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雨巷、偶然(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11-8编辑:互联网

 2、诗两首

雨  巷

戴望舒

【相关知识】

1、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1950),现代诗人。浙江杭县人。1926年开始创作新诗,是“现代派”诗人代表。1932年留学法国。1938年赴香港从事抗日宣传工作,后被日寇逮捕入狱,倍受折磨,但坚贞不屈,1949年回大陆,翌年病逝。戴望舒是五四以来有影响的诗人,诗歌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29年出版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一诗是其成名作,叶圣陶赞誉“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这首诗是中国象征派诗中最成功运用暗示性抒情的典范。有诗集《望舒诗稿》、《望舒草》、《我的记忆》、《灾难的岁月》、《戴望舒诗选》、《戴望舒诗集》、《戴望舒译诗集》等。

2、时代背景

此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中国是一个黑暗的时代,作为一介书生,在那样一个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的寂寥“雨巷”里,他感到伤怀,痛苦,但又有难以割舍的理想,于是他在那“雨巷”中徘徊,寻觅。

3、题目解说

此诗写于1927年夏天,最初发展在1928年8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八号上,当时任编辑的叶圣陶收到这首诗以后,说它“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作者出由此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雨巷”是一个象征,阴沉沉的梅雨季节的江南小巷,使人想到很多很多的东西。诗中的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的象征,也是诗人理想的象征。诗歌以深沉优美的旋律,细腻传神地暗示了诗人低徊而迷茫的心境。

[教学设想]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此境地中,诗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我”对“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具有时代特点的心路历程。在教学中可以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意象的解析。使学生紧扣文本,在捕捉、分析意象的特点后,了解到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雨巷中孤独的ㄔ亍着的彷徨者。可以引导学生合理地补充情节,填补诗歌空白,使意象清晰。借此来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第二层次:知人论诗、知世论诗。结合诗人的经历,诗人的感受,我们可以了解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的心境。第三层次:象征手法的运用。诗中的“我”“雨巷”“姑娘”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美好理想的象征。由此理解“我”在孤寂中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第四层次: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体会本诗的语言特点。

[原诗]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①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②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③。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④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⑤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静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⑥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1927年夏

[注释]

1、彷徨:走来走去,犹疑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2、寂寥:寂静;空旷。

3、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古诗词有以丁香象征愁怨之情的,如“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丁香,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卵圆形成或肾脏形,花紫色或白色,有香味,花冠长筒状。供观赏。有时也将其花叫丁香。

4、彳亍(chì chù):小步慢走的样子

5、太息:出声叹气。

6、颓圯(pǐ):倒塌。

[点评]

本诗借助具浓重象征色彩的意境,运用低沉而优美的韵调,抒发了作者浓重的失望和彷徨的情绪。

全诗共七节,可以分三层。第一层(1节)写雨巷中的期望;第二层(2-6节)写梦幻中的丁香;第三层(7)写浓重的失望和彷徨。开篇作者描绘了一幅梅雨季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主人公--也是作者的化身,他孤独寂寞于绵绵细雨中,尽管如此,他怀着一点朦胧而痛苦的希望:“或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想像中的姑娘美丽而又愁苦,“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哀怨又仿徨”,可说是同病相怜,是主人公渴望的知己:“我”多么渴望能够与她说些什么啊。然而她内心充满了“冷漠、凄清,又惆怅”,她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飘去,所有的美丽和惆怅在如注的雨歌中消散。剩下的仍然是“我”在悠长的雨巷中孤独的彷徨。

诗中作者创造了一个富于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这里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暗指黑暗而沉闷的社会,这里,没有声音,没有欢乐,没有阳光,“我”则一个人彳亍于雨巷的彷徨的孤独者。丁香姑娘,则是美丽而忧愁的理想的象征。全诗语调优美,回环往复,如低沉忧伤的音乐缭绕不断。《雨巷》是中国现代诗歌一朵气味芬芳的紫丁香。

重点分析“丁香”意象,“丁香一样”的姑娘的特点。 

    投影: 

             摊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楚暮,接天流。 

               代赠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古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不以颜色艳丽、香气浓烈著称,但她温柔恬静,深沉多情;她的清香持久悠长,也就更能沁人心脾,她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 

     诗人用丁香比喻所爱所欣赏赞美的少女,把自己和丁香姑娘在思绪和感情上紧紧地联系了起来。 

    《雨巷》一开始就用“我希望逢着……”的句式,把与丁香姑娘相遇,作为最大的悬念提了出来。以下就紧扣着姑娘、姑娘和“我”的相似,描写、刻画姑娘的行为动作、外形神态,并探索着她的内心世界,表现了热烈期待的态度。但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这里表现了主人公执著追求但又无法把握的孤苦心情。

(一)根据前面对意象的分析,进一步思考:“雨巷”又有何象征意义? 

      诗歌刻画了阴冷的绵绵细雨,刻画了悠长寂寥的雨巷。在这里,“雨巷”正是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的象征。 

(二)  “丁香一样”的姑娘有何象征意义? 

《雨巷》诗人刻画了一个满心哀怨惆怅彷徨、撑着油纸伞走过的姑娘。这“姑娘”正是诗人理想的象征。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这种心态,正是大革命失败后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政治低压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于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实反映。《雨巷》再现了当时一部分青年心灵深处的声音。我们分明可以看到青年人在理想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十一月六日   中国海上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28年夏天。伦敦。一个三十开外、身材颀长、面容清秀的年轻人在康河边长久的踯躅。他看不倦河畔水色,听不厌近村晚钟。这康河以及河上的康桥,还有那上游的拜伦潭,潭边的果树园……一切是那么熟悉,而如今却又不得不向它们告别。

这位风度潇洒、相貌英俊而又略带倦容的人是谁?他为什么要到这里?

他就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一个风流倜傥、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短命诗人--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生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他的一生是幸福的,却又是痛苦的,这个我并不多说,有兴趣的自己动手去查阅资料,我要说的是诗人的“康桥情结”: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1928年夏天,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国途中的轮船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其他名作:《偶然》、《沙扬娜拉》等。

胡适说:“他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由爱、自由、美三朵鲜花所编制的诗的世界--

二、整体感知

1、题目:题目中的“再”,交代了这是诗人第二次离开,第一次的离开,作者写就《康桥,再会吧》,如今情难自控,再次挥笔成诗,可见作者对康桥的依恋。此外,告别的对象不是人,而是物,是优美宁静的康桥风光。就从这点上说,这首诗较之于一般的离别诗,就显得新颖而又含蓄。

2、朗读。要求入情入境地诵读这首诗。

①正音,正字。青荇    榆阴    漫溯    斑斓    笙萧

②教师范读。

③学生自由朗读。

④交流诵读感受。(感情变化:依恋-欢欣-陶醉-执着-激动-沉默-平静)

三、讨论:

1、胡适所说的诗人的“爱、自由、美”的人生观可以在诗中那些地方可以找到?

提示:①无限眷念,难舍难分--真爱无声

(开头的三个“轻轻”,使我们体会到,康桥的宁静与优美已经深深印刻在诗人的内心深处,以致于诗人在即将告别之际,也不忍打破康桥宁静之美,这种细腻而真实的惜爱之情缘自诗人对康桥对美好自然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也为全诗确定了情感基调。结尾处的三个“悄悄”,比起“轻轻”,略显沉重,但是,通过诗歌主体部分感情变化可知,诗人在壮怀激烈准备高歌一曲的时候,读懂了“悄悄是别离的笙萧”这一清淡雅致的离别主题,因此以沉默的姿态悄悄告别,可以说,感情上更是加深对康桥的尊重和热爱。可谓真爱无声。)

学生也可以从选择美好的自然物象(比如“做一条水草”表明永不分离等)来表现热爱自然这一角度作答。

②寻梦放歌,潇洒挥手--自由无边

(儒雅的文人也当是性情中人,寻梦就是寻找自由,寻找爱情。当唱欲唱,却又不唱,看似矛盾,好象感情受到了压制,实际上却体现了诗人还给静谧的康河风光以自由而获取自己心灵上的更大自由。从开头的招手到结尾的挥一挥衣袖,感情由眷念到洒脱,境界顿出。)

学生也可以从“做一条水草“等语句分析诗人对待“物”的民主、平等态度。

③如梦如幻,如画如歌--大美无形

(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有着陶渊明的动人幻想。在康河的柔波里,也有着徐志摩的美好理想。可以说,这是诗人现实中的桃花源。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优美的意象,描绘出一幅静美悠闲的西方油画。加上整齐的诗行,鲜明的节奏,平平仄仄起来,声调舒缓有致,参差错落,就像一支动听的小提琴乐曲。那旋律真是太悦耳、太让人陶醉了!每节的换韵,又使得我们听出了旋律的流动之美。首尾的呼应,又使得乐章的回环严密。而这一切的造化了无痕迹,得益于诗人那颗敏感纤细的心,到这里我们可以悟出:康桥是美丽的,康河的河畔是美丽的,而最美丽的当时诗人那颗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的心了!)

学生可以从意象上进行分析,可以抓住色彩进行想象。不赘言。

2、进一步通过诵读感受“新月派”诗歌的“三美”主张

建筑美: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    回环呼应--(形式)

音乐美: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语言)

绘画美: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意境)

四、课堂练习

怎么理解诗题中的“偶然”?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参考资料:

写于1926年5月,初载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署名志摩。这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

能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徐志摩的这首《偶然》小诗,对我来说,用上“情有独钟”之语而不为过。

诗史上,一部洋洋洒洒上千行长诗可以随似水流年埋没于无情的历史沉积中,而某些玲珑之短诗,却能够经历史年代之久而独放异彩。这首两段十行的小诗,在现代诗歌长廊中,应堪称别备一格之作。

这首《偶然》小诗,在徐志摩诗美追求的历程中,还具有一些独特的“转折”性意义。按徐志摩的学生,著名诗人卡之琳的说法:“这首诗在作者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卡之琳编《徐志摩诗集》第94页)新月诗人陈梦家也认为:“《偶然》以及《丁当-清新》等几首诗,划开了他前后两期的鸿沟,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气,用整齐柔丽清爽的诗句,来写那微妙的灵魂的秘密。”(《纪念徐志摩》)。的确,此诗在格律上是颇能看出徐志摩的功力与匠意的。全诗两节,上下节格律对称。每一节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个音步组成。如:“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壳,”每节的第三、第四句则都是两音步构成,如:“你不必讶异,”“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音步的安排处理上显然严谨中不乏洒脱,较长的音步与较短的音步相间,读起来纡徐从容、委婉顿挫而朗朗上口。

而我在这里尤需着重指出的是这首诗歌内部充满着的,又使人不易察觉的诸种“张力”结构,这种“张力”结构在“肌质”与“构架”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意向”与“意向”之间诸方面都存在着。独特的“张力”结构应当说是此诗富于艺术魅力的一个奥秘。

所谓“张力”,是英美新批评所主张和实践的一个批评术语。通俗点说,可看作是在整体诗歌的有机体中却包含着共存着的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辨证关系。一首诗歌,总体上必须是有机的,具各整体性的,但内部却允许并且应该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张力。充满“张力”的诗歌,才能蕴含深刻、耐人咀嚼、回味无穷。因为只有这样的诗歌才不是静止的,而是“寓动于静”的。打个比方,满张的弓虽是静止不动的,但却蕴满饱含着随时可以爆发的能量和力度。

就此诗说,首先,诗题与文本之间就蕴蓄着一定的张力。“偶然”是一个完全抽象化的时间副词,在这个标题下写什么内容,应当说是自由随意的,而作者在这抽象的标题下,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遇”之类的作标题,虽然未尝不可,但诗味当是相去甚远的。若用“我和你”、“相遇”之类谁都能从诗歌中概括出来的相当实际的词作标题,这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张力,自然就荡然无存了。

再次,诗歌文本内部的张力结构则更多。“你/我”就是一对“二项对立”,或是“偶尔投影在波心,”或是“相遇在海上,”都是人生旅途中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都以“二元对立”式的情感态度,及语义上的“矛盾修辞法”而呈现出充足的“张力”。尤其是“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一句诗,则我以为把它推崇为“新批评”所称许的最适合于“张力”分析的经典诗句也不为过。“你”、“我”因各有自己的方向在茫茫人海中偶然相遇,交会着放出光芒,但却擦肩而过,各奔自己的方向。两个完全相异、背道而驰的意向--“你有你的”和“我有我的”恰恰统一、包孕在同一个句子里,归结在同样的字眼--“方向”上。

作为给读者以强烈的“浪漫主义诗人”印象的徐志摩,这首诗歌的象征性--既有总体象征,又有局部性意象象征--也许格外值得注意。这首诗歌的总体象征是与前面我们所分析的“诗题”与“文本”间的张力结构相一致的。在“偶然”这样一个可以化生众多具象的标题下,“云--水”,“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或组构。这正是“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易系辞》)的“象征”之以少喻多、以小喻大、以个别喻一般的妙用。或人世遭际挫折,或情感阴差阳错,或追悔莫及、痛苦有加,或无奈苦笑,怅然若失……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长伴人生。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在他的许多朋友中,包括师辈的梁启超、同辈的郁达夫、陈西滢、刘海粟等,亦包括晚辈的陈梦家、沈从文等,没有一个不赞赏佩服他的才华和品行的,正如沈从文所言:“他那种潇洒与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以及对于普遍人生方汇百物的热情,人格方面美丽放光处,他既然有许多朋友爱他崇敬他,这些人一定会把那种美丽人格移植到本人行为上来。”足见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充满着诗人气质的作家,徐志摩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既表现出这位旷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时亦流露出这位生活在乌托邦中的理想主义者的幼稚和可笑。徐志摩不但爱情上是一个“情种”,在政治上亦是个赤子。他的许多散文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时弊,表现了资产阶级文人慷慨激昂的人道主义情感。当然若是论徐志摩的散文深义,它恐怕既无鲁迅之深刻尖锐及宏阔感,也没有郁达夫之练达及沧桑感,但就其抒情性特征则是任何一位现代散文家不可比拟的,始终充溢着饱满的激情,哪怕是颓废,读来亦痛快淋漓,决无缠绵有泥淖之感。我不知道徐志摩是否有“恋月”情绪,月亮作为一种爱情的象征物,在他的心目中永远成为一种美好的凝结,这在他的散文《鬼话》中有所阐释。颂月、恋月、赏月在徐志摩所有散文中屡见不鲜,它正好与其爱情的赞美诗句形成珠联壁合的内在勾连,构成了徐志摩诗的灵魂。 

    他的老师梁启超评价他:志摩的感情之深,使他不能成为诗人;思想之杂,使他不能成为文人。 

  陆小曼(1903-1965),名眉,江苏常州人。自幼聪慧,父亲陆定为日本帝国大学伊藤博文得意门生。国民党元老,曾任国民党参事、赋税司长等职。陆小曼从小跟随父亲在京学习,精通英法两国文字,并擅长中国画,造诣较深。如果单凭她的才艺和悟性,陆小曼如果专心致志做学问或专事绘画、文学,那么她也许会成为中国现代文艺界中的著名大家。可惜她沉湎于十里洋场的灯红酒绿和声色犬马,荒了学问,疏了文字,淡了丹青,把个好端端的事业葬送于大烟白面的吞云吐雾之中。即便如此,陆小曼的才气亦是难以掩没的,就在徐志摩临终前还大为赞赏她的山水画长卷是难得的灵秀之作,徐志摩说:“小曼若能奋进,谁不低头?”从文章来看,寥寥数篇纪念文章和一本《小曼日记》,就足以看出她在文字上的功夫和才气。那声情并茂的语言,那飞动灵逸的辞章,非一般仕女闺秀所能,没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没有灵动的才情和敏悟,是不可为之的。如果我们仅仅把陆小曼的沉沦说成是外因的诱惑则是不客观的,她与徐志摩的结合并没有能激发其创作的灵感和欲望,足可见人的惰性是难改变的,我们只能在这支离破碎的篇什中,兴叹一轮美丽的新月徐徐的沉落,无可挽回的沉落。 

[研讨与练习]

一、 从课文中选出一两节诗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诵读,体会其音乐性,并背诵这两首诗。

二、 《雨巷》是一首含蓄的诗,人们对这首诗中的“姑娘”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姑娘”就是“我”;有人认为“姑娘”相当于“我”心中的理想,还有人认为“姑娘”就是“姑娘”,没有其他意思。你有什么看法?

三、 《再别康桥》这首诗,让人感到很美,你觉得美在哪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同中有异,请仔细揣摩其中的意味,这两节在节奏上则完全相同,形成回环往复的结构形式,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四、 丁香花纤小文弱,清香幽雅,古代诗人以此立意,写出不少古今传诵的名作,丁香因此成了古代诗词中人们熟知的意象之一。阅读下面的诗词,说说“丁香”在这里被赋予了什么含义。试依照《雨巷》一诗的情景,展开合理的想象,描述一下你心目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的形象。

                           代赠(唐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中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浣溪纱(南唐  李璟)

手卷珍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点绛唇  素香丁香(宋   王十朋)

       落木萧萧,琉璃叶下琼葩吐。素香柔树,雅称幽人趣。

       无意争先,梅蕊休相妒。含春雨,结愁千绪,似忆江南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