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

2023-01-08 报告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避免篇幅过长。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1

  20xx年,我区按照中央、省、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严格对照美丽乡村建设考核验收标准,圆满完成全年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任务。根据上级要求,对照《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我区已完成13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任务,绩效目标完成顺利。现将具体自评结果报告如下:

  一、中心村范围

  20xx年度13个省级中心村,分别为东河口镇南官亭行政村官亭中心村、张店镇从全行政村从全中心村、施桥镇栗树行政村打山中心村、双河镇晁仓行政村高塘中心村、双河镇九十铺行政村九十铺中心村、孙岗镇宣郢行政村宣郢中心村、椿树镇朱庵行政村岳圩中心村、先生店乡钱圩行政村钱圩中心村、马头镇感应寺行政村增产中心村、东桥镇莲花行政村杨郢中心村、木厂镇兔耳岗行政村岗头中心村、翁墩乡杨公行政村胜利中心村、淠东乡小圩行政村黄郢中心村

  二、建设成果

  截止目前,20xx年度13个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待省级验收。完成垃圾清理789.6吨,塘口生态整治23处,清理河道护坡16056米,拆除危旧房屋63处,铺设污水管网29781米,新修道路11037米,整治杆线12265米,中心村路灯亮化854盏,累计拆除旱厕、粪缸347处,户用厕所改造726余户,增植补植乡土树种17.4万株。

  (一)建设规划编制及执行

  1、中心村选址科学合理,符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产业发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相衔接;规划人口规模达到《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十三五”规划》要求;

  2、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广泛宣传,征求群众意见,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分发明白纸、进村入户面对面宣讲、利用广播、网络大力宣传等形式,努力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家喻户晓,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

  3、中心村建设规划落实较好。全面履行“规划先行”原则,由各乡镇统一招标规划,明确项目范围和四周边界,对规划项目进行细化。按照《六安市财政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相关要求,我区申报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均符合专项资金支持的村庄建设工程、环境整治工程、兴业富民工程、土地整治工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管理创新工程等六大工程建设范围。

  (二)重点建设任务

  垃圾处理

  1、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交通便利且转运距离较近的村庄,生活垃圾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市区处理”的方式收运处理;其他村庄的生活垃圾通过“户集、村收、乡镇处理”等适当方式就近处理,其中交通不便、运距较远的村庄通过“户集、村收、村处理”的方式就近处理,新建垃圾站房5个,清运车辆22辆。

  2、生活垃圾及时清扫、收集,日产日清,中心村内无暴露和积存垃圾。

  3、垃圾处理符合农村实际和环保要求。

  饮水安全巩固提升

  1、结合“十三五”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区域集中供水、小型集中供水等方式,扩大农村自来水使用覆盖面,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

  2、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压水量能够较好满足生活需求。

  卫生改厕

  1、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100%;

  2、无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

  房前屋后环境整治

  1、电力、通信线路架设安全规范、无违章交越和搭挂。

  2、有序堆放杂物,实现村庄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

  道路畅通

  1、纳入年度乡村道路畅通工程的建制村且村部位于中心村范围内,实施通村主干道路拓宽改造,村内主干道路采用水泥、沥青或者砖石等乡土材质硬化,路面宽度达到3.5-4.5米。

  2、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

  污水处理

  中心村内污水处理方式主要是集中处理和微动力处理设备,2个中心村污水处理接入乡镇市政管网,11个中心村接入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污水处理率达100%。

  河沟渠塘疏浚清淤

  疏浚河沟渠塘一万多平方米,清理河道护坡16056米。水体清澈,无积存垃圾、无白色污染、水面无明显漂浮物。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1、按照因地制宜、资源整合、简易适用的要求,对基础较差的现有设施进行统筹改造。

  2、服务中心面积适当,能够统筹合理使用,均具有社区服务、图书室(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功能;

  3、结合宽带支撑工程,宽带覆盖率达100%。

  村庄绿化

  开展村庄道路、水体沿岸、庭院和村庄周围绿化,除受有关政策法规和特殊自然条件限制的,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村庄建成区范围内道路、河渠绿化率达90%;

  村庄亮化

  在村庄主干道和公共活动区域,安装路灯854盏;有专人维护,使用正常。

  长效管护机制

  一是建立多元化的管护投入机制。建立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产权人投入、受益人投入为辅的长期稳定的管护投入机制,推动基础设施管护和保洁工作常态化、规范化。二是建立经常性的管护巡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基础设施管护和卫生情况进行巡查,及时发现、纠正和解决管护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建立多样化的管护运行机制。建立健全中心村保洁、看护等制度,完成保洁员上岗、保洁设施配备和保洁制度上墙,确保村庄生活污水、垃圾治理、道路、供排水、绿化、照明等公共设施管护常态化。

  (三)产业发展

  13个中心村所在行政村被评为区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各乡镇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原则,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家乐产业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样化,增强农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结合“江淮果岭”建设,深入开展万亩桃园提升工程。立足自身优势,以调优产业结构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提高农民收入,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主题,双河镇晁仓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实行产业结构调整,规模化经营,并通过走访、学习探索,成立了包装盒生产扶贫车间,为集体经济注入了活力和动力。椿树镇朱庵村以“十里果香”发展为机遇大力推进猕猴桃等水果种植,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均达15万元,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年度增幅达10%。

  (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1、培育乡村文明新风,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户、“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具有地方特色文明创建活动;开展道德评议活动,设立“身边好人榜”等类似评议;开展“传家规、立家训、扬家风”活动,村规民约合法简约规范且群众知晓率高;广泛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活动;经常性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2、发掘本地本村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山水文化、农耕文化等,传承和保护乡村非物质文化,古树古民居保护等较好。目前,我区已启动了重点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利用工作,着力塑造村庄的文化个性和品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千村一面”城乡同质化现象。

  3、广泛开展农民普法教育,积极开展法治村镇等创建活动,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反映问题、化解矛盾,中心村治安状况好。

  (五)群众评价

  1、环境卫生改善满意度高;

  2、基础设施改善满意度高;

  3、公共服务改善满意度高;

  4、乡风文明改善满意度高;

  5、不存在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搞面子工程等问题。

  三、资金投入

  (一)专项资金规模

  我区严格按照《20xx年财政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点》相关要求,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任务,以集镇建成区和中心村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加大资金统筹,强化资金监管,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坚实的财政服务保障。各级财政下达美丽乡村专项资金5535万元,包括国家级美丽乡村试点资金656万(已开展绩效评价)、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1859万、市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600万、区级美丽乡村建设资金2420万。目前已拨付20xx万,结余3529万。

  (二)资金安排规范性

  我区20xx年度专项资金严格按照资金分配管理要求分配,符合专项资金管理规定。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需加大资金投入。我区村、镇基础条件差,点多面大,要改造和提升的地方多,特别是道路、拆危、垃圾污水治理等。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保证美丽乡村建设顺利开展。

  2、需建立长效管护资金保障机制。

  建管并重,建立健全后续管理资金保障机制,按照政府补助引导、集体和社会资助、群众自筹相结合的原则,需多方筹集后续管护资金。鼓励农户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市区财政结合当地实际给予资金支持。对长效管护运作较好的地方,适时给予适当奖补。倡导有条件的村集体和社会资助,建立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

  3、需加强资金整合。建立详细的整合涉农资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明确资金整合任务单位和金额,统筹各类涉农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民生设施改善、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及其他符合要求的项目,可化解涉农资金投放“碎片化”现象,解决制约主导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的瓶颈问题,进一步放大资金使用效益。

  4、需发动群众参与。依靠群众,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要求,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引导农民群众广泛参与公共设施管护,共同珍惜和维护自己的美好家园。可由村民理事会牵头,建立“党员干部带头、按户轮值管理”的机制,通过村民签订管护责任书、划分管护责任区的方式,落实管护责任,积极发动农民主动参与后期管护工作。

  5、多向社会宣传,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探索村企合建、市场运作、民间参与、以奖代补、出资投劳并举等模式,以有效缓解资金制约压力。积极运用市场化办法,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村庄规划建设、垃圾收运处理、污水处理等项目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2

  根据民生工作要求,对照《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办法》,采取查阅软件资料和现场成效查看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县美丽办认真开展自评工作,自评结果如下:

  省级中心村建设成效类基本指标(100分)

  自评得分:99.5分

  一、建设规划编制及执行(5分)自评5分

  中心村选址科学合理;符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产业发展划、村镇建设规划等相街接;规划人口规模达到《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xx-20xx年)》要求;规划体现乡村特色和地域特点;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中心村建设规划落实较好。

  二、重点建设任务(75分)自评75分

  (一)垃圾处理(10分)

  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交通便利且转运距离较近的村庄,生活垃圾按照“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市县处理”的方式收运处理;其他村庄的生活垃圾通过“户集、村收、乡镇处理”等适当方式就近处理;合理配置垃圾桶、垃圾房或垃圾池、垃圾收集和清运设备;生活拉圾及时清扫、收集,日产日清,中心村内无暴露和积存拉圾;垃圾处理选择符合农村实际和环保要求、成熟可靠的终端处理工艺,推行卫生化的填埋、焚烧、堆肥、沼气处理和垃圾发电等方式。

  (二)饮水安全巩固提升( 6分)

  结合“十三五”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区域集中供水、小型集中供水等方式,扩大农村自来水使用覆盖面,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安全饮水普及率达到100%;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水压水量能够较好满足生活需求。

  (三)卫生改厕( 7分)

  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无露天类粪坑和简易茅厕。

  (四)房前屋后环境整治( 6分)

  电力、通信线路架设安全规范、无违章交越和搭挂;有序堆放杂物,实现村庄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

  (五)通路畅通( 10分)

  纳入年度多村道路杨通工程的村庄,实施通村主干道路拓宽改造,路宽达到4.5米;未纳入年度乡村道路畅通工程的村庄,除受有关政策法规和特殊自然条件限制的,通村主干道路路宽达到3.5米;村内主干道路采用水泥、沥青或者砖石等乡土材质硬化,路宽一般不低于3.5米;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

  (六)污水处理( 8分)

  以分散处理为主,通过分户式、联户式的办法,采用整体式类池、三格式粪池等简易处理技术,就地生态治理;或在有条件和实际需求的地方,采用经济有效、简便易行、工艺可靠的无动力、微动力处理技术进行集中处理;或靠近城镇污水集中收集系统的,接入市政、企业污水管网进行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

  (七)河沟渠塘疏浚清於(5分)

  整治疏浚河沟渠塘,实现水体清澈;无积存垃圾、无白色污染、水面无明显漂浮物;村内加强桥涵配套。

  (八)公要服务设施建设( 8分)

  接照因地制宜、资源整合,简易适用的要求,在有需要的地方,利用现有设施统筹改造,或新建,或就近共享农村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中心面积适当,能够统筹合理使用,具备农家书屋(图书室)、文化站(室)、便民服务功能;结合宽带支撑工程,实现宽带通村,适当提高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

  (九)村庄绿化(6分)

  开展村庄道路、水体沿岸、庭院和村庄周围绿化,村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村庄建成区范围内道路、河渠绿化率达90%;村前屋后因地制宜发展小菜国、小果园、小竹园、小花园、小茶园等,实现庭院美化;村庄绿化适地适树,以乔木、乡土树种为主,灌木为辅,自然式种植,绿化效果较好。

  (十)村庄亮化(5分)

  在村庄主干道和公共活动区域,利用多种方式安装安全简易路灯,进行适度亮化;维护到位、使用正常。

  (十一)长效管护机制(4分)

  建立县乡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住户适量付费、社会资助相结合等切实可行的经费分担机制,做到有制度、有资金、有人员,实现垃圾和污水处理、绿化、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维护等长效管护。

  三、产业发展(10分)自评10分

  中心村主导产业突出,主导产业产值占总产值50%以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成效明显;中心村土地(包括耕地、林地、水面)流转适度规范;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达到l0万元以上。

  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5分)自评4.5分

  培育多村文明新风,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户、“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或具有地方特色文明创建活动;开展道德评议活动,设立“身边好人榜”等类似评议;开展“传家规、立家训、扬家风”活动,村规民约合法简约规范且群众知晓率高;广泛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活动;挖掘整理本地本村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乡村非物质文化、彰显乡村特色文化,古树古民居保护等较好;中心村治安状况较好;广泛开展农民普法教育,积极开展法治村镇、“法律明白人”等创建活动,引导群众依法有序反映问题、化解矛盾。

  五、群众评价(5分)自评5分

  环境卫生改善、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改善、乡风文明改善满意度高;不存在违背辞众意愿、损害辞众利益、搞面子工程等问题。

  省级中心村建设特别加分项(2分)

  自评得分:1.5分

  1.村内次干道采用沙石等多土材质道度硬化,实现“户户通”,便于群众出行;

  2.村内实现雨污分流;

  3.村内建有室外体育文化场所;

  综上,我县20xx年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省级中心村建设成效指标自评得分101分。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3

  根据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的通知(皖美办发[20xx]4号)要求,满分100分,加分项2分,我县对照考评办法,逐项认真自评,通过自评,综合得分102分,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度我县美丽乡村民生工程主要建设任务为10个省级中心村建设,省、市、县财政专项投入达2340万元,其中县财政投入1000万元,全部提前超额完成以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处理等为主的环境整治和安全饮水、村庄道路、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任务,美丽乡村民生工程各项制度健全、政策宣传到位、日常工作督查调度协调有力、全部超额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建后管养措施得力,同时严格按照民生办要求及时准确对日常报表、各类信息、图看民生、群众话民生、数据库建立等材料报送。

  二、省级中心村建设(自评得102分)

  (一)建设规划编制及执行(自评得5分)

  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引领,多规合一,“一张蓝图”绘到底。结合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对所有行政村运用“1+N”模式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明确不同类型村庄建设方向、内容和标准。注重保护原生态乡村风貌,编制一般农房建设指引图集,强化农村建房风貌管控,大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品味。以村庄布点规划为基础,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彰显地域特色,中心村安全宜居,环境优美,发展空间充足。各中心村因地制宜,以环境治理为基础,以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公共服务配套为要素,整治与建设结合,科学编制了村庄建设规划和详细建设方案。

  (二)重点建设任务(自评得75分)

  1、垃圾处理(得分9分)。10个中心村购买了垃圾箱、垃圾桶等基础设备,建立了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坚持垃圾每天有保洁员定时清理,村内无暴露和积存垃圾,全面实现“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的目标,所有垃圾终端处理至海创公司进行发电。

  2、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得分4分)。10个中心村都全部建有安全饮水设施,水质、水压达标,供水质量优良,安全饮水普及率达100%。

  3、卫生改厕(得分8分)。对具备改厕条件的农户,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广泛宣传发动,做到宜改即改,愿改尽改,引导群众自愿参与支持改厕,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中心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90%以上,消灭了露天和简易旱厕。建立健全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一站两队”管护模式常态化运行,实现了闭环式可循环。

  4、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得分6分)。开展以农房整治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治理工程,开展电力、通讯等网线整治,村庄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共建设和整治房屋322间,破旧猪圈478处、牛栏草棚72处、沟塘清淤511多方,彻底改变村庄“脏、乱、差”现象。

  5、道路畅通(得分10分)。本着生态实用的原则,采取就地取材,多种方式完成村庄路网建设,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实现“户户通”目标。

  6、污水处理(得分8分)。坚持“统筹规划、梯度推进、因村施策、注重实效”的原则,投入资金730余万元,建设生态湿地污水处理10处,该处理模式具有投入小、易维护、运行成本低、处理效果好等特点,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特色的生活污水一体化治理新途径。十个中心村污水处理率均高于80%。落实污水设施管护责任和措施,做到有制度、资金、人员。

  7、河沟渠塘疏浚清淤(得分5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整治建设范围内河沟渠塘疏浚清淤力度,10个中心村新建河堤562米,整治塘18口,清淤620方,彻底实现水体清澈。

  8、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得分7分)。以农民文化乐园建设为载体,加强标准化、规范化为民服务中心建设,为群众提供全程代理、科技信息及就业、农民议事等服务,解决了群众办事难、议事难的问题。在10个中心村中全部建有农民文化乐园、农民活动广场11处、文化墙380平方米,学校、卫生室、农家书屋、文化室、便民超市、金融服务点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中心村服务功能增强。

  9、村庄绿化(得分8分)。采用本地树种为主,对主次道路、河道、公共场所、房前屋后实施绿化工程,绿化面积达3900多平方米,村庄绿化率达50%以上,道路、广场绿化90%以上。同时,在村前屋后积极发展小果园、小竹园、小菜园、小药园、小花园,实现了环境美化。

  10、村庄亮化(得分4分)。村内主干道及公共场所安装了照明路灯,布局合理,质量优良,满足村庄亮化需求。

  11、长效管护机制(得分6分)。建立县乡财政补助、村集体补贴、住户适量付费、社会资助相结合的经费分担机制,做到有制度、有资金、有人员,实现了垃圾和污水处理、绿化、卫生保洁、公共设施维护等长效管护。

  (三)产业发展(自评得10分)

  一是按照“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原则,立足资源优势,分村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推动“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不断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10个中心村共培育合作社15家,入社农户423户,流转土地710亩,流转适度规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中心村实现了有一批产业合作社、有一个稳健的主导产业、有一个规模产业基地、培育一个农业龙头企业的“四有”目标。二是盘活集体资产,创新发展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强各村的发展和服务能力,每个中心村均成立了创福有限公司,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15万元。

  (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自评得5分)

  一是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在宣传栏进行展示。县、乡、村均制定了乡风文明新风建设方案,建立完善了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等“一约四会”自治组织,制定了“四会”工作职责,并发挥积极作用,教育引导村民尊良俗、去低俗、除恶俗,有效的遏制了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二是积极开展文明新风评比活动,建成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10处新时代文明实践讲堂,按期进行“红黑榜”评比、正威振风超市积分兑换、开展好婆婆、勤劳致富户、尊老爱亲户、移风易俗户、环保卫生户、热心公益户等评创。三是10个村均制定了通俗易懂的村规民约和村训,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在公开栏进行公示,提高村规民约的民众知晓率。四是对本村村史村情、乡风传承、红色文化等非物质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彰显乡村特色文化。中心村成立民俗文化协会、书法协会、健身舞协会、道德议事会等民间活动组织,天贶节、茶文化节、丝弦锣鼓、狮子灯、龙灯旱船、花车高跷等本土艺术活动在农村重新兴起,农民群众积极参加活动,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实现了乡村和谐发展和群众素质的普遍提升。五是紧紧围绕“加强普法依法治理,构建和谐平安龙马、促进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主题,结合实际,制定农民普法教育方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活动,近几年来,10个村均未发生治安和群众纠纷案件。

  (五)群众评价(自评得5分)

  中心村建设坚持以群众为主体,着力改善村庄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扎实开展各类文明评比活动,增强群众之间凝聚力,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未损害群众利益和搞面子工程现象。

  (六)加分项(自评得2分)

  美丽乡村建设与后期管理,全程尊重群众意愿、突出农民主体。10个中心村庄建设结合两项搬迁新建房屋促使房屋布局错落有致,自然风光优美,乡村田园风格浓郁;通过基础设施配套,中心村范围内实现了雨污分流的目标,同时每个中心村建设农民文化广场,配备体育器材,极大的丰富了地方群众文化生活。

  综上,我县省级中心村各项建设任务提前完工,各项指标超额完成,我县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自评得分为102分。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4

  一、项目基本情况

  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专项资金为306万元,打造五星村乡村,提升村庄景观景貌。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总目标

  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经费,资金下达预算数306万元,年底执行数300.72万元,执行率98%。

  2、项目应实现的具体绩效目标:

  文明生态建设大大美化了村庄的自然生活环境。

  3、项目资金申报相符性:

  本次项目资金申报的内容与生态文明村建设内容一致。

  三、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1、资金计划。县政府下达专项资金为306万元,我镇负责建设实施。

  2、资金使用。资金使用方面,我镇做到了专户储存,专款专用,根据工程进度进行支付工程款,与调整后的预算基本一致。

  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根据县政府工程项目支付制度,严格执行;项目的实际支出符合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资金使用合理。

  四、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组织架构

  为了使该项目能够顺利实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明确责任,合理分工,密切协作,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实施流程。

  1、首先组织项目办人员和设计院人员到项目现场,对现场情况进行分析、评估。

  2、对现场进行测量,收集第一手资料。

  3、设计院拟定出设计方案后,交由镇领导及项目办人员审核。

  4、按程序报批后交由相关单位实施。

  监管措施

  在项目建设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文明施工,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的质量、进度、安全和文明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现场监督管理,努力化解工程风险,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明确规范管理,强化责任,确保安全,保证质量的指导思想,并从思想观念、文明施工、设计文件、计量支付和施工材料等方面入手,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严把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关。

  项目完成情况

  1、项目实施进度计划20xx年3月至7月为前期设计阶段,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计划工期6个月,从20xx年10月—20xx年3月,现已完成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计划任务的100%,符合我镇20xx年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的施工进度。

  项目完成质量 根据国家有关施工的规范要求,于20xx年中旬正式进行验收。

  五、项目效益情况

  根据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质量、财务等完成情况,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建设还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效益

  通过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对自然村庄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进行改造,改善了该村民众交通、排污、休闲、宣传等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社会效益

  通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实施,一是让我镇民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切实得到了实惠。二是促进我镇民生基础项目的建设,让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红利回馈给社会,村庄整治工程,在我镇统一规划、统筹兼顾、整合资源的情况下,提升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形成了共同推进农村发展的合力,有效促进了相关建设项目的配套。三是符合我国当前建设美丽乡村的理念,打造自然和谐的乡村环境。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建设,打造广大群众的“户户参建设、村村比建设”的好局面,大大调动民众参与村庄建设的积极性。四是融洽了干群关系。该庭院整治工程建设实施的过程,虽然以政府为主导,但是村级组织的力量不可忽视,使基层干部在组织动员群众中找到了“抓手”,在新农村建设中赢得了尊重,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增强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建设完后,大大丰富了民众的业余生活,有效地扩大了农村内需,促进了我镇农村经济社的发展。

  (三)生态效益

  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建设。使自然村庄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改变了过去村里破旧、脏乱,夜晚黑暗的状况,从过去道路上满是石子、土块、杂草、垃圾袋极,到现在干净的人行道、种植了绿化带、沿路放置的垃圾箱、宣传党的政策的文化墙和静谧的休闲小广场,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通过修建村内绿化花池、亮化、垃圾收集点,为农村社会面貌改善、农民群众出行提供良好便利的交通条件,对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六、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为确保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资金项目的顺利实施,镇政府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在领导小组的领导安排下,具体承担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的指导、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等工作。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加强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的施工管理、规范资金使用管理等提供了较好的制度保障,使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规范运作,基本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3、广泛深入宣传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学习宣传,树立永久性标志和宣传牌,进行标示和宣传,加强管护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我镇建设xx镇五星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管理队伍亟待加强。目前,我镇的工程技术人员较为缺乏,部分镇干部懂财务的不懂项目、懂项目的不懂财务,人员素质难以适应当前项目的建设,需要培养综合能力的人才。

  2、协调问题多。生态文明村过程中,很多都是涉及到群众的前庭后院,进行施工时需要群众适时沟通,但不排除部分群众不理解,使施工进度难以前行,这就需要镇政府及村级组织的耐心解释;生态文明的建设大多数依托现场实际,这就造成的设计修改量大,要及时调整,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3、后期管护很重要。该项目建成后,如何长期去管护好这个工程项目的成果,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管护费用及管护人员都是一笔不菲的费用,需要有关部门完善相关的政策才能长期保住我们建设的成果。

  建议:

  1、建立后期管护制度,落实资金与人员,使生态文明建设长期惠及以民,真正改善村庄的生活、生态环境。

  2、适度修改资金使用细则,特别针对权属集体部分或者个人时,例如(宅基地、拆除围墙等),我们可以适时补贴,使资金使用更科学。

  七、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无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5

  按照《中共阳泉市委 阳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办法》(阳发〔20xx〕19号)精神和《财政部关于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xx〕10号)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阳泉市财政局委托阳泉中雅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阳泉市20xx-20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概述要素

  (一)项目概况

  阳泉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出台的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关政策要求。20xx年阳泉市按照“四美两宜”美丽宜居示范乡村建设总体目标和“典型引路、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以省、市、县三级示范村为重点,探索出综合发展、城郊互动、资源置换、产业带动、生态旅游、移民搬迁6种发展模式,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制定出台了《阳泉市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本次评价的阳泉市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地点位于盂县孙家庄镇王炭咀村、石辉坪村、郭家坪新村、禅房村四村。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产业基地、景观设施、公共设施及建筑、市政设施四类项目。项目建设期20xx-20xx年两年。

  (二)项目绩效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立足王炭咀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打造“一园一带四区”的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建成并管护五类产业基地,包括核桃种植基地、连栋温室、特色果蔬基地、核桃油加工厂房、金花葵种植基地;两处景观设施,包括景观廊道和户外拓展基地;建设五类公共设施及建筑,整改供水、供电、供热、公路等市政设施,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减量化处理、三线下地等工作。通过村庄环境整体提升,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实现村民安居乐业的目标。

  (三)项目资金性质及资金收支、结余及结转情况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总预算2705.26万元,其中:市级补助资金100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200万元、县级整合专项资金200元、集体投入资金414.39万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890万元、农民筹资筹劳0.87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344.81万元,其中:市级补助资金1000万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200万元、集体投入资金627.13万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517.29万元、农民筹资筹劳0.39万元。实际使用资金2324.82万元。

  (四)项目总体得分及评价等级

  阳泉市20xx-20xx年度美丽乡村绩效评价项目绩效评价最终结果为:总体得分84.21分,综合绩效评价等级为良。

  基于评价结果,得出以下结论:阳泉市20xx-20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立项依据充分、立项程序规范,绩效目标基本合理,绩效指标明确,管理制度基本健全,资金使用合规,项目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项目村村民及社会公众满意度较高,项目整体评价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专项资金未全部到位,个别项目未按目标完成,部分管理制度未有效执行等。

  二、项目主要绩效及经验做法

  (一)美丽乡村初具规模,效果明显

  按照创建美丽乡村的要求,项目单位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发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资源优势,建成以王炭咀村、禅房村等“一园、一带、四区”为主要框架的休闲农业示范园区,打造了城市“后花园”。

  (二)组织机构健全,保障了项目顺利运行

  盂县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申报项目之初,盂县人民政府、孙家庄镇人民政府以及四村委会即成立各级项目领导小组,推动项目的申报、审批和落地。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从县到镇到村,各个层级领导小组明确了项目建设的分工职责,确定了项目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阶段性任务、预期目标等,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此外,各级领导小组按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制度开展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三)因地制宜,总体规划设计合理

  王炭咀村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完善,在申报项目前进行了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对项目进行了5年期规划,在此基础上,王炭咀村又制定了20xx年-20xx年两年期建设内容实施方案。涉及产业基地、景观设施、公共设施及建筑、市政设施等四类建设方向。总体而言,王炭咀村生态园区的规划设计较为合理。该生态园包括核桃林基地,特色果蔬采摘园,户外拓展基地等,其果蔬品种的选择和娱乐观光设施的搭建既适宜当地的生态环境,又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据考察,该生态园每年旅游旺季能够吸引周边大量的游客,发展前景较好。

  (四)筹资渠道多元,资金投入模式新颖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开拓了多元的筹资渠道。据统计,共整合市级财政资金1000万,地方配套资金200万,集体投入627.13万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517.29万元,农民筹资筹劳0.39万元。多元化的筹资渠道为项目运行提供了资金保障,特别是政府引入盂县百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合作建设美丽乡村,扩大建设规模,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资金保障,值得推广学习。

  (五)项目顺利实施,生态效益显著

  美丽乡村建设牢牢秉承“生态第一、环境至上”的建设理念,通过田园花海景观廊道的打造、核桃种植基地改造和村庄美化、绿化工程建设,有效增加了区域绿化率,改善了生态状况,提高了水土保持能力,调节了周边小气候;污水、垃圾得到有效处置,减少了环境污染、提升了宜居环境。实现了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村民及社会公众满意度较高。

  (六)项目顺利实施,示范作用明显

  美丽乡村建设使不同产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农业资源开发、农产品深度加工、市场营销等成为新型产业链条上有机联系的产业环节;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新型产业链的初步形成,提升了农村产业的产出效率。王炭咀村积极探索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融合发展,为全县乃至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示范样板,产业融合示范明显;项目完成后,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了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后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从而达到良性循环,为周边村庄发展集体经济提供良好示范。

  三、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配套资金未全部到位,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未充分

  发挥

  按照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项目资金规模2705.26万元。由市级财政补助资金1000万元、县配套资金200万元、县级整合专项资金200万元、集体投入资金414.39万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890万元、农民筹资筹劳0.87万元六部分组成。实际评价过程中发现:县级整合专项资金截止绩效评价日未到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到位517.29万元与农民筹资筹劳到位0.39万元,未足额到位,资金总额到位比例87%,财政资金引导作用未充分发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部分制度执行不够到位

  按照项目要求,需要制定完善的业务制度并未有效执行,业务制度包括美丽乡村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制度、质量验收跟踪制度及后期管理管护、监督检查制度、财政奖补公示制度等。财务管理制度包括资金申请审批制度、专款专用管理制度、资金支付流程等,财务制度较健全。但是通过对各项目实施单位负责人访谈及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县、镇、村均未严格履行质量验收制度,王炭咀村建设的产业基地、景观设施、公共设施及市政设施在20xx年底均已建成,却迟迟未办理工程验收;县、镇监督检查制度未严格执行,未见到相关的督导检查、整改记录。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项目监管不足,竣工审计不及时影响工程结算相应的账务处理。

  (三)部分产出目标设置不够合理,个别项目未达预期绩效目标

  经实地查证,个别项目未达预期绩效目标,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花葵项目种植无产出。根据实施方案,石辉坪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为金花葵种植。预算投入资金178.85万元,实际投入资金10.99万元,用于金花葵种植。但在具体种植过程中,由于村民未完全掌握金花葵种植技术;其次是土壤、气候没有摸清,种植之后,又遭遇冰雹天气,导致金花葵存活率低下,种植金花葵无产出,导致石辉坪村绩效不理想。二是核桃油加工项目未实现年度经济效益。根据设置的绩效目标,项目经济效益年均新增收入1100余万元,截止绩效评价日,该项目仍处于试生产阶段,未正式投产,未如期实现经济效益。

  四、相关建议

  (一)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项目配套资金及早到位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组应开展统一组织、指挥,与县财政、农委、规划、环保等有关部门上下联动,协调一致,按照责任分工,主动整合专项资金,向“美丽乡村”建设倾斜,有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度;实施单位也应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并继续加强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同时扩大宣传力度,加大农民筹资筹劳等其他有效措施,夯实建设资金,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二)强化规章制度执行,完善项目整体管理

  建议各组织机构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设立专人负责,对组织管理制度的实施执行进行定期核查监督,对每次检查结果要留存记录,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实现事前控制、事中检查、事后审核,尽快完善工程建设程序、工程资料、质量认证、竣工验收工作,确保竣工审计工作顺利完成。

  (三)合理设置产出目标,保障项目绩效如期实现

  一是加强对引进新品种农作物前期调研,实现项目绩效。由于农产品种植受天气、当地土壤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建议实施单位在引进新品种农作物时做好调研工作,对新品种的生长条件进行充分的了解,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做出合理的评估。同时,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相关农业生产设施的搭建,如温室大棚、灌溉设施,保证农产品成活率,实现项目绩效。二是加快项目投产,早日实现预期经济效益。建议王炭咀村在保障其他产业正常运行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解决核桃油加工项目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加快核桃油加工项目投产进度,搞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早日实现其预期经济效益,振兴乡村经济。

  (四)政策建议

  建议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应以机制为先,夯实高效运作基础。一是要健全多方协作机制。各级主动谋划,与金融机构、咨询机构、农科院所、新闻媒体等通力合作,凝聚“政府+企业+中介+金融+媒体”的强大推力,显著提升项目运作质量和效率。二是以政策为纲,凝聚助推乡村振兴合力。注重发挥政策导向,积极引导PPP融入乡村振兴建设。通过推广运用PPP模式,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示范村建设,同时,鼓励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配套联动,指导市县探索金融支持PPP项目方式,降低放贷门槛,简化审批流程,实现高效融资,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推动美丽宜居新农村建设。

  五、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建议

  (一)建议以适当方式将本次绩效评价情况、绩效评价结果、经验做法、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给盂县政府、孙家庄镇以及项目实施单位,为其整改落实存在问题,进一步夯实资金,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其履行职责提供参考。

  (二)建议阳泉市财政局与美丽乡村领导组就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沟通。一方面,要抓好问题整改,有效解决资金到位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工程验收制度及核查监督制度,保障工程质量,同时开展项目竣工审计工作,有效发挥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扩大阳泉市美丽乡村项目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建议阳泉市财政局在一定范围内公开评价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以增强财政部门、主管部门、项目单位及社会各界对绩效评价工作的认识,提高社会公众对绩效管理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6

  为进一步加强平潭综合实验区美丽乡村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xx]285号)、《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闽财绩〔20xx〕4号)、《福建省财政厅关于财政资金绩效管理覆盖率考核事项的通知》(闽财绩〔20xx〕1号)、《平潭综合实验区财政金融局关于做好财政支出项目重点评价工作的通知》(岚财金[20xx]183号)等文件精神,我局委托了平潭综合实验区大永会计师事务所,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于20xx年9月5日至9月25日,对平潭综合实验区20xx年度美丽乡村项目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了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采取查阅会计凭证、核对收付款依据和报表、查看相关制度、问卷调查、实地勘察等方式进行,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20xx年度财政预算3000万元包括美丽乡村、传统村落项目,主要用于20xx年度、20xx年度“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以下简称“美丽乡村”)项目建设2,760万元,剩余传统村落资金240万元未开支。

  1.20xx年度美丽乡村建设项目11个和白青乡示范乡1个:在全面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村庄环境整治水平的基础上,以保护乡村原始风貌、保留村庄原有形态为前提,以整治裸房、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等为重点,实施了1个美丽乡村示范乡(白青乡)、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流水镇北港村、平原镇红卫村、中楼乡大坪村)、8个一般整治村(流水镇山门村、磹水村、君山村、东美村,平原镇山显美村,北厝镇红山村上楼自然村,苏澳镇民主村,敖东镇东崑村)。

  2.20xx年度建设美丽乡村项目10个:按照“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四美要求,实施了3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流水镇谢厝村、平原镇上攀村、苏澳镇和平村),7个美丽乡村一般整治村(流水渔屿村,北厝镇先建村和湖南村东盛自然村,澳前镇磹角底村寨顶自然村和龙北村下底楼自然村,岚城乡正旺村,南海乡后坑村)。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通过整治裸房、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等,使村庄卫生整治明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所提升,努力构建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

  2.兼顾富民宜居,树立品牌形象。各村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新亮点,如流水镇北港村在建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地理优势,以民宿文化为基础,登山旅游、海上休闲体验旅游为主线,以文体活动、生态农业为辅,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打造富有滨海特色的观光渡假休闲旅游胜地,为当地村民带来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磹水村也着力打造风韵古村,为平潭村庄发展寻找不同的道路。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对平潭综合实验区宜居办20xx年度全区美丽乡村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的评价,全面了解全区美丽乡村项目的申报、审批、组织实施及事后监督情况。检查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合理性,评估资金使用效益及政策执行效果。分析项目管理及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评估现有政策执行中的不足之处,提供改善绩效的对策建议,为以后区美丽乡村资金管理和预算安排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1.评价原则

  绩效评价应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分级分类、绩效相关四个原则。

  2.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选用的定量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基本指标:资金到位率,资金使用率,支出效果率。目标比较法作为评价方法。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

  (1)积极沟通,加强协调。积极与区宜居办相关人员沟通协商,通过询问、查阅资料等方式,认真了解本项目组织实施情况,对绩效评价的自评报告及其他基础资料进行审核,充分进行信息交流。为做好全区美丽乡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做好准备。

  (2)学习文件,领会精神。结合20xx年度平潭综合实验区财政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新要求,认真学习了《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预[20xx]285号)、《福建省财政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办法>的通知》(闽财绩〔20xx〕4号)、《福建省财政厅关于财政资金绩效管理覆盖率考核事项的通知》(闽财绩〔20xx〕1号)、《平潭综合实验区财政金融局关于做好财政支出项目重点评价工作的通知》(岚财金〔20xx〕183号)、《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美丽乡村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岚综管综[20xx]187号)等文件,组织集中讨论,吃透文件精神,明确评价要求,把握评价要点。

  2、组织实施

  一是对区宜居办管理的全区美丽乡村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总体评价。二是对选取的流水镇、敖东镇、平原镇三个乡镇作为样本进行具体评价。主要通过听取上述样本单位相关人员的情况介绍,核实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了解相关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进行实地考察、发放和收集调查问卷,对照查证复核相关资料等,整理出绩效评价所需要的资料和数据。同时要求被评价单位对缺失的资料及时补充,对存在疑问的重要数据资料进行解释说明。

  3.分析评价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按照财政部确定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的绩效情况进行全面地定量、定性分析和综合评价,量化打分,形成评价初步结论,并将初步评价结论和有关说明送达被评价单位征求意见。

  三、绩效评价指标分析情况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1.美丽乡村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2.资金使用情况分析

  资金使用率=5,706.69/(8,220-240)=71.51%

  3.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岚交建村建〔20xx〕5号)和(岚交建村建〔20xx〕6号)文件的要求,配套资金下拨到各乡镇人民政府,不存在截留、挤占、挪用情况。从向区财金局申请拨款、用款计划指标列支到专项资金的下达,所有流程合法合规。

  该专项资金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全面指导、按照建设进度将资金拨付给各村委会,同时由各有关乡镇监管和跟踪,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严格执行、事前预算、事中监督、事后决算:管理程序,做到厉行节约、科学评估,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规范和安全。支付工程款时具体操作流程:由施工单位上报工程进度→监理单位复核审查、签章→建设单位审批签章→施工单位开具正式发票→建设单位审批付款。

  (二)项目实施情况分析

  建设美丽乡村项目,按照“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四美要求,以保护乡村原始风貌、保留村庄原有形态为前提,以整治裸房、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村庄绿化等为重点任务,突出城市进出口干道两侧、旅游景区周边村庄整治建设。各村均建立了保洁制度,配备了保洁人员,进行了日常监管,基本实现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体系化运作,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

  (三)项目绩效评价分析

  1.社会效益:提升旅游的规模,提高知名度,改善当地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

  2.经济效益:美丽乡村的建设,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因环境的改变而吸引大量的游客,增加当地财政收入,也提高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收益,同时给当地人提供娱乐休闲场所。

  如:20xx年北港餐饮商家有7家,主要以外包经营团队为主,总体收入为60万。北港特色民宿从20xx年的3家递增到目前的28家民宿,民宿的总体收入也是逐年往上增加。随着北港文创村的发展与壮大,北港也越来越多的被大家所熟知,游客人流量的增加,也带动了不少北港村民回乡创业的现象。

  3.环境效益:房前屋后整治效果明显、设施配套较为齐全,村容村貌明显改善。

  四、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

  绩效评价总分设定为100分,综合评价得分考虑了项目决策(30分)、项目管理(30分)、产出(20分)与效益(20分)四大因素(各因素下又分解若干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各指标详见绩效评价打分表),采取扣分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扣分情况:项目管理在资金管理方面因部分乡村有“白条”入账,费用开支原始单据不规范扣3分;在财政资金使用率方面因资金使用率不高扣3分。产出与效益在产出数量方面因部分乡村未通过验收扣2分;经济效益方面因未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扣1分;社会效益方面因提高知名度,提升改善不明显扣1分;环境效益方面因改善成效一般扣1分;可持续效益方面因验收后建立共管长效机制一般扣2分;服务对象满意度一般扣1分。经综合评定,20xx年度平潭综合实验区美丽乡村项目综合得分86分(详见附表),评价等级为“良好”。

  五、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方式较为单一,尚未充分发挥市场的活力和优势

  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民间资本的优势,这就造成很多美丽乡村建设标准不高。

  (二)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农民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政府在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时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但检查发现村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比较普遍,没有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动员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重建轻管,日常管护难以落到实处

  美丽乡村建设资金需多方筹集,共享成功。项目建设与日常维护一样重要,部分村级收入有限,美丽乡村建设资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造成管护资金无法落实。美丽乡村虽然制定了管护制度,但思想上并未意识到管护的重要性。部分村级可能因管护资金缺乏无法保证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

  (四)建设规划有待进一步提升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工程,需要科学的规划进行引导。部分建设项目没有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元素,照搬城市规划,缺乏乡村特色性。

  (五)环境整治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

  环境整洁是美丽乡村建设成效的主要指标。在实施评价过程,发现巩固环境整治的成果面临诸多困难。一是公共卫生保洁难。农村面广,尤其是乡村旅游发展,游客增加,这给农村保洁带来了难度。二是公共设施维护难。由于各方面原因,部分农村环卫设施得不到及时更新和修理。

  (六)财务管理方面

  村级财务不规范,出现“白条”入账。如平原的红卫村有“白条”入账,20xx年3月18号凭证付白沙垅桥头主公路工程整治机械费26,669.50元;20xx年3月19号凭证付花池挖土填方工程整治机械费30,738.50元;20xx年3月28号凭证付工程材料运费38,523.80元;20xx年1月12号凭证付陈凤20xx年9月付陈凤转运溪淤泥费25,360.00元;20xx年1月18号凭证付林艺路灯、水暖设备材料费36,265.50元。

  (七)未履行招投标相关程序

  敖东镇东崑村的“鲤鱼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工程”、“南端休闲广场”、“北端休闲广场”,工程招标由村委直接委托福建营造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未按岚综管办[20xx]161号文件规定的200万元以下房屋建筑、市政、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其他相关的装修、拆除等试行简易招标程序,必须在区招投标中心进行。且招标控制价未经财政评审中心审核。20xx年流水镇东美村“爱民路”和“丰年里路”预算超50万元,未报区财政评审中心审核。

  六、具体建议

  (一)吸引社会投资,增加资金来源

  一是要按照创建目标整合资源,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扶持:二是要发挥市场的作用和活力,在保证村民和集体利益的同时,可通过引进大的招商引资项目,以项目为拉动和载体进行美丽乡村建设。

  (二)进一步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

  一是在建设过程中继续宣传建设美丽乡村的政策措施,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引导群众移风易俗,形成健康的乡村文化与生活方式。

  (三)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巩固建设成果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加大环卫产业经费投入,以保证农村环卫工作及配套设施建设的经费来源。要加强宣传,向农村干部群众普及垃圾分类收集、综合利用知识。

  (四)加强项目资金财务管理

  细化财务管理基础工作,严格原始凭证审核。项目资金应按财务管理的规定,设立专账,以确保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按照招标程序进行招标。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相关文章: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通用26篇)12-29

美丽乡村建设绩效评价报告范文(通用5篇)12-20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整改报告(通用9篇)12-09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整改报告范文(通用6篇)12-12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范文04-09

美丽乡村建设方案11-28

建设美丽乡村标语01-07

美丽乡村建设规划02-23

建设美丽乡村作文02-21

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精选15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