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小人书散文

2021-06-11 散文

  凡是孩子,谁不喜欢小人书?

  小时候,我就曾经不止一次买过小人书。

  第一次买小人书,是在我的少年。那一年,我到底几岁,现在已经有些记不清楚了。总而言之,懵懂不谙世事。沉醉不知归路。有一回,我的二姐回娘家,从“娘家”回去的时候,母亲就让我跟着二姐去二姐家“拿钱。”钱,其实是母亲大人跟二姐借的。一户人家,如果不是万不得已,谁喜欢跟人,——哪怕是亲人借钱?

  我跟着二姐去了。

  二姐的夫家是在防军镇。从我的老家去往二姐家,有两条路,一条是从长畈村后山村过,然后涉水渡江(南江)。还有一条路,稍远。从故乡下游的南马大桥过去,然后经过高贩村,沙城头村……这样一来,就得多出六里路。回去的时候,二姐的手上还抱着一个小孩。我跟着二姐去她家的时候,走的是长畈村这一条路。然而,当我从二姐家回来的时候,走的却是途径南马大桥的那一条路。为什么,一个小男孩,有近路不走,却要舍近求远?这是因为我这个懵懂不谙世事的小男孩,压根不知道母亲大人,急需用钱的良苦用心。一点也不知道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

  回家的时候,我故意绕了一个弯,从下游的南马大桥过。然后,拐弯进了南马供销社的书店一角(几节柜台而已),然后,战战兢兢,在柜台前面挑选了一本小人书,彩色的《奇袭白虎团》。这本小人书大约三四角钱的样子,因为是彩色的,比黑白的连环画要贵。之所以战战兢兢,是因为那个时候,貌似三四角钱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一方面是在借钱,一方面则在铺张浪费购买小人书。真是懵懂不谙世事啊!

  我心怀鬼胎回到家里,心里忐忑不安。十分害怕父母大人因此骂我。回到家里以后,我把从二姐家里借来的钱给了母亲。我购买小人书,花费了三四角,在我的记忆中,好像母亲大人当时并没有因此骂我。但是,一种不安的气氛自始至终笼罩在整个家庭之中中。吃过晚饭以后,二哥悄悄地拿过我刚刚购买的《奇袭白虎团》,在油灯底下翻阅。我小小年纪,心里非常清楚,二哥尽管也酷爱小人书,要不然,也不会迫不及待的拿过这本我新买的《奇袭白虎团》翻阅。其实,二哥的内心里定然也在嗔怪我。家里用钱紧张到借钱的地步,你却还好意思拿刚刚从二姐家里借来的钱购买小人书。真是欠揍!这一对我还是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的。

  这个事情,最终不了了之。迄今为止,这个事情貌似已经过去好多年了,但是,想当初,家中笼罩着的那种不安紧张的氛围,迄今为止,我记忆犹新。事情要不是如此铭心刻骨,过去这么多年我也不可能记得这么牢。

  《奇袭白虎团》堪称我这一辈子购买的第一本小人书。然而,一个农村孩子,毕竟家中条件有限。尽管我后来也曾经屡次三番购买小人书,但是,数量总是有限。一塌刮子算起来,好像也还不到五十本。然而,我对于翻阅小人书的愿望是这么强烈,因此,有时候,不得不与其它的小伙伴,调换着看。

  故里有一个小男孩,名叫张福林。年纪比我小一岁。这个人干什么事情都非常有干劲。这一点是我特别欣赏他的地方。他非常善于用脑子办事。夏天的时候,大人在田间地头劳动。稻谷收割以后,就会在田间地头遗留下一些剩落的稻谷。这个时候,我们这一群小伙伴就会纷纷前去捡谷穗。捡谷穗不光光是捡拾掉落的整个的谷穗,有些人还会随身带扫帚畚斗扫掉落在地里的稻谷。像我们,捡谷穗就捡谷穗,扫谷就扫谷,只有他,每次出门总是会先去查看一番那些放在田间地头的“打稻机。”为了防止在脱粒的时候稻谷溅出,一般人们在打谷之前,都会在“打稻机”的滚筒背后安装一只麻袋。秘密就在那一条麻袋里。一些人在给稻谷脱粒的时候,麻痹大意。工作完毕,也没有好好检查“打稻机”的上上下下,尤其是那只麻袋。结果导致麻袋里面遗落很多的稻谷,麻袋变成了“口袋,”也没有发觉。这个张福林,最多的一次,居然在一台“打稻机”的麻袋片里,“挖”出了五十多斤沉甸甸的稻谷。蜚声全村。

  购买小人书也是同样,这个张福林购买的小人书,居然比我还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永远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曾经有那么一段时日,我与这个张福林的关系相当铁。用如今的话来说,就是铁哥们。曾经有好一阵子,这个张福林几乎天天晚上都会来到我家里。他随身带着一沓小人书,而且每个夜晚都会变换花样,今天晚上带这几本,明天晚上带另外几本。然后,给我和我的小弟看。我为了看这些小人书,我故意趋奉他说:

  “你的小人书还真多!真好看!”

  云云雨雨。他就会不停地将那些小人书给我们看。遇到他不开心,或者心血来潮,他会在我们还没有看完的时候,突然拿起那些小人书,然后,一路跑回家。嘴里像唱歌一般,一路唱着:

  “当!——当当!——当!”

  真是小孩子脾气啊!第二天夜晚,他又会在我家里准时出现。然后,将自己随身带来的一沓小人书,往我面前一放。有时候,他购买了新的连环画,甚至不愿意让我们翻阅,而是一定要用他自己的手,然后一张一张,翻阅给我们看!真的是懵懂不谙世事,沉醉不知归路啊!我们在一起翻阅这些小人书的时候,大抵是在我家的'一把椅子旁边。小人书就摊开在那一把椅子的上面。尽管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都是在炒冷饭,这些小人书我们早已经看过不止一遍。但是,我们还是乐此不疲。倒不是为了温故知新。小孩子的事情,谁能说得清楚呢?因为看,所以看!

  读你千遍也不厌倦!然后,突然之间,像一阵风似的,他又会突然拿起属于他自己的那一沓连环画,说走就走。

  我在南马一中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回,一个同学在镇上的供销社书店一角购买了一本《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连环画。那时候,我对于《西游记》虽然是久仰大名,但是,并没有看过这本文学名著。更不知道孙悟空猪八戒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子?然而,这个同学(南田村人),实在是个吝啬鬼。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有半程是同路。他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借给了他最要好的一个同学看。却拒绝让别人看。因为我想一睹孙悟空的风采于是,我像做贼似的,偷偷地在一旁瞄了一眼,谁知道就是这样的一个简单不过的动作,居然也招致那个人的强烈反对。

  ……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当年的懵懂少年,如今也早已经人到中年。对于自己曾经拥有的那一套小人书,还有关于一些小人书的

  往事,还是难以忘记。

【记忆中的小人书散文】相关文章:

小人书的记忆散文07-23

小人书的记忆美文05-06

记忆中的记忆续散文04-18

难忘小人书散文09-01

记忆中的外婆散文03-12

记忆中的雪散文07-03

记忆中的雪的散文07-04

记忆中的姥爷散文04-14

记忆中的外公散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