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生活沃土回归真实写作 作文指导

发布时间:2016-6-26编辑:互联网

 聆听了北京市教科院李卫东老师的讲座,如醍醐灌顶一般,我心里顿时亮堂了许多,一句话,怎一个“好”字了得。

的确,以往作文,总是学生不愿写,老师难得看,既苦了学生又累了老师。所谓好作文,差不多都是被老师逼出来的,学生的作文几乎只有一个读者,那就是老师。想想学生写作的情景,无不令人扼腕叹息。曾记得,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我,十分孤陋寡闻,简直就像可怜兮兮的井中之蛙,一旦遇上作文,就只好“双手抚白纸,两眼望青天”了。从教二十多年,尽管教育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然而我始终还是被应试教育束缚了手脚,哪敢越雷池一步,悲哀啊!我的弟子虽然不是那种把刀架在脖子上上才肯动笔的学生,但是每每写作时,学生那种惨不忍睹的情景却时时如钢针一般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他们的情形,跟我当年写作时的情景根本好不到哪里。

教学上,我时常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卯足“干劲”,努力前行。殊不知,事情往往事与愿违。我们做了令国人所不平不满甚至不耻的事情,居然常常还背负误人子弟的骂名。不是吗,最近有报道说,武汉市有七家人因不满现行教育,将自己的孩子置于僻静深山,自己“教”孩子,网民姑曰“桃源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更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我不得不承认,是我没有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量,是我缺乏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的执着精神。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发展思维, 扩大视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语文和生活有密切关联,缺乏生活体验,写起作文来当然就空洞无物,无病呻吟了。离开生活,语文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然就会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情形。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的兴趣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只有在五彩缤纷的生活中,获取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精美文章。我觉得片面追求作文新颖的形式和传授各种技巧性写作方法,都是一种舍本逐末、急功近利的搞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告诉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做人,如何认识社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实践观等显得尤为重要。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把切身的体验、独到的认识、真实的感受一一写出来,我想学生不仅仅在写作上有收获,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灵魂上有更大的收获,鱼和熊掌可以兼得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这一学期,我基本上要求学生写贴近自身生活实际的文章,比如对父母的感恩,同学画像,描绘学习生活场景,叙写生活故事,畅谈生活万象等。不管哪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写一些,也不乏生动有趣之作。据后来调查,暂时没有学生不喜欢写作文。切身体会,绝不想卖弄,只不过想说明一些问题罢了,比我做的好的老师,成千上万,他们才是教育的中坚吧。因此我觉得要回归真实写作,必须扎根生活这方沃土。

以上只是个人肤浅认识,不对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余振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