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应加强学习。
作为小组合作的组织者- 教师必须在大力倡导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深入理解合作学习的本质,全面完整理解其意义,明确其只是学习方式中的一种,需要根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来选择应用,而不能只讲求“形式”而不重“实质”,以防止表面化、形式化、无效化的倾向。
2.小组合作前做好常规准备。
教师首先应建立合作学习制度,根据一定的原则(如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划分小组,确定组内分工及轮换方法,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意义及过程与方法,了解评价的标准。其次,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如尊重对方,鼓励对方,善于倾听对方的不同意见,善于提出自己的见解,遇到分歧及困难应如何应对,如何归纳概括组内意见等等。
3. 精心预设合作学习的内容。
部分教师在开展课堂活动时,无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碰见问题就小组合作学习(常见形式就是小组讨论),重点、难点要讨论,显而易见的问题也要讨论,更适合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也要讨论,甚至课本中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学生的意见基本一致,也要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行合作学习,好像只有这样处理问题才算真正体现了新课改精神。因此,合作的内容必须是学生有兴趣且难易适度的,一定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更需具有一定的探究空间并适合合作学习。
4.合作学习前的具体准备。
听过一节课,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一个环节:“假设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样?请马上小组合作解决。”接下来,合作学生的时间是多少呢?十五秒!确实,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间或“作秀”,在合作学习前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导致了合作学习做了无用功,浪费了课堂时间,还掩盖了部分甚至全体学生的困难与疑惑。因此,在课堂具体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步骤、要求及达到的效果,其次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最好是将获得的见解写下来,作为马上开始的合作学习基础。
5.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必须参与。
个别教师将组合作学习片面理解为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学生讨论时,教师往往是袖手旁观,甚至站在讲台之上,独自欣赏学生讨论的“热闹”场面而无所事事,生怕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妨碍了学生们讨论的热情。而事实上,学生们因为没有了教师的及时点拨引导,在小组学习中显得很盲目,甚至有些学生因逃离了教师视线而各行其是。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通过观察、巡视、指导等方式积极地参与,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难点及学生参与情况等;或将自己作为某小组的一员,与他们一起读书、讨论、发表见解等,从而准确地获得第一手信息,更有利于杜绝学生的闲聊、学生合作之后的指导及将来调整组织合作学习的方法。
6.做好合作学习之后的评价。
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解决的问题往往是一些有争议或从不同角度都可以做出合理解释的问题,可能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学生们讨论的成果、发表的意见,哪怕是很稚嫩的,都希望得到反馈,哪些意见很有价值,哪些意见需要商榷,哪些意见偏离了主题,他们都需要得到教师和其他学生的评价,对于讨论中产生的新困惑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与帮助。因此,教师不能对学生们发表的看法进行简单处理,不管学生们的意见是否合理有说服力,只是一味的肯定、表扬、加分,于是出现了上黑板记分的学生络绎不绝,管记分的同学“手不释笔”的现象。因此,在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师生对合作学习的成果做具体的评价,帮助分析不足的原因,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在关注学习结果评价的基础上,更要侧重对合作过程的评价,注重对小组集体的态度、表现及合作方法等的评价等,如组内成员是否积极、专注,合作方法是否合理等等。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的精心的准备指导,需要有价值的内容、良好的方式方法、有效的反馈及包括过程与成果在内的有指导意义评价,只有这样,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小组合作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优势互补,实现小组成员的全面进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赵佩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