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巴格达劳务记忆抒情散文

2021-04-05 散文

  题记:伊拉克所处的两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个神奇的国度既拥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也曾饱受战火与硝烟的洗礼,更见证了中国石油管道建设者首次出国务工的艰辛与荣耀。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1981年1月29日,管道局获得了伊拉克巴格达市供水管道工程劳务服务项目的承包权,实现了国外管道工程市场零的突破。此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千余名管道局职工进驻巴格达,凭借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工作作风和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圆满完成了劳务任务,为中国管道专业施工队伍赢得了国际声誉,也为日后在国际市场上开疆拓土打响了第一枪。

  1981年6月至1983年7月,我的父亲有幸参与了那次劳务服务。尽管37年过去了,父亲如数家珍般的讲述和他的那本泛黄的“巴格达劳务日记”,仍像放映机一般,将他当年在异国他乡工作生活的点滴片断一幕幕呈现在我眼前。

  1981年6月13日晚10点半,北京国际机场,父亲和30多名同事一起,乘坐中国民航北京至伦敦的班机开始了首次出国之旅。那个年代,坐飞机对于普通国人来说还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坐飞机出国更是难以想象。据父亲讲,当时一位同事因为从未坐过飞机,以为空乘人员发给他的湿纸巾是口香糖,便大嚼特嚼起来,结果闹出了笑话。

  经加沙、迪拜、安曼转机和休整,父亲一行耗时36个小时终于飞抵巴格达上空。当时正值半夜,远处出现一片亮光,好似繁星熠熠生辉,此行的终点――萨达姆国际机场就要到了。不一会儿,飞机开始在机场上空盘旋,脚下的那片灯光也愈发明亮,密密麻麻,宛如晶莹璀璨的宝石镶嵌在硕大无边的黑色天鹅绒上。巴格达机场的夜景竟是如此出乎意料地美丽。赞叹之余,父亲不禁想起乘坐夜航班机俯瞰北京国际机场的情景,所见的只有零零落落、昏暗微弱的灯光。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即便是首都的国际机场,基础建设仍显得相对滞后。

  抵达巴格达后,管道局职工全部被安排在卡德米亚区一个并不起眼的营地里,住的是简易的铁皮房,八人一间,但有空调,屋内狠凉快。伙食不错,不仅有鸡肉、鱼肉、牛肉和土豆、豆角等各种蔬菜,还每天提供四餐饭。营地里除了中国工人,还有巴基斯坦和泰国工人。

  初到国外,凡事新鲜。但由于身处异域,且两伊战事正酣,单位对职工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外出必须经过批准,且必须结伴同行,速去速归,回来报告;经常开会,传达新情况、新精神,明确各种注意事项和风纪规定。

  父亲和同事们在巴格达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那个年代,管道工程建设的很多环节都依靠人工作业,管沟开挖靠人工、管道对口靠人工,一些设备物资的运送也要靠人拉肩扛,施工过程的艰辛可想而知。父亲什么重活累活都干过,装水泥、绑钢筋、抬预制件,常常是连续工作几小时不休息,手上磨破的血泡跟劳保手套粘连在一起,摘手套时钻心的疼,肩头硌烂皮肉的疼痛更是让人夜不能寐。

  伊拉克属于中东沙漠气候,每年从四月份开始就进入夏季,一直持续到十月份,酷热而漫长,其中最热的是七八两个月。据父亲讲,他们夏季施工时40多度的气温是家常便饭,最高温曾达到47度。毒辣的太阳和干燥的热风似乎要掠走地表的一切水分,但施工现场却没有一棵树,没有一片乘凉的树荫,大家只能无遮无挡地暴露在烈日下工作,所有工人都被晒脱了几层皮,身上火烧火燎的疼,而且都黑得像刚从煤堆里刨出来一样。父亲每隔几分钟便喝一次水,但工作的八小时里却常常不需要上一趟厕所;一天不知几身大汗,工装上衣都被汗水泡糟了。父亲曾在工地附近的路边看到一匹死马,死去多日却不腐,因为它死后很快就被骄阳晒透、被热风吹干了,成了一具皮包骨头的干尸。

  面对繁重的工作和艰苦恶劣的施工条件,我们的参建职工却从不叫苦喊累,从不怨天尤人,仍然挥汗如雨、一丝不苟地劳作。没有人知道他们流了多少汗,受了多少累,遭了多少罪,连外国工头也对我们中国管道工人吃苦耐劳的韧劲和任劳任怨的隐忍所感动,不禁竖起大拇指:“Chinaeseworkers,verygood!”。

  父亲对我说,他们当时的想法很单纯——既来之则安之,再苦再累也要尽职尽责地坚守到最后,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绝不能辜负祖国、企业的重托和亲人的期望!父亲坚定的话语,让我体会到老一辈管道人不仅凭借钢筋铁骨和顽强意志搭建起中国管道联通世界的'桥梁,更为新一代管道人诠释了管道精神的真正内涵。

  在承受这样辛苦、繁重的劳动的同时,职工们还会不时被两伊战争紧张而恐怖气氛所折磨。一天,父亲正在和一名同事一起绑钢筋,突然听到噗的一声闷响,身边两三米处顿时腾起一片尘土,走近一看,原来是一颗流弹坠落在了地面上,两人不禁吓得浑身冷汗。

  还有一次,父亲和同事们下班乘车返回营地途中,看到巴格达市区的高大建筑和底格里斯河大桥上都安装了高射机枪;一条大街被戒严了,很多载着导弹、大炮和士兵的重型卡车疾速驶过,一派大战在即、剑拔弩张的架势。战争的阴霾霎时笼罩了大家的内心。

  最惊心动魄的一次经历,发生在1982年7月21日。那天,父亲和一帮同事正在工作。突然,从不同方向响起了刺耳的防空警报,紧接着,工地北面上空响起了爆豆般的机关炮声,明亮的火球不停闪烁,一团团黑烟在空中飘散。大家匆忙扔下工具躲进工地的沙堆里。说时迟那时快,一架伊朗战斗机从远处低空飞来,大家都以为空袭即将来临,一个个恐惧到了极点。好在,并没有炸弹落下,大家只是虚惊一场。

  在这种身心俱疲的环境中,能给劳务人员带来最大慰籍的就是家书。远离故土亲人的人都有“家书抵万金”之感,但对于身处异国他乡、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复制生活的人来说,家书之宝贵何止抵万金,简直就是金不换。父亲回忆说,当时的通信手段非常落后,与亲人唯一的联系方式只有邮寄一个月左右才能送达的信件,大家也只能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殷殷叮嘱寄托在字里行间了。父亲讲,对于当时的劳务人员来说,最难熬的是期盼家书,最喜悦的是收到家书,最沮丧的是没有自己的家书。

  当年父亲这批出国务工人员在国外是没有工资的,而能让他们实实在在看到的劳动所得,就是当时国内市场稀缺的进口“八大件”。据父亲讲,当时单位给职工发了《出国人员进出口免税商品登记证》,每半年限在中国出国人员服务公司购置一定数量的大、小件免税商品。大件包括彩电、洗衣机、电冰箱、收录机等,小件包括手表、缝纫机、电风扇、计算器等。每次订货都会给大家带来莫大的幸福和喜悦,因为这是对他们辛勤工作和艰苦付出的回报。由于在伊工作时间较长,父亲挣到了两套进口“八大件”,自用一套,送给祖父祖母姑姑等亲人一套。按照父亲的话讲,在改革开放之初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我家率先迈进了“现代化”。而这其中浸透了多少汗水和乡愁,只有父亲自己最知晓。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37载韶华流逝,父亲那批赴伊务工人员都已由风华正茂的小伙儿步入了花甲之年。正如一首民歌里唱到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它是用了青春的血液来浇灌。”不是吗?当年父辈管道人在异国他乡奉献青春、挥洒汗水,不仅为国家的改革开放和企业的发展壮大创造了宝贵的外汇,还为国家赢得了荣誉,为企业开拓了市场。他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中国管道工人”本色,勾勒出一幅幅可歌可泣的人生画卷,亦成为所有参建职工永生难忘之回忆!

【父亲的巴格达劳务记忆抒情散文】相关文章:

父亲的记忆美文05-09

父亲的记忆作文11-30

父亲的记忆诗歌08-12

记忆中的父亲12-19

父亲抒情散文09-20

父亲经典抒情散文11-14

父亲抒情散文08-17

抒情散文《父亲》09-04

永恒的记忆-抒情散文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