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能背诵名言名句。
2.了解孟子对为政及君臣之道的看法,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感受中华传统教育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流利诵读全文。
教学难点:理解孟子表达的为政和君臣之道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时:第八个课时(1-5)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①仁、义、智、礼、乐、生的实质意义。(引用原句回答) 《孟子离娄章句上》
②大孝的含义。(引用原句回答)《孟子离娄章句上》)
二、简介思想:
1.小恩小惠,不知为政(君子平其政,行辟(7)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2.君臣之道,恩义为报(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如此,则为之服矣。
三、合作感知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多种朗读方式,使学生正确流利读懂文章,感知文章,体会内涵:
1.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 3.全班齐读 4.分小组读等
四、讲述故事:
讲述孟子告齐宣王为政及君臣之道的故事,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领会名句
1.惠而不知为政。
释义:这是小恩小惠的行为,并不懂得从政
2.君子平其政,行辟(7)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 悦之,日亦不足矣。
释义:在上位的人只要把政事治理好,就是出门 鸣锣开道都可以,怎么能够去帮助百姓一个一个地渡河呢?如果 执政的人要去讨得每个人的欢心,那时间可就太不够用了。”
3.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释义:君主把臣下当手足,臣下就会把君主当腹心;君主把臣下当狗马,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一般不相干的人;君主把巨下当泥土草芥,臣下就会把君主当仇敌。
4. 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有故而去,则君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于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后收其田里。此之谓三有礼焉。
释义:臣下有劝谏,君主接受;臣下有建议,君主听从.政治上的恩惠下达到老百姓。臣下有什么原因不得不离去,君主打发人送他出国境,并派人先到臣下要去的地方作一番安排布置, 离开了三年还不回来,才收回他的土地和房屋。这就叫做三有礼
六、熟读课文,学生抽读
七、拓展意义
联系现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理解政治家治国平天下,当以大局为重,而不应以小 恩小惠去取悦于人,更不应以此来沽名钓誉以及互相尊重,你敬我一寸,我敬你一尺的道理。
八、教师小结
九、作业布置:诵读《离娄章句下(1-5)》
板书设计:
1、 徒杠:可供人徒步行走的小桥。
2、舆梁:能通车马的大桥。
3、辟:开辟,即开道的意思。
4、极:穷困,这里作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其处境极端困难。
陈有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