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山瘦草、缺水少电,淳朴但与“现代”绝缘,净美但却不宜安居,处处飘扬着的无非李娜所唱“远古的呼唤”和“千年的哀怨”,大概是人们对青藏高原的固有印象。事实证明了想象的不可靠——文艺有时让人升华,有时也不免给人误导。如今,在青藏,牧民的毡房里灯光灿烂,洗衣机在转动,电视机在播放,早不是旧时模样。这一切自然少不了“光伏发电系统”的支持。它的核心设备能把太阳能电池板发出的直流电转为交流电,多余电能还能储存在蓄电池里,让牧民“零存整取”,在阴雨天或晚上享受便利,可谓“神奇”。
向我们描绘这番情景的是金海新源电气江苏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冬宏。他创办企业不到四年,资产已逾3亿,员工数百,高端人才源源引进,公司气象日渐峥嵘。以周金龙博士为核心的研发中心,组建了30多人的专业研发队伍,其中博士2人、硕士5人,本科13人,涉及多个相关专业,引来八方瞩目。
2010年下半年金海新源的业务辐射到了青藏、新疆等地,2011年纳税已过千万,2012年被评为江苏省创新能力示范企业。当地税务部门感慨:“发展这么快的公司,这么多年还真不多见!”
朱冬宏走到今天,离不开他骨子里的那股拼劲和韧劲。1988年他中专毕业,跃出“农门”获得国家干部身份,分配到当时红红火火的国营企业。他开心,却不满足。1992年离开国营企业到当时的乡镇企业华威集团发展,随后从事市场营销,成绩斐然,他却不停步。1999年至2005年上半年,他第一次自立门户,手创“深圳通用电气有限公司”,年利润达两百多万。对此他欣慰,却仍不肯驻足。他总觉得他施展的空间可以更大,触及的范围可以更广。
05年6月,朱冬宏带着丰富的营销经验与客户资源加入了“现代重工”。他放弃他白手起家、已成规模的公司,转换角色为别人打工,是经过反复权衡的。他想拓宽视野,再次充电,去实现更大的抱负。或者反过来说,他不甘于小富即安,不甘于过不能进一步实现自身价值的日子。钱,这辈子够花了。到了这个阶段,追求的是金钱以外的人身价值与精神财富。
他的选择被证明是双赢。“现代重工”这家韩国企业位列全球500强,在中国的业绩却不尽如人意。朱冬宏加盟之前,它一年在中国市场订单才几百万。他上任的第一年,订单破亿;四年半后数字跳到10亿。难怪他深得韩方老总的信任,并在后来升任首席副总了。他个人呢?几年副总生涯,能力、魄力、创造力非复吴下阿蒙。他学到了先进的管理方法,心境也趋向于醇厚和澄彻,将之前的浮躁过滤干净。
公司给他的待遇很优厚,他的业绩又相当骄人,照理说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他内心的那团火却又燃了起来。2010年他辞职并开始了生命中的第二次创业。
“人不能没有理想和抱负,不能一辈子给人打工。”他说。
相比1999年在深圳开公司的那次,这回内力、外功俱已齐备,起点上有着质的不同。四年多风雨历练,一个漂亮的螺旋式上升,比起前次创业,全然是另一种风景、另一番手笔了。
说到这里,似乎给人一个错觉:朱冬宏顺风顺水,煊赫的成就来自于好运气。事实恰恰相反。从前只身跑单帮时,他和扬中的众多同行一样陪过笑脸,吃过闭门羹,试过连等几天见不到客户一面的委屈,甚至刚出车站就被人抢了皮包。有一年,他父亲病重住在省人民医院,母亲又在老家脑溢血。他和弟弟来回奔波照料,加上生意场上千头万绪,他憔悴疲累,眼睛因此终身散光。中韩文化有别,为说服韩方学会中国人“先交朋友,再做拍档”的理念,他的酸甜苦辣也唯有自己知道。他能一一挺过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外界的扶持。比如他的第一个伯乐孙总,比如“现代重工”的外籍老总,比如为他解决了企业发展用地、落实优惠政策的相关领导。当然,还有那些与他友情深厚的客户、同事。二是内心的坚持。他不惧从逆境中卷土重来,更不曾在顺境中沾沾自喜。这不,在蒸蒸日上的形势中,他又谋划着日后在能源化工领域里,让公司从换热设备拓展到化机设备上去了。
我问他:自己做老板和高级打工有什么不同?朱冬宏说:以前有来自“上面”的掣肘,现在能放手贯彻自己的思路了。都有些什么新思路呢?新产品的开发,新销售团队的培养,新合作对象的结交……一个个“新”字铺陈开去,像条条蓝色电流“唰唰”地辐射四方,带着光明,带着温暖,翻过山川大泽,穿过千房百舍,直抵黄金般幸福的彼岸,一个无污染新能源打造的人间天堂——这正是“金海新源”名字的由来。
最后问了问企业员工的状况。福利好,待遇全,企业文化很活泼,在公司能承受的范围尽可能的为员工着想,对生活有困难的员工经常伸出援助之手。员工的回报体现在一件事上:一次因创业初期资金周转困难,两个月未发工资,无人抗议,无人埋怨,上下一心,共渡难关。“凝聚力”三个字在这里得到最有力的诠释。朱冬宏说这是以心换心,“管理不是自然科学,但一定要科学地管理”。他的书橱里有国内外许多企管类的书籍。他又说:“回报社会、回报政府、回报员工,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家最基本的素质。”来年他打算尽所能再多提供些工作岗位——就连这一点他也要挑战自己。正好奇这般境界从何而来,临行一瞥,看到几个极大的书架上累累地放着各式各样的书,当中固然有企管类,却也不乏文史哲。学习前者也许收效更加直接,浸润后者则是潜移默化,修身立德,成就了某种健全果毅的人格。我当时就不无主观地臆测:新时代凡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商海弄潮儿,多少总与“文化”沾过边吧?
- 相关推荐
【不满足,不驻足散文】相关文章:
雪夜林边驻足散文06-16
散文:不悲不喜06-27
散文:不,完美06-27
星空不寂寞散文12-01
《无悔不人生》散文06-23
不般配的夫妻散文05-15
原谅不美好散文05-13
流连不返散文05-16
不走捷径散文06-13
百不称心散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