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29 K12网友:廉冰
k12评论《名校靠什么出名》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纷纷发表评论,忿忿地指责一些名校的名不符实,猛烈地批评一些名校的应试之举,痛骂一些名校"利用传统优势和市场手段搜罗优秀生源"……字里行间流露出阿Q责骂小D抢了他饭碗的类似心理,愤激之下,难免以偏概全。其实,名校出名说明它的整体办学效益已经受到社会和主管部门的认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是否能静下心来,更多地去探寻名校的成长与出名的过程,研究名校出名后的办学举措,想想应该向名校学习什么?
一、树立明确的办学思想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所学校要有明确的办学思想,清晰而准确的学校定位目标。一所名校的出名决非偶然,而在于学校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有一个主导的办学思想,确立了明晰的学校奋斗目标,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而实现的。可以说,学校事业蒸蒸日上与学校明确的办学思想和科学、准确的学校定位密不可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是,一些学校缺乏明确的办学思想,政策缺乏延续性,一届领导一种做法,导致学校工作缺少全局观,随意性大,不利于优良教风、学风的形成,不利于学校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创造鲜明的办学特色
名校大都在大、中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往往具有多数学校不可比拟的地缘、经济、生源等优势。他们的许多经验、做法,非名校往往因客观条件的制约而无法照搬。但我想,一所学校出名,最重要的原因是该校某些方面具有的鲜明特色。我们应该学习名校,创造鲜明特色的办学思路,结合学校实际,因地制宜,创出特色。《名校靠什么出名》一文中所举到的洋思中学,地处偏僻农村,生源条件极差,但是该校直面现实,针对生源条件不如人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先学后教,当堂作业"的教学模式,取得了连续10年"四率"居全市之首的好成绩,在平凡的条件下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使该校成为远近闻名的名校和同类学校甚的榜样。"名校效应"也推动了该校教育事业全面发展,还可能促使其更进一步向名校迈进。但洋思中学的高、中考升学率或重点率、名师名生、学科竞赛等,与一些名校相比,依然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名校主要靠办学特色出名。
综合起来说就是,明确的办学思想,决定科学而准确的学校定位;科学而准确的学校定位,决定鲜明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办学特色,成就学校的"闻名"之路。
三、重视教育教学研究
当升学率、重点率高到一定程度时,教师间的竞争就不局限于高、中考的分数高低,而更多体现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多寡。因此,名校里的教师大多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研究,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教育教学实验,踊跃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编写教材教辅。尽管有的教师编出的是有着各种动听名号而实质是"陈题烂题集"的教辅资料,但我们还是要承认教育教学研究成就了名师,造就了名校。
如果说名校的形成主要依靠政策倾斜和传统优势,名师的产生则主要需要个人的不懈努力和潜心研究。如果说名校的高升学率主要依托于良好生源,那教育教学研究则主要凭借教师的热情和智慧。
半个世纪前,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学校,虽然条件简陋,但实行生活教育、创造教育,贯彻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小先生制度等先进的教育理念。我们不知道那时的升学率如何,但是可以说,这些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家地位。洋思中学的成功得益于教师们通过教研开创出适合校情的新型教学模式。非名校的教师往往有更为宽松的环境和充足的时间去学习、研究;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和个人电脑的逐步普及,也为教师的探索和交流架设了桥梁。教师从学校实际出发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将成为打造名师的又一选择。
名校的成功之路,我们大多因"先天不足"而无法参照;非名校的成功之举,却可以因"同病相怜"而广为借鉴。全国中小学中,名校只是少数,非名校却占多数。因此,非名校的成功更具普遍的现实意义。正如k12新闻中心的宗旨所说:"对于中国教育,也许我们不能决定什么,但是我们不能停止思考和呐喊!"我们的学校并不一定都能成为名校,我们并不一定都能成为名师。但是,我们会在思考与学习中完善自我,学生会有更多的受益,学校会在我们的努力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