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普侨区中学 袁运成
一、教学目标
(一)体会文章蕴含的对石缝间顽强生命的无比崇敬之情。
(二)品味作品生动隽永、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三)结合作品,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人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石缝间生命所体现的崇高精神,培养学生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
难点:理解本文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的礼赞,更是一曲对人民中优秀分子的赞歌。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空气、阳光、水分和土壤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然而,大自然并非对每个生命都施以恩惠。有时,有些生命所面对的生存环境是异常艰难、严峻而苛刻的,而能在这种种困境中顽强生存的生命,自有其震慑人心的力量--石缝间的生命,就是这样憾动了作者的心。今天,我们就来欣赏《石缝间的生命》一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
(二)作者简介
林希,原名侯红鹅,1935年生于天津,现为天津市作协专业作家。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诗集《无名河》,中篇小说《丑末寅初》、《高买》,长篇小说《桃儿杏儿》等。其中《无名河》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优秀新诗集奖,《高买》获中国作协优秀中篇小说奖。1998年,他的中篇小说《小的儿》获鲁迅文学奖。
(三)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结合课文后面“读一读,写一写”中的字词,查字典,边读边写。
2、范读课文,学生在听读课文的过程中,思考下列问题。
a、作者选择了哪些事物为代表来介绍石缝间的生命?突出了其哪些特点?
对于这些生命,作者怀有怎样的感情?
b、试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大意。
(四)研读课文
1、讨论“整体感知”中提出的问题。
a、--野草:生机不可扼制;山花:生命就是拼搏;松柏: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的面前显得苍白逊色。作者对石缝间的生命怀有感动、敬畏、惊叹之情。
b、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 总写--点题和写作缘起。
○1交待石缝间生命的由来
第二部分(2--7):分写、说明原因。
○2从三种具体的植物形态来写生命的顽强
○3解释石缝间生命的意义
第三部分(8--10):总写--诠释和理解“石缝间的生命”。
2、文章第一句话“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作者为什么“感动得潸然泪下”?这句话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原因要点:敢于去寻求、战胜最艰苦的环境、具有震撼心灵的情感力量。作用:是文章的文眼,起了开门见山的作用。
3、文章结尾说“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是具有如此震慑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从文章中看,这种“力量”表现在哪些方面?
--可从以下方面分析:创造生命奇迹、战胜险恶环境、显示生命顽强、增加世界活力、给人类带来重要启示等。
4、文中哪一语段对题目做出概括性的诠释和理解?
--第九段。
5、为什么文章开头说石缝隙间的生命是“倔强的生命”,结尾说它是“顽
强的生命”?首尾两段间是什么关系?
--作者透过生命个体在与自然环境斗争中的“倔强”,深刻认识到了生命力的“顽强”。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总之,石缝间的植物战胜环境、创造自己生命的辉煌壮丽的品质让作者感动和敬畏。
6、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认真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布置作业
完成“思考练习”一。
板书设计:
野草 细瘦薄叶
叶下生根
感动
石缝间的生命 蒲公英 改变形象 惊叹
柔韧强固 敬畏
松柏 伤痕累累
盘根错节
第二课时
(一)进一步研习课文
找出文中的疑难问题,互相讨论。 教师提出以下思考题:
1、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认为“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扼制”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
--这句话的含义是:任何生命都应该坚信自己有无穷的力量,它是任何恶劣的环境都无法从根本上阻挡的。
2、 “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有什么含义?
--这段话有两个层面的意思。环境可以改变人生,环境决定人生,这是第一层的认识。第二层的升华是,适者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环境可以从外部来改变和影响生命的发展。生命就是拼搏,要适应环境,要顽强生存,要坚定的成长、发展。
3、“如果一切的生命都只贪恋于黑黝黝的沃土,他们又如何完备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又如何使自己在一代一代的繁衍中变得愈加坚强呢?”
--经过风雨考验的的人生定会比温室中的花朵更能经暑耐寒,在社会中能更快更稳的立足,他们比在沃土中生长的人们有更强的抗击打能力和耐挫能力,因而也就更有可能获取人生的成功。
4、在“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才能锤炼自己,成长自己,直到最后完成自己,升华自己”中,“发现”、“认识”、“锤炼”、“升华”四个词语有何关系?说明了什么?
--是层层递进的逻辑关系,说明了生命适应环境并改造自身的一般规律。
5、第九段说石缝间顽强的生命,是生物学的,哲学的、美学的,如何理解?
--生物学的:生命本向是尊贵的,有权自认为辉煌,生机不可遏制。 哲学的:生命被环境规定着、改造着,适者都是强者,生命就是拼搏。 美学的:不仅装点荒山枯岭,更向你提示出美的、壮丽的心灵。
6、“石缝间的生命”具有什么精神?
--“石缝间的生命”具有在艰苦乃至恶劣的环境中,不失生命的尊严、顽强拼搏、创造辉煌的精神。
7、文章是仅仅赞美野草、蒲公英和松柏吗?为什么?
--不是,歌颂了像石缝间的生命一样,具有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精神的人(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板书)赞扬了在困境中顽强拼搏、敢于迎接艰难困苦的挑战,在适应环境、战胜困厄之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完成自己、升华自己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
从国家民族的角度来理解,石缝间的生命,就其特定的时代来说,就是伟大而饱受沧桑的中国人民的象征。这篇散文又是一曲富有时代情绪的对人民中的优秀分子的赞歌,他们高扬的生命力正是中华民族永远挺直的脊梁和永恒的灵魂。
(二)融情升华,拓展感悟
1、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伟人都是在逆境中拼搏、在逆境中成才的。交流你所知道的在逆境中拼搏、在逆境中成才的名人、伟人。
(1)、贝多芬28岁起听力逐渐减退,到50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他忍着这种致命的打击,坚持指挥、作曲,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他的《命运交响曲》就是他与命运抗争的真实写照。
(2)、张海迪5岁患脊髓,胸部以下瘫痪。在残酷的命运挑战前,她没有沮丧沉沦,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自学医术、自学大学课程,创作了很多作品。
(3)、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保尔柯察金在恶劣的环境中得了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一度产生自杀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认识到生命的价值,重新安排生活,开始艰难的写作,以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理想:“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完成精神境界的升华。
(4)、霍金、海伦凯勒、孔子、屈原、司马迁、桑兰……
2、当你陷入困境时,你会做出怎样的回答?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他们身处逆境时的拼搏精神)
(三)、迁移阅读,比较鉴赏
搜集相关主题的经典散文进行扩展阅读。
冰心的《谈生命》。
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
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张晓风的《敬畏生命》。
杏林子的散文《生命生命》。
(四)结束语: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通过对“撒落到天涯海角”的石缝间的生命的描述,赞美了石缝间的生命的那种倔强和崇高的品格,在困境中顽强拼搏、敢于迎接艰难困苦的挑战,在适应环境、战胜困厄之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完成自己、升华自己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阐述了生命的内涵就是拼搏,启示我们:要做驾驭生活的强者。
(五)布置作业
1、要求学生搜集相关主题的经典散文进行扩展阅读。
2、阅读训练:阅读《生机勃勃的太阳花》一文,回答问题。
(六)板书设计:
象征
石缝间的生命 困境中的人生
赞扬顽强拼搏、战胜自己的崇高精神
(七)设计反思
《石缝间的生命》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对顽强的生命力发出了由衷地赞美了,情真意切。因而在教学中,采取师生讨论的方式,教师决不代替学生的思考,更不把自己的思考强加给学生,师生之间共同面对文章展开积极的现实的互为主体的对话。这种对话把师生的思维认识与文本的哲理意义融为一个整体,形成了师生与文本的对话意境,形成了一种阅读期待。通过“阅读-交流-畅谈”三个环节,立足文本,联系生活。这样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能一步步认识到作者所要告诉人们的面对困厄境遇态度和方法。
2007.12