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议论文的教学还是没有太大把握,所以在备课上想的就比较多一些。
九上的第四单元,在文体上很鲜明,属于议论文体,这就决定了在教学中,这是不可回避的关键点。下面想对两篇文章,说说我的想法:
第一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拿到这个教材,首先想到“要用它干什么”,由此来确立教学目标。对这个文本,我想就解决两个问题,一,关注创造,树立意识。二,关注文体,搞定考试。
具体来说,在情感态度方面,用这个教材帮助孩子们树立“创新意识”,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契机。为了这个目标的实现,我在导语上就有意强调“创新”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借钱学森的“世纪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来引起话题,说的也比较随意,还给孩子们聊到这次外出学习,我个人对“创新”的体会。这些都是在“激发”孩子的热情,有了想“成为”的冲动,那么该怎么做?好,我们再来学习课文,看作者给我们的启发。
接着,关注文本,作为议论文魅力就在于它说理的逻辑性。(也就是“说了什么”,“怎么说”) 。
本文开头由图形引出一个话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再从反面说”只满足一个“会怎样,来确立”探寻“的必要性,而要”探寻“作者认为就得依赖”创造思维“,到此,才把这篇文章真正要解决的问题”亮出来“。然后,具体从两方面展开论述:创造性思维要素和区别是否具有创造力的人,最后小结,创新人才必须的条件。
文本最后一段是这样论述的:”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对这话进行归纳,首要的态度很明确,然后用四五个关键词提炼分论点,让孩子们知道:保持好奇心是原因,目的还是积累知识;所谓探求新思路就是在运用知识;灵感一定的“小”的,关键做到发展下去。所以,最后的归结为:“一种态度,三个关键”即坚守人人都有创造力的态度,做到积累知识、运用知识,和发展小灵感。
当我上完第一课时,把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立意在是:“怎样成为拥有创造力的人?”讲的时候也有些底气不足,既然是作者的观点起码应该是“陈述性”的,带着问号是什么意思,问题没解决,这样的“观点”势必就“含糊不清”。有师长指点“怎样具有创造力”这是作者的中心论题,对此的回答才是作者的论点”,那么,我能不能这样理解,找到文章的中心论题之后,能解决这一论题的“答案”就是作者的观点,这篇文章的观点,说到底就是“一种态度,三个关键”。
在“怎么说”的问题上, “发现清晰之美”:结构(引论、本轮、结论)分明;“设问”之妙;论法寻踪(对论证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品味语言。
第二篇文章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从题目切入,“格物”“致知”是什么?为什么“应有”?
文本首先很明确的提出中心论题,“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通过上一篇的学习知道,这肯定不能作为中心论点,那么能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就是题目,即题目就是本文的中心论点。作者先从反面说到传统教育的弊端,并举王阳明为例,又从正面说实验的重要性(从历史,从过程,从个人),最后做总结。
对这篇课文我教学侧重点:一,对比上一篇《事》内容和写法上的异同点。其中,我想强调一点,《应》的观点就是要有实验精神,说白了就是实践,就是“动手”(在课上,还让孩子们联系自己谈,怎样“动手”来学习知识),而《事》认为如何拥有创造力上最关键就是“知识的运用”,“知识的运用”不就是实践嘛!不就是”动手去做嘛!说到这,谈论的不就是“一回事”嘛。
二,是“论证方法的列举并分析” 。本文有举例,有道理,有对比,那么对每一种方法要注意:“用了什么(要概括)”+“为了什么”,而这种分析一定要结合“语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举了王阳明“格”竹的例子,就是为了证明传统教育的弊端;举了我在美国学习物理学科的困境,就是为了证明“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所带来的“不知所措”“没了主意”这一观点。传统教育漠视“格物”而现代科学重视“格物”形成鲜明的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在这篇课文中都不难发现。至于比喻论证,我是用课外一篇阅读材料《科学家的另一只翅膀》让孩子们体会比喻论证的作用,即生动形象的阐释了”关注社会热点,指导舆论导向"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杨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