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修辞手法品味文学语言(高三)

发布时间:2016-8-21编辑:互联网

 高考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的选材,从原则上说,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都是候选文体,因为《考试说明》明确要求“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但是从命题的现状来看,不可否认的是,散文一直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考试说明》也明确解释了:“命题材料以散文小说为主,也可以选择合适的诗歌和戏剧作品。”有鉴于此,如何在高考散文阅读中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以期获得满意的分数,是每一位考生都必须认真面对并有效训练的问题。

一、考点分析

在《考试说明》文学类文本阅读部分,关于“鉴赏评价”,考点要求:“(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不难看出,这三条之中,第一条是门径,第三条是延伸,唯有第二条,是文学类文本阅读和鉴赏的要义和旨归。具体分析可知,第一条中的“丰富含义”重在思想性,“表现力”重在艺术性;第三条实际上是要求考生对作品所表现的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内涵作出评价。而第二条里,“形象”要求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散文作品中的形象另有其广义性,下文将详析);“内涵”要求注意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表达的言外之意;“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体现。可见,文学作品鉴赏的重要内容和任务,实际上都包含在了第二条之中。

具体说来,散文作品中的“形象”是广义的,是一定的社会环境、生活情境中具体的典型。它既可以是具体人物(个体或者群体),如1996年全国卷《贝多芬之谜》中的“贝多芬”,也可以是寄托的情感、哲理或者象征某种人物、精神的物象、景象,如2000年全国卷《长城》中的“长城”。欣赏散文的形象,通常是指通过什么手法,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者形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关于人物形象,要注意从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多个角度去把握其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关于具体的物,可以是作者描写的一个具体的事物,也可以指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所创造的一种意境。在鉴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作者描写的角度的变化,作者所运用的描写手法,景物特点以及寄托的感情。作品的内涵,通常是指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思想、感情、倾向,而这,恰恰是一篇文章的主要价值所在。

鉴赏作品的形象,首先应该从语言入手,而鉴赏作品的语言,其实就是分析文学语言对于表达主题、塑造形象的作用和好处。分析语言运用的得失、特点(即如何做到准确、鲜明、生动、形象),是鉴赏作品形象和内涵的重要途径。

所以说,文学语言是修辞的结果,文学语言的鉴赏常常要结合修辞手法来进行。

二、解题指导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必须首先理解把握作品的基本语汇、句段、结构、章法,其次是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表述能力,懂得一定的写作技法,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学理论知识和正确的审美情趣,最后是具备一定的想象能力和归纳能力,能根据整体阅读的原则,综合运用各种文学知识去分析评判作品的相关内容。具体说来,应该遵照以下几点原则:

1、 通读题目,明确要求

现代文阅读题一般有4-5个小题。首先要看一下几道小题的题目内容,大致了解考查对象,有何要求。然后,再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文章,这样有助于快速地确定范围,拟定答案。

如2009年上海的春季高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部分的《无限玄机》,第6、7、8、9四题的考查范围,就分别分布在第2段,第4、5段,第6段和第7段。答题范围确定了,难度就降低了,效率也提高了,准确性必然就会相应地增加了。

2、 把握全文,按序作答

第一遍阅读很重要,第一印象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必须认真阅读,把握全文。阅读时,要注意关键性的词语,把握文章的中心,了解段意和层次,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和倾向。然后,再逐题作答。注意不要随便打乱答题顺序,因为一般说来,题目的命制和设计往往有整体构思,并且有从易到难,梯次递进的顺序,前后题目有内部的关联。

仍以2009上海春季考卷为例,第6、7、8、9四题的考查顺序,就分别照应了第2段,第4、5段,第6段和第7段,阅读的顺序要从前到后,答题的顺序亦然,不可随意调换。

3、 运用技巧,规范答题

(1) 要有整体观念,应该把全文看作一个大的语言场,注意前后文的联系,切忌只取一点,不计其余,或者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2) 要充分利用原文的关键词语,它们往往有明确的暗示性和提示性,有些文句甚至就是答题的基本语言材料。

(3) 要以作品的思想内容为前提,去鉴赏表达技巧,并据此分析作品的感情基调和思想内容。以联想与想象去补充完善作品的形象,体味作品语言的精妙。

(4) 抓住文体特点,用自己掌握的基本的文体知识,针对性答题。

(5) 注意突破思维定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不随意拔高,也不随便贬损。

4、 答题完毕,认真复查

鉴赏是比理解更高一个层级的能力,因为鉴赏需要一些专门的文学知识,除去上面提到的修辞知识和常见的写作技巧之外,关于篇章结构和语言风格的鉴赏常识也应有所了解。比如:

“首尾两段在文中的作用和写作特点是什么?”(2007年上海卷)

“本文视角独特,立意新颖,请简要分析。”(2007年福建卷)

“请写出体现文章隐含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2008年全国卷)

“简要说明这篇散文的语言特点。”(2008年北京卷)

这些题目,涉及了首尾段的作用、独特的构思角度、文章的线索和语言风格,在这些方面考生也要有一定的鉴赏储备。

三、例题分析

2007年高考安徽卷的文学类阅读文本是散文《乡村的风》,有一道题目是这样设计的:“无形的风在文中被描绘得可见可感。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在第2、5两个自然段中分别举出一例加以赏析。”显然,这是一道关于文章艺术手法的赏析题目。题目要求明确:“可见可感”是指表达效果的具体、生动、形象,“修辞方法”角度明确,解题范围就在第2、第5两个自然段,“分别”“举一例”赏析即可。答题时,从2、5自然段找到“顽皮的小手……”“庄稼在风中拔节……”“春风归来遍地绿……”等句子,指出其中运用的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分析其表达效果即可。

具体答案是:第2自然段:“用顽皮的小手……”句,运用拟人句,写出风的轻柔,让“我”感受到故乡的温馨、亲切。(举出“摇头摆尾的小花狗……”或“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等句,并指出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赏析,均可)

  第5自然段:“庄稼在风中拔节……”句,运用排比,描绘风中动人景象,使读者感受到风中勃勃生机。(举出“春风归来遍地绿……”句,并指出对偶的修辞手法,进行赏析,也可)

   四、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两题。(材料出自2007年浙江卷《泰山之恩》,原文略)                                                                

1、分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表达技巧。(目之所及,只有路边影影幢幢的古树,只有不远处岩岩叠叠的山石,只有石壁上遒劲古朴的石刻。至于远处的山峰,则全部迷失于苍茫的雾中,我只能对着游览图上的提示,来想像它们的风采了。那雾中的楼台,因雾气轻薄得恰到好处,虚实变幻,顿生雅韵。而泰山的雾太粘稠,仿佛要遮掩一切似的,压得人几乎抬不动睫毛。)

2、联系全文,就“我看不清来路,更找不到去路”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 

【参考答案】

1、[解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这里应从句法和词法两个角度考虑,先说技巧,然后再说其作用。几个“只有”组成一组排比句,现实和想象构成对比,“压得人几乎抬不动睫毛” 属于夸张,叠字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解答此题必须逐一分析每一个句子,结合表达特点和作者在文中表露的思想感情作出全面的概括。

[答案]○1 通过排比、对比、夸张的使用,突出了泰山雾气的浓重,表达了作者对浓雾笼罩泰山的遗憾之情。○2通过叠字的使用,突出了雾中古树、山石的特点。

2、[解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句子含义和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这里应从全文结构安排、语句艺术手法和文章思想内容等方面考虑,并且务必要注意如下三点:○1照应前文,表现泰山之雾浓密;递进句式的运用,表达出思想探索的艰难。○2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虚实结合,令人回味。○3突出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并进而对民族文化、民族命运作更深层的思考。

[答案示例] 这是一个带有双关含义的句子,表面上指的是作者站在雾中的感受,实际上指的是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泰山挺拔高峻,意蕴丰厚,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巍峨博大的文化符号,然而其自夸心态和卑怯意识也给泰山带来了局限性,从泰山身上我们既可以看到悲壮的一面,也隐约体会到一丝遗憾。泰山究竟应该用哪一句具体的话概括?泰山将给我们怎样的启迪与思考?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从泰山身上读出的东西。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