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启动了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到现在已经过去十三个年头了,在这十三年中,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但就语文课程改革而言,问题集中表现在实践与理论、工具与人文、课改与考改、学生与教师、传统与革新等方面的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有很大一部分都和处于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具体的教学实践有较大的关系。其根本矛盾在于现有教师队伍的素质与新课程对当代语文教师的素质要求之间差距还很远,二者之间的差距导致在实际的教学中,实践和理论之间形成较大的裂隙。
因此,培养可以较好地承担语文新课程的优秀语文教师,成为新课程改革继续推进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未进行课程改革之前,对语文老师也是有素质要求的,但在语文课程改革之后,对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语文课程改革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一些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的素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
新课程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从课程层面来说,中学语文教师应具有扎实的语文学科知识,也即语文的本体性知识。包括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外国文学、文艺理论、相关文化知识等语文基础知识,和语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内容、课程资源等语文课程知识。这是从事语文教学活动的基础。从理论层面来说,中学语文教师应具有语文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也即语文教学的条件性知识。主要包括语文教育心理学知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等。从实践层面来说,语文教师职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把自己的学科知识转化为与学生原有知识相联系的实践性知识。这些实践性知识如教学经验、教学风格、教学智慧等,对教师从新手成长为一个成熟的专业人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新课程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需求也是与时俱进的。如果一位语文教师知识更新意识淡薄,那么他的基础知识就会陈旧,教育理论就会贫乏,知识体系构成和语文教学也肯定不会很理想,难以适应语文课程的改革。甚至,这样的教师连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都很难胜任,更不用提在新课程中做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育知识的创造者了。如果一位语文教师有非常强烈的知识更新意识,他就会在课程改革中努力的与时俱进,及时学习和了解语言学、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努力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时刻掌握语文课程改革方面的新动向,熟悉语文教育理论方面的新发展,努力用这些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语文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
二、扎实创新的专业能力
对语文教师而言,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其实就是将语文知识内化、然后再外化,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技巧传递给学生的能力。然而,语文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教学要求,很多老师都意识到了自己专业能力的不足和对新课改的不适应,甚至有的老师觉得“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不知道该如何教语文了”。那么,具备怎样的专业能力才能适应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呢?一方面是扎实的专业能力,一方面是创新的专业能力。
扎实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主要包括理解教材、驾驭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等语文备课能力;组织教学、运用教具、教学应变等语文施教能力;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和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等语文考评能力。
但是,具备这些能力还不能够完全胜任语文新课程的要求。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等。这些理念的落实要求语文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体现在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上,则要求语文教师要具备创新的专业能力,也即语文教师要始终以创造性的精神对待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尝试在语文教学的方法、内容、过程等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例如,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应该依此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改变原来单纯的归纳或演绎的讲解方式,探索“情景创设”、“协作学习”等新型的教学方法等。
除了对语文教学方法、内容、过程等方面的创新外,语文教师创新的专业能力还包括培养学生创造力的能力。传统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多在于学生的“接受”、“继承”和“积累”,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与研究。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师要走出传统语文教育的误区,多探索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很多种形式,比如设置一个想象的话题环境和思维平台,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也需要教师的不断挖掘和创新。
三、以科研促教学的专业发展意识
在长期重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当教学不再具有新鲜感和挑战性,就会变成例行公事,教师也会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对教学日渐厌倦,导致自我思考意识的钝化,自我发展意识的萎缩,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到最后还会产生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和职业危机感。
怎样才能打破这种恶性循坏的局面呢?最好的办法是:在教育活动和教学生活中,促使自己不断的思考、反思和总结,“边教学,边研究;边研究,边教学”。在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然后再努力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在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努力保持不断超越自我、发展自我的状态,努力成为教育实践的研究者和创造者。
新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但实际的情况是: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和科研的意识欠缺,惧怕变革,不重视教学经验总结,不撰写教学科研论文,更不知道如何从教学反思与科研中获得实践性知识充实、发展自己;一些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理解有偏差,认为教师的首要工作是教学而不是科研,教学的核心是上好课,教育科研应该是专家或研究人员的事;还有一些教师因为工作繁忙、理论欠缺,而对科研产生排斥心理,甚至怀疑教师研究的能力。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的角色意识还没有完全转变,没有意识到教师其实是教育知识的生产者、研究者和创造者,也没有意识到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
可以说,以科研促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好途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努力通过教学研究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作为教师的愉悦感和幸福感。许多优秀的教师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教育专家的。
四、合作、沟通、对话的教育教学态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新课程的实施其实就是教育秩序的重建。在新的教育秩序中,合作、沟通、对话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的追求目标。对于当代中学语文教师而言,拥有合作、沟通、对话的教育教学态度,非常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教师之间的合作、沟通和对话。传统教师彼此之间沟通很少,大都过着“自给自足”的“单干”生活,有自己的教案、自己的学生,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课程中的种种问题,甚至保留自己的绝活,互不交流和沟通,可谓“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在教学改革的要求下,教师之间不能再维持原来的“单干”生活,必须通过与别的教师的合作、沟通、对话,才能超越个人的局限,只有将教师之间的关系从个体之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积极的伙伴关系,才能在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合作开发课程资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真正促进语文教学改革。
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合作、沟通和对话。在没有课改以前,教师与学生的家长沟通是比较少的,彼此孤立。而在新课改全面实施的今天,为了保障新课改的顺利实施,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把家长看作重要的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家校合作。家校合作的主体应该是教师,教师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对话,消除分歧、统一认识,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甚至还可以共同开发家校合作课程,通过家长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和对话。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教”的问题,而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要将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这两个过程σ将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这两个过程相统一。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互相合作、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努力构建民主、平等、互动的新课堂。这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全体的参与、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则意味着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分享?br>
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沟通和对话。在传统教学中,主要依赖教师的讲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新课标要求教师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启发,共同探究,共享学习资源、相互取长补短。如合作搜集资料、合作制订学习方案、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互相评价等。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还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李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