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

2024-08-19 评价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 1

  按照《中共阳泉市委 阳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办法》(阳发〔20xx〕19号)精神和《财政部关于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xx〕10号)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阳泉市财政局委托阳泉中雅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阳泉市20xx-20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概述要素

  (一)项目概况

  阳泉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出台的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政策要求。20xx年阳泉市按照“四美两宜”美丽宜居示范乡村建设总体目标和“典型引路、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以省、市、县三级示范村为重点,探索出综合发展、城郊互动、资源置换、产业带动、生态旅游、移民搬迁6种发展模式,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制定出台了《阳泉市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本次评价的阳泉市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地点位于盂县孙家庄镇王炭咀村、石辉坪村、郭家坪新村、禅房村四村。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产业基地、景观设施、公共设施及建筑、市政设施四类项目。项目建设期20xx-20xx年两年。

  (二)项目绩效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立足王炭咀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打造“一园一带四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建成并管护五类产业基地,包括核桃种植基地、连栋温室、特色果蔬基地、核桃油加工厂房、金花葵种植基地;两处景观设施,包括景观廊道和户外拓展基地;建设五类公共设施及建筑,整改供水、供电、供热、公路等市政设施,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理、三线下地等工作。通过村庄环境整体提升,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实现村民安居乐业的目标。

  (三)项目资金性质及资金收支、结余及结转情况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总预算2705.26万元,其中:市级补助资金100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200万元、县级整合专项资金200元、集体投入资金414.39万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890万元、农民筹资筹劳0.87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344.81万元,其中:市级补助资金100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200万元、集体投入资金627.13万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517.29万元、农民筹资筹劳0.39万元。实际使用资金2324.82万元。

  (四)项目总体得分及评价等级

  阳泉市20xx-20xx年度美丽乡村绩效评价项目绩效评价最终结果为:总体得分84.21分,综合绩效评价等级为良。

  基于评价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阳泉市20xx-20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立项依据充分、立项程序规范,绩效目标基本合理,绩效指标明确,管理制度基本健全,资金使用合规,项目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项目村村民及社会公众满意度较高,项目整体评价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专项资金未全部到位,个别项目未按目标完成,部分管理制度未有效执行等。

  二、项目主要绩效及经验做法

  (一)美丽乡村初具规模,效果明显

  按照创建美丽乡村的要求,项目单位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发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资源优势,建成以王炭咀村、禅房村等“一园、一带、四区”为主要框架的休闲农业示范园区,打造了城市“后花园”。

  (二)组织机构健全,保障了项目顺利运行

  盂县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申报项目之初,盂县人民政府、孙家庄镇人民政府以及四村委会即成立各级项目领导小组,推动项目的申报、审批和落地。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从县到镇到村,各个层级领导小组明确了项目建设的分工职责,确定了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阶段性任务、预期目标等,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此外,各级领导小组按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开展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三)因地制宜,总体规划设计合理

  王炭咀村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完善,在申报项目前进行了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对项目进行了5年期规划,在此基础上,王炭咀村又制定了20xx年-20xx年两年期建设内容实施方案。涉及产业基地、景观设施、公共设施及建筑、市政设施等四类建设方向。总体而言,王炭咀村生态园区的规划设计较为合理。该生态园包括核桃林基地,特色果蔬采摘园,户外拓展基地等,其果蔬品种的选择和娱乐观光设施的搭建既适宜当地的生态环境,又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据考察,该生态园每年旅游旺季能够吸引周边大量的游客,发展前景较好。

  (四)筹资渠道多元,资金投入模式新颖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开拓了多元的筹资渠道。据统计,共整合市级财政资金1000万,地方配套资金200万,集体投入627.13万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517.29万元,农民筹资筹劳0.39万元。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为项目运行提供了资金保障,特别是政府引入盂县百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合作建设美丽乡村,扩大建设规模,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值得推广学习。

  (五)项目顺利实施,生态效益显著

  美丽乡村建设牢牢秉承“生态第一、环境至上”的建设理念,通过田园花海景观廊道的打造、核桃种植基地改造和村庄美化、绿化工程建设,有效增加了区域绿化率,改善了生态状况,提高了水土保持能力,调节了周边小气候;污水、垃圾得到有效处置,减少了环境污染、提升了宜居环境。实现了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村民及社会公众满意度较高。

  (六)项目顺利实施,示范作用明显

  美丽乡村建设使不同产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深度加工、市场营销等成为新型产业链条上有机联系的产业环节;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新型产业链的初步形成,提升了农村产业的产出效率。王炭咀村积极探索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为全县乃至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示范样板,产业融合示范明显;项目完成后,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了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后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从而达到良性循环,为周边村庄发展集体经济提供良好示范。

  三、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配套资金未全部到位,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未充分发挥

  按照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项目资金规模2705.26万元。由市级财政补助资金1000万元、县配套资金200万元、县级整合专项资金200万元、集体投入资金414.39万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890万元、农民筹资筹劳0.87万元六部分组成。实际评价过程中发现:县级整合专项资金截止绩效评价日未到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到位517.29万元与农民筹资筹劳到位0.39万元,未足额到位,资金总额到位比例87%,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未充分发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部分制度执行不够到位

  按照项目要求,需要制定完善的业务制度并未有效执行,业务制度包括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质量验收跟踪制度及后期管理管护、监督检查制度、财政奖补公示制度等。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资金申请审批制度、专款专用管理制度、资金支付流程等,财务制度较健全。但是通过对各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访谈及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县、镇、村均未严格履行质量验收制度,王炭咀村建设的产业基地、景观设施、公共设施及市政设施在20xx年底均已建成,却迟迟未办理工程验收;县、镇监督检查制度未严格执行,未见到相关的督导检查、整改记录。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项目监管不足,竣工审计不及时影响工程结算相应的账务处理。

  (三)部分产出目标设置不够合理,个别项目未达预期绩效目标

  经实地查证,个别项目未达预期绩效目标,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花葵项目种植无产出。根据实施方案,石辉坪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为金花葵种植。预算投入资金178.85万元,实际投入资金10.99万元,用于金花葵种植。但在具体种植过程中,由于村民未完全掌握金花葵种植技术;其次是土壤、气候没有摸清,种植之后,又遭遇冰雹天气,导致金花葵存活率低下,种植金花葵无产出,导致石辉坪村绩效不理想。二是核桃油加工项目未实现年度经济效益。根据设置的绩效目标,项目经济效益年均新增收入1100余万元,截止绩效评价日,该项目仍处于试生产阶段,未正式投产,未如期实现经济效益。

  四、相关建议

  (一)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项目配套资金及早到位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组应开展统一组织、指挥,与县财政、农委、规划、环保等有关部门上下联动,协调一致,按照责任分工,主动整合专项资金,向“美丽乡村”建设倾斜,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度;实施单位也应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并继续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同时扩大宣传力度,加大农民筹资筹劳等其他有效措施,夯实建设资金,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二)强化规章制度执行,完善项目整体管理

  建议各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设立专人负责,对组织管理制度的实施执行进行定期核查监督,对每次检查结果要留存记录,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实现事前控制、事中检查、事后审核,尽快完善工程建设程序、工程资料、质量认证、竣工验收工作,确保竣工审计工作顺利完成。

  (三)合理设置产出目标,保障项目绩效如期实现

  一是加强对引进新品种农作物前期调研,实现项目绩效。由于农产品种植受天气、当地土壤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建议实施单位在引进新品种农作物时做好调研工作,对新品种的生长条件进行充分的了解,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做出合理的评估。同时,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相关农业生产设施的搭建,如温室大棚、灌溉设施,保证农产品成活率,实现项目绩效。二是加快项目投产,早日实现预期经济效益。建议王炭咀村在保障其他产业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解决核桃油加工项目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核桃油加工项目投产进度,搞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早日实现其预期经济效益,振兴乡村经济。

  (四)政策建议

  建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应以机制为先,夯实高效运作基础。一是要健全多方协作机制。各级主动谋划,与金融机构、咨询机构、农科院所、新闻媒体等通力合作,凝聚“政府+企业+中介+金融+媒体”的强大推力,显著提升项目运作质量和效率。二是以政策为纲,凝聚助推乡村振兴合力。注重发挥政策导向,积极引导PPP融入乡村振兴建设。通过推广运用PPP模式,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示范村建设,同时,鼓励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配套联动,指导市县探索金融支持PPP项目方式,降低放贷门槛,简化审批流程,实现高效融资,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推动美丽宜居新农村建设。

  五、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议

  (一)建议以适当方式将本次绩效评价情况、绩效评价结果、经验做法、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给盂县政府、孙家庄镇以及项目实施单位,为其整改落实存在问题,进一步夯实资金,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其履行职责提供参考。

  (二)建议阳泉市财政局与美丽乡村领导组就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沟通。一方面,要抓好问题整改,有效解决资金到位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工程验收制度及核查监督制度,保障工程质量,同时开展项目竣工审计工作,有效发挥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扩大阳泉市美丽乡村项目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建议阳泉市财政局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评价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以增强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项目单位及社会各界对绩效评价工作的认识,提高社会公众对绩效管理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 2

  一、项目基本情况

  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为306万元,打造五星村乡村,提升村庄景观景貌。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总目标

  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经费,资金下达预算数306万元,年底执行数300.72万元,执行率98%。

  2、项目应实现的具体绩效目标:

  文明生态建设大大美化了村庄的自然生活环境。

  3、项目资金申报相符性:

  本次项目资金申报的内容与生态文明村建设内容一致。

  三、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1、资金计划。县政府下达专项资金为306万元,我镇负责建设实施。

  2、资金使用。资金使用方面,我镇做到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根据工程进度进行支付工程款,与调整后的预算基本一致。

  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根据县政府工程项目支付制度,严格执行;项目的实际支出符合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资金使用合理。

  四、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组织架构

  为了使该项目能够顺利实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明确责任,合理分工,密切协作,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实施流程。

  1、首先组织项目办人员和设计院人员到项目现场,对现场情况进行分析、评估。

  2、对现场进行测量,收集第一手资料。

  3、设计院拟定出设计方案后,交由镇领导及项目办人员审核。

  4、按程序报批后交由相关单位实施。

  监管措施

  在项目建设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文明施工,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和文明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现场监督管理,努力化解工程风险,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明确规范管理,强化责任,确保安全,保证质量的指导思想,并从思想观念、文明施工、设计文件、计量支付和施工材料等方面入手,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严把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关。

  项目完成情况

  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20xx年3月至7月为前期设计阶段,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计划工期6个月,从20xx年10月—20xx年3月,现已完成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计划任务的100%,符合我镇20xx年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的施工进度。

  项目完成质量 根据国家有关施工的规范要求,于20xx年中旬正式进行验收。

  五、项目效益情况

  根据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质量、财务等完成情况,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建设还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效益

  通过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对自然村庄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进行改造,改善了该村民众交通、排污、休闲、宣传等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社会效益

  通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一是让我镇民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切实得到了实惠。二是促进我镇民生基础项目的建设,让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回馈给社会,村庄整治工程,在我镇统一规划、统筹兼顾、整合资源的情况下,提升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形成了共同推进农村发展的合力,有效促进了相关建设项目的配套。三是符合我国当前建设美丽乡村的理念,打造自然和谐的乡村环境。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建设,打造广大群众的“户户参建设、村村比建设”的好局面,大大调动民众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四是融洽了干群关系。该庭院整治工程建设实施的过程,虽然以政府为主导,但是村级组织的力量不可忽视,使基层干部在组织动员群众中找到了“抓手”,在新农村建设中赢得了尊重,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增强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建设完后,大大丰富了民众的业余生活,有效地扩大了农村内需,促进了我镇农村经济社的发展。

  (三)生态效益

  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建设。使自然村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改变了过去村里破旧、脏乱,夜晚黑暗的状况,从过去道路上满是石子、土块、杂草、垃圾袋极,到现在干净的人行道、种植了绿化带、沿路放置的垃圾箱、宣传党的政策的文化墙和静谧的休闲小广场,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通过修建村内绿化花池、亮化、垃圾收集点,为农村社会面貌改善、农民群众出行提供良好便利的交通条件,对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为确保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资金项目的顺利实施,镇政府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在领导小组的领导安排下,具体承担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的指导、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等工作。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加强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规范资金使用管理等提供了较好的制度保障,使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规范运作,基本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3、广泛深入宣传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学习宣传,树立永久性标志和宣传牌,进行标示和宣传,加强管护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建设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管理队伍亟待加强。目前,我镇的工程技术人员较为缺乏,部分镇干部懂财务的不懂项目、懂项目的不懂财务,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当前项目的建设,需要培养综合能力的人才。

  2、协调问题多。生态文明村过程中,很多都是涉及到群众的前庭后院,进行施工时需要群众适时沟通,但不排除部分群众不理解,使施工进度难以前行,这就需要镇政府及村级组织的耐心解释;生态文明的建设大多数依托现场实际,这就造成的设计修改量大,要及时调整,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3、后期管护很重要。该项目建成后,如何长期去管护好这个工程项目的成果,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管护费用及管护人员都是一笔不菲的费用,需要有关部门完善相关的政策才能长期保住我们建设的成果。

  建议:

  1、建立后期管护制度,落实资金与人员,使生态文明建设长期惠及以民,真正改善村庄的生活、生态环境。

  2、适度修改资金使用细则,特别针对权属集体部分或者个人时,例如(宅基地、拆除围墙等),我们可以适时补贴,使资金使用更科学。

  七、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无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 3

  根据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的通知(皖美办发[20xx]4号)要求,满分100分,加分项2分,我县对照考评办法,逐项认真自评,通过自评,综合得分102分,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度我县美丽乡村民生工程主要建设任务为10个省级中心村建设,省、市、县财政专项投入达2340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000万元,全部提前超额完成以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处理等为主的环境整治和安全饮水、村庄道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任务,美丽乡村民生工程各项制度健全、政策宣传到位、日常工作督查调度协调有力、全部超额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建后管养措施得力,同时严格按照民生办要求及时准确对日常报表、各类信息、图看民生、群众话民生、数据库建立等材料报送。

  二、省级中心村建设(自评得102分)

  (一)建设规划编制及执行(自评得5分)

  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引领,多规合一,“一张蓝图”绘到底。结合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对所有行政村运用“1+N”模式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明确不同类型村庄建设方向、内容和标准。注重保护原生态乡村风貌,编制一般农房建设指引图集,强化农村建房风貌管控,大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味。以村庄布点规划为基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彰显地域特色,中心村安全宜居,环境优美,发展空间充足。各中心村因地制宜,以环境治理为基础,以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公共服务配套为要素,整治与建设结合,科学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和详细建设方案。

  (二)重点建设任务(自评得75分)

  1、垃圾处理(得分9分)。10个中心村购买了垃圾箱、垃圾桶等基础设备,建立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坚持垃圾每天有保洁员定时清理,村内无暴露和积存垃圾,全面实现“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目标,所有垃圾终端处理至海创公司进行发电。

  2、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得分4分)。10个中心村都全部建有安全饮水设施,水质、水压达标,供水质量优良,安全饮水普及率达100%。

  3、卫生改厕(得分8分)。对具备改厕条件的.农户,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广泛宣传发动,做到宜改即改,愿改尽改,引导群众自愿参与支持改厕,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中心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90%以上,消灭了露天和简易旱厕。建立健全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一站两队”管护模式常态化运行,实现了闭环式可循环。

  4、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得分6分)。开展以农房整治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治理工程,开展电力、通讯等网线整治,村庄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共建设和整治房屋322间,破旧猪圈478处、牛栏草棚72处、沟塘清淤511多方,彻底改变村庄“脏、乱、差”现象。

  5、道路畅通(得分10分)。本着生态实用的原则,采取就地取材,多种方式完成村庄路网建设,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实现“户户通”目标。

  6、污水处理(得分8分)。坚持“统筹规划、梯度推进、因村施策、注重实效”的原则,投入资金730余万元,建设生态湿地污水处理10处,该处理模式具有投入小、易维护、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等特点,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特色的生活污水一体化治理新途径。十个中心村污水处理率均高于80%。落实污水设施管护责任和措施,做到有制度、资金、人员。

  7、河沟渠塘疏浚清淤(得分5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整治建设范围内河沟渠塘疏浚清淤力度,10个中心村新建河堤562米,整治塘18口,清淤620方,彻底实现水体清澈。

  8、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得分7分)。以农民文化乐园建设为载体,加强标准化、规范化为民服务中心建设,为群众提供全程代理、科技信息及就业、农民议事等服务,解决了群众办事难、议事难的问题。在10个中心村中全部建有农民文化乐园、农民活动广场11处、文化墙380平方米,学校、卫生室、农家书屋、文化室、便民超市、金融服务点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中心村服务功能增强。

  9、村庄绿化(得分8分)。采用本地树种为主,对主次道路、河道、公共场所、房前屋后实施绿化工程,绿化面积达3900多平方米,村庄绿化率达50%以上,道路、广场绿化90%以上。同时,在村前屋后积极发展小果园、小竹园、小菜园、小药园、小花园,实现了环境美化。

  10、村庄亮化(得分4分)。村内主干道及公共场所安装了照明路灯,布局合理,质量优良,满足村庄亮化需求。

  11、长效管护机制(得分6分)。建立县乡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住户适量付费、社会资助相结合的经费分担机制,做到有制度、有资金、有人员,实现了垃圾和污水处理、绿化、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维护等长效管护。

  (三)产业发展(自评得10分)

  一是按照“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原则,立足资源优势,分村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不断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10个中心村共培育合作社15家,入社农户423户,流转土地710亩,流转适度规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中心村实现了有一批产业合作社、有一个稳健的主导产业、有一个规模产业基地、培育一个农业龙头企业的“四有”目标。

  二是盘活集体资产,创新发展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各村的发展和服务能力,每个中心村均成立了创福有限公司,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15万元。

  (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自评得5分)

  一是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在宣传栏进行展示。县、乡、村均制定了乡风文明新风建设方案,建立完善了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等“一约四会”自治组织,制定了“四会”工作职责,并发挥积极作用,教育引导村民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有效的遏制了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二是积极开展文明新风评比活动,建成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10处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按期进行“红黑榜”评比、正威振风超市积分兑换、开展好婆婆、勤劳致富户、尊老爱亲户、移风易俗户、环保卫生户、热心公益户等评创。

  三是10个村均制定了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和村训,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在公开栏进行公示,提高村规民约的民众知晓率。

  四是对本村村史村情、乡风传承、红色文化等非物质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彰显乡村特色文化。中心村成立民俗文化协会、书法协会、健身舞协会、道德议事会等民间活动组织,天贶节、茶文化节、丝弦锣鼓、狮子灯、龙灯旱船、花车高跷等本土艺术活动在农村重新兴起,农民群众积极参加活动,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实现了乡村和谐发展和群众素质的普遍提升。

  五是紧紧围绕“加强普法依法治理,构建和谐平安龙马、促进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主题,结合实际,制定农民普法教育方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活动,近几年来,10个村均未发生治安和群众纠纷案件。

  (五)群众评价(自评得5分)

  中心村建设坚持以群众为主体,着力改善村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扎实开展各类文明评比活动,增强群众之间凝聚力,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未损害群众利益和搞面子工程现象。

  (六)加分项(自评得2分)

  美丽乡村建设与后期管理,全程尊重群众意愿、突出农民主体。10个中心村庄建设结合两项搬迁新建房屋促使房屋布局错落有致,自然风光优美,乡村田园风格浓郁;通过基础设施配套,中心村范围内实现了雨污分流的目标,同时每个中心村建设农民文化广场,配备体育器材,极大的丰富了地方群众文化生活。

  综上,我县省级中心村各项建设任务提前完工,各项指标超额完成,我县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自评得分为102分。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 4

  为进一步加强平潭综合实验区美丽乡村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xx]285号)、《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闽财绩〔20xx〕4号)、《福建省财政厅关于财政资金绩效管理覆盖率考核事项的通知》(闽财绩〔20xx〕1号)、《平潭综合实验区财政金融局关于做好财政支出项目重点评价工作的通知》(岚财金[20xx]183号)等文件精神,我局委托了平潭综合实验区大永会计师事务所,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于20xx年9月5日至9月25日,对平潭综合实验区20xx年度美丽乡村项目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了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采取查阅会计凭证、核对收付款依据和报表、查看相关制度、问卷调查、实地勘察等方式进行,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20xx年度财政预算3000万元包括美丽乡村、传统村落项目,主要用于20xx年度、20xx年度“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以下简称“美丽乡村”)项目建设2,760万元,剩余传统村落资金240万元未开支。

  1.20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项目11个和白青乡示范乡1个:在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村庄环境整治水平的基础上,以保护乡村原始风貌、保留村庄原有形态为前提,以整治裸房、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等为重点,实施了1个美丽乡村示范乡(白青乡)、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流水镇北港村、平原镇红卫村、中楼乡大坪村)、8个一般整治村(流水镇山门村、磹水村、君山村、东美村,平原镇山显美村,北厝镇红山村上楼自然村,苏澳镇民主村,敖东镇东崑村)。

  2.20xx年度建设美丽乡村项目10个:按照“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四美要求,实施了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流水镇谢厝村、平原镇上攀村、苏澳镇和平村),7个美丽乡村一般整治村(流水渔屿村,北厝镇先建村和湖南村东盛自然村,澳前镇磹角底村寨顶自然村和龙北村下底楼自然村,岚城乡正旺村,南海乡后坑村)。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通过整治裸房、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等,使村庄卫生整治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所提升,努力构建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

  2.兼顾富民宜居,树立品牌形象。各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新亮点,如流水镇北港村在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地理优势,以民宿文化为基础,登山旅游、海上休闲体验旅游为主线,以文体活动、生态农业为辅,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打造富有滨海特色的观光渡假休闲旅游胜地,为当地村民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磹水村也着力打造风韵古村,为平潭村庄发展寻找不同的道路。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对平潭综合实验区宜居办20xx年度全区美丽乡村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的评价,全面了解全区美丽乡村项目的申报、审批、组织实施及事后监督情况。检查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合理性,评估资金使用效益及政策执行效果。分析项目管理及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评估现有政策执行中的不足之处,提供改善绩效的对策建议,为以后区美丽乡村资金管理和预算安排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1.评价原则

  绩效评价应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分级分类、绩效相关四个原则。

  2.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选用的定量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基本指标:资金到位率,资金使用率,支出效果率。目标比较法作为评价方法。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

  (1)积极沟通,加强协调。积极与区宜居办相关人员沟通协商,通过询问、查阅资料等方式,认真了解本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对绩效评价的自评报告及其他基础资料进行审核,充分进行信息交流。为做好全区美丽乡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做好准备。

  (2)学习文件,领会精神。结合20xx年度平潭综合实验区财政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新要求,认真学习了《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xx]285号)、《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闽财绩〔20xx〕4号)、《福建省财政厅关于财政资金绩效管理覆盖率考核事项的通知》(闽财绩〔20xx〕1号)、《平潭综合实验区财政金融局关于做好财政支出项目重点评价工作的通知》(岚财金〔20xx〕183号)、《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岚综管综[20xx]187号)等文件,组织集中讨论,吃透文件精神,明确评价要求,把握评价要点。

  2.组织实施

  一是对区宜居办管理的全区美丽乡村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总体评价。二是对选取的流水镇、敖东镇、平原镇三个乡镇作为样本进行具体评价。主要通过听取上述样本单位相关人员的情况介绍,核实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了解相关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发放和收集调查问卷,对照查证复核相关资料等,整理出绩效评价所需要的资料和数据。同时要求被评价单位对缺失的资料及时补充,对存在疑问的重要数据资料进行解释说明。

  3.分析评价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按照财政部确定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的绩效情况进行全面地定量、定性分析和综合评价,量化打分,形成评价初步结论,并将初步评价结论和有关说明送达被评价单位征求意见。

  三、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1.美丽乡村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2.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资金使用率=5,706.69/(8,220-240)=71.51%

  3.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岚交建村建〔20xx〕5号)和(岚交建村建〔20xx〕6号)文件的要求,配套资金下拨到各乡镇人民政府,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情况。从向区财金局申请拨款、用款计划指标列支到专项资金的下达,所有流程合法合规。

  该专项资金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全面指导、按照建设进度将资金拨付给各村委会,同时由各有关乡镇监管和跟踪,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严格执行、事前预算、事中监督、事后决算:管理程序,做到厉行节约、科学评估,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规范和安全。支付工程款时具体操作流程:由施工单位上报工程进度→监理单位复核审查、签章→建设单位审批签章→施工单位开具正式发票→建设单位审批付款。

  (二)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建设美丽乡村项目,按照“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四美要求,以保护乡村原始风貌、保留村庄原有形态为前提,以整治裸房、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等为重点任务,突出城市进出口干道两侧、旅游景区周边村庄整治建设。各村均建立了保洁制度,配备了保洁人员,进行了日常监管,基本实现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体系化运作,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

  (三)项目绩效评价分析

  1.社会效益:提升旅游的规模,提高知名度,改善当地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

  2.经济效益:美丽乡村的建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因环境的改变而吸引大量的游客,增加当地财政收入,也提高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收益,同时给当地人提供娱乐休闲场所。

  如:20xx年北港餐饮商家有7家,主要以外包经营团队为主,总体收入为60万。北港特色民宿从20xx年的3家递增到目前的28家民宿,民宿的总体收入也是逐年往上增加。随着北港文创村的发展与壮大,北港也越来越多的被大家所熟知,游客人流量的增加,也带动了不少北港村民回乡创业的`现象。

  3.环境效益:房前屋后整治效果明显、设施配套较为齐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四、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绩效评价总分设定为100分,综合评价得分考虑了项目决策(30分)、项目管理(30分)、产出(20分)与效益(20分)四大因素(各因素下又分解若干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各指标详见绩效评价打分表),采取扣分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扣分情况:项目管理在资金管理方面因部分乡村有“白条”入账,费用开支原始单据不规范扣3分;在财政资金使用率方面因资金使用率不高扣3分。产出与效益在产出数量方面因部分乡村未通过验收扣2分;经济效益方面因未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扣1分;社会效益方面因提高知名度,提升改善不明显扣1分;环境效益方面因改善成效一般扣1分;可持续效益方面因验收后建立共管长效机制一般扣2分;服务对象满意度一般扣1分。经综合评定,20xx年度平潭综合实验区美丽乡村项目综合得分86分(详见附表),评价等级为“良好”。

  五、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方式较为单一,尚未充分发挥市场的活力和优势

  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民间资本的优势,这就造成很多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不高。

  (二)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政府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但检查发现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比较普遍,没有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动员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重建轻管,日常管护难以落到实处

  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需多方筹集,共享成功。项目建设与日常维护一样重要,部分村级收入有限,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造成管护资金无法落实。美丽乡村虽然制定了管护制度,但思想上并未意识到管护的重要性。部分村级可能因管护资金缺乏无法保证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

  (四)建设规划有待进一步提升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需要科学的规划进行引导。部分建设项目没有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元素,照搬城市规划,缺乏乡村特色性。

  (五)环境整治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

  环境整洁是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主要指标。在实施评价过程,发现巩固环境整治的成果面临诸多困难。一是公共卫生保洁难。农村面广,尤其是乡村旅游发展,游客增加,这给农村保洁带来了难度。二是公共设施维护难。由于各方面原因,部分农村环卫设施得不到及时更新和修理。

  (六)财务管理方面

  村级财务不规范,出现“白条”入账。如平原的红卫村有“白条”入账,20xx年3月18号凭证付白沙垅桥头主公路工程整治机械费26,669.50元;20xx年3月19号凭证付花池挖土填方工程整治机械费30,738.50元;20xx年3月28号凭证付工程材料运费38,523.80元;20xx年1月12号凭证付陈凤20xx年9月付陈凤转运溪淤泥费25,360.00元;20xx年1月18号凭证付林艺路灯、水暖设备材料费36,265.50元。

  (七)未履行招投标相关程序

  敖东镇东崑村的“鲤鱼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工程”、“南端休闲广场”、“北端休闲广场”,工程招标由村委直接委托福建营造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未按岚综管办[20xx]161号文件规定的200万元以下房屋建筑、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其他相关的装修、拆除等试行简易招标程序,必须在区招投标中心进行。且招标控制价未经财政评审中心审核。20xx年流水镇东美村“爱民路”和“丰年里路”预算超50万元,未报区财政评审中心审核。

  六、具体建议

  (一)吸引社会投资,增加资金来源

  一是要按照创建目标整合资源,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扶持:二是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和活力,在保证村民和集体利益的同时,可通过引进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以项目为拉动和载体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二)进一步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一是在建设过程中继续宣传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措施,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形成健康的乡村文化与生活方式。

  (三)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巩固建设成果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加大环卫产业经费投入,以保证农村环卫工作及配套设施建设的经费来源。要加强宣传,向农村干部群众普及垃圾分类收集、综合利用知识。

  (四)加强项目资金财务管理

  细化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严格原始凭证审核。项目资金应按财务管理的规定,设立专账,以确保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按照招标程序进行招标。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 5

  一、基本情况

  龙华店乡地处“京南第一府”河间市城南8公里处,与献县、肃宁交界。全乡区域面积48.8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7万亩,人口2.9万人,共辖27个行政村,南临石黄高速,西临京九铁路,106国道贯穿全境,地理位置优越,被誉为河间市的南大门。

  二、取得的成效、成功做法和经验

  自20xx年以来,全乡27个村有14个村(20xx年4个村:邵一、邵二、龙华店、八里铺;20xx年6个村:南辛庄、太平庄、兴隆店、闫庄、西张、王庄;20xx年4个村:尹洼、小柴、时庄、东周)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乡党委政府坚持“以106国道为主线,突出重点、连线成片”的理念,抓好四个机制创建,通过示范带动,推动了全乡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的梯次推进。

  (一)高度重视,抓组织推动机制

  首先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乡村干部召开动员会,各村成立由包片领导和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吸收村两委成员、部分党代表、群众代表的工作组,就片区内需整治的内容、要达到的效果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各村情况划分成若干小片,5—7名成员分包一小片,片区组长不定时检查、督导。同时组建宣传组,通过大喇叭广播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精神内涵进行宣传排除一些群众的思想阻力。

  (二)立足攻坚,抓综合治理机制

  为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收到实效

  一是从“四清”着手,开展“清三堆”(土堆、粪堆、柴堆)、“治三乱”(污水乱泼、垃圾乱倒、柴草乱堆)、“美三口”(村口、路口、家门口)等活动,将大街小巷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和破墙旧院进行彻底清理。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各村主要街道全部进行硬化;鼓励有条件的村在主街道两侧修建排水沟及街道与村民住房中间修建挡墙,将路宅分开,防止宅基滑坡、侵街占道;对住户墙皮以外至主街道进行铺砖硬化;对片区街道两侧的墙壁进行粉刷美化,并绘制敬老爱亲、和谐邻里、文明生活等积极向上的文化墙;在街道两侧栽种黄杨、小红叶、龙爪槐等树木进行绿化。

  三是积极与市交通局公路站、市工商局、文体新局等部门联系,对106国道两侧至县界的边沟内的污水垃圾漂流、淤泥堆积进行治理;在106国道两侧、片区路段修建垃圾池,对生活垃圾进行了集中收集与清运;对106国道两侧的门市牌匾及乱搭乱建进行清理,在大小健身广场配套健身器材。三年来,我乡共累计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共硬化街道14公里(其中3公里的水泥路);铺设下水道3000余延米;道路铺砖加宽1万平米;新建大小健身广场17个,配套健身器材120件套;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4个;新安装路灯430盏(其中尹洼安装20盏太阳能路灯);清理垃圾万余方,修建垃圾池54个;设置垃圾箱107个,清运车辆32辆,保洁人员28人;街道两旁植树2000余株;粉刷墙壁3万平米,极大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提高了人居品质。

  (三)筹资筹劳,抓资金保障机制

  为保障资金投入跟进,积极筹资筹劳。充分争取基层建设年项目、文明生态村、帮扶单位、市政府等部门的支持;

  同时积极争取、有效利用“一事一议”、危房改造等涉农政策性项目资金,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

  在多方筹资的同时,积极发动群众出义务工。

  (四)坚持经常,抓长效保障机制

  为使良好的农村面貌坚持经常,制定了三项保障机制。

  一是明确清扫工,每天早晨将片区内清扫一遍、将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后倒入106国道两侧的垃圾池内,再由公路站清运;

  二是制定了村规民约、与门店商户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状,以订制度的方式对村民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

  三是通过利用广播喇叭倡导文明行为、组织开展文明家庭评比等活动,让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三、“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问题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与资金供给矛盾。美丽乡村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除政府、社会有限资本投入外,主要靠乡、村投入,由于我乡经济基础差,各村需要建设的地方多,而乡、村经济实力有限,有很大一部分村没有村集体收入,这些都注定难以保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较大的投入,造成建设投入与资金供给缺口较大,这直接影响到美丽乡村建设进展。

  问题二:群众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有待提高。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老百姓看重眼前个人利益,理解支持程度不够,有的.群众在涉及自家附属建筑拆除、改水改圈改厕、房前屋后环境整治时,以种种理由拖延或阻挠工作开展,影响工作进度,且乱扔垃圾等生活陋习普遍存在,极大地破坏了美丽乡村建设。

  四、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建议

  (一)整合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上级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整合扶贫、交通、水利、国土、林业等部门对口帮扶资金,全力提供物质和智力支持。

  二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解决持久的环境卫生管理资金投入。

  三是出台优惠政策,采取市场运作、“谁投资谁受益”方式,坚持对外招商引资与对内回归创业并重,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抓,一二三产业一起上,大力发展“回归经济”,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经商成功人士带资金、带项目、带技术、带先进的管理经验返乡创业。

  (二)集约用地,大力培植生态经济。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将闲置田地向大户、能人集中,鼓励发展村组集体以资源入股、老板以资金入股、能人以技术入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农业加工企业与基地、农户对接,建立和完善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农企联结机制,发挥田地效益最大化;围绕“绿色、特色”做文章,针对不同的村做好产业的集聚、转型、提升、拓展和培育工作,做大、做强“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基地,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创业增收。

  (三)加强管理,提升新时期群众素养。

  一是加大垃圾处理、污水处理、亮化绿化等已建成设施的管护力度,落实相应人员、制度、职责、经费,确保垃圾、污水处理正常运行。

  二是积极探求村民自觉参与、自主管理村庄环境整治的有效途径。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主战场是村庄,要发挥宣传、妇联、团委、老干部、老党员等群团体组织作用,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形成健康文化与生活方式;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说、拉、传、唱,千方百计调动和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真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者、受益者,从而凝聚人心,合力推进美丽乡村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 6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程是新农村建设工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延续和提升,是加快农业发展、提升农村建设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党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省制定了“绿色崛起”的发展方针,县大力打造“山水”的绿色品牌,我镇充分响应上级党委政府的号召,以新农村建设点为依托,积极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工程”,既促进了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又保证了农村可持续发展,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根据武人常办字[20××]10号文件的指示精神,镇人大主席团紧紧围绕辖区内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情况展开调研,突出强调“实事求是,准确地反映客观事实;认真分析,透彻地揭示事物本质”,现将我镇人大对辖区内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验与成果

  1、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国土所、规划所、林管站、新农村办、“乐居家园”公司、各村村委会为成员单位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根据各自承担的规划建设监管职责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的监管任务。

  2、以人为本,尊重民意

  我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尊重村民意愿,引导和依靠村民的智慧与力量,逐步推进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程。

  3、乡村统筹,规划先行

  以规划为统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逐步形成乡村统筹发展体系。

  4、服务大局,加强整治

  依据乡村统筹规划,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及“增减挂”政策,全面整治农村闲置住宅、废弃住宅、私搭乱建住宅,严禁滥占耕地建房,加快农村危旧房、土坯房改造,打造优美村容乡貌。

  5、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代化发展水平

  深入实施乡村公路网络化、农村自来水普及、农村信息通讯推广和林区作业道路修建等建设工程,大力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完善小微型水利、水土保持设施,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抗灾能力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水准。

  6、建立、健全乡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实现了镇有规范化卫生院、村里有合格卫生室,改善医疗卫生设施条件,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农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面加强农村疾病预防控制、应急救治、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落实了免费优生健康检查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7、实现了“农业发展,农村秀美,农民增收”

  自从我镇制定“和谐秀美乡村”的建设目标,全镇上下团结一致,紧紧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工作。经过这几年的努力,长期困扰我镇的“三农难题”随之得以破解,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农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展。

  首先从农业方面上说,我镇共建成现代化种植基地14个,投入790万元;现代化养殖基地14个,投入3115万元。另外,坐落在漾都村的箬溪生态科普旅游观光项目总投资近1.5亿元,建设院士工作站、鲟鱼高值化研发中心,还有金雨森景观园林苗木基地建设投资1000万,占地1000亩,极大丰富了我镇的农业现代化内容,这让人既能纵览秀美的山水风光,领略惬意的农村生态,又能享受到精致的田园生活。

  其次从农村方面上说,我乡共有5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建成乡村公路110公里,建成水库18座、渠道108条,建成沼气池144个、自来水管道2.5万米,建成学校8所、卫生医疗点7个、老年人活动场所6处、农家书屋5所,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269万元。全乡共有新农村点35个,累计投入资金达948万元,特别是我镇重点打造的养老山庄和养竹木葱郁、碧水长流、清雅别致、环境优美,立于青山绿水间的一栋栋农家别墅,或红瓦白墙,或回廊飞檐,一派世外桃源的景象,农家别墅内的各项生活起居设施均达到宾馆标准。

  再次从农民方面上说,我镇共有农户数4115户,人口数为16931人。实施秀美乡村规划建设之前,镇村民的收入途径主要是外出打工、林木采伐、耕种田地等,现在我乡村民不但仍可以通过上述途径获得收入,而且还可以通过接待游客、到旅游景点工作、参与本镇项目建设等增加收入。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我乡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目前达到8200元,富裕起来的镇村民参加新农保、新农合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二、困难与问题

  1、村民的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从近几年来的工作情况看,我镇村民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还未被充分调动起来,存在着“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特别是部分村民不仅没有做到“自扫门前雪”,而且在规划建设工作中只要涉及到自己的东西开口就要钱,进而直接影响到了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顺利开展。

  2、项目的.建设资金有待落实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目前,这项工作尚处于探索的阶段,全县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规划建设模式,建设资金几乎是靠镇、村两级筹措来的,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项目资金严重短缺。

  3、管理的长效机制有待健全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部分行政村把规划建设当作一项阶段性的工作任务,重整治、轻管理,没有建立和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公共卫生保洁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系统规划坚持难。

  三、方法与对策

  1、加大宣传,进一步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工作推动快与不快,不仅取决于动力大小,而且取决于阻力大小。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受益者是镇广大村民,工作推进阻力也来自广大村民,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考虑村民的意见。秀美乡村规划建设项目实施要制定完善的可行性方案,争取广大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确保工作推进的可行性、实效性。同时,全力做好贴近村民生产生活实际的宣传引导工作,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变“要我建”为“我要建”,把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真正变成村民自己的事,进而激发广大村民共建“和谐秀美乡村”的热情。

  2、拓宽渠道,解决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资金难题

  秀美乡村规划建设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大,必然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镇政府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不但要积极向上级政府部门争取项目资金,而且可以引导有实力的公司投入资金,还可以鼓励镇辖区内的成功人士捐资等。同时,对各项涉农资金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充分整合项目资金,保证资金使用统一有序,集中投入,真正实现“做一个、成一个”。

  3、建章立制,注重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的长期管理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就必须尽快健全秀美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尽快出台新农村点保洁员的管理考核办法,做到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加大监督和处罚力度,与广大村民签订责任书,对违反有关规定者给予警告或经济处罚。

  总的来说,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秀美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并把该项工作作为打造“三力”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突出强调以新农村建设点为依托,积极推出以“乐居家园”为品牌的“农家乐”,不但使我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规范化建设不断加强,更加使我镇农民收入渠道不断拓展,村民富裕程度不断提高。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 7

  一、镇政府驻地建成区建设

  (一)基本情况:柯村镇驻地建成区位于黟县柯村镇域中部(主要包括竹一组、竹二组、柯上组、柯下组)。包括142户,586人,境域内旅游资源丰富,其中皖南苏维埃政府(柯村暴动)旧址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山市青少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2007年被列为安徽省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xx年被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列为市委党校主体班室外教学点,20xx年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柯村盆地油菜花被誉为“中国十大赏花地之一——黄山40万亩油菜花代表地”、皖南最大油菜花盆地,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油菜花节,成功举办了20xx年首届中国油画名家“走黄山、进柯村”写生创作和年举办的“梦幻黄山、礼仪徽州”第六届中国黄山油菜花摄影节暨第六届柯村油菜花节启动仪式等大型活动。

  (二)建设情况:整治方面,改造街道立面11户、改厕59户、整治乱搭乱建整治10处,拆除房屋3户,清理横幅、广告100余处。提升方面,先后完成河道清淤、河堤步道、河堤护栏、观光亭和旅游停车场、旅游公厕建设,修建一批竹篱笆、花坛、亭廊、健身广场等。治理方面,铺设污水管网4500余米,建设污水处理终端2处,建成区142户,生活污水处理129户,处理率达到90%以上,其中77户已接入终端处理,散户处理52户,完成“三线”下地2700余米,更新一批垃圾收集转运设施。

  二、翠林村美丽乡村建设

  (一)基本情况:翠林村位于柯村镇西部,距政府所在地10公里,东接柯村镇东坑村,南靠祁门,西接柯村镇宝溪村,北临石台,三县交界,辖4个村民组,共计135户513人。村域面积8219亩,其中山场面积7000亩,茶叶面积600亩,水田面积680亩,森林覆盖率达83.47%,是一个以茶、粮、林、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村。20xx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10.4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50元。20xx年列入中国第二批传统村落名录。

  (二)建设情况:实施了村内房屋、道路、河流整治工作,修复环村古水系1600多米,完成“三线”下地360米,提升了传统韵味;新建村口停车场、徽派垃圾房4座及公厕1座,改厕82户,打造文化墙13幅200平米;建成综合服务大楼,村庄新建2086米污水管网铺设,新建2处污水处理终端,翠林中心村135户,生活污水处理122户,其中90户接入终端处理,散户处理32户处理率达到90%以上。

  (三)产业发展:翠林村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综合改革,采取山场、耕地股份合作等多种手段盘活村集体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截止20xx年底,村集体拥有结余资金71.48万元,经营项目主要包括生态养殖、农业种植、集体林场等。20xx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4万元。翠林村与黄山国大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股份制合作方式养殖皖南花猪、柯村黑猪,建成后基地总面积约400亩,饲养皖南花猪、柯村黑猪共计年出栏5000头。村委会带领群众流转土地进行生态种植,发展苗木基地80亩、种植莲藕60亩、种植有机大米100亩、种植常规大米253亩。依托杨梅坞集体林场,继续改造低产林200亩、更新造林380亩。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1、加强领导,推行包保制度。实行党政班子成员分成2班,分别包保翠林村和柯村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分段分区与村干部一起包保到村到点,采取领导包保,落实责任到人。

  2、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最美庭院”、“最美家庭”、“最美家风”、“我眼中的`美丽乡村”美文美图等评比,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大意义,不断扩大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形成“全民重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3、加强对接,迎接省市验收。做好各处重要节点打造方案,推进各项项目收尾,加强与各部门对接,完善档案收集,抓紧补缺补差,完善后期工作,做好迎接省市验收准备工作。

  4、完善机制,做好后期管理。结合民生工程、“八小”水利工程、“一事一议”等项目,探索建立美丽乡村长效管护机制,做好后期管护,达到布局美、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风尚美要求;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推进、分级(组)负责的工作推进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 8

  一、基本情况

  广德县东亭乡地处皖浙交界,与浙江省长兴县、安吉县接壤,面积 98 平方公里,辖5村1社区,人口 万。近年来,我乡始终坚持“生态立乡,工业兴乡”的发展战略,立足于乡域特色,认真谋划、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有序地在全乡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今年以来,我乡在不断巩固原来13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的基础上,超前谋划,提早部署,整乡推进,全面推开,着力把全乡打造成集花卉观赏、生态休闲、文化体验、旅游度假为一体的大景区。目前,共拆除危房旧房和围墙等800余处,粉刷破旧房屋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千平方米,道路硬化3千米,各村(社区)整体形象正在不断改善,村庄品味正在逐渐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一是科学定位。在分析比较我乡区位、资源、人文优势后,先后研究制定了乡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乡域

  村庄布点规划、集镇规划、村庄建设详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竹产业发展规划、一村一品块状经济布局规划和旅游经济发展规划,从而合理利用土地集约发展,保护环境资源。

  二是明晰思路。确定了“突出重点、彰显特色、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拆并空心村,整治中心村,培育特色村。

  三是培植特色。注重挖掘各村产业支撑、经济和文化特质,确定全乡各村(社区)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亮点,积极打造高峰省级竹产业村、柳亭国家级生态村、阳岱山茶文化村、东亭祠山文化村、颂祥彩色苗木村、沙坝薯业村。

  (二)健全机制,长效管理

  不清洁户则要求限时整改,形成“比一比、学一学”的卫生保洁氛围。

  (三)资源整合,统筹推进

  一是整合宣传载体,通过印发《致农户的一封信》、编发《今日东亭》、召开会议、发送短信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建设的意义和举措;

  二是整合项目资金,将向上级争取的项目,集中在中心村,打包管理,统筹安排,合理分配。

  三是整合责任主体,明确各自职责。明确政府和村级负责公共设施维护,农户负责自家庭院整治,理事会负责做好监督督促,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号召村民将自己房前屋后“搞干净、摆整齐”。

  三、几点感受

  (一)规划是基石,定位是根本。

  没有规划就没有目标。规划要切合实际,乡与乡的情况不同,村与村的情况也不一样,因此,在制作规划时,要考虑本乡本村的历史文化、人员成份、地形特点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布局要合理。无论是新村的选点,还是村居的式样;无论是房址的选择,还是村道的设计,都要突出一个美字,彰显一个新字,突出风格,抓住特色,打造一村一景,形成村村都有小景观、全乡如同大园林的整体格局。

  (二)党员是先锋,群众是主体。

  把美丽乡村建设统筹到党的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比学赶超促先进、争做榜样树先锋的“建设美好家园”村庄整治活动。同时充分尊重群众意见,成立理事会,集思广益,共同想办法,集体出点子,通过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群众的建设热情,形成党员、干部、群众、企业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等不靠,争先恐后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项目是要素,整合是关键。

  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要有项目支持。我们对于向上争取的农业综合开发、林业科技推广、塘坝河道治理、危房改造、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沼气池推广、改水改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项目有机整合,统筹到中心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去。借助于这些项目的整体实施,乡村公共设施逐渐得到完善,乡容村貌发生较大改变,广大群众也就从中得到更多实惠和益处。

  去年我乡获得了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中国竹制品名镇等称号,今年我们又成功的申报了阳岱山省级森林公园,高峰村的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荣誉的获得虽然可喜,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但离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及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20xx年,我们对美好乡村建设要再研究、再创新、再提升,实行整乡推进。我们相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紧紧围绕“创业增收生活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方针,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定能把东亭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之乡,东亭也必将成为皖东南璀璨夺目的美好乡镇。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 9

  我们青干班二组全体学员一行在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到xx县石塘镇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整体印象

  1、目标定位准确。石塘镇立足本镇实际,提出了“美丽石塘、养生胜地”的新目标,既契合全县的发展思路,又充分考虑了镇情特色,为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科学的、正确的目标和方向。

  2、整体规划有序。区划调整后,石塘镇党委政府及时对全镇的村庄建设进行了重新规划,确定了“一心两带三区块”的总体布局。整个规划起点很高,既分层次实施,保证了有序推进,又突出了各村的特色。

  3、建设规模大气。全镇累计整合各项资金1500万元,专项用于“山水童话乡村”建设,20xx年全镇就有18个村建设实施,真正体现了大投资、大手笔、大成效。

  4、产业文化融合。与产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石塘镇小顺村的石文化、高畲村的畲家文化、桑岭村的汀州客家古建筑文化等,全面提升丰富了美丽乡村的实质与内涵。

  5、组织措施有力。实行童话乡村建设项目领导负责制,与镇干部年度目标考核、村干部报酬相挂钩,实行建设进度周通报制,并进一步发挥村干部和农民的主体作用等。

  二、横纵对比分析

  首先,从乡镇角度看。拿石塘镇与龙南乡对比,两个乡镇既有区别又有共通之处,相比较而言,石塘镇基础好,建设规模大、建设进度快、建设成效好,许多地方值得学习。

  其次,从县市角度看。xx县抓住“山水童话乡村”主题,注重特色化、品牌化、系统化、项目化、有序化。xx市注重规划编制、彰显特色、资源整合和项目报备,两县市均围绕“秀山丽水、养生福地”这个主题,各有侧重,各有特色。

  第三,从全省角度看,不论从建设规模、建设品位、美丽程度上与发达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都有较大的.差距。

  通过对比,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和“弱项”。

  1、村小布局散。大量人口外出、社会效益值低等,给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资金缺口大。丽水经济欠发达,广大农村基础设施差,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低,本级补助资金远远不能满足美丽乡村建设需求。

  3、美丽不持久。部分村受条件制约,易出现建后无人管理现象,只是一时之美丽,很难持久。

  三、几点想法

  (一)什么是美丽乡村

  丽水的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每个村均能达到省里提出的“四美三宜”要求,所以,要立足实际,找到自己的单项美丽点,找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二)怎样建设美丽乡村

  1、准确定位。受基础条件、资金等方面的制约,不能一味想着怎样做大,一夜之间就改头换面,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用活,发挥出最大效益。

  2、分类指导。要对不同类型的村庄进行具体分析、分类指导,有重点、有梯度、有选择,将资源、资金进行整合,确保集中建设一批、成功一批、见效一批。

  3、产业结合。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民增收了,才有更多的精力把乡村建设的更美。

  4、文化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环境是基础、建设时载体、文化是灵魂。我们要把历史名人树起来,趣闻典故挖出来,古村旧貌整出来,山水资源靓出来,民俗山歌唱出来,努力将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具备特色文化的精品村。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 10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20xx年中央农村1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中国重点在乡村、难点在乡村、亮点在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实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它的核心在于解决乡村发展理念、乡村经济发展、乡村空间布局、乡村人居环境、乡村生态环境、乡村文化传承以及实施路径等问题,在美丽中国建设中起基础性、保障性作用。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热潮,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问题、发展模式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实推动全镇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结合本镇工作实际,深入各村开展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要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变农村资源利用模式,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改善农民居住、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需要,是保障农民权益、民主管理、民生和谐的需要,是保护和传承文化,改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提高农民素质和新技能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初步成效

  近年来,根据省市县三级美丽乡村建设的统一要求,我镇按照“五化”的建设要求,抓规划,抓项目,抓投入抓落实,取得一定成效。自20xx年启动以来,全镇共建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一个,市级两个,县级一个,县级美丽乡村达标村33个。20xx、20xx年两年,我镇被评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单位,全镇基础设施和城乡容貌得到很大的提升。

  (一)强化规划引领,加强示范片区建设

  我镇共规划七大美丽乡村建设片区,在规划引领下采取星火燎原之法,先从村级基础比较好的村着手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及面,逐步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到目前为止,我镇69个村中已建成县级美丽乡村达标村共有33个,示范村4个,建成示范片区1个,全镇上下形成“比学赶超”的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从20xx年开始,我镇对农村“村村通”进行规划设计,共规划了“八横八纵’的环镇路网。这两年共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农村四好公路80公里,同时加大投入,对户户通进行建设,截止目前全镇共有16个村已完成“户户通”建设任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改观。在道路改造的同时,我们也要督促村级对村庄进行绿化,美化,亮化,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基础。

  (三)加大产业培塑,强化资金来源保障

  我镇的传统产业是生姜,花生,小麦,玉米等,但都没形成规模,产品简单单一。为此我镇从20xx年开始,按照“北控、中优、南特”的农业发展思路,积极探讨产业发展的新路子,以南部环山路两侧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林产业,新发展经济林3800亩,xx村千亩黑果花楸生产与加工基地、xxx千亩苹果园基地、xx千亩采摘基地、xxx田园综合体、xxx千亩艾草基地等新兴产业,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三、存在问题

  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管理区、村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环境有了显著改善,但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标准还存在不少差距,现实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村民自觉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高

  在各村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村两委是建设的主体,是工作的主力军,村民参与很少。比如:20xx年村级卫生,实行市场化运作,交由xx公司管理,镇村两级在交接前把卫生和四堆集中进行了清理。但交接后,由于不让村民随便在街道放东西,改变了群众生活习惯,部分村民不适应,随意堆放东西,与美丽乡村建设及不协调;

  又如:在村村通户户通工作中,村级资金紧张,有些村成立捐资委员会,号召大家支持并参与到建设中来,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大部分村的村民都能积极参与,但也有少部分村的村民参与度不高,筹集到很少的资金,这当然与村里的宣传力度和村两委的公信力存在很大关系。

  (二)村级精神文明建设有待加强

  这几年,我镇基础设施建设和村级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大部分村两委对于村民文化生活和各类文明评选,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没有认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把这项工作当成改变村风民风的重要抓手,让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村级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因素没有发挥好应有的作用。

  (三)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后续乏力

  前期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建设,建成后的长期维护费用每年的投入不少,比如:绿化的养护,更换,道路的养护维修等,都需要投入。调研中发现,经济条件好的村由村集体负责养护维修,每年的费用有3至4万元,还能承担起,但集体经济较差的村,前期打造完成后,由于没有及时养护维修,出现绿化部分死亡和荒芜,部分道路损坏也得不到及时维修,墙面损坏没有及时修补等现象,导致之前的投入很快就会付之东流,令人十分惋惜。

  四、意见建议

  (一)健全投入机制

  完善财政投入、项目整合、招商引资、社会帮扶、农民自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探索引入社会资本、鼓励群众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方式,多条路子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资金投入缺口。通过“以奖代补”,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吸引大量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通过加大农村土地经营权、林权流转等措施,鼓励引导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工商资本等进入高效生态农业、乡村休闲产业等领域,投资重点农业项目,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渠道。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在各村积极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好妯娌、五好家庭、文明幸福家庭、优秀共产党员”等精神文明评选活动,是各地区先进的工作经验,这项工作抓好了,有利于村风民风的转变,社会风气也会得到好转。镇里将出台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文件,组成工作组,对各村开展情况进行考核,来促进这项工作,让美丽乡村建设有丰富的内含。

  (三)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宣传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措施,提高群众知晓率,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通过入户走访积极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群众的监督,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村民返乡创业,并提供适宜创业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鼓励农业科研人员下乡为农民种植养殖提供指导、解答疑惑,引导管理型人才下乡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生产经营培训,培养有环保意识、专业素养的职业农民。

  (四)抓好美丽庭院、美丽街巷评选工作

  这项工作要以村支部为主体抓好评选工作,让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给受表彰的群众要挂牌表彰,通过这项工作开展让每家每户都参与到自觉维护村庄环境中来,改变群众的生活习惯,把村庄环境建设的更好。

  (五)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兴,农村兴。农村只有把产业做活了,才能留得住人,才能实现富裕。为此我镇要根据各村实际,做好产业规划,利用“xxxx返乡创业联盟”这个平台,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回乡创业,并为他们解决土地资金等难题,使各村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要做好农产品的深加工工作,让“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农村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相关文章: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01-08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06-08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通用26篇)07-03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范文(精选8篇)07-09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整改报告05-16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6篇(推荐)06-08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整改报告(通用9篇)06-19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02-15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