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黄岩中学(318020) 陈万勇
师:近两年,刮起了一股新概念作文的旋风,新概念作文的一个最重要的主张就是“新表达”;无独有偶,自2000年起高考作文评价标准也进行了重大改革,提出了“发展等级”的要求。无论是“新表达”还是“发展等级”,其中都涉及到对作文语言的要求,即语言要生动、形象、鲜明、新颖,用一个字来涵概(学生回答“好”、“美”),那就是“靓”(板书“靓”)。那么,如何使作文的语言靓起来呢?
俗话说:“三分姿质,七分打扮。”写作文也是如此,只要经过“事事四五通”的装扮,何愁它不 “精妙世无双”?装扮的手段很多,而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使用辞格。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个点石成金的绝招。(板书课题“巧用辞格靓语言”)。
“辞格”也称“修辞格”,是“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的各种修辞方式,诸如比喻、排比、对偶、通感等(学生积极地回答)。下面,我们来看一首民歌,初步体会一下辞格在语言表达中的作用。(出示民歌投影,师读,学生和听课的老师边读边笑。)
爱你爱你真爱你, 恨你恨你真恨你,
请个画匠来画你。 请个画匠来画你。
把你画在眼睛上, 把你画在砧板上,
整天整眼都看你! 刀刀剁你剁死你!
这是一首流传于湖南的民歌,大家读了之后都忍俊不禁,现在你能说说你的体会吗?你能猜出民歌中主人公的性别吗?
生:(纷纷发言)这首民歌想象很奇特,“ 把你画在眼睛上”、“画在砧板上”看似不合理,但却很合情,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主人公爱之切、恨之深的心理,我估计主人公应该是女性。
生:这首民歌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格,鲜明地表现出人物先前爱得发疯、后来恨得要死的心理。
生:我觉得,这首民歌不仅在“爱你爱你真爱你”、“ 恨你恨你真恨你”等局部地方采用了反复的辞格,它在章法上也好像借鉴了诗经那种重章叠唱的方式,虽然前后只改动了几个字,但感情各别,真挚而强烈。
生:这首民歌前后两节还采用了对比的辞格,主人公先爱后恨的感情自然而又夸张,人物形象也十分生动鲜明。
师:好,刚才大家各抒己见,分析得十分在理,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把这首民歌换成平常的口语,应该怎么说?
生:我爱你!我恨你!
生:我真爱你!我恨死你!
师:这样换了之后谁的表达效果更好?
生:民歌(异口同声)!
师:通过这首民间歌谣,大家初步领会了辞格在语言表达中的魅力。下面,我们再体会一下辞格在文学作品中的妙处(板书“体会”)。请比较以下两组句子,体味各自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出示投影资料)。
1、A、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意味着冬天就要来到。
B、一张枯叶飘落在苏比的膝头,这是杰克弗洛斯特的名片。杰克对麦迪生广场的老住户很客气,每年光临之前,总要先打个招呼。
2、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时有时无。
师:第1组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
生:(齐答)B句好!
师:B句具体好在何处?
生:B句使用了比喻,把“枯叶”比作“名片”,生动新颖。
生:B句还把冬天拟人化,使它具有人情味,富有幽默感,正好体现出苏比早就想好了自己的冬季寓所而并不畏惧冬天的心情。
师:第2组呢?
生:A句好!B句的语言较为抽象概括,而A句用了通感的辞格。
生:A句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嗅觉与听觉连通,将荷花隐隐约约、断断续续、时有时无的清香描摩得形象具体、极富质感。
师:同学们体会得比较细致,分析得也比较精到。下面,请大家 再看3、4两句,找出句中的辞格,并体会其效果(出示投影资料)。
3、他一节一节地撑了起来,像木匠在打开一把折尺,然后又掸去衣服上的尘土。
4、乱哄哄的会场,像是一块揉皱了的绸子,给余静的手一抹,现在又恢复到原来平整的样子。
生:(稍作思考)第3句用了比喻的辞格,把苏比被重重地摔在地上艰难地爬起来的情形状描得非常生动形象。
生:第4句也用了比喻的辞格,将“乱哄哄的会场”比作“一块揉皱了的绸子”,新颖而又富有质感。
师:请同学们试着将其改写成比较平实的句子。
生:第3句可以改为“他艰难地爬了起来,然后又掸去衣服上的尘土”。
生:第4句可以改为“会场乱哄哄的,可余静一来,很快就安静下来”。
师:改前的效果好,还是改后的效果好,答案不言而喻。下面,请大家看第5句,然后改写它,要求使用比喻的辞格,把孩子的“又脏又瘦”与“又白又胖”具体地状描出来(师出示资料,生思考改写)。
5、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又白又胖。
师:谁来念一下自己改写的句子?
生: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就象大街上耍把戏的瘦猴,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就象刚出笼的馒头,又白又胖。
生: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你带的孩子就象刚刚炭化过的电杆,又脏又瘦,人家带的孩子就象大雪天里堆出的雪娃娃,又白又胖。
(听课的老师和学生都笑了,教师投影资料。)
你也带孩子,人家也带孩子,怎么你带的就跟才从垃圾堆里拣出来的,人家带的就像才剥壳的鸡蛋心子,又白又胖又光鲜。
师:这句话选自一篇小说,比较投影出来的原文,我发现,作家的比喻固然新奇,但同学们的比喻丝毫也不逊色,真可谓想象丰富,比喻精美。下面,我们再尝试改写第6句,要求使用对比和对偶两种辞格。
6、这帮官们,眼睛处处盯着钱,言行不一致,尽干祸国殃民的事。
(学生觉得无从下手,老师予以启发点拔。)
师:大家想想,我们中国人的眼睛是什么颜色?
生:黑色。
师:钱在古代又可以称作什么?
生:(众说纷纭)方孔兄。金子。铜钱。银子。
师:哪种钱的颜色能同眼睛的颜色相对?
生:(恍然大悟)银子!
师:聪明(老师竖起大拇指)!请大家按要求改写。
生:这帮官们,黑眼珠子只盯着白银子,句句话忠心爱国,样样事祸国殃民。
师:Very good(教室里爆发出一阵笑声)!上面我们通过比较、把生动的句子改成平淡的句子、把平淡的句子改成生动的句子等三种方式体会了辞格(板书“辞格”)在表情达意时的妙处。接下来,我们自己再来亲身实践运用一下(老师板书“运用”,分发打印好的材料)。请大家阅读材料中的第1则,比较原稿和修改稿的效果,然后按这种方式改写语段。
1、下面是一篇同学的习作,比较原稿和修改稿的效果,然后按这种方式改写后面的语段。
[原稿] 母亲说我头发太乱,同学说我头发横七竖八,我却不以 为然。现在不正流行这样吗?
[修改稿] 老妈说我满头“秀发”连一堆枯茅草也不如,同学说我的发型有点谢霆锋的“判逆版”的模样,也就是“强盗般”的。对此,本人打心眼里不屑一顾。公元1998年,满大街最流行的不就是那种把头发一根根拉直再剪得参差不齐乱七八糟零零碎碎然后做得蓬蓬松松的“乱发”吗?这真是“天然去雕饰”,又省money又cool!你们花钱还做不成这么粗犷自然呢?(引自《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9期)
[语段]我骑上那辆破自行车,向四里外的理发店冲去。理发小姐熟练地换着工具,梳剪着头发。半小时后,发理完了,我非常满意,骑着车回家,一路上,我觉得什么东西都美都顺眼,什么声音都悦耳。
2、仿照下面的语段,以“魅力”开头另写一个语段。
风度是大雨中为人撑开的小伞,风度是焦阳下替人遮阴的大树;风度是诸葛亮空城上坦然的琴声,风度是周总理外交中从容的回复;风度是指挥家飘逸的手势,风度是思想者睿智的头颅;风度是司仪得体的举止,是模特优美的款步;风度是卓别林的帽子,是王羲之的行书……
3、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或虚构的有趣味的事,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力求多使用辞格,让语言富有新意。
师:原稿和修改稿相比,后者明显优于前者,请大家看看修改稿中用了哪些辞格?各有什么效果?
生:修改稿中把凌乱的头发说成是“秀发”,使用了反语,比较幽默;同时又把乱发喻成“一堆枯茅草也不如”,生动形象。
生:修改稿中还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用李白的诗句“天然去雕饰”来形容很久未理的头发,自然而又诙谐。
师:不仅如此,作者还刻意使用了反复的手法,用“参差不齐乱七八糟零零碎碎”“蓬蓬松松”四个成语来修饰“乱发”, 幽默而得体;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镶嵌的辞格,把“money”和“cool”这两个熟悉而时髦的英语单词嵌进句中,表现出人物鲜活的个性,诙谐而又富有生活气息。下面,请大家仿照这种方式,扮靓材料中的语段。
(学生改写,老师巡视,提醒同学既要考虑辞格的运用,又要尽量使文章具有生活气息。写好之后,四个同学为一组相互传阅评价,并推荐一篇优秀的作文全班交流。)
生:(念作文)我推出那辆历史悠久功勋卓著除了铃铛不响其它什么都响的“长征”牌坐骑,双脚一用力,它就心领神会地为我敲响了美妙的爵士鼓,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鼓声,我心率加快、两脚如风,电闪雷鸣般地向2000米外的理发店冲去。
刚待缓过气来,理发小姐那白若葱根的纤纤玉手就在我头上的原始草坡上垦荒。推子、梳子,左右开弓;剪刀、吹风,轮番上阵;水洗热烘,倏然变换。想当年,开发深圳特区也不过如此吧!
30分钟后,“开发区”大放异彩,盯着镜子中那全新的模样,脑中不由自主地冒出毛主席的诗句:“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我一百二十个满意地付了钱,飘飘然地走出理发店,跨上那辆伴我南征北战的“长征”牌专骑向家飞去。一路上,天是那么蓝,草是那么绿,蝉唱是如此的顺耳,鸟鸣是如此的怡情,我不禁由衷地高歌:“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总想对你倾述,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教室里,老师和同学不约而同地拍响经久不息的掌声。)
师:同学们的掌声是对这篇短文的最好评定,其文字之清新流畅,其辞格之运用自如,实在值得每一位同学学习!接下来,请看第2则材料(让一位学生朗读,读完之后,师发问),这段文字写得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我写的(全班同学会心而笑)。下面,请同学们以“魅力”开头仿写一个语段,不得少于四句,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生:(约6分钟后,念仿写的语段)魅力是演讲大师潇洒的手势,魅力是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魅力是迈克尔乔丹的临空灌篮,魅力是巴蒂斯图塔的飞脚抽射;魅力是白石老人的虾,魅力是悲鸿先生的马……
生:魅力是六弦琴上流动的音符,魅力是调色盘里翻飞的油彩;魅力是苏东坡高唱“大江东去”,魅力是李清照低吟“寻寻觅觅”;魅力是球王贝利灵巧的脚,魅力是拳王泰森刚劲的拳……
师:也许大家还有很多精彩绝伦的片段,囿于时间关系,以后再找机会聆听。回顾这节课,老师只稍稍抛砖引玉,大家就一改平时干瘪平板的文风,流淌出这么多奇语妙句,这说明作文并不难写,也说明并非我们写不出好文章。我们平时学了那么多的辞格,在正该它冲锋的时候为什么不让它陷阵呢?这不是躺在银行里还大声喊穷吗?愿同学们多熟悉辞格、多运用辞格,梅花香自苦寒中,语言靓从辞格出(学生热烈鼓掌)!谢谢大家,请各位下课后完成材料中的第3题,到时咱们再奇文共欣赏,好吗?(生齐答“好”,铃响,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