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时段,孩子将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他们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习惯,新的学习方式,从生理上来说,他们将进入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期--青春期。比其他更重要的还是来自情感方面的困惑。情感方面问题有与家长的相处,与老师的相处,但最重要的是与异性同学的相处。对于从事初中班主任多年的我,体会最深的是班主任要处理好学生的青春萌动,对异性的朦胧爱恋,让学生能健康顺利地度过青春期,留下一份美好的青春回忆。
一、防患于未然,多上生理心理辅导课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现在少男少女营养状况普遍良好,身体发育加快,青春期萌动从初一就较明显。更兼之现在电影、网络、书刊、杂志等各种媒介发展迅速,其中也包含了不少色情内容,初中学生处在人生早期的社会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性生理发育和心理发育都不成熟,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大部分以模仿或盲从的形式接受外来环境的影响,易受环境诱导,对新奇的东西感受特别强烈,使初中学生对爱情充满了幻想。
针对这样的现状,在每周的主题班会中不定期的说一说青春期知识,穿插在安全,卫生,培养良好习惯等班会中进行,不特别引起孩子的关注,把青春期的教育融入到平时的常规教育中,让学生意识到青春期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青春期的发育是正常健康的,也给学生准备一些影像资料,案例,让学生从中感悟。
另外,利用语文教师的优势,课堂上因势利导。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情感类文章,借助文章,正面宣传,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意味着爱与责任。九年级教材中有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情是什么》,学完后学生的作文令我欣慰,作文题是《我这样看待爱情》,学生的观点,想法可以说是朝着健康的,积极的方向发展,利用课文可以对青春期学生情感有正确的导航。
二、循循善诱,给予关爱,让学生融入到班级的大家庭
现在的中学生一般都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的宠爱,养成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潜在的自我意识也影响到了孩子的恋爱观甚至对待性的态度,心中少了一份胆怯,多了一份妄为,少了一份责任,多了一份散漫。 中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理智尚未能充分发展,还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而此时又是学习的黄金时代,学习任务重,各方面压力大,使他们易陷入情感中寻求对现实的逃避。
在我的班上,出现过这样的例子。一个平时品学兼优的男孩,平时让老师极放心,一直是班上的班长,老师的左膀右臂。有段时间上课发现不对劲,开小差,甚至有点答非所问。我敏感的意识到有问题,课下我找他谈心,问家里有没有事让他烦心,说没有。自己有没心事,他也矢口否认,问不出所以然。我还是不放弃,侧面了解打听,并且下课有同学开他玩笑,我知道他的问题出在哪了。作为班长的他,较优秀,也易受女孩的青睐,有一个学习也很好的女生,长相娟秀,也许在学习上,工作上的接触,让他们有了青春的朦胧情感,自然学习有点分神。
了解了事情经过,觉得既不能不闻不问,也不能小题大做,两个都是可爱的孩子,这种事处理不好会伤及孩子,甚至会让他们走上歧途。我没有把他们的情感变化当成洪水猛兽,也没有马上汇报给双方家长,怕农村家长给予孩子的是简单粗暴的批评,效果就适得其反了。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的个性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找来男同学进行个别的谈心教育,寓教育于谈心之中;对女同学只通过适当形式的“暗示”教育;通过分别疏导,讲述学习的重要性和过早陷入情感沼泽的危害。
在此期间,课余组织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转移他们的“兴奋点”,引导男女学生正常交往中建立真挚的友谊。搜集一些青春期教育的材料,如怎样对待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青年人的理想与道德,女性的自尊、自爱等,让他们懂得自我约束、珍惜年华,把主要精力用在求知识、努力学习上,另外还列举生活中和身边的一些事例,帮助他们在一些重大问题上明辨是非分清良莠,端正方向,增强对某些错误认识的免疫力。
一段时间后,细心的观察中,觉得两位同学的关系正常化,上课也越来越专注,也许因为这两个同学都是优秀的,所以理解老师的说法做法更快。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看来班主任对初中产生朦胧情感学生的教育,要坚持“宜疏导,不宜堵,宜个别施教”的原则,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束之以规相结合。
今年高考结束,喜讯传来,两位学生都考上了本科,真的为孩子欣喜,青春期的迷惑,老师正确有效地帮助,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啊。
三、家校联手,互相沟通,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随着现代的离婚率增长,农民工进城务工,单亲家庭和隔代抚养越来越多,在这种家庭里生长的孩子由于缺乏母爱或父爱,在与异性的接触中会产生愉快的心理,这是他们在家里从没有体会过的。有些父母没有离异的,在生活上也有严谨的作风,但由于严谨的思想太浓,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也不善于和子女沟通,思想保存在封建时期。他们动不动就说教、呵斥,甚至动手,孩子在家中没有发言权,容易引起其心理不平衡和压抑。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与父母之间不再是无话不谈,沟通和交流减少,心理距离越拉越大,认为在父母那里得不到理解,便在同龄人中寻找知音。而异性之间有感情互补的特点,就可能去和平时谈的来的异性倾诉,毕竟和同龄的异性相处比与同性的相处更有安全感。这样的接触会使男女学生久而久之互相形成情感依赖。对这类有家庭原因的孩子,班主任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有一次,一个家长打来电话,在儿子落下的手机里发现了一些与女同学交往甚密的信息,家长非常担忧。直问老师怎么办?怕孩子的学习一落千丈。那位学生,品行优良,父亲在他初一时因病去世,给家庭留下了一堆债务,母亲去工地做男性做的活挣钱还债,早出晚归。孩子和年迈的祖父祖母生活在一起,很懂事,经常为家庭分担家务,对老师特别有礼貌,上课也很认真,学习总保持年级前几名。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我首先劝其母亲不要简单粗暴的责备,也不要太大惊小怪,现在的时代和以前不同,我们联手对孩子进行教育。
分析学生之间产生情感的原因,认为内心缺少“温暖”应该是孩子过早陷入“情感问题”的最大诱因。那个女同学在作文中曾以故事的形式表露过父亲有了第三者,觉得母亲可怜。对于这样一些孤单成长、缺少“温暖”的孩子,如果突然有一天,一个男孩或一个女孩走进他们的生活里来,那就是一阵温暖的暗流,谁也不舍得离开。我找到这两个学生,借用了一个例子:
“一棵桃树,因为春天来了,开始发芽了,多好的春天啊,给万物带来了生机,一棵芽,以后就是一朵桃花,将来就是又大又甜的桃子。怎么这里已开了一朵花?开早了啊!现在还没到开花的季节,没到季节的花是一种无结果的花啊!”两个学生听到这里,心里似乎被猛撞了一下,接着又继续:“争春,不一定提前表露,早柳提前发芽,但春天刚到,就开始枯黄;竹笋,春日还把头埋在土里,吸收着丰富的营养,后来拔地而起,直冲云霄。”他们听到这里,内心世界产生了激烈的震荡,羞愧地低下了头。
动员母亲没有直接与孩子关于这件事交流,因为在中国的农村,家长与孩子的这种直面交流不易,我建议母亲写了一封信,放在孩子的床头,诉说了自己对他的关爱,对家庭的责任,对他未来成长的希冀。后来听哪位母亲告诉我,孩子给她回了信,表示一定心无旁骛,认真学习,对同学会是单纯的友情,感谢母亲的培养教育。母亲说着,眼里闪出了泪花,一个劲的谢谢老师。
总之,鉴于当班主任的经验,实实在在体会到对学生中出现的情感问题要善于诱导,从对学生的关怀爱护出发,在彼此理解、信任的融洽气氛中,尊重学生人格,追根溯源,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引导学生,有区别、有针对性地实施生理及心理健康教育,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班主任应当好学生生活道路上的引路人,防止不良思想行为的侵袭,使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
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