们在《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经典名篇中已经领略。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16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醮。密时年数岁,感恋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尝废离。

  ……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送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6.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躬自抚养 躬自:亲自 B.慈父见背 见背:长辈去世

  C.门衰祚薄 祚薄:福分浅薄 D.矜悯愚诚 矜悯:夸耀

  6.D(怜恤、同情)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密奉事以孝谨闻 密以祖母年高

  B.有暇则讲学忘疲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D.齐桓得管仲而霸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7.B(A项“以”译为“因为”,介词;B项“则”分别是“就”“却”的意思;C项“之”是结构助词“的”;D项“而”译为“因而”)

  8.下列各项中为例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A.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B.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C.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D.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8.A

  9.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先以简洁精练的语言写自己的孤苦,为“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作铺垫。

  B.强调祖母刘的病“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以突出李密的孝情不同于一般的母孙之情。

  C.《陈情表》的第一自然段,写自己与祖母刘的特殊关系和特殊命运,以抒发对祖母的孝情。

  D.李密在祖母去世之后,被迫到晋朝廷任洗马的官职,实现了“先尽孝,后尽忠”忠孝两全的宿愿。

  9.D(实现“宿愿”不当)

  10.翻译下面语句。(10分)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辛苦,至于成立。(3分)

  译文:

  10.我小的时候常生病,九岁的时候还不能走路,伶仃孤独,(一直)到成人自立。

  (得分点:“不行”“零丁”“成立”)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17

  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户不完①,桑以为枢;而瓮牖二室,褐以为塞;上漏下湿,匡坐②而弦歌。

  子贡乘大马,中绀③而表素,轩车不容巷,往见原宪。原宪华冠蹝履④,杖藜而应门。子贡曰:“嘻!先生何病?”原宪应之曰:“宪闻之,无财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谓之病。今宪,贫也,非病也。”子贡逡巡而有愧色。

  原宪笑曰:“夫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学以为人,教以为己,仁义之慝⑤,舆马之饰,宪不忍为也。”

  ——选自《庄子》

  【注释】①不完:不完整,简陋残缺。 ②匡坐:正坐。匡,端正。 ③中绀(gàn):内穿红色衣服。中,内里。绀,一种深青带红的颜色。④华冠蹝履:戴着桦树皮做的帽子,拖着没有后跟的鞋。华,同“桦”。

  ⑤慝(tè):邪恶。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蓬户不完( ) ②匡坐而弦歌( )

  2.子贡见原宪即曰“先生何病”,而原宪却答曰“非病”。子贡所问的“病”和原宪所答的.“病”分别指什么?

  3.原宪是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弟子。孔子做鲁国司寇时,他是总管家。孔子死后,隐居于卫,破屋蓬户,衣褐食蔬。从这段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原宪具有怎样的人生信念?

  参考答案:

  1.①门 ②弹琴唱歌

  2.子贡所说的病是指身体上的疾病,而原宪所说的病则是学到了东西不去施行。

  3.宁可安贫守道,绝不做违背仁义道德、玷污节操的事。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1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有删改)

  【注】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塌子沟:淤泥深坑。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军中不解其故______________

  (2)一霎而绝__________________

  (3)此去西南十里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番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对年羹尧事迹的概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重视人才,广招天下才士。

  B.预备板、草,越沟攻破贼巢。

  C.闻风而起,苦练夜战本领。

  D.派骑三百,密林搜歼敌人。

  4.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原因;缘故(2)断绝;消失(3)距;距离(或:相距)

  2.番人正是倚仗这一险阻,没想到大军很快到来了。

  3.C

  4.①善于了解和利用战地环境;②善于正确判断敌情③善于指挥部队作战。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19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祝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②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③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注: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

  B.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

  C.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

  D.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了伟大的母爱。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接着从狼的表现体现了“谋”的结果。

  D.两文J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用了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文看似写狼,实则是写像狼一样的人。从甲文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请说出一两点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1)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

  (2)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3.D

  4.更赞同甲文中屠户的做法,因为屠户面对的.是恶狼,被迫自卫,除恶务尽,杀狼是正当的;而乙文中牧童杀狼则出于一种无聊的残忍,写的是人性中恶的一面。

  5.示例:面对像狼一样凶险的势力要勇于斗争。(对像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要采取正确的斗争策略。)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20

  景公出游,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地名),遵①海而南,至于琅琊。寡人何为能效先王之游?”

  “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曰,“闻天子之诸侯为巡狩②,诸侯之天子为述职。故春省③耕而补不足者谓之游,秋省实而助不给者谓之豫④。夏(朝)谚日:‘吾君不游,我何以休?吾君不豫,我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⑤。今君之游不然,师行而筹于民,贫苦不补,劳者不息。夫从山而不反谓之流,从水而不反谓之连,从兽而不归谓之荒⑥,纵乐而不归谓之亡。古者圣王无流连之游,荒亡之行。”

  公日:“善。”命吏计粮仓之粟,计长幼贫民之数。吏依数出粟,已与贫民者三百钟,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赈赡之,然后归也。

  【注释】①遵:循。②巡狩:视察。③省:考察。④豫:指帝王秋天出游。⑤度:法度、准则。⑥荒:与下句的“亡”都指沉迷逸乐。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遵海而南(南:南面)

  B.从水而不反谓之连(反:通“返”,返回)

  C.公身见老、病者七十人(身:亲自)

  D.赈赡之,然后归也(赡:供给、供养)

  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1)诸侯之天子为述职 (2)小大之狱

  B.(1)已与贫民者三百钟 (2)吾与徐公孰美

  C.(1)景公出游,问于晏子 (2)欲报之于陛下也

  D.(1)吾君不游,我何以休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善哉,君之问也!”晏子再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贫苦不补,劳者不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下表所列篇目中人物(作者)的人文思想核心。

  人物(作者)篇目人文思想核心

  晏子《景公出游》

  欧阳修《醉翁亭记》

  范仲淹《岳阳楼记》忧国忧民

  参考答案:

  1.A

  2.C

  3.(1)“您问得真好啊!”晏子拜了两拜。

  (2)贫苦的人得不到补助,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

  4.体恤民情;与民同乐

  • 相关推荐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文言文试题及答案09-24

文言文试题与答案解析09-24

文言文翻译试题及答案10-03

文言文试题附答案译文10-05

语文文言文的试题及答案09-24

中考文言文试题附答案精选09-24

有关文言文李密试题及答案09-24

有关文言文爱莲说试题及答案09-24

文言文阅读文段试题及答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