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试卷了,做试卷的意义在于,可以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自己的差距,提高增强自信心。你知道什么样的试卷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及答案参考,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茂名市)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 马上干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2、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 )
A、汽化 凝固 B、汽化 液化
C、液化 凝华 D、升华 凝华
3、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4、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5、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
B、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
C、水蒸气在树枝上升华成冰晶,形成雾凇
D、屋顶的积雪会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
6、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宜昌冬季的最低气温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7、宁夏的冬天,人在户外说话时呼出白汽,白汽形成的原因是(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9、下列事例中的物态变化过程,放热的是( )
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 B、晒小麦
C、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D、霜的形成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满分28分)
10、初春的早晨会看到大量的露水,露水是由水蒸气 _________ 形成的(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在这个过程中水蒸气会 _________ (吸收/放出)热量。
11、今年4月20日,江城出现了罕见的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专家解释:这是因为前几天我市遭遇倒春寒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 _________ ,但近日起,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我市上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_________ ,极易发生 _________ 现象,使近地面的物体冒冷汗。
12、火山爆发是近段时间人们常议论的话题,你知道吗,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 __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6分)
13、世博会展区通过喷射水雾来降温。请用物态变化的知识来解释为什么喷射水雾区域的温度会降低?
14、冬天手冷时,用嘴向手上哈气(即缓慢地吹气),手会感到暖和。若用劲向手上快速吹气,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都是从嘴里出来的气,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觉呢?
15、下表为妮妮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4 ﹣3 ﹣2 ﹣1 0 0 0 0 0 1 2 3 4
(1)该物质的熔点是 _________ ℃。
(2)该物质是 ___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 _________ 。(选填固或液)。
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C、2B、3B、4D、5C、6A、7C、8B、9C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空2分,满分28分)
10、液化,放出
11、 较低,较高,液化
12、 降低
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6分)
13、 采用喷射水雾确实能有效降温,因为水蒸发 属于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使周围物体温度下降。
14、 答:冬天手觉得冷时,向手上哈气是从口中哈出气体中的水蒸气液化时放热,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传递被手吸收了,手的内能增加,手会感到暖和。若使劲儿向手吹气,则是加快手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表面的水分蒸发加快,水分蒸发时从手上吸热,所以手不但不会暖和,反会觉得更冷。
15 (1)0;(2)晶体;(3)液。
物态变化试题训练
一、填空题
1、【解题思路】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凝固需要放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需要吸热。
解析:根据物质三种状态的特征,可知:钢铁、食盐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故属于固态;水、酒精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属于液态;氧气、水蒸气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属于气态。当冰雪的温度升高时,它便可以吸热,达到熔点时便熔化为水,因此,冰雪融化属于熔化。
答案:氧气和水蒸气;熔化
点评:对固液气三态的判别,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以关注,特别是对于水的三态,日常中出现的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如、云雨雪雾露霜和“白气”等更需要加以留心。
2、【解题思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解析: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答案:熔化;吸
点评:判断物态变化时,要明确一种现象现在和原来的状态,然后根据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比对。
3、【解题思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形式,热风干手器吹出的空气温度高,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同时,吹出的风使手表面空气流动快,可使手上水分蒸发加快,所以它能很快把手烘干。
解析:手上的水分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此现象属于汽化中的蒸发;当洗手后把手放在热风干手器的下方,热烘烘的气体就会吹出来,这样热风提高手上水分的温度,同时加快水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手上水分的蒸发。
答案:汽化;空气流动
点评: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考查,经常以实验题的形式考查。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这种题目中往往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同时注意蒸发和沸腾的区别。
4、解析: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这是一个吸热的过程。舞台上的淡淡白雾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降温液化形成小水珠。
答案:升华吸热;水珠
5、【解题思路】液体沸腾的特点:不断吸热,保持沸点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并且能够不断吸热,二者缺一不可。
解析:壶内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沸点温度不变,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因此只要壶内有水,温度就不会超过100℃,而铝的熔点是660℃,水的温度达不到铝的熔点,因此铝壶不可能熔化。
答案:不变;熔点
点评:“纸锅烧水”的小实验对学生理解沸腾吸热很有帮助,这个实验实际上证明的就是沸腾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建议学生课后能去完成这个小实验。
6、【解题思路】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故在确定温度计的使用范围时,要注意液体的沸点和凝固点。
解析: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工作的,因此在低温环境下要考虑液体会不会凝固,凝固了温度计就无法使用。
答案:该液体的凝固点
点评:此题灵活的考查了液体的熔点和凝固点,要结合温度计的原理进行分析。
7、【解题思路】晶体的熔点也会由于杂质的存在或而变化。
解析:因为由题中的信息可知:撒大量的盐,可以避免“夜冻昼化”现象,所以猜想:水中杂质越多,水的凝固点越低或混合物的凝固点降低。
答案:猜想:水中杂质越多,水的凝固点越低或混合物的凝固点降低;
理由: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以避免“夜冻昼化”现象,即在相同气温条件下,融化了的冰雪不再结冰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晶体熔点与杂质是否有关的猜想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二、选择题
8、【解题思路】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相同的物体的冷热程度是相同的。
解析:物体的冷热程度跟物体的温度有关,跟状态无关。6℃的冰和6℃的水,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
答案:C
点评:0℃的水与0℃的冰,虽然是一样的温度,但是冰到水还得吸收热量,所以人摸时感到冰冷。
9、解析:晶体的熔点和它的熔液的凝固点是相同的,它的熔点一般是相同的,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只有不断吸热,才能熔化,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也没有一定的凝固点。
答案:C
10、【解题思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
解析:甲盆里的冰块多些,乙盆里的冰块少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两盆水里的冰块都未完全熔化,说明两盆水里都是冰水混合物,不论质量大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所以两盆水的温度相等。
答案:B
点评:掌握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1、【解题思路】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浸入被测液体,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视线要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解析:A图温度计碰到了容器底,所以是错误的;B图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入被测液体,所以也是错误的;C图视线没有和液柱的上表面相平,同样是错误的。
答案: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是一道基础题
12、解析:当地的气温一直持续在﹣10℃以下,达不到冰的熔点,故冰不会熔化;而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是因为冰由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成为水蒸气。
答案:A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13、【解题思路】首先明确为了使刚洗过的衣服尽快变干,就是要加快衣服内水分的蒸发,然后再根据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这三个方面去采取措施。
解析:为了使刚洗过的衣服尽快变干,可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这三个方面去采取措施:①提高液体的温度,将衣服放在向阳的地方;②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将衣服展开;③加快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将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
答案: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理解和掌握,用所学知识分析身边的现象,使学生明确物理知识是要应用于生活的,我们要利用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有意义。
14、解析:水烧开后要产生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后变成小水珠漂浮在空气中,这就是“白气”,由此可见,水壶嘴喷出的“热气”为液化,液化要放热;秋天的霜是固体,而霜形成前我们什么都没有看到(气体或水蒸气是看不到的),因此,霜的形成是由气体直接变为固体的,为凝华,凝华过程也是放热的;冬天的雪也是固体,而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或空气中的小水珠(云)凝固而成,而凝华和凝固都要放热。
答案:D
点评:判断实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首先是要记住哪些物态变化是吸热哪些是放热,然后是判断出各种实例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15、【解题思路】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物体汽化是吸热的,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液体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但沸腾时温度不再改变;汽油变成汽油蒸汽属于汽化现象;海波、冰、各种金属属于晶体,蜡、松香、玻璃、沥青属于非晶体。
解析: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人身上的水吸收热量变成了水蒸气,这是汽化中的蒸发现象,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液态的汽油变成汽油蒸汽属于汽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冰、铁是晶体,蜡属于非晶体,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答案:A
点评: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及吸热与放热情况、掌握液体沸腾的特点、能正确区分常见的晶体与非晶体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三、识图、作图题
16、【解题思路】首先明确甲温度计测量的范围及分度值大小,根据读数规律读出并记录即可。常用温度计读数时,要注意它的分度值,示数为玻璃管内液柱液面显示的刻线数值。
解析: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指针指在20℃后一小格处,所以显示的温度是22℃。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它测量的体温是36.6℃。
答案:22;36.6℃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测量工具的读数,掌握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刻度方法,会正确读数,学会能力的迁移。
- 相关推荐
【物态变化单元检测题及答案参考】相关文章:
物理压强与浮力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参考09-24
单元知识和能力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09-24
《物态变化》教学反思08-23
物态变化的教学反思03-13
物态变化复习教案03-19
物态变化归纳总结01-04
物态变化教学反思04-08
《物态变化》教学反思08-23
物态变化教学反思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