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案例(北京版八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6-1-6编辑:互联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作者:霍春丽  时间:2017-08-23 19:04:46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 

    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得道多助”及“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是诵读。特别是像《孟子》这样富于文采的文章,诵读显得尤其重要。可通过不同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美读课文,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讨论点拨法 

    3.竞赛法 

4.比较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语设计:由“拔苗助长”引出孟子及《孟子》 

二,互说孟子及《孟子》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注意“夫”读二声 ”畔“读”叛“音 

2.教师示范背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气势。 

3.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稍作朗读指导。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4,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由”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展开讨论,归纳文言知识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3.教师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1)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幸之(离开。今义:往、到) 

    亲戚畔之(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护城河。今指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三里之城  封疆之界(的)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  委而去之(代词) 

以天下之所顺(用)        寡助之至    多助之至(到)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4)注意下列加点词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环:名词作状语            围 

   (5)古今异义 

亲戚:(古)父母兄弟;(今)有婚姻关系的 

去:(古)离开;(今)到 

池:(古)护城河;(今)池塘 

   (6)补充重点实词 

道:  就是王道、仁政      

米粟:泛指粮食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城 :内城           郭:外城 

君子:施行仁政的人 

    (7)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固,征服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四、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品析课文。 

提问:(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的内容? 

(4)本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句式上有何特点?讨论其作用? 

(5)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什么结论?“人和”的实质是什么? 下文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小组讨论回答:(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后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4)用了排比和双重否定句式。从多个方面强调守城一方占尽地利,但结果却弃城而逃,从而有力证明了“人和”的重要。整齐的句式,使得文章气势奔放,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从反面推论,指出“城民”“固国”“威天下”应当依靠“人和”,有很强的说服力 

(5)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实质:在于“得道”,即施行仁政,取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2,学生依据板书提示,背诵课文。 

五,总结升华 谈“人和” 

六,归纳全文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整理课堂发言,写一篇读后 

八,板书设计: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战争--治国 

      地利不如人和     需要“人和” 

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邵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