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学案 (人教版高二必修五)

发布时间:2017-10-25编辑:互联网

 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 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解读陶潜的隐逸诗人的形象

教学难点:“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 归纳总结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链接:         

   陶渊明(367-427)名潜,字渊明,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诗人,我国的第一位田园诗人.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辞”是一种古代文体。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也称楚辞;又因屈原所作《离骚》是这种文体的代表,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赋并称,统称为辞赋。这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富于抒情和浪漫气息,很象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

补充:陶渊明的家乡是靠近庐山的江南农村,他29岁才出仕。江南农村特有的秀丽风光陶冶了他率真洁净、无拘无束的品格。他虽然“性本爱丘山”,但并不甘心终老田园。青年时代的他也渴望有所作为,但生逢乱世,又没有高贵的门阀可资凭借,再加上“性刚才拙,与物多忤”,所以几仕几隐,在41岁那年,他毅然拂袖归田,矢志躬耕,直至终老。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

1、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瓶无储粟(   )  求之靡途(   )   田园将芜胡不归(    )   舟遥遥以轻飏(     ) 引壶觞以自酌(      )   眄庭柯以怡颜(     )  策扶老以流憩(     )   

时矫首而遐观(    )   云无心以出岫(    )   景翳翳以将入(      )  

将有事于西畴(    )   既窈窕以寻壑(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  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       )

2、序文主要交代了什么内容?

二、文本探究

本文可分成三部分,第1段为一部分,第2、3段为二部分,第4段为三部分。

   1.一部分重点词语整理

(1)田园将芜胡不归

(2)奚惆怅而独悲

(3)实迷途其未远

(4)问征夫以前路

(5)恨晨光之熹微。 

文本分析:本段分为两层,一层写                                ,另一层写        

                   。

2.二部分重点词语整理

(1)乃瞻衡宇

(2)三径就荒

(3)眄庭柯以怡颜

(4)审容膝之易安

(5)策扶老以流憩

(6)抚孤松而盘桓 

(7)复驾言兮焉求

(8)乐琴书以消忧

(9)将有事于西畴

(10)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文本分析:这一部分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归田的生活乐趣?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三部分重点词语整理

(1)曷不委心任去留

(2)为乎遑遑欲何之

(3)聊乘化以归尽

(4)乐天天命复奚疑!

文本分析:用原文回答点出本文主旨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三、难点突破

提问: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含有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合全文内容,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四、总结 

   陶潜,入仕为官是他的初衷,鄙弃官场是他的节操,淡泊明志是他的追求,躬耕田亩是他生活的保障,琴书诗酒是他的生活情趣,固穷守节是他归隐意念的巩固,乐天知命是他人生的真悟。 读《归去来兮辞》,是了解陶潜的隐士情怀,了解中国古代的隐士文化的一个窗口。

本文语言朴素,音节谐美,犹如天籁,呈现出一种天然真色之美,纯真可亲。我们应感谢陶渊明,是他用性灵,用良知为中国士大夫在精神世界里建成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为我们营造了平淡自然的艺术境地。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作为古代文人心灵中的一片净土,作为时代尘嚣中用尊严扛起的一面旗帜

五、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1.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请找出来,分析它们的词义。

田园将芜胡不归

  奚惆怅而独悲

  复驾言兮焉求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2.本文活用的词语有哪些?请找出来加以解释。

眄庭柯以怡颜

审容膝之易安  

乐琴书以消忧

     或棹孤舟     

拓展延伸: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他的诗歌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以《归去来兮辞》著称文史。

读山海经(其十)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注释 :

①《读山海经》共十三首,成一组,本诗是第十首。《山海经》共十八卷,内容多是记述古代海内外山川异物和神话传说。 

②精卫:古代神话中鸟名。据《山海经北山经》及《述异记》卷上记载,古代炎帝有女名女娲,因游东海淹死,灵魂化为鸟,经常衔木石去填东海。衔:用嘴含。微木:细木。 

③刑天:神话人物,因和天帝争权,失败后被砍去了头,埋在常羊山,但他不甘屈服,以两乳为目,以肚脐当嘴,仍然挥舞着盾牌和板斧。(《山海经海外西经》)

古诗大意:

精卫口含小小的木块,将要填平深深的大海。刑天失败仍挥舞盾斧,刚毅的精神始终存在。 

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徒然胸怀昔日的雄心,美好的时刻怎可期待! 

赏析:

精卫和刑天,歌颂他们坚强的意志和斗争的精神,实际是表现作者自己不愿与黑暗现实安协的精神,而且企望能够舒展自己壮志的时机到来。

   全诗托事抒怀。借写精卫、刑天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来寄寓自己的怀抱和意志。妙在全诗不写作者自己的情抱和意志,而全从歌颂精卫和刑天中曲折道出,更见隽永含蓄。

学后反思(学生):

 

杨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