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23编辑:互联网

潼关中学朱彩虹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 

1.初步了解孔孟思想观点的异同点; 

2.掌握本文中出现的词和成语; 

3.背诵孔孟的名言警句。 

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从事物发生,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分析原因的能力。 

情意目标:为孔孟两位伟大的哲人自豪,为祖国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骄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成至圣老师”大家都知道指的是孔子,在儒家学派中,地位仅次于他的就是孟子了,所以孟子被称为“亚圣”。这两位人物,常常是孔孟并举,孔孟之道并提,被视为儒学的代表人物,孟子被认为完全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和观点。他们的学术观点,生活理念被认为毫无二致。事实是这样的吗?请看课文-孔孟。引出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少“贪且贱”及长,做过“委吏”(会计)和“乘田”(管畜牧)等事。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受业于子思的门人。一度任齐宣王客卿,因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万章等著书立说。他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

三.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比较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差异,又用局势的变化说明差异的根源,说明同一学派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研究孔孟,“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才能得到透彻的理解。

课文从三个方面说明孔孟“不相同的地方”。

第一,在态度方面。孔子“轻松愉快”“坦荡”“悠闲”。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孔子令门人言志,最赞许主张闲雅的曾皙,二是孔子对于衣食都很讲究。孟子则是“凡事紧张”。作者引了孟子的三句话,说明孟子深为民不聊生的危局而忧心忡忡。

第二,在性善、性恶论方面。孔子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作者透视孔子论仁的言论,证明这一点。孟子则主张性善论,作者反复引用了孟子性善论的言论。

第三,在“礼”方面。孔子非常重视“礼”,作者一连举出四个例子。孟子对“礼”则不大重视,作者一连举出五个例子。

作者认为,孔孟的不同,主要是因为从孔子到孟子,中国的局势起了很大的变化。

孔子处在春秋末期。周朝的封建制度,虽然已经不能维持,但是还没有完全败坏,“礼”对于各国之间的征伐还有一定的约束力,战事还未波及全民,战事的方式还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动荡。因此,孔子认为东周那样的社会秩序仍可恢复,提倡克己复礼,提倡正名,提倡复古。

孟子处在战国前中期,战国七雄已经准备长期大厮杀,战争已有相当的规模,战事已经相当残酷,社会已是全面动乱。

因此,孟子认为,出路在于改弦更张。孟子的种种主张是突破“礼”的约束的。作者分析了孟子之所以对中国思想史有无可估量的影响的种种原因,指出研究孟子要考究其历史背景,才能理解孟子的观点。孔孟的差异,折射了春秋战国间剧烈的变化,中国古代社会如此早熟,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现象,作者认为,要解释这种现象,应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特点

(二)、亮点探究 

1.“今人冯友兰,也把孔子比作苏格拉底,把孟子比作柏拉图。”“孔子”与“苏格拉底”、“孟子”与“柏拉图”分别有什么相似性?作者以此来说明什么道理? 

探究学习:苏格拉底与柏拉图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大弟子,也是苏格拉底思想的传承者。孔子和苏格拉底分别对东西方文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两位先知都通过言论而不是亲手写下的著作建立了一种学说,都强调以德治国,并率领门徒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奋斗。作者以此来说明孟子与孔子的传承关系及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2.“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是什么意思?表现了孟子怎样的感情和思想? 

探究学习:“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出自《孟子梁惠王章句上》,原文大意是: 

邹穆公问孟子:“这次和鲁国的冲突,我的官吏牺牲了33个,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效死的。杀他们罢,人太多;不杀罢,又太可恨,怎么办好呢?”孟子答道:“当灾荒年岁,您的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沟荒野之中,年轻力壮的便四处逃荒,而您的库房里却装满了财宝,官吏们也不把这种严重情况报告给您,他们不关心人民疾苦,现在老百姓可得到报复的机会了!” 

这段话,一方面表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认为为政需以身作则,要爱护人民,民贵君轻;另一方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孟子对统治者毫不客气地指责,毫无隐讳地表达自己的不满,锋芒毕露,具有鲜明的革命精神。 

3.孔子说,他一生学习,到70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这句话表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 

探究学习:《论语为政》中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说15岁有志于学业,30岁说话做事

能够合于礼,40岁(明白了世上的各种事理)能够不迷惑了,50岁懂得了天命,60岁一听到别人说的话,便能了解其主旨,70岁便随心所欲,所想的一切都不会超过规矩。由孔子的这番话,可以看出学习的重要性。 

4.文章第4段对比了孔孟对“礼”的态度、行为,体现了他们的思想,同时也表现了两人的不同个性。有什么不同? 

探究学习:孔子的行为,体现了他对“礼”的重视,他主张“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为了礼,他可以委曲求全。而孟子不受“礼”的束缚,率性而为。 

5.“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宁静。”从文中的分析来看,当时社会“闲雅”“宁静”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学习:(1)当时,一切都接受“礼”的约束的原则虽已不再适用,但诸侯间交往还贯以“道德”的名义。(2)当时的作战形式--车战,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有公认的原则,仍离不开礼的约束。(3)当时的作战形式决定了交战时间短,参战人数少的现实,战事没有波及全民,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

四.难句理解:

1.说“孟子凡事紧张”,“紧张”一词含义是什么?

从作者的引文中可以探得所谓“紧张”的含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话充满忧患意识,孟子意识到当时各诸侯国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局面,他的“紧张”,是因局势的紧张而紧张,忧患意识是紧张情绪的一种。孟子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老羸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为贫富对立如此尖锐而痛心疾首,为民不聊生、流离失所而痛心疾首,这种心情也是一种紧张情绪。由此可见,所谓“紧张”,是为尖锐的社会矛盾、凶

险的前途而焦虑、忧心、痛心这样的情绪。

2.“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从这个话里怎么见出“性恶来自先天”?

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就是认为人的修养是用理智不断克服性恶的过程,也就是认为恶是人的本性,是天生的。

3.“针对这些条件,孔子对当时的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表因果关系,用“针对”一词是否恰当?

这一句是表达因果关系的,用“针对”表原因很不恰当。再则,用“这些条件”概括上一段内容也不恰当。这一句不妨说“因此,孔子对当时的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

4.“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一句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当时社会还相当宁静,整个社会心态都比较闲雅,孔子的闲雅代表了普遍的社会心态。

5.为什么说“全民为什伍”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这里所说的“什伍”是户籍编制,五家为伍,十户为什,相联相保。“什伍”又是古代军事编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所以说是以一种军事组织的原则加之全民。

6.为什么说孟子的性善论带着一种强迫性的推论?

这句话下面就解释为什么说是“强迫性的推论”:“因人既然生性为善,那么强迫人们保持这种天性也不算过分了。”由性善论这个前提推论到对人的道德要求,不过是要求保持天性,回复天性而已,很容易做到而做不到,就可以斥之为丧失本性,所以带有强迫性。例如《鱼我所欲也》把不辨礼义而接受万钟俸禄的行为,斥之为“失其本心”,认为“义”的观念,“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认为舍生取义,不过是保持本心而已,这种推论

就带有强迫性。

7.何谓“低水准平等思想”?

低水准是指生活水平低。如“乐岁终身饱”,但求吃饱肚子而已,这个生活水平是很低的。

8.“可是今日我们读《孟子》和《四书》全部,却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一定也要考究他们的历史背景,有时也要和孟子自己所说的一样,‘尽信书不如无书’。”──怎样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的意思是,《孟子》和《四书》全部都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并不是句句话都适用于任何历史条件。政治哲学,是研究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和政治理论的概念体系,包括《孟子》在内的《四书》含有政治哲学的成分,但是不能一体视之为政治哲学。如果不考究其历史背景

一概奉为经典,是要犯错误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9.作者的论述研究方法有什么可取之处?还有什么欠缺?

比较的方法对我们很有启发。不同学派的比较研究,是人们普遍注意的,作者还能注意到同一学派不同时期代表人物的比较研究,从中看出一个学派是怎样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这给我们不少有益的启示。研究一个思想家,要加以历史的考察,从中了解其所以然,究其精神实质。再则,思想理论应该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这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背景研究的方法对我们也有启发。了解孔子和孟子所处的社会情况,就能理解孔子为什么那么闲雅,为什么那么重视“礼”,还提倡“克己复礼”,也能理解孟子为什么那么“紧张”,为什么主张“性

善论”,为什么不拘于“礼”,而要改弦更张。

意识形态应该用经济基础及其政治上层建筑去解释。作者是用政治上层建筑去解释思想上层建筑,如果再追问几个为什么,就觉得作者的论述还不透彻。例如,从孔子到孟子的二百年间,“礼”的约束力为什么从有到无呢?为什么战争方式大大升级了呢?要解释得更透彻些才好。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