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三句话,解读大文章--试论《兰亭集序》的气与象 作文指导(人教版高一)

发布时间:2016-8-5编辑:互联网

                       王光立

    言及《兰亭集序》的文脉,大家都会注意到文中每段的一个关键句,即“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并进一步以“乐”“痛”“悲”三个字来概括之。但对于作者“乐”“痛”“悲”的内涵和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解上却常见割裂、对立或讲述上的似是而非,这些,皆由只见其外“象”而不知其内“气”导致。

“气”指作者心气,即隐含在文字中的作者心灵世界的本质。“象”指作者心象,是作者心灵世界在语言上的显性显现。

“乐”“痛”“悲”的内涵是什么?

我认为其“乐”为一,即由眼前之景美、事雅、情畅而引起的对人生的满足感,大家所见略同,此不赘述。

关键是“痛”的理解,其“痛”有二。一般认为是作者由眼前之乐进而乐极生悲,联想到人生的短暂,死亡的不可回避而有了人生悲凉之感慨,我认为这个人生悲凉之感的理解十分不确。作者的 “痛”不外乎有二:一痛“老之将至”而“感慨系之”,二痛人生“终期于尽”。但这不是悲凉。

“老之将至”表面是言生命短暂,但要注意前文还有“不知”二字,我们就会发现它是写人在感到高兴和满足的时候的情景,人完全沉浸在欢乐之中,竟会不觉察到衰老的逐渐靠近,作者言及于此,不是要否定人生追求快乐的合理性,恰恰相反,而是极言人处在快乐时忘怀一切的情景。

再说“感慨系之”,“感慨”与下文的“以之兴怀”意思相近,可结合起来考虑。一般认为,是那让人欣悦的事、物、人成为陈迹的时候,心里总免不了伤感,我认为恰恰相反,喜欢的对象终究成为过去,也许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我们哪里就只能剩下伤感呢?另一种可能是,当那喜欢的人事成为过去,我们回想起来,还记得他的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间流露出的温情,可知那流觞曲水、茂林修竹间蕴蓄的无穷意趣何曾让作者忘记。譬如我们生活中的同学聚会,当那欢乐的情景成为过去,我们会在心灵的底片上保有温暖的记忆,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还会寻了那熟悉的校道,那校园和煦的阳光,来聆听当年的欢声笑语……所以说“系之”也好,“兴怀”也罢,实际上也可以是而且这里也应该是对那一份欢乐时光、欢乐情绪已成为了一生滋养的一种牵挂,一种不能忘怀的追忆。

再说“终期于尽”,有人从中看到了悲凉,生命终有完结,如何不令人心伤。可是你没有看到,如果生命是欢乐的,是实有价值的,既然结束便意味着你不能尽享这一份独有的快乐,这“痛”中便分明是一种爱惜,一种挽留,一种警醒。作者的意思是要说,人生是多么美妙,假如生命能够长久,我当一觞一咏,畅叙满怀幽情;游目骋怀,极尽视听之娱。不是生命无趣让我痛苦;不能长久地拥有快乐,这才是我的痛苦所在呀。后世的“春宵苦短日高起”便大有此味。从这份“痛”中,我们读到的怎么不是作者对人生之乐的强烈追求之愿望呢?如果说庸庸碌碌、混混沌沌的人不知人生之痛,那么知痛之人是人生的深刻洞察者,他见得出人生的荒凉;如果说见出荒凉而生消极虚无乃情有可鉴,那么见出荒凉而依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出之,则是人生的智慧演绎者,他们表现出的是对生命的无限珍惜的态度。

解读了“痛”,最后说到“悲”。

其“悲”有三。一是悲“一死生”“齐彭殇”的“昔人”,只见生命的虚无;二是悲“今之视昔”的“今人”,亦只见出古人对生命的悲叹,不见生命固有的乐趣;三是悲“后之视今”的人,亦将只见今人像昔人一样的悲观虚无。作者的“悲”不是悲人生的无生趣而是悲人们的不见其生趣。

作者看待人生正好与他们相反。很多人把这里几个问题理解错了。

本段作者先说我不能对于昔人一律的悲观论调表示内心明白,我是本来就知道“一死生”“齐彭殇”之错误的--特别要注意的是“每览昔人兴感之怀,若合一契”,此句中“若合一契”是说昔人的言论好像一律,而不是像有人理解的“我和他们好像一样”;“未尝不临文嗟悼”,是表达我不能理解昔人一律的悲观论调,而不是有人理解的是从昔人那里寻得知音的感慨;“固”,只能讲为本来的意思,而不是有人理解的“这才”的意思--后又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意思分明是说我更希望以后的人,能从这些兰亭集诗和这篇文中读到积极健康、乐观豁达的人生情态,而不要像“昔人”和“今人”那样再一味地悲观下去。

“今之视昔”与“后之视今”的“今”,结合文脉来考虑,是泛指把人生看得悲观的士大夫们及他们的悲观论调,这不包括参加兰亭集会作诗的群贤及他们的作品在内,所以后文中言“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故”领起一个结论,意在拿时人来修正士大夫们,即把参加兰亭集会的“时人”与“后之视今”的“今”作为对立的一面,肯定与会贤人及其诗作的积极意义,而否定批判“今人”的悲观虚无。

他从来就没有结论出人生是悲观的。王羲之是骄傲的,他在这里,有意无意地表现出自己及自己这一群的高标独立,非同一般,肯定着自我生命的价值,这也是本文光彩耀眼的所在吧。如果把第二段之“痛”理解为悲观伤感之类,则不仅文气无法联通,更对作者的思想情感把握也不准确了。

这样一来,我觉得“乐”“痛”“悲”三者之间的联系便已明了。乐为真乐,痛是因为追求乐之不能久长,悲是悲叹人之不能见乐,作者始终在说人生是快乐的。原来有人认为的第二段插断了文意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那么通篇来看,作者的心象有三:“乐”“痛”“悲”,其实心气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乐”--享受快乐、追求快乐、保持乐观。“乐”中见出直率,“痛”中见出旷达,“悲”中见出深邃。

最后有一个总结。同样是洞穿人生的荒凉,王羲之在积极乐观中表现出心胸的豁达,以心胸豁达书写着对生命的珍惜态度;同时的陶渊明在洁身自好中表现出对心灵清洁的境界的追求,以心灵的清洁昭示着人的意识的觉醒;而至鲁迅先生,则在在对抗作战中表现出心志的崇高,以伟大的精神表现出对社会责任的勇敢担当。如果说王羲之较人多一份智慧,陶渊明较人多一份清洁,则鲁迅先生乃堪称大智大洁者。

他们,都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人生启迪。

                                         2007年3月

(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之友》)

 

王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